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界的地位

作者&投稿:机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文化概论》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满意请采纳,祝你学习进步。

  一、中国人起源
  1、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
  2、1965年5月,考古学者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猿人化石,定名为元谋猿人。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
  3、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文化产生于从猿到人的转变中。

  二、原始物质文化
  1、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是工具。
  2、旧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从元谋人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都处于这个时代。
  1、 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2、 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迄今为止,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达七八千处。
  3、 最著名的新石器文化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

  三、原始观念文化
  1、 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原始宗教、原始艺术。
  2、 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三类: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3、 在距今4000年的河南密县池北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塑猪头,这是最早的陶塑艺术品。

  四、原始社会组织
  1、 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
  2、 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形成,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
  3、 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开始萌生。传说中的五帝:皇帝、颛臾、地觉、唐尧、虞舜都生活在这一时期。

  五、上古文化分布
  1、 中华民族的远足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华夏、东夷、苗蛮。
  2、 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3、 东夷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4、 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伏羲、女娲都属于这个集团。

  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本文化
  1、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徙,史称“不常厥邑”。
  2、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3、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管的典册,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4、中国目前确认的最早的古都:殷。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1、周人之“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
  2、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创制于西周。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1、公元前722年,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伊洛盆地的洛邑,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2、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根本上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依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使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从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形成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二)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三)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
  (四)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1、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2、道家:以老、庄为代表。道家倡导“无为”,向往“自然”,尊崇“天道”,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3、法家: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人们害怕,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4、墨家: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主张是:
  尚力: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节用: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
  兼爱:用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
  天志:尊崇天神;
  尚同:鼓吹专制主义。
  5、阴阳家:邹衍为代表。深观阴阳消息。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到春秋战国时,中国燕山以南、长江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及淮、汉流域广大地区的居民,已基本上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致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1、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主要措施:
  (一)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
  (二)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修筑驰道,大大加强了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畅通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三)度同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四)行同论:“以法为教”,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
  (五)地同域:废除周代以来的封土建国制度,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边境地区,传播中原文化。
  2、焚书坑儒,开历史上君主思想专制的恶例。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1、西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东汉七经:《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
  3、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的激烈争论。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今文经学的特点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一、玄学兴起
  1、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宗旨是“贵无”,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2、玄学的兴起,对魏晋文化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使魏晋文化产生了新的活力,富于谈玄析理的色彩;
  (二)玄学所要达到的无限与美学内在的联结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
  (三)玄学的现实意蕴是对魏晋人所孜孜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1、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次使用“道教”一词。
  2、这一时期,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也传到了中国。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1、《老子》、《庄子》被奉为道教经典,称为《道教真经》和《南华真经》。
  2、佛教和玄、儒、道的关系颇为复杂。大体而言,玄、佛一拍即合,到了东晋,玄学几乎全部融入佛教之中。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不相调和的。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1、门阀世族地主阶级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
  2、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1、唐文化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至主义。
  2、另外,唐文化还积极吸收外域文化。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1、中国文学的首唱是诗,而中国诗的辉煌巅峰在唐代。
  2、中国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唐代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唐代推出了中国书法的宗师——颜真卿与柳公权。
  3、在绘画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出现了“画圣”吴道子。
  4、散文方面出现了韩愈、柳宗元,他们发起了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发生了深刻影响。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一、理学结构
  1、安史之乱后,中国爆发了种种危机,以杨炎的两税法的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均田制的瓦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
  2、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转变: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3、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1、宋代词坛的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大夫与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绪。
  2、宋画也表现出“雅”的特点。

  三、市民文化之勃兴
  1、《清明上河图》
  2、傀儡戏、参军戏是中唐以后市井间流行的歌舞小戏。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1、宋代官学系统的两个特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重视发展地方学校。
  2、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会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双重效应的表现:一方面,北宋人因为被动挨打而产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1、代表《窦娥冤》、以包拯为主角的一系列清宫戏。
  2、元杂剧不仅愤激谴责黑暗、凝重地传递、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

  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1、亚欧大陆的沟通。
  2、《马克波罗游记》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明清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的时代,文化专制空前严酷的钳制着思想文化界。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是文字狱盛行;另一方面崇正宗、灭异端。

  二、早期启蒙思潮
  1、与社会形势相适应,出现了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王明阳的“致良知”,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2、市民文学的兴起,理论代表是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独抒性灵”。
  3、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文化相当的欧洲文化是文艺复兴。
  4、文艺复兴的主旨是人文主义,锋芒指对中世纪的神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而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业抨击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
  5、明清时期最富于战斗精神的政治哲学著作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和唐甄《潜书》。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1、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
  2、大型图书的编纂:《永乐大典》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
  《四库全书》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3、科学技术巨著的出现:李时珍《本草纲目》
  潘季驯《河防一览》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方以智《物理小识》
  4、钱嘉学者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承传不坠以及向前推进,做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

  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由于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的强固以及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深厚沉重,“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到了雍正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逐出过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门日益关闭。


《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界的地位
2、 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3、 东夷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4、 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伏羲、...

