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有”拉出午门斩首“,这个午门是什么地方?

作者&投稿:徵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视剧中“拉出午门斩首”是真的吗?午门是什么地方?~

电视剧里的“拉出午门斩首”并不是真的,因为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没有君王会在自己家门口杀人的。而且午门是用来举行颁奖典礼的。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高高在上的君王生气的时候,大手一挥,直接说一句“拉出午门斩首”,很快就会有侍卫出来把罪臣给带走,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拉出五门斩首”是真的吗,午门到底是什么地方。第一,首先我们来先说一下午门的位置。众所周知,紫禁城是明朝时期永乐帝朱棣建造的,所以午门也是在那个时期建造的,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而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说明朝的时候,如果君王和臣子发生了矛盾,就会在午门惩罚臣子,但并不是斩首,而是“庭杖”,也就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用板子打屁股。第二,“午门斩首”并不是真的。刚才我们说了,午门是紫禁城的大门,而紫禁城的主人是君王,所以君王是不可能在自己家门口斩首的,所以说午门并不是用来斩首示众的地方,明朝的时候它是用来惩罚臣子的地方,后来到了清朝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开始变成奖励臣子的地方,每当队伍凯旋归来的时候,都会在午门集结,然后举行颁奖典礼。 而且犯人斩首一般都是去人多的菜市口,因为在那里才能做到斩首示众,震慑他人的目的。第三,“午门斩首”是为了迎合剧情需要。之所以电视剧里会出现“午门斩首”这样的情节,其实也是为了迎合剧情需要,为了展示君王威严,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午门比较远,所以有时候君王如果是因为一时生气而意气用事的话,那么可以趁着侍卫在押解大臣去午门的这个时间段里冷静一下,如果有人求情,或者是君王的气消了,也可以及时停止“午门斩首”的行动。

午门也就是紫禁城的正门。所谓的午门斩首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其真实性并不准确。明清两代,帝王都居住在北京的故宫中,从天安门刚刚进入故宫的时候,最外面的一道门就是我们也就是紫禁城的正门,这扇门壮观。也具有着很大的意义。午门也可以说是帝王所居住之处的正门。这样一个地方是用来斩首的地方,这在封建迷信思想较为盛行的时代是不可能的。所以电视剧中的午门斩首也是没有现实依据的。
不过午门的确是一处行刑之地,在明清时期如果有,在朝廷上反驳违逆帝王的大臣,帝王对他们作出杖刑的惩罚,会命令护卫将大臣拉到午门之外,实施杖刑。所以说,人们将廷杖与斩首之地弄混,误以为午门是行刑之地,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真正的斩首之地,一般都有两种。首先,如果是不那么重要的,不值得被关注的斩首之刑多数会被拉到城外较为荒凉的地方执行。主要是为了不惊扰民众,同时城中居住的人也不会被获死刑的人冲撞,不会沾染了晦气。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犯了极大的错误,或是帝王需要用一个人的斩首之刑警告他人,达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就会命令护卫,将犯人拉到比如市集菜场等非常热闹的地方,并且提前放榜告知,让百姓们都去观看。虽然达官显贵觉得晦气,但在古时候,观看斩首之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种非常热闹的事情,百姓们并不会觉得晦气。
古装剧的情节不能尽信,事实上是古装剧,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错误的印象,午门斩首就是其中之一。要想了解真正的古代一些风俗习惯,还是需要去翻阅正史。

午门也就是紫禁城的正门。所谓的午门斩首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其真实性并不准确。明清两代,帝王都居住在北京的故宫中,从天安门刚刚进入故宫的时候,最外面的一道门就是我们也就是紫禁城的正门,这扇门壮观。也具有着很大的意义。午门也可以说是帝王所居住之处的正门。这样一个地方是用来斩首的地方,这在封建迷信思想较为盛行的时代是不可能的。所以电视剧中的午门斩首也是没有现实依据的。

