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豆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问说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问说》的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二、《问说》的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

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呢?

问说写作特点:

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可比较二者的异同。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人学习。但论述角度略有不同。《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劝人虚心“从师而问”要“学于师”。

问说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师说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后,第二部分(核心部分)就反复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对比鲜明地论证论点。《问说》的论证方法也是这样。不同的是,《师说》对比的对象繁多,而《问说》对比和对象单一。




文言文《问说》的”所谓交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的翻译
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 翻译:,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问说》
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用来破除那疑问,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所...

求《问说》第三段的字词翻译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罢了。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的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以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以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做谦虚,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自从三代夏商周之后,...

文言文《道虚篇》原文及翻译
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臣褒颂记载,鸿德乃彰,万世乃闻。问说《书》者:“‘钦明文思’以下,谁所言也?”曰:“篇家也。”“篇家谁也?”“孔子也。”然则孔子鸿笔之人也。“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也。鸿笔之奋,盖斯时也。或说《尚书》曰:“尚者,上也...

问焉已破其疑 翻译
其他回答 这样的题,最好放到原文里去解释——我这里只能大致猜测:问(他?你?)能不能(或者是否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热心网友| 发布于2013-06-26 举报| 评论 1 8 为您推荐: 问说 城之破也 问焉以破其疑的焉 六国破灭的破 为击破沛公军的破 非学无以致疑 舍问其奚决焉翻译 破疑网 ...

提问文言文
2. 文言文《问说》的翻译 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全文翻译
(公孙丑问说):“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难以说得明白。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

初二文言文拓展阅读
(用原文回答)答:(一五)问说《孟涂文集》【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翻译及原文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坦荡之胸怀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

非学非教文言文翻译句子
刘开《问说》翻译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

灵璧县15999586959: 谁能告诉我这篇《问说》的意思?翻译一下~~~~谢谢了~~~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两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 -
东野栋天晴:[答案]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

灵璧县15999586959: 文言文《问说》的翻译 -
东野栋天晴: 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灵璧县15999586959: 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 -
东野栋天晴:[选项] A.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 人不知而不愠 D. 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答:

灵璧县15999586959: 问说的翻译(新教材) 急!急!急! -
东野栋天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译文: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译文: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

灵璧县15999586959: 《问说》翻译的一部分内容 -
东野栋天晴: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中心论点:论学与问的关系.亦即学同问,要相辅相成.

灵璧县15999586959: 问说中“唯道之所成而已矣”的译文 -
东野栋天晴: 只有道的达成然后才能停止啊.

灵璧县15999586959: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哪里来的?求译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勤问,非真能好学者... -
东野栋天晴:[答案] 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

灵璧县15999586959: 君子之学的翻译 -
东野栋天晴: 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

灵璧县15999586959: 文言文翻译 -
东野栋天晴: 原文: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

灵璧县15999586959: 《弓与矢》译文 -
东野栋天晴:[答案] 弓矢相济 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曰:“吾矢善,无所用弓.”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令合弓矢而教之射. 一个人说:“我的弓好,不需要用箭.”一个人说:“我的箭好,不需要用弓.”后羿(古代善射者)听了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