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对日本文学有一个初步大略的认识,

作者&投稿:木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朝花夕拾》 文言文对照翻译~

《二十四孝图》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
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什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岂不是“言者心声也”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的特别种族。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细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
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之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
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阴间,倘要稳妥,是颂扬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笔墨的人,在现在的中国,流言的治
下,而又大谈“言行一致”的时候。前车可鉴,听说阿而志跋绥夫曾答一个少女的质问说,
“惟有在人生的事实这本身中寻出欢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里什么也不见,他们其实倒不如死。”于是乎有一个叫作密哈罗夫的,寄信嘲骂他道,“……所以我完全诚实地劝你自杀来祸福你自己的生命,因为这第一是合于逻辑,第二是你的言语和行为不至于背驰。”

其实这论法就是谋杀,他就这样地在他的人生中寻出欢喜来。阿尔志跋绥夫只发了一大通牢骚,没有自杀。密哈罗夫先生后来不知道怎样,这一个欢喜失掉了,或者另外又寻到了“什么”了罢。诚然,“这些时候,勇敢,是安稳的;情热,是毫无危险的。”

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无法追改;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总而言之,还是仍然写下去罢:——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
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
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
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上兆下鼓〗也,朱熹曰:“〖上兆下鼓〗,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叶,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
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
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 )在位23年(627-649)民族英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千古一帝,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 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在李卫公答对中对其军事思想给予了详细介绍。 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丰功伟绩】 1、他不拘一格(敌人、穷人、坏人)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的予以采纳; 3、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份)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4、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年---中国的丰年)全国叛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年)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现在有人说那是太宗广布法网,那290人是跑不掉才回来受死的,我说这人真是不动脑子,想想那时的法网严还是现在的法网严,那现在逃狱是不是100%呢,那又是为什么呢!!!)。 5、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太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6、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吓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宋真宗在寇准一在坚持和请求下才免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7、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执思失力、契毕何力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8、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9、工书法、富文词,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10、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11、由于社会安定,商业经济得到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对玄装佛学的支持同西游的肯定,打通并维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主义社会,开发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也正如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免不了还要打交道,所以,现在我们确实应该对日本及日本人有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茂吕美耶〈物语日本〉〈江户日本〉〈平安日本〉〈传说日本〉
上面这四本比较着重于日本的风俗,语言也比较贴近生活一些。

可以去买一本日本的简史,这样对日本历史与文化形成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如果看了之后还想对日本有所了解的话,可以看看
戴季陶的〈日本论〉
和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又译〈菊花与刀〉〈菊花与剑〉)
上面两本是研究用的,对日本人性格的讲解有独到之处。

日本的现代文学中,时下比较兴的村上春树是倾向于都市化的,相比之下川端康成的作品更具日本古典之美。以下是我推荐的几本:
〈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等。

日本的古典文化,很大一部分是从唐朝传入的,
文学方面可以看看〈源氏物语〉〈平家物语〉〈伊势物语〉〈竹取物语〉〈枕草子〉,这些都是日本的古典文学,如果静得下心来读读,会对日本有更深入的了解。
日本诗歌文学受到白居易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也可以参照一些白居易的作品。

上面那些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应该都买得到。如果学了日语,更可以买些日文的书来研究。

