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智译的某经记录个什么大三昧真言,记录个真言念诵十万遍得大金刚身,要是念满数没有得是怎么回事?

作者&投稿:龚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金刚顶经主要讲了什么~

好书推荐|《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解读“善护念,无所住”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直至目前所译出者,主要有三种版本:唐代不空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流传最广。横竖智杵,摧坏四魔,恒常不坏,故名金刚;最胜无上,故名顶;五智佛名一切如来,聚一切诸法共成五佛身,故此五佛为诸佛的本性,诸法的根源,故名一切如来;离一切虚伪,故名真实;含无边显密教义,故名摄大乘;现证佛菩提,故名现证;能出一切教法,为诸教之王,故名大教王。此经主要包含第一会在色究竟天宫所说的初品”金刚界品”,金刚界曼荼罗乃依本经的图标而作。三卷经文中,初品序分,次品正宗分。于正宗分中,一说毘卢遮那佛受用身,以五相现成等正觉;二说毘卢遮那成佛后,以金刚三摩地出生三十七种智;三说如来以一百八名赞礼婆伽梵大持金刚;四说金刚界大曼荼罗;五说入金刚界大曼荼罗仪轨;六杂说。《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唐代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又称《略出经》四卷。自十万颂的广本略出其精要,故称《略出经》。从卧起时印咒,乃至观五佛出生一切金刚菩萨及入坛灌顶法。《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教王经》北宋天竺三藏施护等译《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教王经》,三十卷,二十六分。《金刚顶经》,旨在以修证鍐字一切法自性(言说不可得)实相之理,即胎藏曼荼罗所说本有不生之德,开示始觉所转智差别曼荼罗为宗,经由修证而显本有不生之理,即是金刚界曼荼罗,也是如来内证的智德。

大藏经387部,乾隆大藏经240部
《大方等无想经》:善男子。随有国土其中众生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听此经者。当知是人得金刚身。

所谓金刚身非肉身,无所求有所得,有所求无所得,现代人没有福报即使念到数也得不到,

你就是念诵千万遍也不可能得大金刚身啊!你为什么不去参悟真经?为什么要相信伪经啊?

