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褒贬不一,永乐大帝朱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投稿:直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10岁受封燕王,20岁就藩北平,开始参与明朝对北元的征伐行动,取得了出色战绩,他成为朱元璋心目中最有军事才能的儿子。但或许是看多了元朝皇位承继的纷乱,朱元璋坚持了嫡长子继承制,把大儿子朱标立为太子,把朱棣、朱宁等其他儿子们封王封藩,派往边境和要害之地驻守,守护老朱家的江山社稷。
朱棣
朱棣的大哥朱标温文尔雅、为人和善,在朝廷上下人缘很好,他当太子,朱棣等一群弟弟也说不出什么,毕竟这合乎国家法度和儒家礼法。但朱标早早死了,二哥朱樉、三哥朱枫也先后去世,朱棣成为诸子之长,他的内心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但很快就被浇灭了,侄子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成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朱棣的内心有些扭曲了:放着我这么合适的人不用,却要用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的内心充满了不平和愤怒。可以想见,即使朱允炆上台后不削藩,朱棣有一天也会造反。他十分看不起自己这个侄子,有一次,他摸着皇太孙朱允炆的头,讥讽地说:“想不到你小子也有今天!”
内心的扭曲和愤懑,加上朝廷的削藩举措,促使了朱棣的铤而走险。当然,他清楚知道即将面临的巨大风险,他只要一起兵,就是谋逆的反贼,在舆论道义上站不住脚,人人得而诛之。而且他所据北平,只是全国一隅,兵力财力都十分有限,很难与拥有整个天下的朱允炆抗衡。所以朱棣的起兵,应该算作“困兽之斗”,是在绝望中的一种拼死反击。毕竟削藩若成,他最好的结局就是当一个终生囚徒,所有的理想抱负都会付之东流,这是他绝对不能承受的。
起兵造反很难,朱棣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他最后成功了,把所有的艰险踩在脚下,绝处逢生,逆转风云,成为封建历史上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一人。他要感谢运筹帷幄的道衍和尚(姚广孝),要感谢浴血拼杀的手下将士,但最应该感谢朱允炆、李景隆这两位对手,是他们的幼稚、肤浅、轻佻、背叛,成为了朱棣造反成功的重要依仗。
两军交战前,朱允炆晓谕全军“不要让我背上杀叔的罪名”,捆住自己人的手脚,给朱棣加了一道护身符;公子哥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攻打1万燕军守卫的北平城,手下将领攻破一角,即将入城扩大战果时,他却鸣金收兵,只为了自己要率先破城,不让别人抢去首功!没想到天气骤寒,守城燕军泼水成冰,李景隆只能望冰兴叹!李景隆屡战屡败,前后丧师数十万,朝廷很多官员上书要求“杀李以谢天下!”但朱允炆却护着这个“哥们”,只是将其召回南京,并未治罪。朱允炆做梦也想不到,当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他十分信任的李景隆竟然做了内应,打开城门引燕军入城,使朝廷失去了“坚守以待勤王之师”的最后机会。如此一对君臣,是朝廷之祸,却是朱棣之幸!
李景隆
尽管主力对手“很给力”,但因为双方力量悬殊,朱棣造反的路还是走得很悬乎,一直处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万劫不复”的危险境地。在这个受煎熬的过程中,他的内心蓄积着冲天怒火,在造反成功后得到了报复性发泄,特别是对那些当初主张削藩,现在又不肯归顺自己的朝廷大臣,朱棣表现出了近乎疯狂的残暴。他将斥骂自己的方孝孺“以刀挟其口两旁至双耳”,诛杀其10族873人,然后凌迟本人;将铁铉(坚守济南城,诈降诱杀朱棣)的耳鼻割下煮熟,塞入其口中,问“好吃不好吃?”将黄子澄、齐秦、练子宁、卓敬、陈迪等人全部凌迟处死,夷灭三族,还将他们的妻女打入教坊司为妓女,受人凌辱。
方孝孺
朱棣的残暴虐杀是其一生的最大污点,也反映了其内心的虚弱、不安和执拗,他的皇位得之不正,难掩天下悠悠之口,那么就用鲜血来遮盖这一切吧!朱棣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大杀政敌,大赏“靖难之役”中的有功之臣,彰显他即位登基的合法性;将建文时期更改的律法,全部恢复旧制;将建文年间遭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将建文帝废黜的藩王,一律恢复王位。朱棣用近乎偏执的举措,为他打下的新王朝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官员和天下的士绅百姓也渐渐适应了新皇帝、新朝廷的统御,朱棣也摆脱了执政初期的浮躁执拗,开始展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他命人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文献大成》;后又觉得此书简略,于是命姚广孝等人编辑《永乐大典》,成书后共有22937 卷、11095 册,总计约3亿7千万字,所引用的书籍有先秦至明初的七八千种,保存了大量文献资料,极为珍贵;他完善文官制度,逐渐形成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提出了“为治之道,在于宽猛适中” 的原则;他推崇儒家思想,改变朱元璋时期过度推崇佛教、道教的风气,为明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朱棣迁都北京
在推动文治的同时,戎马出身的朱棣更要彰显武功。元朝灭亡后,残存势力逃到塞外,建立了北元政权。朱元璋时期先后组织了8次北伐,给北元政权以沉重打击,使其内部出现了内讧分裂。北元政权于1388年灭亡,鞑靼、瓦剌、兀良哈继之成为蒙古高原的三大势力,继续威胁着明朝北部边境。朱棣登基后,为了解除这一威胁,他力排众议,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战略部署,并在1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组织了五次北伐,取得了一定战果。但碍于蒙古草原纵深广阔,敌军回旋余地大,而明军后勤补给困难,难以对敌军形成毁灭性打击,明朝北部边患始终未能根除,朱棣也在第五次北伐的途中病逝。
对外展示天朝国威,树立自己的圣主形象,也是朱棣孜孜以求的目标。“郑和七次下西洋”中的前六次,都发生在他执政时期。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先后到达了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暹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了东非、红海。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宣扬了大明国威,打破了朱元璋时期形成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1423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时候,船上载有16个国家的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属。到了永乐晚期,来明朝朝贡的国家有60多个。
郑和下西洋
不能否认,朱棣是个干大事的人,“五次北伐”“南征安南”“迁都北京”“六下西洋”“疏浚运河”“编辑大典”“永乐19年大阅兵”等,哪一件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对明朝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永乐盛世”的局面。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事都消耗了大量国力,给百姓增添了沉重负担。“一将功成万骨枯”,朱棣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其缔造的“大帝”伟业是建立在广大百姓的牺牲基础之上的。