以上便是我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的几点建议,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
最后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指的是以日本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早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中国文学非常大的影响,但在后来日本也渐渐形成自有的文学风格和特色。19世纪日本重启港口与西方国家贸易及展开外交关系之后,西方文学也开始影响日本的作家,直到今天仍然得见其影响力。
  在日本,也有因为考虑到近来非日本籍的日裔作家,而采用“日语文学”称呼的情形
  历史
  日本文学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时期:上古文学、中古文学以及现代文学
  上古日本文学 (八世纪)
  日本直到中国的汉字传入之后才开始有书写系统,但在最早汉字尚未能适用于书写日语时,中国文言文仍是唯一的文学形式。直到后来才发展出能够用于表记日语的万叶假名(万叶仮名) ,纯粹假借一套指定汉字的发音来表记日文诗歌。在日本奈良时代所创作的作品包括712年的《古事记》(为神话与史实参半的史书)、720年的《日本书纪》(以编年体写成,为日本流传至今最早的正史)和759年的《万叶集》(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假名即是以此书命名)等。
  此时在文学创作上所使用的日文,无论在语法和音韵等方面皆与后来的日文有明显的差别。甚至同时各地已经出现明显方言上的差异。
  古典日本文学 (九世纪至十二世纪)
  古典日本文学的经典名著《源氏物语》。古典日本文学与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时被誉为“日本艺术与文学的黄金时期”。女性文学家紫式部的著作《源氏物语》被视为当时最杰出的经典名著,该书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此外同时代重要的文学作品尚有905年的《古今和歌集》(为一部和歌总集)以及990年代由另一位女性作家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散文集,描述对生活、感情与贵族生活等的观察与感想)。伊吕波(いろは)是一首排列日文假名的全字母句(“いろは”是该诗歌的首三个音),同样创作于平安时代前期。
  相较于同时期中国正处于唐宋的诗歌黄金时期,当时的日本并没有杰出的诗人,诗歌大都是宫中朝臣或女性所创作,而贵族气息则反映在诗歌的端庄、老练,并注重修辞表达情感上。
  中古日本文学 (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
  近代日本文学
  明治、大正、昭和时期文学 (1868年-1945年)
  近现代文学
  日本文学形式
  散文
  物语 - 古物语 - 虚构物语 - 歌物语 - 拟古物语 - 战地物语
  说话
  小说 - 私小说 - 剧本
  戯曲 - 能 - 歌舞伎 - 文楽(人形净琉璃)
  随笔
  日记
  纪行
  传记・自传 - 往生传
  文艺评论
  日本汉文
  韵文
  诗 - 自由诗 - 定型诗 - 散文诗
  和歌 - 短歌 - 长歌 - 旋头歌 - 佛足石歌
  连歌 - 俳谐连歌 - 狂歌 - 俳谐(连句)
  俳句 - 定型 - 自由律
  川柳 - 狂句
  短歌(近代短歌)
  歌谣 - 记纪歌谣 - 今様 - 小呗
  汉诗
  代表文学家与经典作品
  上古日本文学
  清少纳言及其著作《枕草子》
  紫式部及其著作《源氏物语》
  中古日本文学
  《平家物语》 (1371)
  近代日本文学
  井原西鹤 (1642 - 1693)
  松尾芭蕉 (1644 - 1694)
  近松门左卫门 (1653 - 1725)
  上田秋成 (1734 - 1809)
  山东京传 (1761 - 1816)
  十返舎一九 (1765 - 1831)
  曲亭马琴 (1767 - 1848)
  现代日本文学
  森鸥外 (1862 - 1922)
  尾崎红叶 (1867 - 1903)
  夏目漱石 (1867 - 1916)
  泉镜花 (1873 - 1939)
  志贺直哉 (1883 - 1971)
  石川啄木 (1886 - 1912)
  谷崎润一郎 (1886 - 1965)
  芥川龙之介 (1892 - 1927)
  吉川英治 (1892 - 1962)
  金子光晴 (1895 - 1975)
  宫泽贤治 (1896 - 1933)
  壶井繁治 (1897 - 1975)
  黑岛传治 (1898 - 1943)
  石川淳 (1899 - 1987)
  川端康成 (1899 - 1972)
  宫本百合子 (1899 - 1951)
  壶井栄 (1899 - 1967)
  小熊秀雄 (1901 - 1940)
  小林多喜二 (1903 - 1933)
  石川达三 (1905-1985)
  太宰治 (1909 - 1948)
  远藤周作 (1923 - 1996)
  安部公房 (1924 - 1993)
  三岛由纪夫 (1925 - 1970)
  井上ひさし (1933 -)
  大江健三郎 (1935 -)
  中上健次 (1946 - 1992)
  村上春树 (1949 -)
  村上龙 (1952 -)
  时期代表作
  日本人民口耳相传和书面记载的作品。