《大日经》七卷,全名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称《毗卢遮那成佛经》、《大毗卢那经》。唐代善无畏三藏、唐代一行三藏等译。为中国汉传密宗所依密经之一。为密宗十大法界之首法界──胎藏法界之导引根本大经。东密是一个佛教用语,即指空海所传,而以东寺为根本道场之日本真言密教。又称东寺流,修《大日经》都以红竹石制作的念珠修行。 《大日经》共计三十六品,顿渐兼胜,理事并融,其中“ 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三句,统释《大日经》全经之根本宗旨,此经为密教根本经典之一,与《金刚顶经》同为真言密教的圣典。系大日如来在金刚法界宫为金刚手秘密主等所说。全书七卷,共分三十六品,前六卷三十一品为全经的主体,开示大悲胎藏曼荼罗,后一卷五品揭示供养法。 住心品第一 (经第一、疏第一、指心钞第一) 此品可视为《大日经》之序品,通论本经之大意。所谓住心是安住于众生自心之实相,即安住于一切智智。一切智智者意指如实了知诸法实相之灵活妙用。体现此一切智智者名为一切智者、一切见者、一切觉者。真言乘之菩萨为入如来真实言之门,依此观诵真实门,发自心菩提,自心即具备万行,见自心之正等觉,证自心之般涅盘,发起自心之方便,而至严净自心之佛国。由如是因位,至果位止,将此安住于无染无著之清净心称为入真言门住心。简称为修真言行。 此品中阐明三句、八心、六十心、三劫、六无畏、十地、十喻等。此三句、八心等因是列举自心之种种相,总该凡夫心之实相,莲华胎藏曼荼罗是表现我等心之实相者。 真言品第二 (经第一、疏第三、演奥钞第一) ‘入’为趣向、游履、引入之义,‘漫荼罗’意为道场,‘具缘’为因缘具足之义。构成道场需择地,再清净此地,再选择吉日良辰等,众缘必须具足才可。此等众缘皆以如来之真言加持、灵化所成,故名为入漫荼罗真言品。此品中专为说明七日作坛灌顶的轨则。是如来显现支分生漫荼罗,而揭示秘密心地之体性,这是为来世众生,显示构成图画漫荼罗的模范者。其次关于择地造坛,是于首尾七日间举行,于第三日确定尊位,于第六日护持弟子法,即作三昧耶戒,至第七日之夜,正面挂释尊像,使弟子入坛而行灌顶。此七日作坛灌顶为方便手段,最后令弟子证入心内本地之漫荼罗。心内本地漫荼罗名为秘密漫荼罗。如来本意是欲使弟子真正地入秘密漫荼罗,但因劣慧之真言行者不能信受无相秘密漫荼罗,故设心外有相坛,显示修行证入的方轨,亦即具缘漫荼罗。漫荼罗又分秘密(或称身内)、支分生(或称嘉会)、图绘(或称大悲)三种。今称七日作坛漫荼罗为悲生漫荼罗,或大悲漫荼罗,因为是摄化利生之外现化他漫荼罗故。此悲生漫荼罗,更分广略二种,广者为阿阇梨所传之漫荼罗,略者指经所说之漫荼罗。 息障品第三 (经第二、疏第九、演奥钞第三十二) 所谓息障,息是止息,障为障碍,息除内外两种障碍,即为本品主旨。真言阿阇梨或弟子,在画漫荼罗或持诵真言时,易生种种障难,本品即阐述除去此障难的方法。究竟障难是从何处发生呢?本品以为种种障难差不多皆是行者内心所生。而产生障难的真因,是因悭贪邪见等,除去此悭贪邪见等时,即为诸障难自消灭去之时。菩提心最能对治此悭贪邪见等障难,行者若常念此菩提心时,就能澈底除去诸障因。 藏品第四 (经第二、疏第十、演奥钞第三十三) 普通之‘通’为遍通,此品所揭示的真言,因为是通一切方便,故称普通真言。藏为含藏具足,为含藏普通真言之意。 执金刚中,金刚手为上首,菩萨中普贤为上首,于大日如来面前稽首作礼,而于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演说通达自心中之清净法界之法门。此等菩萨因为从各各所证所解之一门,阐示大漫荼罗之清净法界体,故谓若是真言行者,持诵此等菩萨所开示之真言,由此一门法遂能流入无尽法界普门之大漫荼罗王体中。 成就品 (经第三、疏第十、演奥钞第三十六) 此品阐示世间之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之悉地成就。出世间之甚深秘密宝藏,因为不可能以言说示人,故假藉世间有为有相事来喻示法界藏中微妙之深意。 