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核心:什么是「 ”致良知”?

作者&投稿:底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王阳明刚刚平定宁王的叛乱,又收到罗钦顺的书信,彼此交流了对《大学》古本的看法。彼时,祖母离世,他未能送葬,又听闻父亲患病,顿感焦心如焚。于是阳明连续四次上奏朝廷,乞求还乡省亲,结果朝廷都以叛乱未定为由,拒绝了他。阳明日夜听闻父亲病危,寝食难安,甚至想要弃官逃归。但因武宗尚未归朝,只得继续镇守南昌。 一天,阳明问朋友们说:「 ”我欲逃回,何无一人赞行?” 门人周仲说:「 ”先生思归一念,亦似着相。” 阳明沉思许久,回答说:「 ”此相安能不着!” 「 ”着相”是佛家的用语,佛教提倡不要执着于「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了逃出轮回,修道以达彼岸,不惜抛却骨肉、离弃父母,进入空门,遁世出家。这点王阳明尤其反对,他说:「 ”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因为佛教徒怕父子君臣夫妇之累,所以才选择逃避;而「 ”吾儒”则选择了面对,还它个忠孝仁义。儒者只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明白「 ”良知”尚在的缘故。 王守仁(1472—1529),号阳明 阳明始揭「 ”致良知”之教 经过这次出生入死的变故,阳明更加相信凭借良知能够忘患难、出生死。从此确信了良知就是儒门的核心思想,他在给弟子邹守益的信中说: 「 ”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 只要有良知在心里,就如同掌控了船舵,在风平浪静的生活中,过得心安而理得;即便遇见大风大浪,双手不离船舵,也能冲出苦海,免受没溺之患。 阳明认为《大学》说「 ”致知”,《孟子》讲「 ”良知”,宋朝的儒者多是从「 ”知解”的角度来解读,把「 ”知”仅仅视为知识。因此,张载和二程才讲了「 ”闻见之知”与「 ”德性之知”,前者是基于感官的闻见认识,后者是基于天赋的道德认识。他们的问题在于只把「 ”知”视为一种精神,一种智慧,而没有将它认作本体。这不符合《大学》、《孟子》的原旨,就好像一个养子冒充了祖姓,乱了血统。现在,阳明已经把这个真子找到了,有必要否定养子的姓氏,让真子回归家族。那么要如何甄别呢?唯一的办法就是「 ”将子孙滴血”,进行分辨,这样才能「 ”真伪无可逃”。 阳明所找到的这个「 ”真子”就是「 ”良知”,而他「 ”滴血认亲”的方法就是编订《大学》古文和写作《大学问》,此外弟子们还讲他的言行集成《传习录》。 《大学问》——王阳明心学的诞生地 《大学》原先是《礼记》中的一篇,北宋诸儒喜欢借引《大学》来谈心性。到了南宋,朱熹把《大学》单独提取出来,列入四书中,编成《大学章句》。 朱子教人读四书次序是先要读《大学》,这样才能进入门户,熟悉道学的骨架;然后读《孟子》,辟除杨、墨等异端的干扰,坚定对道统的信仰;之后再读《论语》,体会圣人的语言与教诲。致此,骨架已经生出了皮肉,所以最后要进入道学的心脏之中——读《中庸》,领会孔门独传的「 ”心法”,实现「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 由此可见,作为把手道学大门的《大学》一书尤为关键,为此朱子不惜笔削数十年才作成《大学或问》。阳明先生是朱子的反对者,他要挑战朱子的主流地位,就得从入门处发难,对《大学》的解释便成了心学与理学交锋的主战场。 阳明率先用《大学》古本和《大学问》来诘难朱熹,他在「 ”亲民”「 ”明德”「 ”至善”「 ”止于”等问题上做出了与朱熹相反的解释。尤其是「 ”格物致知”一说,将争论推至 *** 。在《大学》古本里,阳明删去了朱熹的注释,并且重新统一章节。关于「 ”格物致知”的部分本来是阙文,朱熹自称「 ”取程子之意以补之”,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因而这段文字也被阳明全部删除了。 《大学》成为理学与心学的战场 在给顾东桥的书信中,阳明解释了自己与朱熹的分歧之处,他说朱熹讲格物致知,本质上是「 ”即物而穷其理”,只是扩充知识而已—— 「 ”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 而他的「 ”格物致知”与此相反,是「 ”致良知”,是复归于本心—— 「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阳明通过对朱熹的诘难,把「 ”格物致知”解释成了「 ”致良知”。那么究竟什么是「 ”良知”呢?《大学问》中也给出了答案,他说: 「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阳明认为人具有应对外物的本能,也应有识别是非的本心。本心就像本能一样,是不借助于学问思虑的,它自然就能分别善恶,就如孟子说的「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阳明将这个作为本心、作为心之本体的东西称为「 ”良知”,即: 「 ”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 阳明跟佛教一样,都讲「 ”本来面目”,不过佛教认为「 ”本来面目”是不思善恶,而阳明认为应是自动分别善恶的良知。佛教徒要通过「 ”常惺惺”来恢复「 ”本来面目”,阳明则主张要「 ”致良知”。 什么是「 ”致良知”? 「 ”良知”不是阳明发明的,孟子早就说过了。阳明心学的关键之处也不在于「 ”良知”,而是「 ”致良知”。 早在提出「 ”致良知”时,阳明就担忧后人会专门讲「 ”良知”而忽略「 ”致良知”。「 ”良知”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就如同冠军的宝座,人人都想当冠军,却少有人去脚踏实地的去努力。这样的「 ”良知”说来说去,反而变成了清谈。