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耐旱植物的生态地下水位

作者&投稿:聊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下水对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同一个地区,气候要素基本相同,地下水对植被类型和群落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潜水水位的埋深(包气带厚度)、包气带含水量分布、土壤含盐量以及潜水的矿化度等因素对植被类型和群落分布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均受水文地质条件控制。例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着许多大型内陆盆地,就单个盆内的降水量和气温而言,相差不大,植被种类和群落分布格局,却因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呈现较大差异。几乎所有绿洲都分布在水、土条件好的大型洪积扇前缘,绿洲规模则取决于洪积扇规模和地下水排泄量的大小。植被繁茂的绿洲犹如一颗颗绿色的翡翠,沿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前倾斜平原断续分布,镶嵌在黄色苍凉的荒漠中,它们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当地居民生存的惟一依赖。
洪积扇岩性和水文地质分带对植被类型和群落分布有明显的影响,下文以河西走廊黑河洪积扇为例。
洪积扇的顶部和中部,表土层很薄,岩性多为砾卵石层,地下水位埋深大,一般超过十米,甚至百米,包气带含水量低(含水量为1%~5%),为戈壁砾石带,水分条件差,只适合耐旱植物种群生长,主要建群种有红砂、骆驼刺、合头草、芨芨草等植物。
洪积扇中下部,岩性多为卵砾石层,表土层有所增厚,为亚砂土和粉沙土,厚度0.5~2m,地下水位埋深较大,一般为4~10m,包气带含水量低(含水量为2%~5%),为戈壁砾石与绿洲的过渡带,水分条件较差,主要建群种有泡泡刺、红砂、骆驼刺、白刺、麻黄等耐旱植物,呈稀疏分布。
洪积扇前缘,表土层厚,岩性为亚砂土和亚粘土,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一般为1~4m,包气带含水量较高(含水量为10%~25%),水、土分条件较好,为绿洲带。主要天然建群种有梭梭、柽柳(俗称红柳)、沙枣等,人工植被有枣树、杨树、苹果、梨、桃及小麦、玉米等作物。地下水集中出露地区(排泄区),多为湿地,地下水埋深小于1m,主要建群种为芦苇、香蒲、柽柳等。湿地周围地区,水位埋深浅,盐渍化作用强烈,植被以耐盐植物种群为主,主要建群种有碱蒿、盐爪爪、柽柳等植物。
通常大型内陆盆地内的洪积扇水文地质分带控制着植被分布格局,使山前倾斜平原植被种群分布呈现带状或斑块状景观。
在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地区,地下水对植被分布格局控制也同样明显。黄河源区属多年冻土区,季节融化带内的地下水埋藏深度,控制着植被种群的分布。冲洪积扇前缘或地形低洼的冰蚀洼地和雪粒盆通常是地下水的汇集和排泄区,往往形成大片沼泽湿地,植被主要建群种有藏嵩草、矮嵩草和苔草,构成覆盖度大于90%的高寒沼泽草甸,其上水塘、小湖星罗棋布,形成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寒草甸湿地景观。例如,位于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冰水洪积扇前缘的星宿海沼泽湿地,是黄河源区众多高寒草甸湿地之一。扎陵湖、鄂陵湖两岸湖积平原和湖积阶地(地下水位埋深1~2m),植被主要建群种有紫花针茅、小嵩草、异针茅,并有大黄、冰草和披碱草共生,覆盖度30%~50%,属高寒干草原景观。黄河源区植被分布格局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干旱地区稀少的降水基本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大多数天然植被依靠地下水而存活。在冲洪积扇前缘的绿洲,地下水埋深控制着植被种群分布的格局和稳定,这种稳定建立在地下水供给量与植被蒸腾量平衡的基础上,因此,维系地下水流场稳定,保持地下水动态平衡,是维护绿洲植被生态环境的关键。