悉地出现品第六(经第三、疏第十一、演奥钞第三十七) 悉地(siddhi)意为念愿成就。念愿有世间及出世间两种,前品示成就世间念愿之相,此品及次品揭示成就出世间念愿之相,而出现即意味着成就相之出生显现。世间出世间之一切成相,皆悉是从如来之加持护念力所出生。 成就悉地品 (经第三、疏第十二、演奥钞第四十一) 有关此品有种种说明,一云︰上两品阐明世间出世间之果体,此品则叙述修入之方便。或曰︰上面两品是述说悉地所生之功德,此品是正明悉地能生之法体之心法。或云︰上品是五字严身,系明此色身之成就,此品中明大菩萨之意处即是漫荼罗,而示法之成就。总之是解明心成就之相。 罗行品 (经第三、疏第十二、演奥钞第四十二) 转即旋转意,即顺着陀罗尼旋转观诵之意;将此陀罗尼字轮旋转观诵,即漫荼罗行。所谓观诵,指行者于心中见‘阿’字,且于口诵时观菩提心之义;若于口诵‘伊’等字时,即谓如观三昧门。又前品中,叙说‘阿’字之妙体作为内心成就相,于此品中,将‘阿’字当作百光遍照王,‘阿’字之光明成百千万亿字门而显现,又揭示百千万亿字门归于‘阿’字的旨意。 密印品 密印品第九(经第四、疏第十三、演奥钞第四十四) 密是秘密,印为标帜,密印即为法界漫荼罗之标帜。一切诸佛以此法界标帜之密印庄严自身,故能成如来之法界身。真言行者以此密印加持自身,能与如来之法界身同等,故处生中,巡历诸趣;又于一切如来大会中,因持此大菩提幢,故得胜快乐,八部众等不能障害,且将敬仰行者,领受教命并乐于受行者驱使。于前品中揭示口密陀罗尼,于此品中开示身密。此品中所说之印数总计百三十九。 字轮品第十 (经第九、疏第十四、演奥钞第四十七) ‘字’是梵语,谓为恶刹啰(aks!ara)之译,无流转之义,意为不动而无旋转。‘轮’为转之义,如世间之轮于旋转时,切断一切草木类,此字轮能破一切无明烦恼。恶刹啰为不动之义,不动即指菩提心。大日如来住于菩提心之体性,种种示现而利益众生,垂迹之相广多无量,然而事实上是常住不动,而无起灭相,恰如车轮之转动无穷无尽,而其枢轴却未曾转动,枢轴因不动,故能统制周边之轮,使其不致逾轨。菩提心之‘阿’字亦是本自不动,而能生出一切众字。众字因为是以‘阿’字为中轴,而成辐状,也就是‘阿’字之变形。如此之众字轮在经中称为遍一切处之法门。经中谓真言行菩萨若住此字轮观,从初发净菩提心乃至成佛止,在这期间的自利利他之种种事业,因此法门之加持力,皆可得成就。 荼罗品 经第五、疏第十四、演奥钞第四十八) 秘密之‘秘’为深秘,‘密’为隐密之意,秘密漫荼罗指字轮三昧。大日如来以如来之慧眼,观察遍一切处之法门已,入法俱奢(kosa),从此三昧中显现法界之无尽庄严,利益无余众生界。此时,在无尽无余之众生界,自佛口发出随类之音声,从各个毛孔中显现随类应同之身相,同时以字轮诠示如来秘密内证之德。 法品 (经第五、疏第十六、演奥钞第五十四) 前品是揭示所入法体,此品是揭示能入之人即真言菩萨,能通悟秘密漫荼罗法而至方便。开示真言大阿阇梨耶将使受法弟子入此秘密漫荼罗,以字门法教弟子烧尽业障,而入秘密漫荼罗。 位品 (经第十五、疏第十六、演奥钞第五十四末) 此品中明示弟子入坛后安住于法佛平等大空位之要旨。所谓漫荼罗位,是意生八叶大莲华王之义。处此位,能入金刚智体。即真言行菩萨悉净除一切尘垢,即我人、众生、寿者、意生、儒童、造立者等之妄执,而于心内现观意生八叶大莲华王,其中的如来是一切世间最尊特之身,超越身语意地,证成殊胜悦意之妙果的佛身。 印品 (经第五、疏第十七、演奥钞第五十五) 秘密八印是 (1)大威德生印, (2)金刚不坏印, (3)莲华藏印, (4)万德庄严印, (5)一切支分生印, (6)世尊陀罗尼印, (7)如来法住印, (8)迅速持印。 真言行菩萨即使入住秘密漫荼罗中,若无感应处,本尊不会降赴道场。本尊如未降赴道场,即使作诸行事,亦不可能成就念愿。然而加持此八印及真言时,本尊会依此加持妙力,自然地降临道场。 戒品 (经第五、疏第十七、演奥钞第五十六) 持明指六个月持明,禁戒指六个月持诵真言期间内,应护持制戒之意。禁戒之禁为禁制不使放纵,戒是戒慎不为非行之意。六个月之持诵,因为有防非止恶之义,故持明者即禁戒也。 智品 (经第五、疏第十七、妙印钞第六十九) 真实智为‘阿’字所生之智,所谓本有之妙智。