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永久的生命》教案及知识点

作者&投稿:繁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教案# 导语】《永久的生命》是作家严文井1942年创作的一篇带有比喻的议论性散文,它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揭示出个体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而言,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高度赞美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告诫人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促人上进。以下是 无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永久的生命》教案

  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教学本文时,我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在引导学生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通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来进一步理解品味本文的重点语句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而,挖掘本文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对语文高度的感悟、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2017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五课《散文二篇》中的第一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散文,或写人记事,如朱自清的《背影》;或写景状物,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或议论抒情,如《散文二篇》。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前面的几篇文章的学习,也为《永久的生命》这篇这里散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生以及学情分析

  虽然本班有尖子生,但是中等生和中等偏下学生依然是全班学生的主力军,因此,对于此类哲理散文的理解上,会存在些许的障碍。上课时,不仅要培养尖子生的,树立榜样作用,还要重视中等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参与课堂,愿意走进文本,愿意探索他们未知的新领域。

  四、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作者,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感受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及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难点: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

  六、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用具:

  PPT课件、投影仪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诗歌简析:《有的人》

  本诗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所以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现出满腔的愤懑。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生谈感受)

  (二)、导入

  宗璞曾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这样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对此,大家是如何理解的?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当代作家严文井也有他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一起走进《永久的生命》!

  (板书: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三)、初读感知

  1、作者简介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2、检查预习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生注音,诵读并注意字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在此基础上理解识记,为后面理解课文做准备。

  3、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1)我们都非常可怜!

  (2)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3)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生反复诵读,体会其感情,并总结。

  4、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设计意图: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思考并理解作者面对生命,所书法的情感。进而教会学生这种不一样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层层推进,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完成教学目标。

  (四)、细读赏析

  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谈这篇散文是如何体现严老的语言风格的(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1、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2、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很多富有哲理且意味深长的语句,学生可四人一组,讨论、探究,并形成文字性的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在寻找语句的同时,会思考,会讨论,会分辨,进而组织语言,形成文字性的结论。不仅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了培养,也对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合作性学习方式进行了再训练。

  (五)、主题探究

  关于本文的主题,有以下几种理解,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最倾向于哪一种?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⑤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文本,组织语言,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本所蕴含的主题,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不同的理解,重点在于,怎么样才能结合文本,回归教材,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理有据的表达出来,这是设置本环节的主要意图。

  (六)、拓展延伸

  请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写写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提示:对联、小诗、横幅或一句话,等等。)

  (联系学生写这方面的能力)

  设计意图:前面训练了学生读的能力,说的能力,本环节主要是训练其写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能够看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程度,也能够看出学生对于生命的看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现。

  (七)、小结

  冰心在《谈生命》一文中这样说过: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八)、作业

  (九)、板书:

  生命的易逝 可怜

  永久的生命 生命的永久 感动 欲扬先抑

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永久的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教法:合作探究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

  二、展示:(10分钟)

  1、生字难字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2、多音辨析
  号

  口号(hào) 呼号(háo)

  颤

  颤抖(chàn) 颤栗(zhàn)

  3、形似辨析

  点缀(zhuì) 啜泣(chuò)

  频率(pín) 濒临(bīn)

  4、作者介绍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我。

  5、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段地创造新的生命。

  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四、深入探讨:(5分钟)

  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己探索,自由发言。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⑤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五、写作特色:(5分钟)

  1、欲扬先抑,章法井然

  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如“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然后再谈生命的永久,以小草,小牛犊为例,从正面展开,指出“它却永远存在”;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2、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永久的生命》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故事背景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三、理解词义

  1.洗涤:冲荡;清洗。

  2.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3.炫耀:照耀;夸耀。

  4.混为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5.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从时光一去不复返入手,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写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歌颂生命的奇迹。

  五、问题归纳

  1.作者是怎样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处?

  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些细琐的事情入手,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的变化表现出生命的易逝。这样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更有利于读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我们丝毫不能做主。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一步赞美生命蓄势。

  3.“它充满了希望,……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失去的只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就在前方。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

  4.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篇末点题,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生命是一个奇迹,它将永久存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课文主题

  《永久的生命》这篇散文抒写了生命的卑微、柔弱、易逝,但它又是永久的、充满希望的,我们应该赞美生命,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感谢生命,回报生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颓tuí鳞lín藻zǎo荇xìng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四季。(3)晓雾将歇。歇:消散。(4)夕日欲颓。颓:坠落。(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6)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永久的生命》教案及知识点
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如“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然后再谈生命的永久,以小草,小牛犊为例,从正面展开,指出“它却永远存在”;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2、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永久的生命》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是各单元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一着惊海天》教案及知识点
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一着惊海天》知识点 一、故事背景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二、理解词义 1.白手起家:比喻原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二章》教案及知识点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教案:《富贵不能*》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2、通过反复诵文章,培养文言语感。3、初步感知,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并初步感知“大丈夫”。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文章,培养文言语感学习难点:初步感知理解“大丈夫”...

部编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计划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部编 八年级 上册的语文教学计划,方便大家学习。 部编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从以往的表现来看,学生素质比较低,悟性比较差,在教学内容的理解上都有问题,学生学习习惯并不好,所以本学期对学生重点还在于整治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材简析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有哪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结构 2021年秋部编(统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人文主题,依次是:“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记忆”“山川美景”“情感哲思”“文明的印迹”“情操与志趣”。全册共有课文24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写作专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参考! 【篇一】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②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2、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

岳阳市19520845700: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多处运用了古诗这样有什么好处 -
邗高少林: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岳阳市195208457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知识点总结 -
邗高少林: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新闻两则》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要点: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培养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2)把握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特点,品味本课的语言.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

岳阳市19520845700: 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25课翻译 -
邗高少林: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作为职业的武陵人.(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走,忘记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夹杂其它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非常惊奇.(渔...

岳阳市19520845700: 这是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五课的课文题目《说屏》 说 “屏” 的屏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邗高少林: 如果没有这个引号,那么说屏这两个词连在一起,,有了这个引号,“屏”这种事物就显现出来了. 它不是一般的引用是指特定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类别.

岳阳市19520845700: 八年级上语文 第25课 人教版 -
邗高少林:[答案] 第二十五课是杜甫诗三首 《望岳》《春望》 《石壕吏))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

岳阳市19520845700: 初二上学期语文第15课课后答案以及13课赵州桥课后短文的短文练习题答案我要是能找到还用你们啊?真是的 -
邗高少林:[答案] 第十五课 1.课文写了屏的分隔作用,可以分隔室内室外,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还介绍了什么是屏和屏的种类. 2.作者对屏由小时候的向往,经过后来的深入研究,对屏充满赞赏之情. 3.好处是:课文引用古诗文,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而这...

岳阳市19520845700: 这是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五课的课文题目《说屏》 说 “屏” 的屏为什么要加双引号a 表示引用 b 表示强调 c 表示特定称谓和特殊含义 d 表示反语3 结合课... -
邗高少林:[答案] c 屏风的作用,屏风的分类,屏的设置 巧

岳阳市195208457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5课作者从哪3个方面介绍有关屏的知识 -
邗高少林:[答案] 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

岳阳市19520845700: 初一语文上册第15课观沧海 -
邗高少林: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市19520845700: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五课是哪五首诗? -
邗高少林: 25、诗词五首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过故人庄》《游山西村》 《渔家傲》(塞下秋风景异)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