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杜预》人物故事小传

作者&投稿:边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杜预》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杜预》人物故事小传

杜预(公元222—284年),字元凯,晋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历任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等。以平吴功,封当阳县侯。以文官而多武略,人称“杜武库”。晚年,耽思典籍,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自称“有《左传》癖”。其《集解》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左传》注解。



[正 史]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祖畿,魏尚书仆射。父恕,幽州刺吏。预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常言:“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①也。”初,其父与宣帝不相能②,遂以幽死,故预久不得调。

文帝嗣立,预尚③帝妹高陆公主,起家拜尚书郎,袭祖爵丰乐亭侯,在职四年,转参相府军事。钟会伐蜀,以预为镇西长史。及会反,僚佐并遇害,唯预以智获免,增邑千一百五十户。

与车骑将军贾充等定律令,既成,预为之注解。乃奏之曰:“法者,盖绳墨之断,例非穷理尽性之书也。故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例直易见,禁简难犯。易见则人知所避,难犯则几于刑厝④。厝刑之本在于简直,故必审名分。审名分者,必忍小理。古之刑书,铭之钟鼎,铸之金石,所以远塞异端,使无淫巧也。今所注皆网罗法意,格⑤之以名分。使用之者执名例以审趣舍,伸绳墨之直,去析薪之理也⑥。”诏班⑦于天下。

泰始中,守河南尹。预以京师王化之始,自近及远,凡所施论,务崇大体。受诏为黜陟之课⑧,其略曰:“臣闻上古之政,因循自然,虚己委诚,而信顺之道应,神感心通,而天下之理得。逮至淳朴渐散,彰美显恶,设官分职,以颁爵禄,弘宣六典,以详考察。然犹倚明哲之辅,建忠贞之司,使名不得越功而独美,功不得厚名而独隐,皆畴咨博询,敷纳以言。及至末世,不能纪远而求于密微,疑诸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法令滋章,巧饰弥多。昔汉之刺史,亦岁终奏事,不制算课,而清浊粗举。魏氏考课,即京房之遗意,其文可谓至密。然由于累细以违其体,故历代不能通也。岂若申唐尧之旧,去密就简,则简而易从也。夫宣尽物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去人而任法,则以伤理。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因计偕以名闻。如此六载,主者总集采案,其六岁处优举者超用之,六岁处劣举者奏免之,其优多劣少者叙用之,劣多优少者左迁之。今考课之品,所对不钧,诚有难易。若以难取优,以易而否,主者固当准量轻重,微加降杀,不足复曲以法尽也。己丑诏书以考课难成,听通荐例。荐例之理,即亦取于风声。六年顿荐,黜陟无渐,又非古者三考之意也。今每岁一考,则积优以成陟,累劣以取黜。以士君子之心相处,未有官故六年六黜清能,六进否劣者也。监司将亦随而弹⑨之。若令上下公相容过,此为清议大颓,亦无取于黜陟也。”

司隶校尉石鉴以宿憾⑩奏预,免职。时虏寇陇右,以预为安西军司,给兵三百人,骑百匹。到长安,更除秦州刺吏,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假节(11)。属虏兵强盛,石鉴时为安西将军,使预出兵击之。预以虏乘胜马肥,而官军悬乏,宜并力大运,须春进讨,陈五不可,四不须。鉴大怒,复奏预擅饰城门官舍,稽乏军兴(12),遣御史槛车征诣廷尉。以预尚主,在八议(13),以侯赎论。其后陇右之事卒如预策。

是时朝廷皆以预明于筹略,会匈奴帅刘猛举兵反,自并州西及河东、平阳,诏预以散侯定计省闼(14),俄拜度支尚书。预乃奏立藉田,建安边,论处军国之要。又作人排新器(15),兴常平仓,定谷价,较盐运,制课调,内以利国外以救边者五十余条,皆纳焉。石鉴自军还,论功不实,为预所纠,遂相仇恨,言论喧哗,并坐免官,以侯兼本职。数年,复拜度支尚书。