又为自性清净内证真实之干栗驮(hr!daya)心。此品是叙说由此‘阿’字出生之心,是阿阇梨真实智,且将‘阿’字视为遍一切处之漫荼罗的真言种子。 布字品 (经第五、疏第十七、妙印钞第七十) 在行者自身之上中下布置种子,是为将诸佛之万德具备于其身。行者住于‘阿’字净菩提心地,将一切的字门布置于身之分支,是以行者身显示成为遍一切处普门法界漫荼罗之意。 处品 受方便学处品第十八(经第六、疏第十七、妙印钞第七十) 此品揭示方便学处,可为真言行人之用心。密教护持戒中有二,一为制戒,持明禁戒品所明示者即为此;二为方便禁戒,即为本品所说之戒相。学处即指作为大乘菩萨当然应学之处,梵文称式沙迦罗尼(s/iks!a^ka^ran!I),译为应当学。而其戒相是十善戒、十重禁戒、五戒、四重戒等。 生品 (经第六、疏第十八、妙印钞第七十二) 在说上面之真言品时,就应说此品,但是为防止慢法者独修,故不叙说。此处经文,自‘暗’字衍生二十五字,各自施予四转而成百字。将‘暗’字称为百光遍照王,即为此意。以‘暗’字为成佛之要谛,三世十方之诸佛,依观此字而能成正觉,故此为成佛之直道、现证之妙行。此‘暗’字是一切真言之心,于一切真言中,最为尊贵,故称此为不空教真言。因一切众生之见闻触知处或被‘暗’字光明照耀时,皆必成为无上菩提之因缘而无有空过,故名不空。 应品 (经第六、疏第十八、妙印钞第七十二) 上品叙说百光遍照之行仪,此品是揭示遍照果地之万德。前品是阐述‘暗’字百光之图曼荼罗,此品即与其相应者。今依图曼荼罗以阐明行果相应。经曰︰‘秘密主!入薄迦梵大智灌顶,即以陀罗尼形示现佛事。尔时大觉世尊随住一切诸众生前,作佛事,演说三三昧耶句。(中略)尔时释尊于无量世界海门,遍法界,殷勤劝发成就菩提,出生普贤菩萨行愿,于此妙华布地胎藏庄严世界种性海中受生,以种种性清净门,净除佛刹,现菩萨场,而住佛事。’经中所谓大智灌顶,是指于第十一地等觉位,蒙受十方三世诸佛灌顶,成三界之法王子位。 成品 (经第六、疏第十九、妙印钞第七十二) 所谓百字,其体是‘暗’字,‘暗’字之光明现百字之相,故称此为百光遍照王真言。在第十九品中揭示‘暗’字之字体,第二十品是叙说三密及与此字门相应者,于此品中揭示百字成就相。依‘暗’字之加持故,于意生八叶台上,安住于三三昧耶,因证得金刚微妙之极位,故谓此为秘密中之最秘,难得中之最难得者。 诵品 (经第六、疏第十九、妙印钞第七十四) 此品阐述百光遍照王之‘暗’字门的持诵法则。于‘暗’字之一字中揭示分别三十二字,是三十二相,仰等五字是八十种好。依百字成就持诵力,证成垢身及净身平等无异,又染心与净心亦平等无二,据此平等法界去除情见之冥暗,产生智慧的光明,遍满十方世界,恒作佛事,譬如如意宝珠应人之念愿,而普雨珍宝,只要一心一意的意乐、祈愿,则无所不成。 法品 经第六、疏第十九、妙印钞第七十四) 于此品中揭示‘暗’字字体‘阿’字之德。修真言行者以‘阿’字加持一切法而成无上正觉者,乃是因为加持一切法,使同‘阿’字之大空三昧。‘阿’字是本不生不可得空之义。因诸法本来不可得空,故行者之心,如与此‘阿’字义相应,就能达至诸法之源极,具足众德而得通一切佛法。 性品 (经第六、疏第十九、妙印钞第七十五) 此品阐述此经之要义。所谓要义,就法而言是净菩提心,就人而言是中台心王之大日尊。〈住心品〉云︰性同虚空,即同于心,性同于心,即同菩提。如是,秘密主!心、虚空界、菩提三种无二。此等以悲为根本,方便波罗蜜为满足。又在本品叙说菩提性,‘如十方虚空相,常遍一切无所依,如是真言救世者,于一切法无所依。’真言救世者是指胎藏曼荼罗之中台尊。真言救世者为诸法之所依,为一切之根源。因为是源处,是一切万有之本源,其本身固无所依据,故称无所依。 耶品 (经第六、疏第十九、妙印钞第七十五) 三三昧即三平等之义。心、智、悲三者平等为一,故名三三昧耶;佛、法、僧三者为一而平等,故曰三三昧耶;法身、报身、应身三者本来平等,故称三三昧耶;证悟心、佛、众生三者为无二无别,此亦为三三昧耶之义。三昧耶(samaya)即为平等,一致相应之义。 如来品 (经第六、疏第十九、妙印钞第七十六) 此品述说菩提、佛、正觉、如来四者。住于如实菩提心,且乐求彼之菩提者名为菩萨。满足十地,达至法之无性,上冥会于法身,下契合于六道者名为佛。