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缪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执政者在发布法律命令的时候,如果能够认真研究思考,发布实施,同时广求品德高尚有悲悯忧思的人来辅佐自己,那么,是可以产生一定影响的;但是,不足以能够来激发全体民众的向善愿望。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所以,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教学是学一半、教一半,其相互促进的意思就在于此。

《礼记·学记》表达的思想:

1、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礼记·学记》强调了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教育可以提高人民的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政府和社会应该重视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注重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礼记·学记》指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天赋和兴趣,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师生关系的建立:《礼记·学记》强调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虚心接受教师的教导,积极参与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应该借鉴《礼记·学记》的思想,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学记怎么翻译
1、学记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_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记》原文及翻译
你好,《学记》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译:思想得合法则,又能求自辅,这种人足以小有声誉而不足以感动民众;能亲近贤能之人又体察疏远之臣,这种人能感动民众,却不能改变民心。所以君子...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记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如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谁有《礼记学记》的现代语翻译?
<<学记三则>>译文 《礼记·学记》白话解 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大学所谈深奥...

《学记》原文及翻译
解释:<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文献<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和方法。上述原文和翻译主要强调了教育对于统治者教化人民的重要性。第一段原文指出,统治者仅凭个人的智慧和品德是不够的,不足以感动群众和教化人民。而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民的品德和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教育被...

文言文翻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

求《礼记*学记》翻译
-- 礼记学记译文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为您翻译如下:学生有四种过失,当老师的一定要了解他们。人们的学习,有的错在贪多,有的错在求少,有的错在认为知识太简单,...

师严而道尊是什么意思
教师严格才能重视传授的道。出处:战国乐正克《礼记·学记》原文节选: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译文:凡是学习的关键,严师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严格...

宁河县13553816318: 学记(乐正克所著的教育论文) - 搜狗百科
帅蓝前列: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阅读训练】 谈谈体会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宁河县13553816318: 礼记·学记译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帅蓝前列:[答案] 即使有精美的食物,不品尝也不会知道它的滋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因此说,认真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教别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知识上还存在迷惑不解之处.知道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

宁河县13553816318: 《学记 礼记》全文 -
帅蓝前列: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

宁河县13553816318: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
帅蓝前列:[答案] 简单说一下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点.1、“教学为先”前省略介词“以”.“以.为.”通常翻译作“把.当作/作为.”;2、“其此之谓乎!”是固定句式“此.之谓也”的运用形式,通常翻译为:“说的就是.啊.”“其”表推测,译...

宁河县13553816318: 《礼记·学记》 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意思和古文! -
帅蓝前列:[答案] 发 音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释 义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 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示 例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的道理. 用 法 作谓...

宁河县13553816318: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知不足,然后能知足也,之困,然后能自强也 的翻译和理解 -
帅蓝前列:[答案] 出处: 《礼记·学记》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注释: (1)“虽有嘉肴”,“虽”...

宁河县13553816318: 《虽有嘉肴》的原文及翻译, -
帅蓝前列:[答案] 原文: 《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宁河县13553816318: 《礼记·学记》 -
帅蓝前列: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处,才能使自己变的更强,更聪明.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宁河县13553816318: 呀呀呀!!!!!这里很急.《礼记,学记》请翻译!!!!! -
帅蓝前列: 逸:安逸,安闲 怨: 埋怨 攻:致力于 叩:敲打 善于学习的人,往往不用老师多花精力,自己就可以获益良多,并且知道这是老师的功劳并感谢老师;而不善学习的人,即使老师花费了很大的气力,自己却获益很少还埋怨老师,认为是老师没教好.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是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