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至今有名的青铜器

作者&投稿:村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最著名的青铜器名字(附图片)~

中国的青铜时代  
中国出土最早的青铜器物属于甘肃马家窑文化。夏、商、周三代为鼎盛期,而后还有春秋战国时代,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当时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和兵器是政权的象征。

描述:司母戊大方鼎.jpg

司母戊大方鼎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为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这种纹饰。饕餮纹,本身就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这种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

描述:饕餮纹斝高.jpg

饕餮纹斝高




-----------------------------------------------------------------------------------------------------



公元前2070─1600年

夏代二里头文化得名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

描述:铜爵(二里头遗址出土).jpg

铜爵(二里头遗址出土)


描述:二里头文化 灰白陶鬶.jpg

灰白陶鬶 (二里头文化)


描述:二里头文化1.jpg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礼器,现仅限于饮酒器爵。基本的特点是流狭而较平。尾短、无柱、或有柱状的雏形,底平。体较扁,下承三足。体形分长体束腰式、长体分形、短足为三角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一般无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圆钉状纹饰。有的斝腹有圆饼状突起,当是二里岗期斝上纹的滥觞。虽然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礼器上未见动物的纹饰,但不能排除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的可能。


描述:菱纹鼎.jpg

菱纹鼎


描述:乳钉纹斝.jpg

乳钉纹斝




-----------------------------------------------------------------------------------------------------



公元前1600─1046年

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数量惊人,即使是精美罕见的珍品也不胜枚举。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像鸟、像凤、像人的。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可以说许多图案化的花纹,实际是从龙蛇、凤鸟两大类纹饰衍变而来的。

中国商代中期的城市遗址,盘龙城遗址。
描述:盘龙城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酒器.gif

盘龙城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酒器


描述:云纹扁足鼎.jpg

云纹扁足鼎

描述:兽面纹牛首尊.jpg

兽面纹牛首尊

描述:兽面扁足鼎.jpg

兽面扁足鼎




蝉纹,是商代、西周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把其他花纹差不多都挤掉了。

描述:提梁饰蝉纹.jpg

提梁饰蝉纹




-----------------------------------------------------------------------------------------------------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随后发展出来毋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

  在青铜器上加以镶嵌以增加美观,这种技术很早就出现了。镶嵌的材料,第一种是绿松石,这种绿色的宝石,至今仍应用在首饰上。第二种是玉,有玉援戈,玉叶的矛,玉刃的斧钺等。第三种陨铁,如铁刃铜钺,铁援铜刃,经鉴定,铁刃均为硕铁。第四种是嵌红铜,用红铜来组成兽形花纹。春秋战国时也有用金、银来镶嵌装饰的青铜器。

  东周时代,冶铸技术发展较高,出现了制造青铜器的技术总结性文献《考工记》。书中对
制作钟鼎、斧斤、弋戟等各种器物所用青铜中铜锡的比例作了详细的规定。由于战争频繁,兵器铸造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吴、越的宝剑,异常锋利,名闻天下,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铸剑的匠师,如干将,欧治子等人。有的宝剑虽已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开成叠的纸张。越王勾践剑等一些剑,其表面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形成防锈的菱形、鳞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纹,异常华丽。
  
  中国青铜器还有一特点,就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过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铜器用人的面形作为装饰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钺等,但这些人面都不是什么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体形象,如人形的灯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体作为器物的一部分,如钟架有佩剑人形举手托住横梁,铜盘下有几个人形器足之类,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从的装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立体像、人头像,大小均超过正常人,均长耳突目,高鼻阔口,富于神秘色彩,应是神话人物。

  商周青铜器中数以万计的铜器留有铭文,这些文字,现在一般叫金文。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起着证史、补史的作用。

描述:有铭文的青铜簋.jpg

有铭文的青铜簋


  中国青铜器的铭文,文字以铸成者为多。凹入的字样,称为阴文,少数文字凸起,称阳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说铭文都是铸成的,只有极个别用锋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开始出现完全是刻成的铭文。战国中期,大多数铭文已经是刻制的,连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汉墓的三件极为典重的礼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异常圆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人认为青铜器极其牢固,铭文可以传流不朽,因此要长期流传的事项必须铸在青铜物之上。因此,铭文已成为今天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