中国文化概论内容简介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国文化概论》作为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激发和促进自学精神。它的核心任务是为自学者提供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帮助他们铺设成功的道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编写适合自学的教材,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样的教材设计应当注重实用性,旨在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掌握...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文化观念在哪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根据查询道客巴巴官网显示,《中国文化概论》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在讲授中国文化基本原理的同时,还承担着传播中国优秀古典文化思想,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文化的发展以治地之法,即“助法”为基础。孟子强调“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其中“经界”是行仁政的结构性物质基础,也是文化在特定统治模式下对环境理解的必然意识。这种意识建立在“天子以为道而为政”的政统结构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对圣贤崇拜的原始痕迹。

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提到的“箭垛式人物”指的是什么样的人?_百度...
这种有福的人物,我曾替他们取了个名字,叫‘箭垛式的人物’;就同小说上说的诸葛亮借箭时用的草人一样,本来只是一扎干草,身上刺猬也似的插着许多箭,不但不伤皮肉,反可以立大功,得大名。包龙图——包拯——也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古来有许多精巧的折狱故事,或载在史书,或流传民间,一般人...

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
在中国,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浩如烟海,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这些书籍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其中,《中国文化概论》是一本比较全面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它从宏观的角度概述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和未来走向,同时也介绍...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可读性,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尽管我在读第一遍时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许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内涵的一种深刻,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姑且不谈读完后我对中国文化又多了多少了解,单是那种巨大...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
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是指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兴经济发展力量的发展要求,由于这种经济力量本身的弱小,尚不足以完全推翻封建的生产方式,反映在思想层面上就是这些思想家们尚不能提出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案,而只能倡导改革封建制度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所以B项符合题意。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什么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祖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世界开放,并从各个方面融入国际社会。 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安排了五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描述,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2023章节测试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文化概论超星尔雅答案1.1统一的汉文化的起源1、【单选题】以()为一个单元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记数单位。A、七天B、十五天C、十二天D、三十天我的答案:C2、【单选题】()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是指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考证古史的方法,。A、鲁迅B、陈寅恪C、...

盐城市18592396241: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 -
畅满金诺:[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可读性,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尽管我在读第一遍时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许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内...

盐城市18592396241: 请问,讲“中国文化”最好或者最权威的书有哪些??到底什么是“文化”?它的内含和外延有哪些? -
畅满金诺: 讲述中国文化较好的书是《上下五千年》;概括中国文化可用三个字儒、释、道;它的外延和内涵可以用包容中扩张;括张中包容来表达;鉴于民国时期国家贫产,战乱不断,良心文人不多,汉奸文人不少,这一时代的学术认知大多对中华文化比较悲观,有关这一时期的著作不予评论.

盐城市18592396241: 从科学性质来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属于 -
畅满金诺: C

盐城市18592396241: 中国的文化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
畅满金诺: 同学,我在《中国文化概论》看到这样的划分方法:民俗学家钟敬文1982年体重中国文学三大干流的立论,他说:“一是古典文学,在过去是占压倒性地位i的,是正统的文学;二是俗文学,或叫做通俗文学,也就是都市市民文学;三是民间文学,是我国占最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所创造和继承发展的文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文化归纳为两个层次:上层文化(古典文学)和底层文化(俗文学和民间文学). 这些都是在书上看的哈,希望能 解答你的疑惑.

盐城市18592396241: 求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认识 -
畅满金诺:[答案] 专制的无比重要性与绝对固定性——君权与臣权、民权势不两立,必须严防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 以专制而兼法治与礼治、... 并从这些问题结合现代化的国情,找到自己的发展出路,从新振兴自己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

盐城市18592396241: 中国文化概论:何为文化 -
畅满金诺: 1.c(墨子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作张本,而并不是对超自然有什么兴趣.他关于“天志“和”明鬼“的理论只是为了教人相信,实行兼爱,将得上天奖赏;反之,将受上天惩罚.这是墨子倡导的宗教规范. ) 2.a 3.c(墨家强烈地同...

盐城市18592396241: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到底有填空题吗 -
畅满金诺: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中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

盐城市18592396241: 中国文化概论的内容简介 -
畅满金诺:《中国文化概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盐城市18592396241: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化概论》教材是不是好几个专业公用的? -
畅满金诺: 《中国文化概论》有好多专业都在开考 秘书学(本科)里是必须要考的 经济学(独立本科段)、广告学(本科)等好多专业也有,但是不是必须考的 是给那些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 我特地帮你看了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化概论》、秘书学《中国文化概论》以及那几个专业换考的这几个课程代号都是00321,是同一门 同一本书

盐城市18592396241: 哪几部是最重要的国学经典,各起到什么作用 -
畅满金诺: “国学”一词,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的演讲,它以先秦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