演替是植物群落中原来的优势种被取代而引起的系列过程。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是植被生存和变化的主导因子。植被群落更新和演替除受气候变化影响外,还受河流及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
植被更新是指群落内新的成分有效地取代衰老成分,实现群落更新的新陈代谢过程。生长在荒漠河流两旁的胡杨群落的更新,需要洪水泛滥,增加包气带表层的含水量,幼株才能发育成长。在地下水位变化不大的条件下,若胡杨林长期得不到地表洪水的浇灌,无新生幼株替代老株,胡杨林会逐渐衰老,为柽柳等物种取代。
在地下水位埋深长期变化的条件下,原来的一些与地下水位相适应的优势植物,因水环境变化而丧失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演替就会发生。例如,黑河下游的胡杨林带,地下水埋深为1~3m时,胡杨为优势种群;当地下水位降至3m以下后,柽柳、苦豆子等植物就会逐渐侵入,成为优势植物。在湖泊周围的芦苇种群,因注入水量减少,在逐渐干涸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当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m时,地表无季节性积水,柽柳、梭梭、甘草等耐旱植物便会入侵,逐渐变成优势植物,因而,在古日乃湖周围的密集芦苇草原带外围出现梭梭、芦苇稀疏草原带和柽柳、甘草、芦苇草原带的景观。
黄河源区,同样也有因地下水位变化,而造成植物种群演替的现象。发育在高原沼泽中的高寒草甸以喜湿的嵩草类植物为优势植物,当地下水位埋深降低到1m以下后,紫花针茅、冰草、披碱草等长根植物便会入侵,逐渐取代嵩草类植物,成为优势植物,使高寒草甸景观转变为高寒干草原景观。当地下水位埋深进一步降低到2m以下时,蒿草、大黄等较为耐旱的植物便会取代紫花针茅等植物,成为优势植物,使高寒干草原转变为荒漠化干草原景观。
总的来说,干旱地区,每一优势种群都有相对应的地下水位埋深(生态水位),当地下水位埋深发生变化后,使这一优势种群的水环境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适合这种变化的植物转变为优势植物,出现植物演替,这种演替便会引起植被景观的改变。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耐旱植物种有柽柳(红柳)、胡杨、梭梭、骆驼刺和芦苇等,它们是西北地区的广布建群种,有良好的防沙、固沙能力,多属优良固沙树种。

1.柽柳种群

柽柳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广布种,是一种耐旱、耐盐性植物,具有十分发达的根系,有研究报道柽柳根系最长可达40m,适合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在黑河下游地区,地下水埋深3~5m最适合柽柳生长,常在植被群落中构成优势植物,地下水埋深1~3m时在植被群落中常成为伴生种群,当地下水位埋深大于5m时柽柳群落退化显著。在沙地中,柽柳的固沙作用明显,常形成丛状的柽柳沙丘,从黑河下游被风蚀作用剥开的柽柳沙丘可观察到,柽柳根系盘根错节布满沙丘内部,有很好的固沙作用,在这些地区尽管地下水埋藏深度大于5m,沙丘顶部的柽柳却能生长良好。由于各地降水量、包气带岩性和结构不同,适于柽柳生长的地下水埋深有所差别,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埋深为1.0~8m,最适于生长的水位埋深为1.5~3m;河西走廊的石羊河下游,适于柽柳生长的水位埋深为1~7m,最适于生长的水位埋深为5~7m。

2.胡杨种群

胡杨是西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高大乔木,水平根系发达,在额济纳旗曾观察到水平根系延伸长度竟有60m以上,有一定的耐盐性,可在矿化度为1~3g/L地区正常生长。由于树冠较大,蒸腾量大,对水分需求较高,通常分布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河边或古河道上。最适于胡杨生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3m。在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m的地区,胡杨生长不良,退化严重。胡杨对水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河道变迁,改变了原有河道的水环境,在干涸的河道两旁,退化和死亡的胡杨随处可见,往往形成“怪树林”,成为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常见景观,为摄影爱好者所青睐。石羊河下游地区,20世纪50~60年代,地下水埋深1~3m;胡杨生长良好,到70年代,地下水位下降,水位埋深为3~5m,胡杨林退化严重;80年代后,地下水埋深降至5m以下,胡杨种群基本消失。

3.梭梭种群

梭梭是我国荒漠植被的主要建群种,是一种耐旱的优良固沙树种,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低于130mm的干旱荒漠区。我国荒漠地区仍保存着大量的原生梭梭林地,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的玛纳斯湖盆区,成年株往往高达4~5m。额济纳旗年降水量只有40mm,在古日乃西部的梭梭头和拐子湖周围的沙地也有大片原生梭梭林分布,梭梭高大,株高3~4m,群落盖度20%~40%,地下水埋深2~6m。在古日乃东部,由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水位降低到6m以下,造成大片原生梭梭林死亡。在黑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大于100mm,梭梭发达的根系能从包气带中吸取水分,人工梭梭林生长主要依靠降水,对地下水位的依赖不显著。在极度干旱地区,梭梭群落发育对地下水依存度高,生态水位埋深应小于6m。新生株的发育则要依靠冬季积雪的融化或偶发的暴雨。