元皇后梓宫将迁于峻阳陵。旧制,既葬,帝及群臣即吉。尚书奏,皇太子亦宜释服。预议“皇太子宜复古典,以谅暗终制(16),”从之。

预以时历差舛,不应晷度,奏上《二元乾度历》,行于世。预又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及桥成,帝从百僚临会,举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也。”对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得施其微巧。”周庙欹器(17),至汉东京犹在御坐。汉末丧乱,不复存,形制遂绝,预创意造成,奏上之,帝甚嘉叹焉。咸宁四年秋,大霖雨,蝗虫起。预上疏多陈农要,事在《食货志》。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

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及祜卒,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给追锋车、第二附马。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税,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以功增封三百六十五户。政,吴之名将也。据要害之地,耻以无备取败,不以所丧之实告于孙皓。预欲间吴边将,乃表还其所获之众于皓。皓果召政,遣武昌监刘宪代之。故大军临至,使其将帅移易,以成倾荡之势。

预处分(18)既定,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表陈至计曰:“自闰月以来,贼但敕严,下无兵上。以理势推之,贼之穷计,力不两完,必先护上流,勤保夏口以东,以延视息,无缘多兵西上,空其国都,而陛下过听,便用委弃大计,纵敌患生。此诚国之远图,使举而有败,勿举可也。事为之制,务从完牢。若或有成,则开太平之基,不成,不过费损日月之间,何惜而不一试之!若当须后年,天时人事不得如常,臣恐其更难也。陛下宿议,分命臣等随界分进,其所禁持,东西同符,万安之举,未有倾败之虑。臣心实了,不敢以暖昧之见自取后累。惟陛下察之。”预旬月之中又上表曰:“羊祜与朝臣多不同,不先博画而密与陛下共施此计,故益令多异。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于无功耳。其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已,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故守之也。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锋起,虽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轻相同异也。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诘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塞异端也。自秋已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时帝与中书令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

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吴都督孙歆震恐,与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吴之男女降者万余口,旨、巢等伏兵乐乡城外。歆遣军出距王浚,大败而还。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故军中为之谣曰:“以计代战一当万。”于是进逼江陵。吴督将伍延伪请降而列兵登陴,预攻克之。既平上流,于是沅湘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凡所斩及生获吴都督,监军十四,牙门、郡守百二十余人。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王浚先列上得孙歆头,预后生送歆,洛中以为大笑。时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俟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遂指授群帅,经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议者乃以书谢之。

孙皓既平,振旅凯入,以功进爵当阳县侯,增邑并前九千六百户,封子耽为亭侯,千户,赐绢八千匹。

初,攻江陵,吴人知预病瘿,惮其智计,以瓠系颈示之。每大树似瘿,辄砍使白,题曰:“杜预颈”。及城平,尽捕杀之。

预既还镇,累陈家世吏职,武非其功,请退。不许。

预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勤于讲武,修立泮宫,江汉怀德,化被万里。攻破山夷,错置屯营,分据要害之地,以固维持之势。又修邵信臣遗迹,激用滍淯诸水以浸原田万余顷,分疆刊石,使有定分,公私同利。众庶赖之,号曰:“杜父”。旧水道唯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会,表里山川,实为险固,荆蛮之所恃也。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南土歌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或讥其意碎者,预曰:“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几也。”

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沈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预身不跨马,射 *** 札,而每任大事,辄居将率之列。结交接物,恭而有礼,问无所隐,诲人不倦,敏于事而慎于言。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19)老乃成。又撰《女记赞》。当时论者谓预文义质直。世人未之重,唯秘书监挚虞赏之,曰:“左丘明本为《春秋》作传,而《左传》遂自孤行。《释例》本为《传》设,而所发明何但《左传》,故亦孤行。”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颇聚敛,预常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

预在镇,数饷遗(20)洛中贵要。或问其故,预曰:“吾但恐为害,不求益也。”