不过午门的确是一处行刑之地,在明清时期如果有,在朝廷上反驳违逆帝王的大臣,帝王对他们作出杖刑的惩罚,会命令护卫将大臣拉到午门之外,实施杖刑。所以说,人们将廷杖与斩首之地弄混,误以为午门是行刑之地,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真正的斩首之地,一般都有两种。首先,如果是不那么重要的,不值得被关注的斩首之刑多数会被拉到城外较为荒凉的地方执行。主要是为了不惊扰民众,同时城中居住的人也不会被获死刑的人冲撞,不会沾染了晦气。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犯了极大的错误,或是帝王需要用一个人的斩首之刑警告他人,达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就会命令护卫,将犯人拉到比如市集菜场等非常热闹的地方,并且提前放榜告知,让百姓们都去观看。虽然达官显贵觉得晦气,但在古时候,观看斩首之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种非常热闹的事情,百姓们并不会觉得晦气。

古装剧的情节不能尽信,事实上是古装剧,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错误的印象,午门斩首就是其中之一。要想了解真正的古代一些风俗习惯,还是需要去翻阅正史。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拉出午门斩首的意思是将犯人带到菜市口斩首,不能在皇家的范围内斩首。

午门斩首的午门指的是菜市场,在菜市场将犯人斩首后,官场的人会把尸体拉走,第二天菜市场依旧会热闹起来。

午门就是在紫禁城的正门,因为这个地方向阳,位当子午,所以叫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古装剧中经常出现:午门斩首,“午门”究竟是什么地方?
在古代,皇帝会在午门颁布诏书,宣告国家大事。重要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皇帝会派使者在此赐宴。此外,战争胜利时,皇帝也会在午门迎接凯旋的将领,以示皇恩。虽然“午门”不是斩首的地点,但有时会在午门对犯了大罪的臣子实施杖刑。古代的杖刑技术精湛,可以控制刑罚的严重程度,以避免污染...

游览北京故宫紫禁城有听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话说“午门”这个词,有没有看着很耳熟?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帝大手一挥:拉出午门斩首!实际上午门这个地方的确是会杖责犯了错的大臣,但,它并不是个罪臣斩首的地方,真正的明清历史上,没有“拉出午门斩首”这一说。【游览故宫,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

为什么古代砍头都要去菜市口?
以清代宣武门菜市口为例,清政府之所以会选择这里斩首犯人,是有四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犯人砍头的地方要选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地方,起到“杀鸡儆猴”的教化作用。对于古代的封建王朝来说,砍头不是最终目的,通过砍头让平民百姓知道犯罪的严重后果,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犯罪,才是他们要达到...

午门斩首的真相,为何说推出午门斩首一说纯属流言?
看古装剧的小伙伴一定对午门斩首这一情节,记忆犹新吧,反正无论会不会有人快马加鞭来救,反正斩首环节剧中通常都有。但事实上,午门斩首完全是属于谣传,并不属实。为什么那么说呢,午门等于是皇宫的大门,就好比我们自家大院,是个非常讲究的场所。谁会没事在自己大院里杀个人,弄点血腥?1、午门的...

为什么不让游客们摸故宫的铜狮子?
现在的北京故宫中有很多被传闹鬼的地方,都已经封锁了的,但最近又有新的流言传出,据说故宫门口的铜狮子绝对不能摸,那是古代帝王的神物,是故宫的禁忌之一。关于故宫也有很多诡异的时间,那么关于传闻故宫的狮子不能摸,都有哪些的依据和传说呢?已经开放的故宫武英殿东侧,有一片未开放区,里面有座断...

古代对不贞女子用的“痒死刑”有多残忍,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西文化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但这种看似“无痛”的笑刑却可以被古代中国和欧洲国家所接受。然而,在古代中国和欧洲国家,笑刑的使用却有着强烈的对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残酷的惩罚都是被用来逼迫囚犯招供的。我们看古装剧,经常会听到午时三刻拉出午门斩首,亦或者是秋后问斩。然而,...