描述:错金云纹博山炉.jpg

错金云纹博山炉



<<西周  公元前1046-771年

描述:1.jpg


描述:2.jpg


描述:西周213.jpg


描述:西周111111.jpg



<<东周  公元前770-256年

1、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2、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鼎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3、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扩展资料

形成早期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在中国,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虽然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鼎由最初的烧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变为一种礼器,成为权利与财富的象征。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标志着权力的大小。
在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形成了独特的造型系列: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等。青铜器上布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形成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一种过渡。
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古老青铜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此刀长12.5厘米,为单范铸成。没有槽及环首等成熟的后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铜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羊方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后母戊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公鼎

二里头青铜器:三足铜爵,被认为是夏代的酒具,造型灵动优美
商代: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
西周:利簋(记载武王伐纣)天亡簋,大盂鼎,毛公鼎,多友鼎,大克鼎,颂鼎,墙盘,虢季子白盘,柞钟,晋侯苏钟
颂壶,师询簋,不其簋
春秋:秦国:秦武公钟,秦武公镈,秦景公簋,楚国:王子午鼎,蔡国:蔡侯鼎,郑国:莲鹤方壶。吴国:吴王夫差矛
越国:越王勾践剑
战国:楚国:鄂君启节,铸客鼎(第二大鼎)曾国:曾侯乙编钟,及曾侯乙青铜器群,秦国:商鞅方升
秦:秦始皇陵乐府错金钟,秦始皇陵铜车马
西汉: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银竹节熏炉,鸟篆文铜壶
东汉:马踏飞燕

立鹤方壶
春秋早期,青铜通高35.7厘米,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故宫博物院藏。壶盖顶部铸一展翅欲飞的鹤,立于镂雕的双层莲瓣形装饰的正中。壶两侧的耳作镂空龙形,回首卷尾,状似向上爬行时返顾观望。双耳下部壶腹四角,各有一回首卷尾的小龙形饰。壶身正、背面颈部又各有一肩盘龙形饰。圈足之下,以吐舌卷尾的双虎为足,其状似在负重而缓慢地行进。壶身遍布龙凤合体、蟠螭、虎等各种纹饰。此壶在装饰表现手法上,突破了传统的青铜器艺术狞厉、威严的风格,而成为春秋时期时代精神的反映。出土一对,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馆。

方彝
长方形,上腹略收,长主形圈足。体、足四角与中部各有一条扉棱。有盖,兽面也有与体对应的扉棱。

偶方彝
商代后期,安阳殷墟出土。高60cm、长88.2cm、宽17.5厘米。形伏似两件方彝联成一体。口呈长方形,稍内敛。长的一面有七个方形槽,另一面则为七个尖形槽。槽表均饰兽面纹。体腔中空。长方形圈足,圈足中部有长方形缺口。四侧及两长面中部均有扉棱。两端有附耳。口下中部铸立体兽头,两侧饰鸟纹。腹饰大饕餮纹,填以夔纹,饕餮纹两侧有一较大的怪鸟。附耳之上铸象头,象头大耳长鼻,有长牙一对,两侧饰鸟纹。圈足饰夔龙两组。腹上两面有粗织物痕迹。器盖似屋顶,近两端各有一方塔形立柱,四侧有扉棱。盖面中部有一突起的鸱鸮面,两侧饰鸟纹。器底中部有铭二字。格空格空格空格空格···

爰方彝
通高23.8cm、口长13.6cm、宽12.3cm。重2900克。盖似四阿式屋顶,脊中部有四阿式纽,中脊及四坡正中均有扉棱。盖为子口,器为母口,器口长方形,平沿,中部向下略内收。平底,长方形圈足,足四面正中各有一个弧形缺口。器体及四面正中各有扉棱一条,直通盖足。盖四面饰饕餮纹。均以雷纹衬底,顶纽两面三刀宽面饰阴线小兽面,两宽面饰三角形纹。器口下饰对称的夔纹。腹饰饕餮纹。圈足四面各饰一夔纹,夔首相对。彝体两窄面纹饰形态瘦长,两宽面纹饰形态则显得短肥。腹、足部均雷纹衬底。器内底中部及盖内一宽面上均铸一“爰”字,皆阴文。器表分别粘有细密的丝织物及粗疏的麻织物遗痕。
已鼎
通高36.8cm、口径28.5cm。重3100克。敛口,斜沿方唇,两耳内倾,深腹,腹中部外鼓,圜底,三柱足,中部稍细。腹部饰扉棱六条,其间纹饰分上、下两层,上层饰由四夔两两相对的饕餮纹三组,下层饰大型夔纹组成的饕餮纹三组。主纹浮于云雷地纹之上,主纹上又有相应的阴线。足中腰饰凸起的饕餮纹面,均以扉棱为鼻。两耳间内壁一侧铸铭“已”二字,阴文。