预初在荆州,因宴集,醉卧斋中。外人闻呕吐声,窃窥于户,止见一大蛇垂头而吐,闻者异之。其后征为司隶校尉,加位特进,行次邓县而卒,时年六十三。帝甚嗟悼,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成。预先为遗令曰:“古不合葬,明于终始之理,同于无有也。中古圣人改而合之,盖以别合无在,更缘生以示教也。自此以来,大人君子或合或否,未能知生,安能知死,故各以己意所欲也。吾往为台郎,尝以公事使过密县之邢山。山上有冢,问耕父,云是郑大夫祭仲,或云子产之冢也,遂率从者祭而观焉。其造冢居山之顶,四望周达,连山体南北之正而邪东北,向新郑城,意不忘本也。其隧道唯塞其后而空其前,不填之,示藏无珍宝,不取于重深也。山多美石不用,必集洧水自然之石以为冢藏,贵不劳工巧,而此石不入世用也。君子尚其有情,小人无利可动,历千载无毁,俭之致也。吾去春入朝,因郭氏丧亡,缘陪陵旧义,自表营洛阳城东首阳之南为将来兆域。而所得地中有小山,上无旧冢。其高显虽未足比邢山,然东奉二陵,西瞻宫阙,南观伊洛,北望夷叔,旷然远览,情之所安也。故遂表树开道,为一定之制。至时皆用洛水圆石,开隧道南向,仪制取法于郑大夫,欲以俭自完耳。棺器小敛之事,皆当称此。”子孙一以遵之。子锡嗣。



《晋书·杜预传》卷三四





〔注 释〕



①可庶几:可能差不多。②不相能:不和。③尚:匹配皇家的女儿。④几:表示数量不多;刑厝:谓没有人犯法,刑法搁置不用。厝,同“措”,搁置。⑤格:一定的标准。⑥去析薪之理:去掉不合法律的事理。析薪,劈柴。⑦班:颁布。⑧课:考核的程式标准。⑨弹:弹劾。⑩宿憾:旧怨。(11)假节:假以符节,指古代大臣临时持节出巡。(12)稽乏军兴:稽留军用财物,造成军用物资缺乏。军兴,指征集财物以供军用。(13)八议:即八辟。辟,法。周代为了确定等级身分和调整内部关系所定减轻刑罚的八种条件。汉代改为八议。(14)定计省闼:在宫中制定计划。(15)人排新器:人力排灌机械。(16)以谅暗终制:终三年之丧期。谅暗,指帝王居丧。(17)欹器:为古代盛酒用的祭器。(18)处分:安排。(19)比:及。(20)饷遗:赠送。




卫瓘的历史评价
司马炎:“征东将军卫瓘,忠允清识,有文武之才。” 杜预:“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当何以堪其责乎?”羊欣:“河东卫瓘,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萧衍:“其先出自杜氏,以张为祖,以卫为父,索、范者,...

对杜甫的认识和评价200字
虽然於当世不得志,但诗歌集大成的艺术成就不仅树立了许多典范,写实的风格更影响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和宋朝的古文运动。而杜甫悲天悯人的夙昔典型依旧长存於世,深深影响著后代的文人,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及民族英雄文天祥等,皆从杜诗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写出了伟大的诗句,更以生命为历史谱出不朽的乐章...

杜畿的主要政绩与人物评价
”杜畿正颜厉色回答道:“我以前征集的寡妇,都是死人妻。现在赵俨征集的,都是活人妻!”曹丕和周围的人一听,脸色都变了。杜畿在河东郡,共当了十六年太守,史书评价其政绩为“常为天下最”。曹操被封为魏王后,曾经任命杜畿为尚书,但因为河东郡位置重要,仍然命杜畿回任河东太守。曹丕继任魏王后...

