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五代军事思想

作者&投稿:陟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汉军事思想主要特色及发展概貌是什么?~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指秦、西汉、东汉长达400余年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并得到逐步巩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封建制度确立并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也都出现了规模后世的发展和变化。体现在军事思想的发展上,主要有四个方面:大一统的战争观;集中统一的建军观;长治久安的国防观;度德、量力、较智、竞技的制胜观。这些思想是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不断发展,历史实现空前大统一的时代产物,是秦汉时期多次大规模统一战争、大规模民族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实践经验的集中反映,是先秦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结、继承和发展。这些思想是为秦汉大统一时代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服务的,从理论上回答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如何维护统一、建设军队、巩固国防、克敌制胜的许多重大问题,因而是中国历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与先秦时期相比较,有一个带根本性的区别,就是开创了我国历史空前大统一的新纪元。在全面确立郡县制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统一法律和军队,统一货币、赋税、关市和度、量、衡,统一文字和思想文化,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礼记·中庸》)。从而结束了先秦时期那种诸侯纷争、各自为政、思想混乱、莫衷一是的局面,真正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汉大统一时代,自始至终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一与分裂的矛盾,并多次引发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民族战争和统一战争。全部秦汉军事思想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大规模统一战争、大规模民族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理论问题而展开的。同时它又是在秦汉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条件的支配和制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秦代是它的奠基时期,西汉是它的全面发展时期,东汉是它走向成熟和终结时期。


秦代首尾不过15年,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极其短暂的一瞬。但是,它开创了历史大统一的新纪元,创建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各项基本制度并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因此,后人评价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秦也者,古今之界也。”秦代军事思想主要体现于对军事活动的谋划、指导和军队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之中。由于奉行焚书坑儒的政策,这一时期根本没有兵书理论问世,但它却通过军事实践和军事制度,给秦汉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继秦之后第一个长期稳定、统一、富强的封建王朝。尤其到西汉中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全面强化中央集权,大力扩建骑兵,展开大举反击匈奴的战争及对周边其他地区开疆拓土的战争。对匈奴的战争持续将近百年,最终取得胜利,实现了规模远比秦代更为宏大的统一。


西汉时期经历了极其丰富的战争实践,先后涌现出刘邦、项羽、冒顿单于、萧何、张良、韩信、晁错、周亚夫、刘彻、李广、卫青、霍去病、赵充国等众多雄主、谋臣、名将。创立了大规模骑兵集团远程奔袭和荒原、山林、沙漠、江海作战等新战法;发展了筑城守边。屯田戍边、徙民实边等举措,建设起强大而巩固的国防。更加重视军事理论的研究,先后三次校理兵书,提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的四分法理论,对每一种兵书的特点和价值,都做出了西汉人自己的总结和评价。西汉自身的军事思想载体也很丰盛,有著名兵书《黄石公三略》、《淮南子·兵略训》;有著名军事论述晁错《言兵事疏》、赵充国《屯田制羌疏》、侯应《备塞论》以及《盐铁论》中的一些军事专篇;还有帝王将相的诸多用兵谋议和文人学士的大量谈兵之论。从而把秦汉军事思想推进到一个全面发展的鼎盛阶段。


东汉是继西汉之后又一个长期稳定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农民大起义推翻王莽政权后天下动乱之中建立起来的,从一开始就坚持用儒家的“柔道”安辑天下,用兵家的“诡道”克敌制胜,很快即削平群雄,争得周边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内附,重现清平治世的繁荣。不久,联合内附的少数民族,一举击败北匈奴,实现了与西汉相似的大统一。


东汉一代崇儒抑武,首创文吏典军之制,没有兵书存世。其军事思想主要体现于光武帝刘秀的战争指导和经国制军的举措,邓禹、寇恂、冯异、马援、吴汉、耿弁、班超等众多名将的用兵谋略,以及史学家班固、政论家王符等文人学士的有关著述之中。由于开国之初成功地实现了兵儒结合,从而把秦汉军事思想的发展推进到更为成熟的阶段。