爰方鼎
通高22.5cm、口长17cm、宽13.1cm。重3100克。长方形,折沿,方唇,两耳立于口部短边上。腹向下内收,口大底小,底近平略下鼓。四柱足较高。两耳外壁均饰阴线对夔纹,夔头向下。鼎体的四角及四面中部各有扉棱一条。鼎腹纹饰分上下两部,上部饰对称的鸟纹,长边为两组四鸟两两相对,短边为两组两鸟,相互对应,鸟形体小,钩喙圆眼,眼呈乳丁外凸,翅上翘,足前屈,长尾下垂,作站立状。下部饰饕餮纹,为两夔组成。腹部均以云雷纹衬底。四足部纹饰相同,足上端云纹一周,下接绕柱的三角形纹三个。鼎体内壁一长边中部铸一“爰”字,阴文。腹、中部均粘有丝织品残迹。1984年11月出土于戚家庄东,墓圹作长方竖井形。墓口距地表3.45米,开口于殷代文化层。墓口距南北长3.03、东西宽1.53米,墓底长3.4、宽1.9米,墓底距墓口5.55米。墓圹四壁光滑坚硬似经过拍打加工。有熟土二层台和腰坑。

司母辛方鼎
高80.5cm、长64cm、宽47.6cm。长方形,直耳、平底,柱足。器身四边角和足上部有扉棱。口下饰饕餮纹,由两条夔龙构成。腹部四面左右侧和下侧均饰规整的乳钉纹。足上饰饕餮纹。口下内侧有铭三字,1976年出土。

妇好鼎
高29.5cm、口径19.5cm。直耳,深鼓腹,圜底,柱足,腹饰饕餮纹六组:三组虎面纹,三组对称的鹿纹。稍下饰蝉纹十八个,足饰勾连雷纹。口下内侧有铭二字。

三羊尊
高33.1cm、口径39.2cm。重11300克。大喇叭口,方唇,束颈,折肩,腹微弧下收,高圈足,圜底。底饰大方格纹,颈部饰蕉叶纹,下饰夔纹一周,雷纹衬底。肩饰对称的三组饕餮纹,各组饰一凸起的羊首,界以扉棱,雷纹衬底。腹饰鸟纹一周,其下饰三组饕餮纹,均以扉棱为鼻界,雷纹衬底。足部饰对称的饕餮三组,均以扉棱为鼻。出土时,器表粘有丝织品、残迹。

鸮尊
格高45.9cm。商代后期、安阳殷墟出土,宽嘴突眼,高冠小耳,两足粗壮,四爪着地,宽尾下垂,作站立状。头后有半圆形孔,可以置盖。背后有牛头扳金。胸前有扉棱。嘴饰饕餮纹,冠饰鸟纹。胸中部饰蝉纹,蝉纹两侧饰夔纹。颈饰鹿纹。翅膀前端饰有三角形的长蛇一条,蛇身紧盘,上饰对角雷纹,蛇尾与翅并行。扳金上饰蝉纹,扳金侧饰饕餮纹。扳金下铸鸱鸮一,尖喙大眼,短翅,尾饰云纹。口内下侧有铭二字,不甚清晰。盖作四分之一球体。盖顶铸有大耳尖嘴鸟一,鸟后有一龙。盖面饰饕餮纹。

司母尊
司母尊高47.9cm、口径41cm。侈口,圆肩,直腹下收,高圈足。肩部有羊头与扉棱各三,互相间隔。腹、足各有扉棱六条。口下饰蕉叶纹、口下内侧有铭三字。膨身附有丝织品残迹。

饕餮纹方尊
高深43.1cm、口长35.5cm、宽33cm。侈口,呈长方形。方腹,平底,方圈足。肩部四角各铸立体怪鸟。四面中部各铸兽头,两侧各饰夔纹。器身四侧及四面中部均有扉棱,与圈足上的扉棱连成一线。口下饰蕉叶纹。腹、足均饰饕餮纹。