历史褒贬不一,永乐大帝朱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朱棣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其缔造的“大帝”伟业是建立在广大百姓的牺牲基础之上的。

为了皇位不认生母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是个怎样的人?
说起明成祖朱棣,这位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颇受争议之人,褒贬不一,褒是以为其卓越的历史功勋,在他的统治下,有了“永乐盛世”的辉煌成就,这显然是他的侄子建文帝所不具备的才能,贬则是以为其得到皇位的手段在现代来讲就“非法”谋得,他干掉了自己的侄子才得到了皇位,并且得到皇位以后用血腥镇压手...

明成祖是谁呢
明成祖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雄才大略,有人说他好大喜功、耀武扬威,也有人说他性情暴戾、多疑好杀,那明成祖是谁呢?明成祖是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建文四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

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哪部书更好
成书以后,人们对《永乐大典》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褒扬者认为,《永乐大典》所辑各书均保持原书面貌,与《四库全书》相比具有更高的学术研究和史料价值;批评者指责《永乐大典》在具体编排时由于定韵标准不尽一致,客观上给后人查阅和检索带来诸多不便。永乐年间所修订的《永乐大典》原书只有一部,现今存...

永乐盛世是明朝哪位皇帝开创的?后世对它有怎样的评价?
后世之人对朱棣评价是雄才大略,而永乐盛世更是中国历史上五大盛世之一。永乐盛世的开创,让当时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了世界一大重心。1、大力发展农业减轻百姓税负 永乐盛世是由朱棣一手开创,明朝由朱元璋建立,但由于多年农民战争原因,使得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朱棣继位后大力...

永乐开创的内阁制度,是如何发展并走向转型的?
越是到后期,内阁首辅的权利越大,基本等同于宰相。但又不会危及皇权,接近现代化。2:官员敢于骂皇帝,前有嘉靖皇帝被海瑞痛骂,后有其孙被骂得心病 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就是嘉靖皇帝跟其孙万历皇帝,他们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这两个时代一度出现官员骂皇帝的事情,嘉靖时期有一个大清官叫海瑞。...

夺位成功的朱棣,是一个什么性格的皇帝呢?
朱棣内心对自己实力很自信,而且头脑也十分睿智,这是他成为一代明主的大前提。夺位时候能够利用侄儿心软特点,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盾牌”。继位之后又能够做出迁都决定,并打造了故宫这么一个宏伟建筑。历史上对于朱棣褒贬不一,在我个人看来,朱棣是一位英明的皇帝。皇位来路或许不正,可他即位...