  奈良时期 (8世纪) 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着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 (8~12世纪) 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路 ,《 宇津保物语 》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于此时脱颖而出,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女性散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此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 (12~16世纪) 随着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军记物语中臻于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僧人随笔中的传世之作是鸭长明的《 方丈记 》和吉田兼好的 《 徒然草》。两篇随笔各具特色,被誉为随笔文学的双璧。该时期诞生的能与狂言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为主,体现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世阿弥(1363~1443 )在能乐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江户时期 (17~19世纪) 商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町人阶级(市民阶层)作为社会的主体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适应他们的审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贞门、谈林俳谐的基础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风俳谐,井原西鹤铺写了町人的商业生活和享乐生活,丰富了浮世草子(风俗小说)的创作内容。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木偶戏)更广泛地表现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这种以俗为美的美学追求,导致轻文学(戏作文学)的产生,给后世文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明治时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赞许。卓立于这一运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猫》以嬉笑怒骂的讽刺给予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以有力抨击。
  大正时期 (1912~1925) 近代文学进入末期,以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为首的白桦派作家和以芥川龙之介 为代表的新思潮派作家等,为文坛主流。芥川的小说以怀疑主义对“人性的自私”等社会现实进行考察,悲观的结论导致其自杀,也意味着大正文学发展的终结。
  昭和时期(1926~1988) 及其后 日本现代文学开始形成并得以发展。初期文坛的主流是无产阶级文学。1928年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简称纳普)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说《蟹工船》和《没有太阳的街》是典范之作。与革命文学并立的是新感觉派作家,其代表横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 等在 当时有一定影响。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许多作家被征集从军,文坛冷寂不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学流派竞生,作家辈出。进步作家宫本百合子(1899~1951)的小说《知风草》、《播州平野》(1946~1947)和德永直的长篇小说《静静的群山》,以及老作家志贺直哉的《灰色的月亮》、井伏鳟二的《遥拜队长》等优秀作品,都获得好评。战前即已成名的川端康成以《雪国》 、《千羽鹤》和《古都》3 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战后新作家中,野间宏的《真空地带》、井上靖的《天平之甍》、水上勉(1919~)的《越前竹偶》、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司马辽太郎(1923~)的《龙马奔走》等作品有较大影响。60年代中期,文学发展进入新时期。除一些严 肃 作家写出 许多有社会意义的作品 外 ,小松左京(1931 ~)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及一些破案推理小说等也颇有读者。70年代 ,内向文学的代表作家阿部昭(1924~)等人的作品,及描写当代商潮的经济小说等,都对文坛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城山三郎、高杉良、安土敏等一批作家活跃在 80 年代,他们的创作把日本经济小说提到一个新高度。进入90年代后,随着大江健三郎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实主义文学重新受到重视。

