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之,曰:欲作针。”中之的的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乐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之”是指示代词,意思是指代老妇人。

“问之,曰:欲作针”意思是:问老妇人,老婆婆回答说:我要磨成一个绣花针。

这句话出自明代戏曲作家郑之珍写的作品《铁杵磨针》。

一、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二、译文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扩展资料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
原文是,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文言文铁杵成针解释 暑假作业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原文: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过是溪,逢老温方磨铁杆,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是什么意...
李白小时候不爱读书,有一天准备过河,看到一个老奶奶在河边磨一根铁棒,李白很好奇,就问她你在做什么呀?老奶奶说:我在做绣花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你肯努力,就算是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瞬间顿悟,然后回去好好读书了。

铁杵磨成针主要内容20字
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

问之,曰:“欲作针。” 学而时习之 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此正午牡丹也...
1、问之,曰:“欲作针。”之:人称代词,指她,老妇人 2、学而时习之 代词,指前面学习过的东西。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之:代词,指代这幅画 4、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这幅画,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候的牡丹花.何以明之:用什么来证明他呢 之:代词,指代这件事 ...

铁杵成针中有这样一句话,问之曰欲作珍联系上下文想想李白会怎样问你能...
李白会问:“天呐!您要将这么粗笨的铁杆,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要用多长时间啊!”出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

...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他欲作针
应该是;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译文;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是什么意思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

《铁杵磨成针》文言文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里所有的“之”意思是什么
全文只有一个“之”字:代词,此指老妇人。出自: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译文: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涵江区13823918246: 问之,曰:“欲作针”的之的意思 -
周凭莱阳: “之”是指示代词,意思是指代老妇人. “问之,曰:欲作针”意思是:问老妇人,老婆婆回答说:我要磨成一个绣花针. 这句话出自明代戏曲作家郑之珍写的作品《铁杵磨针》. 一、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

涵江区13823918246: 文言文《铁杵成针》中的题目,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翻译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周凭莱阳:[答案] 1.问之,曰:“欲作针”.(磨杵这件事) 2.学而时习之.(学习过的东西) 翻译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李白被老婆婆的精神所感动,回去继续完成那些没有完成的功课.

涵江区13823918246: 问之,曰:“欲作针.”学而时习之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这些之的意思 -
周凭莱阳:[答案] 1、问之,曰:“欲作针.” 之:人称代词,指她,老妇人 2、学而时习之 代词,指前面学习过的东西.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之:代词,指代这幅画 4、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这幅画,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候的牡丹花. 何以明之:用什么来证...

涵江区13823918246: 文言文铁杵磨针的两个之是什么意思 ①问之,曰:“欲作针.” ②学而时习之 -
周凭莱阳:[答案] 1.代词,她 2.代词,指学习的内容.

涵江区13823918246: 文言文铁杵磨针1.解释加点的字“弃去”的“去”“方磨铁杵”的“方”“欲作针”的“欲”“还卒业”的“还”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各指代什么意思1... -
周凭莱阳:[答案] 1、去:离开;方:正在;欲:想要;还:回去. 2、之:代词,代老婆婆.代词:代所学过的知识. 3、李白明白了老婆婆话语的含义,就回到学堂去发奋苦读,最终完成了学业,成了一代文豪.

涵江区13823918246: 问之,曰:“欲作针.” 学而时习之 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这些之的意思 -
周凭莱阳:[答案] 1、问之,曰:“欲作针.” 之:人称代词,指她,老妇人 2、学而时习之 代词,指前面学习过的东西.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之:代词,指代这幅画 4、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这幅画,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候的牡丹花. 何以明之:用什么来证明...

涵江区13823918246: 问之曰欲作针的之是什么意思
周凭莱阳: 意思为: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出自宋代祝穆的《铁杵成针》.全文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铁杵成针,意指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涵江区13823918246: 问之,曰: 欲作针 .的之是什么意思 -
周凭莱阳: 代词,他

涵江区13823918246: 《铁柱磨成针》中的“问之,曰:'欲做针.'”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 -
周凭莱阳: 代词,指她,也就是那位老婆婆

涵江区13823918246: 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文言文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
周凭莱阳: 老太太.她.报告显示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