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言文阅读

作者&投稿:潘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我对明朝历史非常了解,我建议:

1.首先做个总起,简短讲述一下朱元璋同志的奋斗史,约半分钟。

2。介绍朱棣时代的丰功伟绩,着重介绍《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等,靖难之变可以少讲。约1分钟。

3.跳过朱瞻基这种皇帝,讲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也先掠到蒙古瓦剌,也先用朱祁镇做人质,这段历史。再讲讲北平保卫战,于谦的功绩。

4.夺门之变,于谦冤死,徐有贞等人被杀,曹吉祥造反被杀。

5.讲首辅们,主要是嘉靖年间的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再讲讲俺答烧杀掠,要求入贡。

6.讲万历年间张居正、申石行等人。

7.讲戚继光、李成梁、李如松一帮名将,援朝,攻日,打败丰臣秀吉。

8.袁崇焕的发家史,怎样保卫了辽东,因何而死。

9.魏忠贤祸国殃民,客氏作为皇帝的乳母掌持朝政,政治腐败。

10.崇祯即位,杀死魏忠贤、客氏。皇太极在关外大闹,最终,明朝灭亡,崇祯上吊煤山。

2. 文言文阅读明代谢肇淛的<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曜,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洗浣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是讲喜欢书籍的朋友往往蹈下面这三种弊病:

一种是好争面子,把书放在书架上欣赏.装帧很是考究.但是除了漂亮整齐而外,对书的内容全然不知.----这跟没有书一样.

一种是多方收罗,耗尽全力,只求多多收藏,却从不阅读研究,让书本大多搁置不动,任它落满灰尘.----你就叫他是书店算啦.

一种是确实读了不少书,一年到头累得要命.但是人不聪明,食而不化,书是能背得,但毫无用处.----这跟那些对墙而立的鄙俗的人差不多啊.

所以他们都搞不出什么名堂,这是当然合理的.

对书要从了解它到爱好、从爱好它到运用,古人都难以做到,何况我们现在的人呢!?

3.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

小题1:①满足;②这,这样;③最终,终于;④各。

小题1:C小题1: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小题1:(1)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2)况且大丈夫(好汉)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小题1: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咎由自取。

因为芮季已经告诉他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听信谗言、良莠不分的昏君,而芮伯却依然献马取宠、行贿送礼,诱导厉王之贪欲,可见他也是一个卑劣的小人。 点评:“而”作为连词,有“表顺承、表并列、表修饰、表转折”等作用,具体作用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周 厉 王 使 芮 伯 帅 师 伐 戎”这句话的意思为“周厉王派芮伯带领军队去讨伐戎”,根据句子的结构原则、意思原则,句子的节奏为“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点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句时,注意“尔是你的意思,渎是贪婪的意思,启是引诱的意思,而表转折,之是的意思”,还要注意此句是一个判断句。翻译(2)时,注意“且是况且的意思,即是就的意思,已是罢了的意思,宁是难道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芮伯战胜之后,把获得的一匹好马送给贪得无厌、听信谗言、好坏不分的周厉王,在送马之前,芮季就劝告过他,但他没听劝说,结果招来放逐之罪,针对这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观点,答案已从批评芮伯的角度谈了看法,我们还可以从同情芮伯的角度来谈看法,那就要围绕“周厉王是个昏君以及身边的大臣都是一些 *** 小人”来谈看法了。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感受,对于文言文,关键在于读懂文章的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去分析人物的做法,然后根据人物的做法,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4. 明代文言文小说和白话文小说的异同是什么

相对文言文而言, 白话文是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

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与文言有区别的,是白话。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而文言文则是官方的语言,是公卿文人的文字语言。

然而中国还存在并行的一套汉语,就是白话文,这是平常老百姓会话所用的语言,平民百姓不懂什么文言文,更不可能用文言文来作为日常会话,这个白话文才是中国历史上 占绝对多数使用人口和使用频率的汉语。但同样不能说白话文是没有文字的语言。

中国古代文字之多、音域之阔远远超出现代人所使用的狭小的几千个字的范围,现代文就是从这个平行的汉语中演变而来的。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唐宋白话文文学、元代的戏曲、明代的象《三言两拍》等文学巨著中窥视到古代的白话文跟现代文其实并没有象跟文言文一样的太大的差别。