4.芦苇种群

芦苇是一种隐域性植物,广泛分布,是湿地植被的主要建群种,对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西北干旱地区,芦苇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排泄区形成的湿地、河湖岸边,以及由湿地和湖泊退化形成的荒漠、沙地中,常成为主要建种和伴生种。

芦苇种群特征与地下水位埋深密切相关。赵文智(2002)对河西走廊临泽县河床和湿地中的芦苇研究表明,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湿地中,芦苇种群密度较大;芦苇种群密度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逐渐降低,生长优势逐渐从地下转到地上,种群高度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增加,当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m时,种群高度增加迅速。

黑河下游的古日乃湿地由尾闾湖退化而来,由于地下水排泄量减少,古日乃湖已干涸,在其南部为密集芦苇草原,属单一芦苇种群,种群高20~50cm,覆盖度为40%~70%,地下水埋深1~2m。在泉水附近,包气带水分充沛,芦苇高度达3m以上,十分密集,成丛状,芦苇群落发育高度与包气带水分条件有关。在地下水位埋深2~3m的地区,为稀疏芦苇草原,有梭梭或柽柳伴生,芦苇群落密度较小,群落覆盖度20%~30%,群落高度10~20 cm。芦苇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适宜生长的生态水位埋深小于5m,最适于生长的水位埋深为1.5~3m。

5.骆驼刺群落

骆驼刺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广布种,根系十分发达,是一种耐旱、固沙性好的灌木。在黑河中游降水量大于150mm的荒漠地区,尽管地下水位埋深大于20m,骆驼刺靠包气带持有的水分仍能维持生长,与降水量和包气带岩性结构有关。在极度干旱地区,骆驼刺对地下水依赖程度高,地下水埋深2~3.5m最适宜骆驼刺生长。




主要耐旱植物的生态地下水位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耐旱植物种有柽柳(红柳)、胡杨、梭梭、骆驼刺和芦苇等,它们是西北地区的广布建群种,有良好的防沙、固沙能力,多属优良固沙树种。1.柽柳种群 柽柳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广布种,是一种耐旱、耐盐性植物,具有十分发达的根系,有研究报道柽柳根系最长可达40m,适合在不同环境中生存...

蚂蚁森林551号林-12·红柳地址在哪里?
蚂蚁森林551号林-12·红柳的地址位于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这里是一个特殊的生态项目地点,旨在通过种植红柳等耐旱植物,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沙漠化,并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红柳,也被称为柽柳,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植物,能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长。在蚂蚁森林551号林...

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有哪些耐旱植物?
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暖多雨。地中海沿岸生长一些耐旱植物,例如油橄榄、海枣、朱蕉等。

蚂蚁森林255号林·沙柳地址在哪里?
在这片沙地上,蚂蚁森林255号林·沙柳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旨在通过种植沙柳等耐旱植物,固定沙丘,防止沙漠化进程,同时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沙柳作为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植物,不仅能够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生存,而且其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固定沙土,减少风蚀和水蚀,从而...

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
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1)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2)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3)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

蚂蚁森林10号林·梭梭地址在哪里?
阿拉善左旗是阿拉善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地貌多样,包括沙漠、草原和湖泊等。而蚂蚁森林10号林·梭梭就位于这个美丽的地区。梭梭,也被称为沙拐枣,是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耐旱植物,它能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并繁衍,是沙漠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蚂蚁森林10号林·梭梭是一片人工种植的梭梭树林...

蚂蚁森林435号林·梭梭地址在哪里?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梭梭林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梭梭,也被称为盐木或琐琐,是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耐旱植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们在严酷的环境中屹立不倒,为沙漠带来了一抹生机。蚂蚁森林435号林·梭梭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个小小的绿色生态园。这里种植着大片的梭梭树,不仅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荒漠生态系统的作用
荒漠生态系统是指分布于干旱地区,极端耐旱植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由于水分缺乏,植被极其稀疏,甚至有大片的裸露土地,植物种类单调,生物生产量很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缓慢。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主要特点有:①极端干旱,降水量很小而蒸发量极大;②夏季昼夜温差大,...