觉法之无相,圆满十方者名为正觉。脱离无明之域,安住于自性智者曰如来。 护摩法品 (经第六、疏第十九、妙印钞第七十六) 护摩(homa)译作烧供。此品揭示外道护摩有四十四种,佛法之外护摩有十三种,并列举内护摩、外护摩之众缘支分及内护摩作业。 护摩主要者为本尊、火炉及行者。如炉火烧尽薪木般,本尊的智火可烧尽行者之烦恼薪;阿阇梨的智火,又烧尽弟子之无智薪,遂悉毁妄执之薪,唯住于此本初不生之一大圆明中而常受平等法界之大乐。具足外缘事而行称为外护摩。又住于瑜伽之妙观,而烧尽行者之烦恼垢者是大日如来之智火,如来之智火是行者自心本具之智光,观此本尊大日如来及行者与炉火为本来平等,称此为内护摩。 尊三昧品 (经第六、疏第二十、妙印钞第七十八) 此品揭示本尊有字、印、形之别,而字更有声及菩提心之别,印有无形及有形之别,形更有清净与非清净之别。字印形之三种中有二别,依有相及无相,声、有形、非清净是有相,菩提心、无形、清净为无相。此中凝滞于有相的,是作为念愿成就之结果者,为得有相悉地;而体达至无相,是为得无相悉地。无相悉地意为得佛果。 三昧品 (经第六、疏第二十、妙印钞第七十八) 无相非指无相空寂,而是指自性清净之圆明法体。离有相并非无相,而是认清圆明实性之不可思议实相,非认为有为法外有无为法。所谓有为法之三种世间,或有为诸行事的三密妙行,能照样还原至无相平等之法性。本经中前已揭示之三密妙行也皆因缘所生,如因缘灭,妙行也灭,故知三密妙行本无自性。妙行因其自体无自性,故不生不灭。因不生不灭故阿字成为契合于本不生际之深理。为使摄于实我实法见解之凡夫行者悟入无相一实之法体,依有相三密之行相,受无相阿字门之诱导,而使归入平等绝对之圆明者,为本经之要旨纲目。故真言行虽修有相三密之妙行,但心机一转而入无相平等之妙观,此为至极者。 诵品 (经第六、疏第二十、妙印钞第七十八) 真言法中有世间及出世间之别。世间持诵指以世间之福乐长寿等为目的的修法,出世间持诵是断烦恼妄想,而以得佛果为目的。持诵是等持口诵之意,将行者的心念专注于本尊,口诵为本尊誓要的真言。持诵本尊真言时,有心意念诵及出入息念诵之别。心意念诵是将行者的心力所念专注而念诵真言,出入息念诵是应出入息而口诵本尊真言之意。此为真言行成就之常规,若与此相反时,则徒劳而无效。 累品 (经第六、疏第二十、妙印钞第七十九) 嘱累之‘嘱’为付嘱之义,‘累’为继承之意。谓将此妙法付嘱于弟子,使继承法脉至千岁。但,弟子必须是法器者。传授密法需严择人、时、地,阿阇梨若怠忽严择,灾祸及身,此需严持警觉。 供养念诵三昧耶法门真言行学处品第一(大日经第七卷) 广明真言行者之用心,欲成就自利利他之愿行,是为证得无上智愿,是以提示真言行者修行之要点,作为得此无上智愿之手段。种种真言行法发生事,且于真言行中为何应以信解为主等,此品中均有详述。 增益守护清净行品第二(大日经第七卷) 清净行是真言持诵者之精要,若依此清净行将得世间出世间之胜妙果。日夜住于念慧,起卧照法则所示,必须注意不可放逸。放逸是罪恶之根,障害之源。清净六根,对无边无尽的众生界怀着慈悲忍辱之心,劝诱彼等于佛一乘道,使发起上求菩提之念;又定斋室空静处为住处,其中安置本尊及胜妙圣典,供妙花,燃净香,应于心中现观十方三世诸圣等,为本品所明。 供养仪式品第三(大日经第七卷) 净身于正业,住于定,念本尊,依真言及印契,从本尊所在之国土招请本尊,如念诵行法完了,奉送本尊回本土等,皆依真言、印契及观想来行此仪式。并且妙行中因易生魔障,故应仰请不动明王为守护者,可念愿求其冥助等,此品中均有说明。 持诵法则品第四(大日经第七卷) 此品揭示行者持诵真言时,应观‘佉’字于其顶,即思自身与虚空等同,其次观‘暗’字于颈内,而后持诵本尊真言,依本法身之加持力,可得成就诸愿,且谓持诵时可依时与相。时是持诵要定日限而行,相则是显现行者罪障净除的征兆。如无此征兆,可知持诵无效验。 真言事业品第五(大日经第七卷) 真言行者加持自身而成金刚萨埵,思佛菩萨等无量功德,于无尽众生界,起大悲心,将所修之善根回向于法界众生,自利利他;往返于生之迷界,而精进于福智之修集,可祈念圆满成就一切众生所有之希愿;又于清净处饰以香华,将自身观成观世音菩萨,安住于如来自性,加持自身。