如果不能考证它们的发音,起码它们的语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纸面上是一目了然的。古代的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把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

5. 急求关于反映明朝历史黑暗的 课外文言文~~~

顾炎武顾炎武说八股之害有甚于坑儒从明清开始,科举制度完全走向了他的反面,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恶制”,这主要就是因为八股文的存在。

明清两代,能否中举主要看应举者八股文的优劣。它不仅形式被规定死了,而且在思想内容上,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出题,还必须是以朱熹等人对经书的阐释为主,要求“代圣贤立言”,绝不允许有自己的发挥。

这自然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得儒家的学说完全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至于如何再使儒家的学说发展,根本无人关心。况且,朱熹等人的学说核心“忠君”,科举完全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这在使读书人思想僵化的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唐朝诗赋取士,应试诗中虽然佳作不多,但总算也有像“江上数峰青”这样的佳句留传下来,但明清两代的八股文,如果收集起来,恐怕也能说“汗牛充栋”,但谁能想得起来有哪些呢?连凭八股文走上仕途的人,都不好意思再把那些东西拿出来示人。

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不过是敲门砖,这真是对科举制度的绝大讽刺。无怪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

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袁世凯、张之洞上《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并妥筹办法》摺,得到谕允,于是,有着七百年历史的八股文寿终正寝。

从此,它被世人视之如敝屣、粪土,不屑一顾。事实上,八股文在历史上也曾有过辉煌的一页,也传下不少至今仍不失其妩媚的作品。

甚至有的批评家认为:“有明二百七十年,镂心刻骨于八股,如胡思泉、金正希、章大力数十家,洵可继楚骚、汉唐诗、元曲,以立一门户。”(焦循《易余龠录》)诚然,明代的诗文词赋都不足与异代抗衡,唯有八股文才是独领 *** 。

明代八股文能兴盛于一时,既属时代的召唤,也得之文化的积淀。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说:“明初八股文渐盛,这却在文坛上放一异彩,本是说理的古体散文,乃能与骈体诗赋合流,能融入诗词的丽语,能袭来戏曲的神情,实为最高希有的文体。”

在有明三百年中,八股文名家辈出,如王鏊、钱福、唐顺之、归有光、金声、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俞长城《百二十名家稿》说:“制义之有王守溪(鏊),犹史之有龙门(司马迁),诗之有少陵(杜甫),书法之有右军(王羲之),更百世而莫并者也。”

王鏊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清士人无不奉之为圭臬,几至家有其书。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写蘧公孙的女儿,“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女孩子尚且如此,士人更不用说了。八股文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顾炎武《日知录·试文格式》讲到:“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衍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甚少。

成化二十三年,会试 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弘治九年,会试 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

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原注:‘亦有联属二句,四句为对,排比十数对成篇,而不止于八股者。

’)其两扇立格,(原注:‘谓题本两对文,亦两大对。’)则每扇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文法亦复如之。

故今人相传谓之八股。若长题则不拘此。

嘉靖以后,文体日变,而问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谓矣!”又说:“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传之格。

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原注:‘曾子、子思、孟子皆然。

’)为何发此言,谓之原起。至万历间,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

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文章本无定式,既然有了定式,到了晚末, “八股文”三字终至成为了一切僵死文字的总代表。

不容讳言,八股文在历史上罪孽深重。首先是它败坏了读书种子。

士人为了挣得功名,皓首穷经,揣磨圣贤的言行和时文的程墨。到了后来,连经书也不读了,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顾炎武《日知灵·拟题》)。

清代徐大椿有讥刺士人的《道情》说:“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生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宋皇、汉祖是那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

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据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引)这类读书人究竟于世何补?顾炎武《日知录·拟题》愤而指出:“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甚至有人认为,明代亡国,就是用八股试士的缘故。

“崇祯末,有人拟一仪状云:‘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两口,奉申贽敬。晚生文八股顿首。

’贴于朝堂,亦。




朝文言文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zhāo)本义:早晨)(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

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早晨;一日;拜见,拜访;拜见君主;受臣下朝见;归附,朝拜;朝廷;上朝;官府的大堂;朝代等。文言文朝的意思 zhāo ①早晨。《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②一日。《孟子·告子》:“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cháo ①拜见;拜访。《史记·项羽本纪》:“项...