司母戊鼎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炊食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司(后)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司母辛觥
商代后期 安阳殷墟出土 高36、长46.5厘米。盖作羊首形,小耳斜竖,卷如羊角。角后铸龙纹一条。盖面中部有细长扉棱,棱的一侧饰夔纹,另一侧饰怪兽纹。盖下有子口,可与器合。器身扁长,牛头鋬。流前端有小孔。前肢如马足,外侧饰龙纹,后肢如鸟足,粗壮,饰羽毛纹。流下有扉棱,通向胸部。胸前两侧饰夔龙纹。腹前饰夔龙纹,腹后饰翅膀纹。口下饰雷纹。尾端饰饕餮纹。盖里后端和底中部均有铭三字,铭文相同。

妇好方鼎
妇好方鼎,商代后期,安阳殷墟出土。·长方形口,直耳,平底,扁长钩实心足。鼎身四边及腹部正中均有扉棱,腹饰虎面纹,两侧各饰夔龙纹,足的两面均饰夔龙纹,两耳外侧饰对称的夔龙纹。底里中部有铭二字

妇好觥
商代后期,高22、长28.4厘米。盖前端铸作虎头形,鋬端铸鸱鸮头。盖面饰夔龙纹。短流,扁圆形足,牛头鋬。流下有扉棱一条,下通圈足。腹前端饰鸱鸮纹,后端饰鸟纹,圈足饰雷纹,圈足饰雷纹。器底有铭文二字。但不清晰。

羊首觥
高18.2cm、长22.8cm。盖作羊首状,角竖立,张口露齿。顶上铸虺龙一条,龙身修长,中部拱起。短流,腹足均饰饕餮纹。羊头鋬,矮圈足。流下及腹的两侧各有突棱一条,直通圈足。口下饰雷纹。

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

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铜编钟

陕西岐山出土的毛公鼎

二里头青铜器:三足铜爵,被认为是夏代的酒具,造型灵动优美
商代: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历史上最大的青铜器)
西周:利簋(记载武王伐纣)天亡簋,大盂鼎,毛公鼎,多友鼎,大克鼎,颂鼎,墙盘,虢季子白盘,柞钟,晋侯苏钟
颂壶,师询簋,不其簋
春秋:秦国:秦武公钟,秦武公镈,秦景公簋,楚国:王子午鼎,蔡国:蔡侯鼎,郑国:莲鹤方壶。吴国:吴王夫差矛
越国:越王勾践剑
战国:楚国:鄂君启节,铸客鼎(第二大鼎)曾国:曾侯乙编钟,及曾侯乙青铜器群,秦国:商鞅方升
秦:秦始皇陵乐府错金钟,秦始皇陵铜车马
西汉: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银竹节熏炉,鸟篆文铜壶
东汉:马踏飞燕

四羊方尊
越王勾践剑
司母戊大方鼎
编钟
长信宫灯
马踏飞燕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最有名的当然是 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铜面具 http://www.nmch.gov.cn/gb/collections/ancient/images/4435_M.jpg
象纹铜铙http://www.nmch.gov.cn/gb/collections/ancient/images/4443_C.jpg
双耳扁足铜鼎http://www.nmch.gov.cn/gb/collections/ancient/images/4440_C.jpg
铜斝 http://www.nmch.gov.cn/gb/collections/ancient/images/4789_C.jpg
龙虎铜尊http://www.nmch.gov.cn/gb/collections/ancient/images/4434_C.jpg
铃首铜刀 http://www.nmch.gov.cn/gb/collections/ancient/images/4432_C.jpg

四羊铜尊http://www.nmch.gov.cn/gb/collections/ancient/images/4446_C.jpg
周代:http://www.nmch.gov.cn/gb/collections/ancient/images/4388_C.jpg
......太多了,推荐一个网站给你吧_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器的名字有哪些?
5、毛公鼎 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中国历史上10大著名的青铜器国宝!
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商代 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

青铜器的名字有哪些?
5、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毛公鼎以其作器人毛公(音:guō)的名字命名。该鼎具有直耳、半球形腹部和短兽蹄形足,口沿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毛公鼎上的铭文共有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的铭文之一,对于研究西周晚期的政治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这件文物现藏于台...