所以阳明说: 「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良知是人人所固有、能够分别善恶的本心,但人的秉赋不同、才愚有高下之分。当我们心头产生一个意念时,良知会告诉我们它是善的还是恶的,人们或者因个人好恶,失去判断力,以善为恶,自昧其知善之良知;或者持善不坚,明知道是恶,还是要继续去做,自昧其知恶之良知。因此,需要做「 ”致良知”的功夫,这样才能够「 ”不自欺”。当一个人自欺欺人时,我们就可以说他没有良知。 「 ”致良知”不是在内心里做功夫,而是要接触到事物。《大学问》说一念发动,良知判断是善意,虽然自己内心喜欢它,但如果不把这种善意作为于事物,那么这种善就无意义,此所谓「 ”为善”功夫;同样,良知判断是恶念,虽然自己内心厌恶它,但如果从行动与思想上把它去除,那么这种恶将继续发作,此所谓「 ”去恶”功夫。阳明是用「 ”致良知”来解释「 ”格物致知”的,所以他说: 「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 ”为善”与「 ”去恶”就是「 ”致良知”,把我们的良知推行到事事物物上去,使其皆得「 ”天理”。这样才能使「 ”吾心快然无复余憾而自谦”,从「 ”致良知”的功夫中获得了心身愉悦感,不再自欺欺人,实现了《大学》和《中庸》里说的「 ”诚”,也就能够「 ”极高明而道中庸”了。 「 ”天泉证道”——王阳明心学的分裂 阳明的立言宗旨在于「 ”致良知”而不是「 ”良知”,重点在于功夫而不是目标。他的学术思想一共经历了六次转向: 年轻时阳明泛滥于词章,然后才阅读朱熹的著作,熟悉道统,此为第一变; 经过格竹之事后,阳明对朱子的「 ”格物致知”产生疑惑,于是又出入于佛、老,寻求答案,此为第二变; 中年贬居贵州龙场,才参悟心学,明白「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道理,写出《五经臆说》,此为第三变; 顿悟心学后,他就「 ”以默坐澄心为学的”,主张收敛为主,不得已才发散,实际上就是坚守于知而不妄行,近于禅,此为第四变; 平定宁王后,他开始笃信「 ”良知”,并提出了「 ”致良知”。认为良知自己能够收敛与发散,不用刻意去收敛,也不用固执的拒绝发散。「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此为第五变。 嘉靖元年,回到吴越之后,他的思想日益成熟,并进行了「 ”天泉证道”,提出了修行的两条路线,此为最后一变。 嘉靖六年九月,王阳明即将离开吴越出征思、田。弟子钱德洪跟王畿就「 ”四句教法”展开了争论,阳明之前说过: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根据「 ”四句教法”,「 ”良知”是「 ”知善知恶”,「 ”致良知”是「 ”为善去恶”。王畿抓住「 ”无善无恶”的说法,认为既然本心没有善恶,那么由它发出来的意念也就无善恶可言,更不需要去做为善去恶的功夫。钱德洪则认为「 ”四句教法”是定本,不可移易。 于是他们一起请教王阳明,阳明说:「 ”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之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之人能将本体与功夫合一,不需为善去恶,是为「 ”顿悟之学”;中根以下之人,则需要「 ”致良知”、为善去恶来复归本体。这说明阳明其实动摇了「 ”致良知”的核心地位,把「 ”顿悟”给抬升到了相同的高度。 后来的王门弟子多好高远之谈,反而忽略了祖师「 ”致良知”的本旨,不再讲「 ”行”,而是「 ”只在知上讨个分晓”、「 ”只在知识上立家当。”因此,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 「 ”然‘致良知’一语,发自晚年,未及与学者深究其旨,后来门下各以意见掺和,说玄说妙,几同射覆,非复立言之本意。” 王畿的浙中王门把「 ”良知”说得玄妙无比,立个先天后天之学,却无一字及「 ”致良知”。缺少了功夫一段,只谈境界、只说目标,那就难免要流入清谈了。这种歪曲也是阳明心学最终被清初「 ”经世致用”取代的原因。 清初大儒孙夏峰说: 「 ”阳明良知之说,着力在‘致’字......龙溪时,而放下‘致’字,专言‘良知’。” 研究阳明心学者,切勿犯王畿好高骛远之病,以免流入清谈。阳明心学的重点在于「 ”致良知”,而不是「 ”良知”!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即人的内心本就蕴含着道德规律,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王阳明认为,只要心中确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就能洞察真理。心即理意味着,心灵中包含了所有真理的本质,只有通过“明心见性”才能理解世界的真谛。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观念指出,心灵中已经包含了道德的真理和精神的...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1. 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是致良知,这一概念涵盖了知与行的统一。2. “致”意味着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一过程体现了自觉的认知与行动的同步发展。3. 良知是指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致良知则是在生活中实践这种能力,使之成为现实。4. 王守仁将致良知视为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的统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