朝的文言文
1. 带“朝”的古文或诗句有哪些 1.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2.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3.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4.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

文言文朝的用法有哪些?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古:规劝 今:讽刺 2.窥镜 窥:古:照,看 今:偷看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 4.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 5.能面刺寡人之过 刺:古:批评 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6.谤讥于市朝 谤讥:指责。古:指责议论 今:诽谤嘲讽 7....

文言文中朝有什么意思
中朝:西晋 朝:早上

中学学过的文言文中带有朝字的有哪些?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朝辞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卫公子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
小题:见译文小题:无参考译文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回答说:“文王、武王之道,没有坠入地下(并没有失传),仍旧留在人间(还在人间流传)。贤人记住大处,不贤的人只记住细枝末节。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哪里不能学习(即无处不学习),又有...

于是入朝文言文翻译
根据文中根据文章中邹忌讽谏和宋思颜直谏的做法来谈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文言文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1。 1)确实 2)受蒙蔽 3)指责 4)偶然,间或2。C3。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或议论我的过错,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4。 要善于...

朝三暮四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1. 朝三暮四的文言文及答案 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 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宋朝有个叫狙公的人,喜欢猴子,成群的养它们(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

翻译一下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这篇文言文?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

名山县17340717125: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14分)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 -
陶勇欣坤:[答案]小题1:①满足;②这,这样;③最终,终于;④各. 小题1:C 小题1:周 厉 王使 芮 伯帅 师 伐 戎 小题1:(1)你既然知道大王...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

名山县17340717125: 中学里关于明朝的文章 -
陶勇欣坤: 《五人墓碑记》是一篇文言文.

名山县17340717125: 丁瑄传文言文阅读 -
陶勇欣坤: 丁瑄,明朝著名官吏、抗倭民族英雄,因为在福建一带打击矿盗而被提拔,后出兵平壤抗倭,大败倭寇.《明史》——列传第五十三 丁瑄,不知何许人.正统间为御史.初,福建多矿盗,命御史柳华捕之.华令村聚皆置望楼,编民为甲,择其豪...

名山县17340717125: ...D.在明朝,杨慎读书广博,著作等身,除诗歌散文之外,他的著作流传于世的有一百多种,联系他一生的颠沛流离,其治学精神难能可贵. 把文言文阅读材... -
陶勇欣坤:[答案] 【小题】(3分)D 【小题】(3分)A 【小题】(3分)C 【小题】(10分) (1)现在陛下既然越级提拔桂萼些人,不把我们的谏言当做一回事,我们不能够与桂萼一同在朝为官,希望皇上罢了我们的官.(4分) ...

名山县17340717125: 文言文阅读明代谢肇淛的<<好读书者三病》 -
陶勇欣坤: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曜,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洗浣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

名山县173407171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①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 -
陶勇欣坤:[答案] 15.C 16.C 17.D 18.①这又是范君有此志向而不得实现的呀.②以后登这山的君子,不要忘记范先生的志向啊! 19.寒食节(答清明节也可) 匹夫有责&nb...

名山县17340717125: 宋濂的阅江楼记,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
陶勇欣坤: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

名山县17340717125: 如何去阅读明清时期的文章?是否需要文言词典?顺便问问,怎样理解书中诗句? -
陶勇欣坤: 明清时期的文言文,一般来说难度都不大,是文言文中最基础的一类,只要懂得一些常见词的解释和含义就可以读懂,和在现在的意思基本上没有太大出入.如果基础不是很好,也可以买.但先秦时期的文章比较有难度,和后代文言文是两个概念,里面的东西省略了太多……并且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和现在有很大区别.应该买本词典.

名山县17340717125: 古文阅读.                              鸲鹆①砚眼    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
陶勇欣坤:[答案]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已经到了官办的旅店之后.既:已经;②句意为: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值:...

名山县17340717125: 便民县令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陶勇欣坤: 明 察 [明]冯梦龙非察不神,察非智不精.是以知察之为用,神矣广矣.善于相人者,犹能以鉴貌辨色,察人之富贵寿贫贱孤夭,况乎因其事而察其心?则人之忠倭贤奸,有不灼然乎?盖非明不能察,非察不显明.察情而天下无冤民,诘奸而天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