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王安石传原文及翻译解析 王安石传原文及其翻译

作者&投稿:扶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翻译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亲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

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他所安排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

不久王安石任直集贤院。在此之前, 朝廷多次下达委任他担任馆阁职务的命令,他都辞谢了; 士大夫们认为他是无意显赫于世以求仕途畅达,都恨自己不能结识他, 朝廷多次打算委派他担任名利优厚的美官, 只是怕他不就任。王安石因母亲去世离任, 一直到英宗朝结束, 朝廷多次召他, 他都不肯起复任职。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爱卿你的才能,都以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懂的政治事务。”王安石回答说:“经术学问正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只是后来很多所谓“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庸俗之人,因此世上俗人才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罢了。”皇上问:“既然这样那么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现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认为是对的。于是开设增置三司条例司机构,任命他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并负责。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等变法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派遣提携推举各类官员四十余人,分派颁布执行新法。

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儒家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不倒他。他甚至说“天灾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朝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职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下轻薄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王安石当了很长时间的宰相,因为旱灾而引退,等到再担任宰相,只过了一年多就被罢免了,直到神宗朝结束,也没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解析

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饱受争议,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古往今来对于他的评价有天壤之别,同时代的司马光、苏轼在不同时期也有过褒贬不一的论断。本书详细论述了王安石的时代、执政前后活动、军事功绩、新政成绩、家庭与交友、文学成就等几个方面,并以近代欧美政治为参照,透彻分析了王安石新法的成败得失;作"考异"十九条,力图还争议之中的王安石以真实面孔。




《读孟尝君传》原文及翻译
读《孟尝君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驳论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驳论文。作者在此文别出新见,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手法,通过对“士”的标准的鉴别,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无可辩驳地把孟尝君推到“鸡鸣狗盗”之徒的行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读孟尝君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

读孟尝君传原文及翻译
读孟尝君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翻译: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纳士,...

苏辙颍滨遗老传原文及翻译
杜门复理旧学,于是《诗》《春秋传》《老子解》《古史》四书皆成。尝抚卷而叹,自谓得圣贤之遗意。缮书而藏之,顾谓诸子:“今世已矣,后有达者,必有取焉耳。”家本眉山,贫不能归,先君之葬在眉山之东,昔尝约祔于其廋,虽远不忍负也,以是累诸子矣。予居颍州六年,岁在丙戌,秋九月...

五代史宦官传序原文_翻译及赏析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

评价王安石先生在宋神宗时期实行的强制改革
一、王安石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中国传统的史学评论中是被基本否定的。 如南宋的吕中说,如果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得以“尽行”,则不会有“熙宁之急政”,“使仲淹之言得用,则安石之口可塞……神宗锐然有志,不遇范仲淹而遇王安石,世道升降之会,治体得失之几,于是乎决矣”(《宋大事记讲义》卷一)。又说,熙...

王安石的《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王安石伤仲永文言文翻译如下: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宋史·李承之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加集贤校理。又察访...

史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
1. 史四字成语有哪些 史无前例、 名垂青史、 稗官野史、 金张许史、 渔经猎史、 良史之才、 史争旦夕、 研经铸史、 史不绝书、 史鱼之俦、...出处:《宋史·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开天辟地 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

《宋史·侯蒙传》的翻译
宋史侯蒙传【原文】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

2008济南四月统考 《宋史.列传第四十五》文言文翻译
展开全部 没原文怎么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2009-03-01 《宋史·列传第九十五》文言文翻译 440 2012-07-30 《宋史》卷三八六列传第一百四十

丰满区15677823073: 王安石传翻译 -
佘放肝泰: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他父亲是王益,官做到员外郎了.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看过的终身不忘.他写作文很快,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漫不经心,等到写完了,看见的人都佩服他作文写得好.他朋友曾巩把他的作文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也对他赞赏有加..........王安石还没做大官时,就已经名震京师了,他性格不喜欢华丽的东西,非常节俭,有时候衣服旧了不洗,脸脏了也不洗,世上人大多认为他贤能.四川人苏洵却一个人认为:“这样不近人情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大奸臣的.”苏洵写了《辩奸论》这篇文章来讽刺王安石,说王安石是王衍、卢杞两个人的合体.

丰满区156778230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安石传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 -
佘放肝泰:[答案] 小题1:A小题1:D小题1:B小题1:⑴我们 已经出洞了 ,便有人 责怪 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 自己 跟从他们以致不能 尽情 享受那游览的乐趣.()⑵皇帝 满脸 忧虑,在朝堂上对大臣 叹息 ,想要废除所有 不妥的...

丰满区15677823073: 宋史王安石传 译文 -
佘放肝泰: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意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丰满区156778230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安石传(有删节)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 -
佘放肝泰:[答案]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1)(3分)朋友曾巩带着他(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声名. (2)(3分) 大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引起的,罢免了王安石,天上就会下雨了. 小题1:属:写 小题1:①所说的是王安石具有远大的志...

丰满区15677823073: 宋史.王安石传 翻译 -
佘放肝泰: 一天庭议,众大臣退下后,皇帝留下王安石,说:“我有事和你讨论.”然后说道:“唐太宗一定有魏征辅佐,刘备一定有诸葛亮辅佐,才能有所作为,这两人真是少有的人才啊.”王安石说:“如果陛下能像尧,舜般贤明,那么一定能得到皋...

丰满区15677823073: 王安石传最后一段翻译 -
佘放肝泰: 原文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

丰满区15677823073: 求王安石传翻译 从王安石字介甫到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谢谢!! -
佘放肝泰: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江四抚州)人,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曾(此处应没有“巩”字)带着自己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对这些文章很是称赞.提拔他到考中进士的前列,任命他为淮南判官.按照旧例,在地方任期已满的官员允许献上自己的文章申请在朝廷任职,只有王安石没有这样做.调到鄞县作知县,又到舒州作通判.文彦博担任丞相,因为王安石的恬淡甘于作低等官职推荐他,王安石请求不要越级提拔自己,以免激起争相追求提拔的风气,欧阳修推荐他做谏官,王安石都以祖母年高为借口推辞了.欧阳修因为觉得王安石急需朝廷俸禄,又向朝廷请求,任命王安石为群牧判官,改任度支判官.

丰满区15677823073: 翻译《宋史.王安石传》中“二年二月,拜参加知政事.上谓曰:“… -
佘放肝泰: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可以拜见皇帝参奏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你,以为你只知道书本知识,不知道治理世事.”王安石回答说:“书本知识正是用来治理世事的,可是后世的读书人大多是平庸的人,所以这些浅陋的人都认为书本知识不能用来治理世事.”皇上问:“既然这样,你提出的措施中有以什么为重呢?”王安石说:“改变世俗风气,树立新的法度,是现今最紧迫的事情.”皇上认为很对.于是设置三司制定新法,命王安石与知枢密院事的陈升之一起负责这件事.王安石又让他的同僚吕惠起草.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法等相继出台,都称为新法,派提举官四十多人,颁布推行.

丰满区15677823073: 《宋史 王安石传》其中一段的翻译 -
佘放肝泰: 王安石性格固执(刚愎自用),遇到事情不考虑可不可,对不对,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等到王安石发动改革时,在朝廷上与反对者争执不下,王安石引经据典,抒发自己的观点,使众人无言以对.他更有言论说:“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