司马错为什么被赐死
6. 司马错的形象演变及历史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司马错的评价也经历了一定的波动和演化。在杜预的《列女传》中,对司马错有赞誉:“阡陌失耕之地,吏弗之害,谷不及时之年,贩不倍其价,国士无双”。但在三国演义中,他则被描绘成阴险小人、欺压百姓的形象,反映了《三国演义》区分正义与邪恶的...

有哪些真实可信的历史文化书籍推荐呢?
这是说《十三经注疏》和清人注疏了。中国历史文化自六艺始,孔子编订的诗书礼易春秋,可谓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基。汉郑玄、何休、赵歧,晋杜预、范宁、郭璞,魏何晏、唐玄宗等作注,唐孔颖达等作疏。《尔雅》要辅以《说文解字》《方言》《释名》《经典释义》《玉篇》《广雅》《广韵》《集韵》等,此为...

范宁和杜玉分别是怎样评价左传的
1、范宁认为,《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杜玉则对《左传》的评价更为批判。他认为,《左传》存在着许多历史错误和夸大其词的现象,其中包括对周朝的批判和对齐国的歪曲等。

三国后期司马懿的孙子夺了王位建立了哪个朝代?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了王位建立了晋朝。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

请问写春秋战国的书有哪些?
《晋书•束皙传》所记有二个较大的错误:“13篇”据朱希祖先生考证当是“12篇”;“安厘王”当是“襄王”。 《易经》2篇。这实际就是《周易》。 《易繇阴阳卦》2篇。内容和《周易》略同,但《繇辞》部分则异。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

求成语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主要内容和评价共10个
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双管齐下 (shuāng guǎn qí xià)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燥,他擅长画...

西晋蒸人乳是真的?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王济的这一行为,或许开创了中国“人乳宴”的丑恶历史吧。王济这个人,《晋书》评价他:“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与姊夫和峤及裴楷齐名。”又说他:“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

广丰县18237793083: 杜预 - 历史上真实的杜预和羊祜是怎么样的人?
军荆盐酸: 杜预 字元凯,京兆杜陵人,喜读左氏《春秋传》,时人谓之《左传》癖,且精通典籍,通晓兵法,明于筹略,故朝野誉其为“杜武库”.杜预身不能武而善用兵,长于谋略...

广丰县18237793083: 春秋释例的介绍 -
军荆盐酸: 〖春秋释例〗十五卷.西晋杜预(222-284)撰.杜预为晋代著名经学家,博学多通,其生平事迹,详见《春秋左传正义》.

广丰县18237793083: 迎刃而解成语故事 -
军荆盐酸: 公元280年,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向晋武帝司马炎建议,讨伐吴国,他调兵遣将,10天功夫就占领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地方.当时有人建议收兵待来年春天再战.杜预认为要乘胜追击,趁士气高涨时出兵就能迎刃而解,不久就一举占了吴国. 【典故】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 【解释】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广丰县18237793083: “势如破竹”的故事: -
军荆盐酸: 成语典故: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

广丰县18237793083: 成语故事概括 -
军荆盐酸: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

广丰县18237793083: 搜集短一点的历史人物的故事 -
军荆盐酸: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

广丰县18237793083: 古代荣辱观典故一个 -
军荆盐酸: 不知本人答案是否能令问着满意,且看以下论述: 欧阳修《岘山亭记》 〔 作者:欧阳修 转贴自:《欧阳修文选》 点击数:42 文章录入:楚文极 〕 岘山亭记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一],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

广丰县18237793083: 战争的成语故事 -
军荆盐酸: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

广丰县18237793083: 三国演义最后一回(150)并评价 -
军荆盐酸: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东吴孙休亡,立孙皓为主,皓义暴无道,杀忠臣四十余人,魏羊祜上表让伐吴,炎为许,后悔之,祜死前荐杜预.杜预上表请伐吴,晋主许之.东吴孙皓拨匠工于江边造铁锁、铁锥,以御晋军,晋军势如破竹,直至石头城下,孙皓降.

广丰县18237793083: 杜甫简介 600字左右 -
军荆盐酸: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1],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虽然杜甫在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