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

作者&投稿:况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关于这两件事,《文心雕龙》都有专篇讨论。《文心雕龙》第三十三篇讲声律,第三十五篇讲丽辞。所谓丽辞,就是对偶。

这两件事都跟汉语的特点有关。唯有以单音节为主(即使是双音词,而词素也是单音节)的语言,才能形成整齐的对偶。在西洋语言中,即使有意地排成平行的句子,也很难做到音节相同。那样只是排比,不是对偶。关于声律,我们的语言也有特点。汉语是元音占优势的语言,而又有声调的区别,这样就使它特别富于音乐性。

文论中对于文章的对偶特别是诗的对偶是有许多讲究的。人们容易把对偶看得很简单,以为只是字数相等,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就是了。实际上远不止此。《文心雕龙》提出了著名的对偶原则:

拿今天的话来说,言对就是不用典故,事对就是用典故,反对就是反义词或意义不相同的词相对,正对就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相对。

刘勰轻视言对,提倡事对,这是跟骈体文的体裁有关的。从艺术观点说,这个作用不大。杜甫、王维等许多大诗人许多著名的对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都是言对,不是事对。这个可以撇开不提。

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倒是一条很宝贵的艺术经验。《文心雕龙》所举反对的例子是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庄舄显而越吟。”(“幽”和“显”是反义词。)正对的例子是张载《七哀诗》:“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想”和“思”是同义词。)二者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问题上,刘勰的理论是高的:他把反对认为是“理殊趣合”,这是用不同的道理来达到同一的意趣,表面上是相反,实际上是相成。这样的对偶是内容丰富的对偶。他又把正对认为是“事异义同”,因为两个句子从字面上看来虽然不同,实际上只表示了同一的意思,这样的对偶是内容贫乏的对偶。

正因为这个意见是对的,所以后人常常拿它来衡量诗的优劣。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被人传诵的名句。但是蔡宽夫《诗话》说:“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他举了王籍这两句诗批评说;“非不工也,终不免此病。”

正对走到了极端,自然是诗家之所大忌。所以诗论家有“合掌”的戒律。所谓“合掌”,也就是同义词相对。

因此,关于对偶,我们不要单看见古人求同的方面(字数相等是同,词性相等也是同),同时还要看见古人求异的方面。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古人在对偶中特别强调相反,强调对立,强调不同。这个原理同样地适用于声律方面。《文心雕龙》声律篇中有很重要的两句话:

“同声相应谓之韵”这一句话好懂:韵就是韵脚,是在同一位置上同一元音的重复,这就形成声音的回环,产生音乐美。但是刘勰所强调的不是这一句,而是前一句:“异音相从谓之和。”所以他跟着就说:

这就是说,同声相应是容易做到的,异音相从是难做到的。这和丽辞篇所论“反对为优,正对为劣”的道理是相通的。依一般的见解,异音相从应该是不和,现在说异音相从正是为了和,这也和丽辞篇所说的“理殊趣合”是同一个道理。音乐上的旋律既有同声相应,也有异音相从。假如只有同声相应,没有异音相从,那就变为单调了。

什么是“异音相从谓之和”呢?范文澜同志认为是“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文心雕龙注》第559页。)这是对的。所谓“八病”,虽然旧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就是避同求异,如双声的字不能同在一句(连绵字不在此例),句中的字不能跟韵脚的字叠韵,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一声调,等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

沈约在这里也是特别强调了“殊异”的作用。

律诗的平仄格式是逐渐形成的,而平仄的讲究主要还是求其“异音相从”。一句之中,平仄交替成为节奏,这是异;一联之中,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相反,这又是异。后联和前联相粘(第三句与第二句平仄相同,等等),似乎是为了求同,实际上还是为了求异,因为失粘的结果是前后两联的平仄雷同。

严羽《沧浪诗话》批评了“八病”的戒律。他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凡事一到了“拘”,就出毛病。形式美与形式主义的区别,就在于诗人驾驭形式还是形式束缚诗人。“八病”的避免,如果作为形式美来争取,而不是作为格律来要求,还是未可厚非的。董文涣《声调四谱图说》引杜审言的《早春游望》作为示范。杜审言原诗是:

这首诗有四句是平上去入四声俱全的,其余也都具备三声(其中有两句按诗律也只能具备三声)。这样,在声调上就具有错综变化之妙。

有人说,杜甫的律诗出句末字上去入三声俱全,如果首句入韵,那就是平上去入四声俱全。我曾经就《唐诗三百首》所选的杜诗作一个小小的统计:五律十首,合于上述情况者八首;七律十三首,合于上述情况者十首。这可以说明:一方面杜甫的确有意识地追求这种形式美;另一方面,杜甫决不会牺牲了内容去迁就形式。

相连的两个出句(末字)声调相同,叫做“鹤膝”,也有人认为就是“上尾”。杜甫的律诗,特别注意避免上尾。但偶然也有不拘的。例如《客至》诗第三句末字是“扫”字,这个字有上去两读,若读上声则跟第一句末字“水”字犯上尾;若读去声则跟第五句末字“味”字犯上尾。这些地方都可以说明杜甫既讲究形式美而又不拘泥形式。两个出句末字声调相同还不足为病,至于三个出句末字声调相同,那就算是缺点了。谢榛《四溟诗话》批评杜牧的《开元寺水阁》诗:

又批评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诗:

他说:“此上三句落脚字,皆自吞其声,韵短调促,而无抑扬之妙。”其实他在这里指出的就是上尾的毛病,因为这两首诗三个出句末字都用了上声。谢榛最后说:“然子美七言,近体最多,凡上三句转折抑扬之妙,无可议者。其工于声调,盛唐以来,李杜二公而已。”他的话是颇有根据的。李白的律诗较少,我没有分析过;至于杜甫,我相信他在声调美的方面是有很深的研究的。

总起来说,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不管是在对偶方面,或者是在声律方面,都是从多样中求整齐,从不同中求协调,让矛盾统一,形成了和谐的形式美。

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古人的艺术经验,特别是现代的诗即使讲究格律,也不一定要拘泥平仄(写旧体诗不在此例)。但是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从原理上说,还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文学语言的形式美,应该是随着民族而不同的,随着时代而不同的。希望有人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对文学的发展将有很大的意义,这篇短文,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

 


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
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关于这两件事,《文心雕龙》都有专篇讨论。《文心雕龙》第三十三篇讲声律,第三十五篇讲丽辞。所谓丽辞,就是对偶。这两件事都跟汉语的特点有关。唯有以单音节为主(即使是双音词,而词素也是单音节)的语言,才能形成整...

王力的人物成就
他的《汉语诗律学》(1958年)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和《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则是他研究诗歌语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当时诗歌界的普遍重视。王力又是诗人,著有《龙虫并雕斋诗集》(1984年)。 王力在音韵学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

中国古典文论中关于作者重要的表述
古代文论就是古代文艺理论或说文学理论。关于文学的一些理论。分为几种 一种是系统的理论,这种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性质,所以比较少,但有很厉害的专著,最出名的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还有一种是夹杂在各种经书、史书、子书当中的文学理论,即某人关于文学的理论,比如孔子关于文学会有多...

关于对联的研究报告(30分悬赏!)
王力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对联讲究对仗与平仄,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 。北宋词人晏殊有一首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

一副关于反思的七字对联
王力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对联讲究对仗与平仄,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 。北宋词人晏殊有一首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

能说下王力,吕叔湘,高文凯,陈望道的代表作品和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么?_百 ...
王力又是诗律学家。他的《汉语诗律学》(1958)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和《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则是他研究诗歌语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当时诗歌界的普遍重视。王力又是诗人,著有《龙虫并雕斋诗集》(1984)。王力在...

意象是我们体会诗歌感情的
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像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2、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

关于“老舍小说语言的北京味”
中国古典文论中很注重写景,“不能作景语,何能为情语。”②而老舍正是怀着无比热爱的情感,把所熟悉的北京自然之景一一道来。据舒乙统计,在老舍的作品中共提到了北京的三百多个自然景点,其中老舍最爱的是积水潭。 积水潭又叫净业湖,因净业寺在其北岸而得名。西山的泉水从高亮桥流入城内,汇集于此成湖,因而又叫...

中国古典文论的特征和价值
也就是说,没有专业术语的描述和理论界定,只有在批评与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与观点,细细看来,我们读到现在,本课程几乎所有的课文都需要自我总结,也就是说,拿另一种方法来学习,这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概括地来讲,就是: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总结。总之,研究古代文论,是研究...

日本相扑与力士:人文日本新书作者简介
王晓平还参与了多部国内外学术项目的编纂工作,例如与夏康达共同主编的《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和与周发祥、李逸津合作的《国外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这两本书分别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出版。此外,他的《梅红樱粉——日本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则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研究了日本作家对...

桃源县18243233589: 声律是什么意思 -
弭鹏西乐: 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 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

桃源县18243233589: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有哪些
弭鹏西乐:大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地循序渐进的,我国古典诗歌形式的确也经历了由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历程. 可是,其间却有一些颇可怪且有趣的现象 其一,据王力先生考证:“七言诗的起源,似乎比五言更早,至...

桃源县18243233589: 声母、韵母、声调的英语怎么说? -
弭鹏西乐: 声母:声母shēng mǔ声母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基本解释[initial consonant (of a Chinese syllable)]汉字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的音叫韵母.大部分字的声母是辅音声母,如行( xíng)的起头字母“ x”,只有小部分的...

桃源县18243233589: 语言的存在形式? -
弭鹏西乐: 汉字一般是以图形方式(点阵或者矢量等)储存在字库里,系统或者应用程序调用的时候用汉字编码就可以了.C语言也是一样.也有个别的软件,例如早期的游戏会自己制作一个小字库,里面只有自己需要的那些字就够了.如果没有中文环境...

桃源县18243233589: 王力在《谈语言》中提出了什么看法?拜托了?
弭鹏西乐: 本文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作者谈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谈话中阐述了“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也可以说成:书面语应该是经过加工的口语)的观点.

桃源县18243233589: 二、阅读语言学家王力的《谈语言》,回答问题.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 -
弭鹏西乐:[答案] 二、1.写文章要注意语言的口语化、准确性和规范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2.略3.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 首先要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义务教...

桃源县18243233589: 根据课文:二、阅读语言学家王力的《谈语言》,回答问题.谈语言                                   王力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
弭鹏西乐:[答案] 二、1.写文章要注意语言的口语化、准确性和规范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2.略3.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 首先要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爱我们赖以...

桃源县18243233589: 谈语言本文重点谈论的话题是什么?对如何使用书面语,作者有什么看法 -
弭鹏西乐: 谈语言 王力 王力先生的《谈语言》是一个谈话记 录,因此与一般的文章不一样,有一种特 殊的风格. 王力 (1900—1986),字了一, 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 《中国现代语法》、《汉语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