朱棣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他为他的执政清除了重臣,能够了解,但他乃至不止一次地屠杀了永乐年间的后宫,杀掉了过千的婢女。由此可见朱棣的残酷残暴绝十分人可想象的,归根结底就是他心里所篡帝位歪斜的那点心虚而已,这就是后人人针对明成祖朱棣的这般抨击的缘故所属。殊不知,又有些人将其称之为贤君,因其所做之功绩的确...

史上公认的千古一帝都是谁
1、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2、汉武帝。我们现在的汉语、汉字、汉文化等,很大程度上正是汉武帝“文治武功”的一番大作为,促进了中华民族历史最大一次的民族融合,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大汉民族”。在汉武大帝的统治下,汉朝...

历史上朱棣是于何时登基?他最后的死因是什么?
明世宗朱厚熜时,改朱棣庙号为明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朱棣起兵靖难,夺了建文帝的帝位,开创永乐盛世,是非功过历代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朱棣是“燕贼篡位”,有人说朱棣是颇有建树的“永乐大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朱棣活了六十五岁,不算长寿...

潜山县17112767096: 朱棣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
丰路赛尼: 明成祖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壮志凌云的皇帝,他主张迁都,修撰永乐大典,屡次出征边疆,为明朝带来长期和平的局面.但是继承了父亲朱元璋的残暴,不过这残暴只是为了掩饰心中的惧怕,惧怕皇位被夺去,也是挺可怜的.中肯的来说,他是一个好皇帝,但不是一个好人罢了.

潜山县17112767096: 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
丰路赛尼: 朱棣开始抢了他侄子朱允炆的华为,虽然他很残暴,但是他也很可怜,从小朱元璋就培养朱标,而对朱棣很冷淡,而朱棣从小也可以说生活的很艰苦从小在战争堆中长大,但是他很虚心向别人学习,虽然他谋朝餐位不该,但是他当皇帝后,还是为后人创造了很多很多财富,例如把皇宫从南京搬到北京,在位时期找人编著 永乐大典 等等,她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她也是一位伟大的皇帝

潜山县17112767096: 历史上明成祖朱棣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 -
丰路赛尼: 明朝君主基本三种类型:1,残暴不仁却不失为能干的“雄主”,典型代表朱重八和朱老四;2,既昏且暴的无能之辈,典型代表亡国之君崇祯;3,剩下的其他君主基本都是难堪大任的平庸之辈和昏庸之辈(包括看似聪明心眼比较多的嘉靖和万历这对爷孙.)

潜山县17112767096: 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丰路赛尼: 我看过许多明王朝的书,也看过许多对朱棣的评价,我认为这一句最为恰当.他是历史的正确选择,虽然以不合法的手段获得了皇位,但的确要比合法的皇帝更适合帝位!

潜山县17112767096: 明成祖朱棣是小人吗? -
丰路赛尼: 他做过不好的事,如起兵篡位,发难前为掩人耳目装疯,残害忠良的瓜蔓抄,可以说是一个为成事不择手段的人.但诛方孝孺十族是不准确的,后来还有方孝孺的侄辈出现.他贡献很大,营建北京城,五征漠北,保卫了大明国安全,还曾将越南再度纳入我国版图;编纂永乐大典,保存了很多典籍,如旧唐书、旧五代史,本以失传,都是从中再度找出的;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外国的联系,开发了南洋;善于用人,如三杨、解缙、金幼孜、夏元吉等等,都是一代名臣,开创了永乐盛世,这点比他老爹都不逊色.综上所述,他是个雄才大略的、做事不择手段的雄主,不能用小人来形容他.我看明史很长时间了,相信我.

潜山县17112767096: 关于朱棣的知识 -
丰路赛尼: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潜山县17112767096: 朱棣是个好皇帝、好父亲、可是不是个好人? -
丰路赛尼: 他是明朝少有的皇帝,更是我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明君,可以和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父王朱元璋并名.至于抢侄儿的皇位,在情理之中.若让一个无鸿鹄之志的皇帝统领大明,为什么不能取而代之呢!建文帝和他父亲一样,都是心存手软.要是他是个合格的皇帝,他肯定会在靖难之役前,像宋太祖赵匡胤一样,来场别处生面的“杯酒释兵权”.但他不行…而他的叔叔朱棣能担此重任.朱棣代替侄儿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一扩大国土,征战北方,收复国土.二下西洋,受万国朝拜.三兴文化,创刊了永乐大典,是个不可多得的圣君.

潜山县17112767096: 明成祖朱棣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丰路赛尼: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