看古装剧皇帝一个不开心就下令杀人是事实吗?
不可以。说到皇帝的权限,实际上当皇帝的要是不喜欢谁,以他的权力降大臣的职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但是像电视剧中演的,动不动就推出午门斩首,这就比较夸张了。皇帝如果想杀一个人,尤其是杀一个大臣,他一定要有杀大臣的理由。举个例子,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杀袁崇焕,大家都觉得袁崇焕非常冤枉。可...

除了皇上,谁能有幸从午门正门出入?
其实我们在电视剧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几时几刻,午门斩首。可见午门这地儿阴气绝对很重,除了皇帝这九五之尊之体,其他人估计压不住这邪性。所以为了自己的小命,远离才是上上之策。正常皇宫的午门都分上下两部分。正中会开三个门,两侧会有一座掖门,设上下层台。中间的马道一共有五个门洞,...

古代所说的“午门斩首”,这个午门具体是指哪里?
午门广场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燳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漗,继...

查找有关图片和资料,更详细的了解故宫的建筑及布局,然后采用与文本不同...
救死扶伤和军官们烧、杀、抢、掠,从宫中及颐和园等处动掠夺的文物在各侵略国使馆区堆积如山,至今仍有大量文物被伦敦、巴黎、纽约博物馆攫为已有。这一切包括眼前这口缸上的道道刮痕都已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是伪统治时期,大缸被拉出宫门,装上日本侵略军的卡车,用去制作子弹,再反过来屠杀我国人民。 (...

海拉尔区17213497931: 古装电视剧中总说拉出午门斩首,那午门是什么地方??
郸骅凯因: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明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照不顾国民疾苦,而又要赴江南选美女.为此群臣上谏,皇帝发怒下令廷杖舒芬、黄巩等大臣130余人,当场打死11人.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熄,继承其堂兄朱厚照的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其森严,犯人“斩首市曹”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刑场处决的.

海拉尔区17213497931: 古代杀头史:为什么在午时问斩 -
郸骅凯因: 一怕死者有鬼魂来索命.午时阳气最盛,斩后没阴魂; 二是午时太阳高照,昭示青天白知日,明人不做暗事吗; 午时三刻,是因为午时相当现时的“11时至13时”,午三刻应该理解为午初三刻刚道过,时交午正初刻即“午时三刻”.因为,地平二十四方,每方十五度.午正初刻,当午中.午正前七度半已交专午,而午正后七度半,方尽午而交丁也.属前后递加十五度. 还有“秋后问斩”,要选秋高气爽日子,不能有阴云、风、雨、雷、电和其它异常的气象,不然办了个“窦娥冤”...

海拉尔区17213497931: 为什么古时候杀人选午时三刻? -
郸骅凯因: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海拉尔区17213497931: 为什么古代斩首或者执行死刑时一般都选在午时三刻? -
郸骅凯因: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海拉尔区17213497931: 为什么古代行刑杀人都是在午时? -
郸骅凯因: 中国古代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

海拉尔区17213497931: 午门斩首 - 为什么古代犯人都午门斩首?
郸骅凯因: 午门 旧戏、旧小说里每每提到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没有这回事.午门在紫禁城里,三大殿的外面,这个地方哪能杀人呢!从元朝以来,刑人多在柴市口(今菜市口)、交道...

海拉尔区17213497931: 古装电视剧中常说“午时三刻问斩”,这让很多人现代人感到疑惑:午?
郸骅凯因: 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又划 为一百刻.“午时”大概在中午11 ~ 13点之间,而“午时三刻”差不多正好是中 午的12点钟.在这个时间,太阳挂在天空中央,因此古人认为此时是一天当中 阳气最盛的时候. 古人迷信,认为杀&毕竟是件“阴事”,即使被杀的人真的罪有应得,他的 鬼魂也可能会前来纠缠,而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则可以压抑阴气.这可能 是“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午时三刻”的时候,人的精力最为低下,此刻处决犯人,犯人的 痛苦相对会小一些.这样看来,选择这一时间处决犯人,也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海拉尔区17213497931: 为什么古代皇帝杀人,都说去午门斩首?发现古代都是说推出去午门斩首
郸骅凯因: 推出午门斩首 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德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