如何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1、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

翻译的小常识
即将试卷的句子经第一步直译,再经第二步意译,亦即用自己重新组织的中文惯用语序字写出来.遇到生词,可联系上下句猜其词义;遇到难句与长句,可借助语法知识,划清句子的结构和内容的主次,迅速拆分成短句译出.另外,切记卷面必须保持整洁,书写清晰端正.有时遇到没把握的词句可暂用...

[读书]《鲁滨逊飘流记》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22.我觉得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有一句话说的好:“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这种兴趣的阅读,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23.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供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翻译高潮?代表人物有哪些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朝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和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1、从东汉到宋朝的佛经翻译,代表人物:玄奘、晋代道安、苻秦的鸠摩罗什。从两汉至唐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儒、道糅合。伴随着佛经的翻译入传,印度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天文...

...并在译经中一改生硬的“直译”为“意译”的名僧是()。。。乱世_百 ...
玄奘婉言辞谢,在弘福寺译经并完成《大唐西域记》,记录所见所闻,成为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正如印度史学家辛哈和班纳吉所说:“中国的旅行家如法显、玄奘,给我们留下了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不利用中国的历史资料,要编一部完整的佛教史是不可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玄奘主要在慈恩寺主持佛经翻译,...

宋璟文言文
玄宗感叹良久,更敬佩宋璟刚直不阿的品格。 公元719年,唐玄宗的妻舅王仁琛,到京城求取高官。玄宗帮他开了后门,给了一个五品官。 时任宰相的宋璟,坚决反对,他劝玄宗说:“王仁琛已得到许多恩宠,不宜再破格提拔。如他真有才能,应该经过吏部考核,才可授官。” 玄宗无奈,只好取消了先前的任命。同年冬,朝廷按...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但是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如果人生是一场戏,我觉得应该给这些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一个特写。尽管我知道时间不会给我...