秦始皇还是做了很多的事情,首先统一了六国,然后统一了全国的度量标准,还修建了长城,但是由于过于残暴,只经历了十几年就灭亡了。汉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东西两汉持续了400年,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以及军事上都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从公元前 3世纪末至公元13世纪,中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等几个大的王朝的统治和更迭。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的军事思想对军事斗争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战争的发展,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提高。就战争种类而言,有建立封建王朝的统一疆域的战争,有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民族起义的战争,又有国内诸民族贵族为了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就军队发展而言,兵种和兵器装备有了较大的变化。不但有了独立的骑兵,而且舟师水军参战的数量也更多了。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加强步、骑、水军等的配合作战,使得战略战术运用和指挥艺术都得到高度发展。在这一时期,通过战争实践,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秦始皇的大规模筑长城、修驰(直)道、重兵戍边等军事措施,对后世建设边防的战略思想,有重大影响。在著名的楚汉战争中,张良为刘邦决策,收揽民心,分化对方,争取同盟,孤立项羽,取得了战争胜利。西汉王朝在对北方匈奴贵族的反击作战中,由名将卫青、霍去病率独立的骑兵集团主动出击,快速机动,远程奔袭,以及正面冲击,翼侧迂回等作战行动,创造性地发展了大规模使用骑兵的战略战术。兵书《六韬》,针对频繁的战争,提出了爱惜民力、休养生息的思想,并对作战指挥机构以及步兵、骑兵的协同作战等作了论述。兵书《三略》,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揽人才,重视民众与士卒的作用。从汉到隋曾多次发生过从黄河流域向江南进军的大规模战争,大都是步、骑兵和水军多路并进的多兵种大集团的配合作战。其中,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晋灭吴之战,东晋苻秦的淝水之战,以及隋灭陈之战最为著名。在这些战争中,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以及作战指挥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李卫公问对》一书,联系唐代初期的战争经验,对以往兵书进行了探讨,对《孙子兵法》提出的虚实、奇正、攻守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作了比较辩证的论述。李筌的《太白阴经》认为,战争的取胜决定于国家政治的优劣、力量的强弱以及谋略的运用。到了辽、宋、西夏和后来的宋与金、蒙古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统治时期,互相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战争频繁。这时期,随着生产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出现了火器和复杂的装备器材,对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宋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军权由皇帝绝对控制,军队作战能力低下,造成屡战失利。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并颁布《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这时,许洞的《虎钤经》和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均对皇帝绝对控制军队指挥权及其危害提出了非议。南宋名将岳飞提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率“岳家军”突破皇帝“钦定”的作战旨意,采取步、骑配合的灵活战法,击败了金军强大的骑兵。陈规在《守城录》中,记录了军队开始使用火器和改进城防工事进行防御作战的方法,主张“守中有攻”,对城市防御战法有所创新。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均以骑兵见长,特别是后来兴起的蒙古族,建立了兵牧合一的制度,充分发挥其骑兵优势,以高度的机动灵活制敌,并善于学习和利用敌方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其军队的装备。蒙古贵族和后来建立的元王朝战胜南宋时,采取远距离的战略迂回和步、骑、水军联合多路进军,实施大集团军队的战略进攻。以上的实践经验和兵书内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古代的军事思想。


秦汉五代军事思想
从公元前 3世纪末至公元13世纪,中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等几个大的王朝的统治和更迭。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的军事思想对军事斗争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战争的发展,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提高。就战争种类而言,有建立封建王朝的统一疆域的战...

汉武帝为了汉朝的大一统在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经济上采取了那些措施...
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

请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以“礼”和“刑”为治军基础。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末(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1、形成较完整的战争观。2、提出了若干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3、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的结合。第三阶段:丰富发展时期--公元前3世纪末至13世纪(秦至五代时期)军事...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战争与政治,战争经济,战争与主观指导,将帅修养,治军,战略战术,战争保障等方面。2、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中国古代处于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 形成三个时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三个时期如下:1、产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立了奴隶制的夏王朝,从此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此时,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奴隶主对外族发动掠夺战争,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反抗,都是以征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
第三阶段:发展时逢秦五代(发展阶段)但艾版纵横谈指出:中国军事思想在封建社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中叶,我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诸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2,战争特点: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三阶段: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中叶,我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诸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2,战争特点: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3,军事思想:一是战略思想...