蚂蚁森林175号·梭梭地址在哪里?
梭梭,作为一种耐旱的树种,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长着,成为了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蚂蚁森林175号·梭梭的所在地,可能是一个经过精心选择的生态保护区域,旨在通过种植梭梭等耐旱植物,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沙漠化,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这个景点不仅仅是一片梭梭林,更是一个生态...

蚂蚁森林11号林·梭梭地址在哪里?
蚂蚁森林11号林·梭梭作为蚂蚁森林项目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植树造林活动,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梭梭树是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耐旱植物,对于固定沙丘、防止沙漠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片梭梭林不仅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也成为了人们关注和参与环保事业的一个象征。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沙漠的广袤...

嘉禾县18796801195: 地下水埋深多少时会使植被死亡 -
运霭赛若: 旱生植物生长和土壤沙化程度与地下水埋深有密切关系.沙枣是浅根乔木,根深一般不超过4.5 m.胡杨是天然荒漠河岸林的典型乔木树种.靠洪水携带种子萌芽更新,具有耐旱、耐盐、生长速度快的特点,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林木品种. 根据...

嘉禾县18796801195: 植物的生长习性 -
运霭赛若: 胡杨属高大乔木,是一种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树种.该树种喜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寿命可达百年,可生长在pH值7.3-9的土壤中. 罗布麻耐干旱,耐盐碱,耐寒,耐水湿.抗暑热和风沙.喜光.常见于河床、盐碱地以...

嘉禾县18796801195: 沙漠植物胡杨的耐旱原因 -
运霭赛若: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而且,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 胡杨曾...

嘉禾县18796801195: 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特点 -
运霭赛若: 1、旱生植物:适宜较为干燥且有雨水的地区,不耐水涝,抗旱性较强.2、中生植物:这一类植物品种最多,对干旱、湿涝有较好的适应性.3、湿生植物:适宜生长环境为河岸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4、水生植物:适宜于浅水挺水生长或深水中浮生的植物.

嘉禾县18796801195: 什么叫植被,我国的植被有哪些类型 -
运霭赛若: 植被是指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 我国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1)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2)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

嘉禾县18796801195: 以植物叶片气孔的分布,形态结构及机理为例,论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运霭赛若: 植物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一、荒漠植物形态结构特征与荒漠环境的适应性: 总体上讲,荒漠植物为了适应环境一般都具有叶面蒸腾面积缩小,具有发达储水组织和发达的根系的特征. (一) 减少蒸腾作用. 有些植物的叶面角质层加厚,气...

嘉禾县18796801195: 地下水的植物状态 -
运霭赛若: 在干旱区,许多植物的生活依赖地下水.如生长于荒漠地区河流岸边的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即是如此.以处于内蒙古最西边的额济纳旗为例,那里的年降水量小于40mm,而蒸发量在3000mm以上.但由于河岸的地下水位较浅,胡杨能够生存.目前由于上游来水大量减少,胡杨大面积枯死.在气候非常干旱的地区,有些植物根系很深,能达到地下水面或毛管边缘带,因而能够直接利用地下水,这类植物称为潜水植物.如荒漠地区生长的骆驼刺(Alhagi pseudathagi),其地上部分的高度只有20cm左右,而地下部分可达十几米深.

嘉禾县18796801195: 土壤水的地下水 -
运霭赛若: 如果土壤或母质中有不透水层存在,向下渗漏的重力水,就会在它上面的土壤孔隙中聚积起来,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分饱和层,其中的水可以流动,称为地下水.从上述支持毛管水的概念中可见,土壤的饱和水层没有明显的上限.但是若在这种土...

嘉禾县18796801195: 盐碱地种植什么合适 -
运霭赛若: 1、乔木树种 刺槐 刺槐的根可直接固定氮素,是沙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注意不宜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 旱柳 旱柳是沙碱地速生树种之一.性耐水湿,宜于扦插繁殖,适宜在轻度硫酸盐土地上生长.在涝碱相随地区的河渠两侧及盐碱洼地...

嘉禾县18796801195: 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
运霭赛若: 7种.1.针叶林:中国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区域的各气温带内,从寒温带、温带到亚热带都有分布,尤其是亚热带针叶林有久远的发展历史.2.阔叶林:中国阔叶树种类非常丰富,将近1000属之多,为北美东部的三倍,其中乔木2000多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