re6yruy


日本文学“新兴艺术派”有什么特点和代表作?
1929年底,日本一些在文学上或思想上与无产阶级文学持不同观点的作家组成了“十三人俱乐部”。1930年4月,在“十三人俱乐部”的基础上又组成“艺术派”作家的团体“新兴俱乐部”,一些非主流派作家也加入了这一团体。这些被称为“新兴艺术派”的作家中,不少人露骨地描写都市享乐的物质生活,低级庸俗。...

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就武士阶层自身而言,在以主仆契约为人际关系原则中形成的人伦道德,既有践踏生灵的非人性的一面,又有忠诚于主人的新的道义活力的一面;五十的道德也因时代而异,必须对之加以具体分析。以武士的军旅生活为题材的武士文学,与武士心境相吻合的禅宗的流行,以及各类理论著作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化史上的新特点。后期...

日本文学“中间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谁?
二战后,日本文坛还出现了一批艺术性较高、介于纯文学小说与通俗小说之间的“中间小说”。比较著名的中间小说作家有井上靖(1907—1991)、石川达三(1905—1985)、丹羽文雄(1904—)等。井上靖曾在大学专攻美学,写过诗、剧本、小说,长期担任编辑工作。他大器晚成,因小说《斗牛》(1949)获1950年芥川...

唐诗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的古代文学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而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代表之一,对日本的古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的文人学者在仿照唐诗的形式和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大量的日本诗歌,如《万叶集》、《古今和歌集》等。这些诗歌在形式和风格上都有明显的唐诗痕迹,可以看出唐诗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之深。其次,唐诗...

这几本有点阴暗负能量的日本推理向小说,看的时候暗戳戳地有点爽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看这样书初期觉得画面好晦暗,从几个孩子玩耍的时候发现尸体开篇,接下来的事情就像一直发生在黄昏,将黑未黑,即使点了灯,也还是朦胧着。看着看着,天黑了,再也没亮。日本文学和影视的丰富性,在某些方面确实不是国内目前的水平能相当的。日本人很治愈,无论是《孤独的美食...

关于日侵华的议论文和散文
出于教学需要,《燕园梦》作者、中国文学大师悠哉从单位图书馆借阅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向远教授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和批判》(以下简称“该书”)。回家后细细翻阅,悠哉大吃一惊!“笔部队”这个奇怪的名词,我也是头一次听说。它极大地拓展了我对现代日本文学的印象,真可谓“醒眼看日本...

求日本文学作品(黄金风景)的日语读后感
你说的是太宰治的《黄金风景》么?读后感还是自己写的比较真实,我看过太宰的所有作品,就说说我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吧,希望对你有帮助。文章第一段就说“小时候的我,并不是一个品格良好的人。”这是以太宰为首的无赖派文学的创作特色,后文“我被赶出家门,一夜之间穷困潦倒,在穷街陋巷彷徨不知归处...

远山,淡影——读石黑一雄《远山淡影》
2017年,村上春树再次陪跑诺奖,石黑一雄第一次走进我的视线。我对日本文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对村上的印象:有一种少年的肆意和天真,本质却是克制而细腻的。《远山淡影》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它像书名一样,以淡淡的、朦胧的神秘气息,讲述一些支离破碎的遥远回忆。故事不长,粗略读完只用了四个小时。在...

太宰治《津轻》读后感
对于日本文学,我始终有一种误解。日本人的哲学著作,味同嚼蜡,怎么深读也难以汲取什么哲理,这种误解持续到了现在,怕是成了真理被我坚持;而日本人的小说,即使我只读过村上春树、川端康成和太宰治,我却要感叹一句:“小说中参杂着情色,成了一种文化,让人不觉俗套,反而很雅观,至于性和肉体,...

日本文学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影响及贡献
日本的随笔文学和日记文学有相似之点,不过它不受日记那种系日系年形式的拘束,内容广泛。它包括纪行和日记式的文章,也包括对自然、人生、社会各方面的观察、纪录与评论,以及记载考证、研究的成果。随笔文学是日本文学中与诗歌、说话、戏剧等相匹敌的一种形式。随笔文学也是在平安时期繁荣起来的,最初代表...

清浦区17833567271: 关于日本文学的特点问题. -
琦曹百生: 哈哈,我也很喜欢日本文学.大学期间还经常挑日本作家写的书,可惜现在差不多已经忘掉了...但是我也跟LZ有一样的感觉呢,就是他们对生命的热爱、执着与迷茫并存的一种先天性的矛盾感.记得《挪威的森林》里最后也是写的渡边不知身在何处的困惑,《我是猫》里那种对死的方式的热烈讨论,而作家川端康成的终结也是采取含煤气管自杀...我在想这些可能跟日本的地理位置有关,作为一个经常发生地震与海啸的岛国,国民的危机意识比较重,对生与死的观念也比普通人要敏感.而且一个作品也与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要结合当时的日本的整个社会状态看书(虽然我知道,但是我很懒,从未查过...).可能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透彻理解日本文学作品吧...