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经历了怎样几个阶段?
我总结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贵族君子之战,可以说没有军事思想。怎么打,在哪打,都要说好,甚至打完了都不能追太远……如同做秀,完全不符合军事的思想。第二阶段是军事思想的演变发展成熟阶段,有个梗说从孙子兵法开始,贵族作战就变成老阴比风格了,无所不用其极。个人认为这个阶段一直到明中...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第三阶段: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在这个时期,军事思想在继承了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战争实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朝的兵马俑、汉朝的马邑之战等都是这个时期军事思想的体现。第四阶段:体系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在这个时期,军事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各种战略战术也得到了完善。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充实提高时期(秦至五代)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0世纪中叶,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这期间主要经历了秦、汉、晋、隋、唐等几个大的王朝。其中,汉、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秦以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舟师水军参战也...

东山县18816549117: 秦至唐五代时期的军事思想代表作或代表人物的是 -
夙相普西: 代表作:《曹操兵书》《诸葛亮兵书》《唐李问对》 代表人物很多, 秦朝的蒙恬、白起、杨端等 汉朝的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 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司马懿、羊祜、杜预、刘牢之、刘裕 隋唐时期:杨素、杨广、李靖、李绩、苏定芳、封常清、李克用、柴荣

东山县18816549117: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军事思想产生与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夙相普西: 第一阶段:初见蓓蕾夏商周(形成阶段)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 发展时逢秦五代(发展阶段)但艾版纵横谈指出:中国军事思想在封建社会基本处于...

东山县18816549117: 我国先秦时期军事思想有什么特点 -
夙相普西: 先秦时军事思想不健全,将和帅都不分.但是流传下的兵法不少.先秦军事主要是正道和诡道之争,正道比较为众人所知的是宋襄公非得等敌人度完河才打,结果大败而归还说别人不守道义,白痴一个.诡道的代表当然是孙武子了.

东山县18816549117: 请比较一下秦始皇于汉武帝在对经济、文化、军事、思想、政治方面的不同. -
夙相普西: 经济:秦皇,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第二,统一度量衡;第三,统一货币;第四,统一车轨、驰道.汉武,第一,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第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第三,算缗和告缗. 政治:秦皇,第一,确立至...

东山县18816549117: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哪些特点? -
夙相普西: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如下: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六、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 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

东山县18816549117: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历了那几个时期?
夙相普西: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 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前期),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

东山县18816549117: 什么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 -
夙相普西: 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

东山县18816549117: 我国古代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的国防思想是什么 -
夙相普西: 兼爱非攻,富国强兵,文武相济,不战而屈人之兵,居安思危,犯大汉者虽远必诛等等很多

东山县18816549117: 秦始皇、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思想控制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
夙相普西: 军事行动: 都出兵北上打击匈奴(方向、打击对象相似) 役使百姓: 都有很重的徭役 思想控制: 秦始皇——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把法家思想设为正统思想,但以思 想控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为正统,也是单一的思想控制)

东山县18816549117: 战国至秦汉统治者分别采纳了哪些思想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
夙相普西: 战国时期广义上认为是从“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开始的,也是真正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国采用的治国思想都有很大出入,但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派是法家、兵家、纵横家,以战国七雄为例.战国前期可以说是变法时代,秦国的商鞅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都是当时最有名的变法.总之在战国时代,统治者主流的治国思想是:兵家争霸、法家治国、纵横家外交.秦代沿袭了法家的治国思想,即严刑峻法.汉代初年用的是老子的无为思想治国,汉武帝上台后,为了巩固中央政权强化将儒家摆在首位,从此开启了儒家治国的时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