山海经译文
本书的译文,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尽量避免以释代译。《山海经》的版本很多,其中注释本也有数种,如晋人郭璞所撰《山海经传》、明人王崇庆所撰《山海经释义》、清人吴任臣所撰《山海经广注》、清人郝懿行所撰《山海经笺疏》等,都是较重要的。其中尤以郝注本为集大成之作。他针对前人研究《山海经》,尚存“...

阿留文言文
3.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云霄汉;幽怨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是形容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

王氏门风宋史文言文翻译
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例如:原文: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

十堰市18032021075: 以下佛经的内容是什么: -
浦宽柳酚: 1、【大悲心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代伽梵达磨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千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现时流通的大悲咒,即此经宣说的咒语.大悲咒在我国甚具灵验,广为佛子所奉...

十堰市18032021075: 鸠摩罗什法师除了《金刚经》还翻译了哪些经文 -
浦宽柳酚: 鸠摩罗什译有 、 、、、、、《维摩经》、、、、、、、、、、、、、佛藏、菩萨藏等等.有关翻译的总数,依卷二载,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据《开元录》卷四载,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十堰市18032021075: 正规的大悲咒到底是多少句 -
浦宽柳酚: 84句是千真万确的对!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等名,共八十四句,是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智与大悲的法经,除娑喇娑喇一句是表五浊恶世外,其余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萨.咒就是真言.

十堰市18032021075: 他们是谁?唐朝时?唐朝时,有4位密教著名的译经师,他们是谁?
浦宽柳酚: 一是善无畏(637-735),他于开元四年到达长安,在菩提院译经,所译多为真言宗经典;二是金刚智(671-741),他于开元三年抵京,共译出密教经轨数十种;三是金刚智之门徒不空(703-774),原为南印师子国人,随师东来,助其师翻译经教,其师入灭,乃西行,广搜梵本,再到中国,奉敕翻译,先后共译出110部之多;四是般若三藏,来华后,于贞元四年,译《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及《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等数种,又译《华严经》四十卷,末卷《普贤行愿品》,为此经前两译(指六十和八十华严)所无,至此始得圆满,其功至伟.

十堰市18032021075: 密宗手印是做什么法时用的? -
浦宽柳酚: 佛菩萨及本尊的手印,象征其特殊的愿力与因缘,因此我们与其结相同的手印时,会产生特殊的身体的力量和意念的力量,这和佛菩萨及本尊修证的本位力量的身心状况是相应的. 手印(梵文mudra,藏文phyag-rgya),又称为印契,现常指密...

十堰市18032021075: 什么是密宗? -
浦宽柳酚: 不了解密宗的人,常认为密宗是专讲神通、神变或气功的法门,只是藏地喇嘛修持的教派,甚至还有资料说,密宗又名“喇嘛教”.这些说法都不合理.第一、把密宗视为搞神通的教派,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我们都...

十堰市18032021075: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大家所公认的四大译经师是谁?
浦宽柳酚: 有二种说法,一说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另一说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寂后火化,舌头不烂,这是表示他所翻译的经典,绝对可靠无误. 2. 真谛三藏(...

十堰市18032021075: 大悲神咒是什么咒是保佑什么的?
浦宽柳酚: 大悲咒的由来 大悲咒,是观世音萻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金刚智译)为一一三句;金刚...

十堰市18032021075: 请问首楞严经与首楞严三昧经在内容上的区别 -
浦宽柳酚: 《大佛顶首楞严经》: 凡十卷.又作大佛顶经、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朝般剌蜜帝译.有别于鸠摩罗什所译《首楞严三昧经》. 本经内容叙述阿难受摩登伽女之幻术,戒体将毁之际,佛遥知之,即遣文殊师利以神咒破幻术.其后,阿难与摩登伽女同诣佛所,佛乃为说圆解、圆行、圆位,乃至详说七趣以辨阴魔,及三摩提之法、根尘同源与缚脱无二之理. 《首楞严三昧经》: 共两卷,为鸠摩罗什所译.内容叙述坚意菩萨问能否疾证菩提三昧,佛乃为说首楞严三昧(勇伏定).其后舍利弗问佛三昧是否可远离魔境,佛遂放一切魔境,而以首楞严三昧降伏之. 南无阿弥陀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