:结合《后赤壁赋》《荔枝叹》,论述苏轼诗、词、文的“破体”意识,并进行评?

作者&投稿:冀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以其在文学和政治上一个真正的“大器晚成”的人物,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文等文学形式上推崇“破体”意识,通过独特的技法和手法来突破传统文学规范,创新文学表达方式,表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魅力。

1、就《后赤壁赋》而言,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采用了“破体”手法。

他在赋中穿插了很多诗歌和歌谣,通过这种形式打破了文体的规范。在《后赤壁赋》中,苏轼完美地结合了文学和历史,用独特的技法和手法创造了一个情感和历史并存的空间,让读者深入体验当时的环境和场景。

2、从《荔枝叹》分析,苏轼的词同样具有“破体”的特点。

他打破了传统词的形式,将传统词的笼统形式转化成了自由品性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词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这是塑造个性化文学形式的又一次尝试。在《荔枝叹》中,苏轼通过引用传统文学和众多流行歌曲的歌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这种鲜明的个性表达,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总评:

苏轼的“破体”意识强调了对传统文学形式使用和表述的改变和创新。他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一个突破文学传统的模式,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不可忽略。




:结合《后赤壁赋》《荔枝叹》,论述苏轼诗、词、文的“破体”意识,并进...
1、就《后赤壁赋》而言,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采用了“破体”手法。他在赋中穿插了很多诗歌和歌谣,通过这种形式打破了文体的规范。在《后赤壁赋》中,苏轼完美地结合了文学和历史,用独特的技法和手法创造了一个情感和历史并存的空间,让读者深入体验当时的环境和场景。2、从《荔枝叹》分析,苏轼的词...

苏轼写了哪些赋
苏轼写的赋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黠鼠赋》。《前赤壁赋》《前赤壁赋》是苏轼的经典作品之一,赋文流畅,情景交融,表现出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此赋以赤壁之战为主题背景,描绘了壮丽的江山景色与悠久历史的人物故事相结合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与超脱自然的情感。《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说课稿
《后赤壁赋》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与设想 1、说教材 这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经典美文因此,它具有赋的音韵美但它还有更突出的特点:文短意深,处处关情就是作者透过文字折射出的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情感而这一点恰恰是学生不容易把握的,特别是最后道士化鹤更是理解的难点讲授一篇文章,不外乎就是抓住表现技法和思想情感,...

后赤壁赋翻译
以下是对《后赤壁赋》的翻译:夜晚我到船上去晦气,初更时分便刮起了西风,吹起了一尺多高的浪头。我就在这时升起了酒杯和同伴一起端坐着吟咏明月,不久便感到冷意袭人,毛骨悚然。在这时我们视察了这座叫赤壁的古老山川。我们指点着谈论着赤壁之战,既而又大呼痛哭难道不是因为想见见朋友们吗?突...

结合所学的赋的知识与前后《赤壁赋》,说一说苏轼对传统赋体的创新有哪...
苏轼写的赋不像古人那么死板教条,他写得朗朗上口,然后在章法里还很有余地,就像写散文似的,形散而神不散

前后赤壁赋的感情和内容的不同
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比较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

后赤壁赋读后感
后赤壁赋读后感篇一 上午还是阴沉的天气,下午竟然放晴了。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舒服得只想好好睡上一觉,不辜负这大好韶光。懒散地翻了翻手边的书,恰好翻到《后赤壁赋》,我觉得这就是 传说 中的“邂逅”。 二游赤壁,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似乎天地不曾变化,又似乎已有什么不...

结合《赤壁赋》写段读后感,说说苏轼是如何寄情山水消除现实困苦,实现...
但是,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在兴头,客却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却有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最后诗人哀叹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观...

后赤壁赋的原文和译文
《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原文:后赤壁赋 宋代: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

...雕刻的内容和摘自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两段文字回答,苏轼...
1、表达了苏轼被贬后壮志难酬的苦闷、惆怅以及豁达开朗的乐观情怀。2、“舟尾”一词准确地写出了船桨所摆放的位置。“横卧”用拟人手法,既准确地写出了船桨摆放的方式,又生动形象地赋予船桨以人的动作,表现它被摆放在船尾时的那种状态,不知不觉,眼前已经展现出一幅船尾横桨之图。我初二,自己写...

江都市13313764943: 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有哪些要简答 -
益琰鞣柳: 苏轼在词史上有什么贡献从苏轼的履历来看, 他做官是不成功的; 他的主要功勋在文学创作上. 他是有名的唐宋 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就现存苏轼的作品看 来, 他诗词歌赋, 样样精通, 在人...

江都市13313764943: 苏轼词两首与赤壁赋都阐述了什么人生感悟? -
益琰鞣柳: 《前赤壁赋》: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后赤壁赋》: 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江都市13313764943: 后赤壁赋中讲到的道理及有关的例子?
益琰鞣柳: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 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

江都市13313764943: 求:《后赤壁赋》的文学鉴赏~ -
益琰鞣柳: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

江都市13313764943: 苏轼写的《后赤壁赋》表达了他怎样的人生向往 -
益琰鞣柳: 宋代的唐庚认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巴金曾说读《前赤壁赋》,可以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美;同样,读《后赤壁赋》,它也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 全文以...

江都市13313764943: 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以及情感变化的原因体现了苏轼什么样的情怀 -
益琰鞣柳: 苏轼与众友人观月色下江景,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一曲洞箫,凄切婉转,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是作者继而思辨道: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这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最终表现了作者忘怀得失,胸襟坦荡.心情是一波三折,哲理是步步深入.

江都市13313764943: 结合前后赤壁赋谈对苏轼的认识 -
益琰鞣柳: 《前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都探讨了人生短暂和自然永恒的矛盾,最终以自身的旷达化解了这一矛盾. 我认同这种观点,人生的短暂无常与自然的永恒本就矛盾,人以一己之力本无法改变,不如以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并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江都市13313764943: 后赤壁赋赏析 -
益琰鞣柳: 赏析 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

江都市13313764943: 前后赤壁赋的文学手法区别 -
益琰鞣柳: 《前赤壁赋》一文采用主客这种表现手法. 作者刚刚开始对人生持悲观态度(客的态度),但是后来以变和不变两方面给自己说理,最终由忧愁、悲观走向了欢喜、乐观,是对人生看法的一次突破.全文表现的人生观是乐观豁达的,这也是我们认为苏轼是兼容佛道两种宗教优点的有力依据.

江都市13313764943: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比较异同点 -
益琰鞣柳: 亲,你自己总结一下吧,这篇老长老长了 两赋的主客关系如下: 第一,前赋的主客之间,感情的旨趣更和谐.此赋首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