古至今有名的青铜器
颂壶,师询簋,不其簋 春秋:秦国:秦武公钟,秦武公镈,秦景公簋,楚国:王子午鼎,蔡国:蔡侯鼎,郑国:莲鹤方壶。吴国:吴王夫差矛 越国:越王勾践剑 战国:楚国:鄂君启节,铸客鼎(第二大鼎)曾国:曾侯乙编钟,及曾侯乙青铜器群,秦国:商鞅方升 秦:秦始皇陵乐府错金钟,秦始皇陵铜车...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种青铜器的名称
3.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该器以发现者毛公的名字命名,拥有直耳、半球形腹和短兽蹄形足的特征,口沿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毛公鼎的铭文长达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的铭文之一,对研究西周晚期的政治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现该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古代十大青铜器介绍,个个都是稀世珍宝
中国汉代青铜器,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wǎn]墓中出土。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中华第一灯 七、越王勾践剑 剑通高...

著名的青铜器有哪些?
司母戊丈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雄伟,整体古朴、庄重,有着凛然的气势。 鼎体呈长方形,口沿上有两个竖立的直耳,器底矗立四条柱形足。器腹各面上下均铸一半浮雕状的兽面纹,兽面纹的内外空白处填有细云雷纹。鼎器四边角铸...

有哪些著名的青铜器
除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商周著名青铜器;还有越王剑,干将莫邪等春秋战国青铜;十大名兵多是青铜器,汉代还有著名的长信宫灯。还有还有,大禹铸的,代表天下的“九鼎”,也算是著名的青铜器……另外,曹丕赐给倭人的三神器,也是青铜器

青铜器名称及作用解析大全,常见青铜器有哪些
器形 尊 zūn 盛酒器或温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有些尊模拟鸟兽的形状,统称鸟兽尊。罍 léi 大型盛酒器或盛水器,分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一般为商代器,圆形罍商周都有。觥 gōng 盛酒器 彝 yí 盛酒器 卣 yǒu 盛酒器 盉 hé 可盛水,用以调节酒的浓淡。与盘搭配,可用于宴饮前行“...

祭祀用的青铜器有哪些
1、鼎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小的不足四寸,而鼎中之王应为1939年殷墟武官村吴家柏树坟园出土的...

葫芦岛市15078348198: 著名青铜器有哪些 -
姬寿乳酸: 如图 依次1.鸮尊商代后期 2.毛公鼎西周晚期 3.龙虎尊商代 4.司母戊鼎商代后期 5.四羊方尊商代晚期偏早

葫芦岛市15078348198: 著名的青铜器有哪些? -
姬寿乳酸: 中国古代四大名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毛公鼎、大克鼎.

葫芦岛市15078348198: 初一历史的著名三样青铜器有哪些? -
姬寿乳酸:[答案] 司母戊鼎 越王勾践剑 四羊方尊 好像是这三样...

葫芦岛市15078348198: 青铜器有哪些著名的器皿?
姬寿乳酸: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毛公鼎 龙虎尊 鸮尊 莲鹤方壶 铜车马 银首人俑灯 父辛爵 祖乙鼎 散氏盘 虢季子盘 大克鼎 广汉古蜀人雕像 双羊尊 虎食人卣

葫芦岛市15078348198: 谁知道著名的青铜器有哪些
姬寿乳酸: 有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马踏飞燕等

葫芦岛市15078348198: 谁知道青铜器最早在哪个时代有?最著名的青铜器是什么? -
姬寿乳酸:[答案] 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

葫芦岛市15078348198: 最著名的青铜器是中国的什么和什么? -
姬寿乳酸: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

葫芦岛市15078348198: 列举我国古代三项有名的青铜器代表作? -
姬寿乳酸: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妇好鸮尊. 可以参考《盘点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http://ah.ifeng.com/human/lishi/detail_2016_01/15/4742905_0.shtml

葫芦岛市15078348198: 古代青铜器的名字 -
姬寿乳酸: 鸮尊 颂壶 虎食人卣 大克鼎 毛公鼎 散氏盘 虢季子盘 莲鹤方壶 联珠纹提梁卣 乳钉纹鼎 夔龙纹簋 联珠纹提梁卣 倗季凤鸟大尊 偃侯旨鼎 蟠龙纹盖罍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