解密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核心无外乎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概括起来,就是体与用的关系,以心(本心本性)为体,以念(意识)为用。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阳明心学根本就不是唯心主义。他讲的心不是人的意识和念头,意识和念头只是心的作用。阳明先生的这句话与六祖惠能对体与用的...

王阳明三大思想是什么 阳明的心学三大核心思想
1、王阳明主要提出的三三思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2、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根本观点,是用本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王阳明意识到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着种种的欲望,但也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归纳为八个字则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3、...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这些理念看似简朴,实则包含深意。以下是对这些概念的阐释。1. “心外无物”常被误解为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讨论。实际上,王阳明的本意并非讨论物体是否存在,而是强调人的意识和灵魂的重要性。他提倡通过唤醒良知,扩展人的感知和体验,...

阳明心学的核心:什么是「 ”致良知”?
阳明心学的核心:什么是「 ”致良知”?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天然槑17 2022-10-26 · TA获得超过30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王阳明刚刚平定宁王的叛乱...

王阳明的心学核心思想是什么?对现实有什么意义
1、王阳明的心学核心思想: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

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是什么
王阳明的心学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致良知:这是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感知良知,并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体现,这个过程需要克服各种障碍,比如私欲、物欲等,以实现良知完全的呈现。2、“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知识和实践应该是一体的,不可分割...

阳明心学的四句口诀
阳明心学的四句口诀是“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明德”。这四句口诀简洁而深刻,概括了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强调了知行合一、实践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首先强调“知行合一”,即知识与行动的统一。这不仅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将所学知识贯彻为实际行动的...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阳明先生在践行当时理学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挫折,以致于最终被贬至龙场驿站,还被追杀。他在龙场反复体悟,为何遵从圣人所言不能成圣,反而处境越来越差,如果圣人处于此境又该当何为?后躺于石棺中体悟生死之境时终于悟得,“圣贤之道,吾性自足,何需外求?”。阳明心学有三大核心命题:心即...

大方县18038759669: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是什么? -
滕虽复方:[答案]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大方县18038759669: 何谓“致良知”?
滕虽复方: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中的重要内容.他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可见,致良知在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良知”的概念来源于《孟子》一书....

大方县18038759669: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滕虽复方:[答案]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中文名:致良知 出处:《孟子·尽心上》 创立者:王阳明

大方县18038759669: 都说阳明心学的本质是:致良知 到底是什么意思? -
滕虽复方: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

大方县18038759669: 王阳明三大思想是什么? -
滕虽复方: 王阳明的心学三大核心思想是:1、心即理(价值存在);2、知行合一(价值判断);3、致良知(价值归宿),“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

大方县18038759669: 王阳明的致良知 中的良知到底是什麽意思 -
滕虽复方:[答案] 这个问题已经被人讨论了几百年,这里我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说法:“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那里“良知”是...

大方县18038759669: 王阳明心学的良知是什么? -
滕虽复方: 王守仁的所谓“致良知”则是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本体.

大方县18038759669: 请问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滕虽复方: 简而言之,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是“致良知”的学问,由此引申出了“知行合一”、“心外无理”等主张.这里的“致”是推致的意思,推致于物就是“格物”,推致于心就是“正心”,推致于意就是“诚意”.《问》是研习心学的入门读物,然后是《传习录》.个人以为,领悟阳明先生的心学要义,只读一本《传习录》足矣,当然一定要反复地读,需要去在格物的过程中反复地验证、琢磨,这是一个克己修身的过程,此中的滋味不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大方县18038759669: 谁能通俗的介绍下阳明心学的主要主张速度
滕虽复方: “心学”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就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大方县18038759669: 王守仁(王阳明)的学说,概括来说有那些观点? -
滕虽复方:[答案] ♀梦£茹′☆ 是正解.但是不要忽略了四句教,其实理解阳明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四句教融会贯通.这是我在别处写过的解释,... 那么最后一句就是致良知,方法即是知行合一.一个四句教,把心学的核心命题都融于其间了.四句教也是阳明先生对自己的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