清浦区17833567271: 日本文学和古希腊文学的特点? -
琦曹百生: 日本的地理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决定了它的文学特征. 第一,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日语音节、古调单纯,诗的形式不具...

清浦区17833567271: 大家谈下对日本文学作品(包括动漫)的看法 -
琦曹百生: 我是挺喜欢日本文化的 特别是文学跟动漫 我觉得大多日本文学都很有味道 平平淡淡的文字间就隐藏着一种优雅格调 他们经常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用来比喻此时的心情或者感受 这让我感觉到很体贴入微 就好比《一个人的好天气》这类型的休闲...

清浦区17833567271: 谁了解日本的一些文学体裁? -
琦曹百生: 私小说 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私小说”一词于1920年开始散见于当时的报刊上.1924年至1925年间,久米正雄发表《私小说和心境小说》,宇野浩二发表《私小说的我见》等,认为私小说是日本的纯文学,是散文文学...

清浦区17833567271: 中国文学,日本文学,苏俄文学的异同点 -
琦曹百生: 中国文学较古典,文言文化,中心思想需要在一件事,一段情节,一个中心句子中可以体现;中国文学有多种写作方法和描写,修饰方法. (中国文学具有丰富的十分生动的表现力和想象空间.同时中国积累了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具有很多经典...

清浦区17833567271: 海边的卡夫卡中心是什么啊
琦曹百生: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日本的文学审美传统:像“物哀”“幽玄”“闲寂”等美学特征都是日本文学独有的特色,尽管村上是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作家,他做到的是与西方现代主义技巧的结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偏离日本的文学传统. 其次,有...

清浦区17833567271: 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选哪个好? -
琦曹百生: 日本文化 在语言 文学 文化中最有难度最枯燥的要数语言学 我有学过外国文学,这一科大部分以一些外国作品、作家的介绍等为主,学习的时候多靠的是记忆和阅读名著,相对枯燥所以日本文学应该差不多 文化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涵盖面广,学起来相对会有意思一点.但学的东西会很多

清浦区17833567271: 如何理解日本文学中“物哀”的含义? -
琦曹百生: “あはれ”(aware)是一个感叹词,表达高兴兴奋激动气恼哀愁悲伤惊异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与情感.汉字输入后,便拿汉字“哀”字来书写“あはれ”,但“哀”字本意(悲哀)与日语的“あはれ”不十分吻合.网页写的详细

清浦区17833567271: 我是汉语言文学学生 现在大三上 考研想考跟日本文学相关的 但是日语没有基础 怎么选择? -
琦曹百生: 日语的入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有个舍友考研时也是以日语作为外语考试的,按她说日语考试会比英语简单一些,如果学得好的七八十分不在话下,英语就比较困难高分了.不过她考的专业日语无关,你选的日本文学不知道会不会对日语要求更高一些.建议你没有基础的话慎重选择,毕竟1年的时间想要学好不容易.如果只是单纯的想学日语,可以抱一个兴趣班更好一点,用来考研比较不合适,毕竟应试不同一般.希望对你有帮助 因为我自己也是考英语的,本身英语也不是非常强,但是如果你在阅读方面还不错的话,还是可以选择英语的,虽然高分难,但是正常分数还是没问题的.

清浦区17833567271: 想考日本文学研究生 -
琦曹百生: 1、日语水平越高越好.过了一级也不一定能考上! 2、政治,英语(2外),专业基础课(阅读翻译之类的),专业课(文学文化语言) 3、百度上好多,自己搜吧.. 最好的是日研中心其次是北外上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