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问之的之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蒋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既问之的之什么意思~

魏文帝问之(钟毓、钟会)。
且假寐以观之(钟毓、钟会偷服药酒)。
既问之文中没有说,但根据语义应该和上面两个一样是代词

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草过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作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7)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0)向。例:
  然后驱而这善。
  (11)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之
  之
  《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草过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作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7)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0)向。例:
  然后驱而这善。
  (11)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魏文帝问之(钟毓、钟会)。
且假寐以观之(钟毓、钟会偷服药酒)。
既问之文中没有说,但根据语义应该和上面两个一样是代词

文中没有“既问之”啊?有的话应该是代词。

魏文帝问之(钟毓、钟会)。
且假寐以观之(钟毓、钟会偷服药酒)。
既问之文中没有说,但根据语义应该和上面两个一样是代词

代词

如果不错的话都是代词。。


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问之的之”中的“之”字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或“它”。关于该问题的详细解释如下:一、关于“之”字的基本含义 在古汉语中,“之”字是一个常见的代词,它可以指代各种不同的对象,如人、物、事等。具体到“问之”这个词组中,“之”字很可能是指代某个特定的对象或者事情。二...

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问之的意思
1、之的意思是人称代词,代替人。2、在《铁杵磨针》中的问之的“之”指代那个老媪,可译为“她”。“问之,曰:欲作针”意思是:问老妇人,老婆婆回答说:我要磨成一个绣花针。3、《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

“问之,曰:欲作针。”中之的的是什么意思?
“之”是指示代词,意思是指代老妇人。“问之,曰:欲作针”意思是:问老妇人,老婆婆回答说:我要磨成一个绣花针。这句话出自明代戏曲作家郑之珍写的作品《铁杵磨针》。一、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

人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的意思是人称代词,代替人。一、之的释义 1、往。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二、组词 绳之以法、强弩之末、总而言之、患难之交、可乘之机等。组词 绳之以法 [ shéng zhī yǐ fǎ ]释义:以法律为准绳,给以制裁或处治。出处:汉·冯衍《上...

人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人问之的之就是某个人问这些事情,或者是问这个人。之在这里代表的是一个事物,也可以是指一个人。“之”常假借作代词用,指人或物;又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又由代词虚化为助词,置于主谓结构之间以取消其独立性;又用在偏正结构中,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之”字虚化后,有时仅...

问之,曰:“欲作针。” 学而时习之 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此正午牡丹也...
1、问之,曰:“欲作针。”之:人称代词,指她,老妇人 2、学而时习之 代词,指前面学习过的东西。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之:代词,指代这幅画 4、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这幅画,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候的牡丹花.何以明之:用什么来证明他呢 之:代词,指代这件事 ...

问之客曰的之是什么意思?
问之客曰的之是告诉的意思。一、之的释义:1、告诉。2、称呼,叫作:称~。3、〔~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的句子成分。4、说:所~。二、拼音:zhī 三、部首:丶 四、笔画:点、横折提、竖、横折、横

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一、是个代词。。代指上文提到的人或事 二、助词。。舒缓语气

问之客曰中之什么意思 问之客曰出自哪
1、问之客曰的之是告诉的意思。2、这句话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之”无义,作为助词,用在句中,起到调节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3、《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4、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

问之是什么意思
问,指询问,审讯,查究,追究,考察等。之,助词、相当于“的”字。

文圣区19814249261: 既问之的之什么意思 -
军到止喘: 魏文帝问之(钟毓、钟会).且假寐以观之(钟毓、钟会偷服药酒).既问之文中没有说,但根据语义应该和上面两个一样是代词

文圣区19814249261: 《宋定伯捉鬼》中“夜行逢鬼,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
军到止喘: 这里的"之"应该是代词,代的"鬼",意思是宋定伯夜晚出行的时候遇到了鬼,他就问他……但我也不否问有可能代指的“宋定伯”,因为要看后面的说话内容或者是描述内容是什么来定. 学得早已经不记得了,如果有再多两句可以精确判断,不过肯定是代词不会错.而且这里还省了主语“宋定伯”,是个一般疑问句. 如果还不清楚可以发消息问我,到时候记得把句子前后的内容一起发,希望能帮你.

文圣区19814249261: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的之的意思 -
军到止喘: 应该是代词,代前面所提到的那一件事,即代鱼的快乐.

文圣区19814249261: 《王戎识李》中“诸儿竞走取之”和“人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
军到止喘: 1、小孩们都争着跑去摘李子.竞,争.走,跑.之,代词,指李子. 2、人们问他.之,代词,指王戎.

文圣区19814249261: 人问之的之是什么意?人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军到止喘: 之的意思是人称代词,代替人.一、之的释义1、往.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二、组词绳之以法、强弩之末、总而言之、患难之交、可乘之机等.组词绳之以法 [ shéng zhī yǐ fǎ ]释义:以法律为准绳,给以制裁或处治.出处:汉·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文圣区19814249261: 尝乘间以文字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
军到止喘: 这里的之时代词,指他,欧阳修.整句话意思是:曾经趁着有间隙时用文字询问他.下面扩展之字的含义: 释义: 之 zhī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6.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7.动词,往、到:“吾欲~南海”. 8.通“也”

文圣区19814249261: 《道旁李苦》中的人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
军到止喘: 人问之 的之啥意思- -取之依然.之:代词,指路旁李树上的李子.

文圣区19814249261: 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文言文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
军到止喘: 老太太.她.报告显示出

文圣区19814249261: 问之的之甚么意思
军到止喘: 是它(他、她)的意思,之是代词,代指问的对象,根据上下文翻译为相应的它便可.

文圣区19814249261: 吴王问之的之的意思,快快~~!! -
军到止喘: 助词 1.用作书面语,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例子:赤子~心/以子~矛,攻子~盾. 2.用作书面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 例子:中国~大/大道~行也 代词 1.用作书面语,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