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救济

作者&投稿:寸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悬壶济世是什么意思?~


古人说,医者父母心,医为仁术。古代名医以己之精湛医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可谓功德无量,而他们索取的往往是很少的。正所谓“但愿世上少病人,何愁架上药生尘”,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悬壶济世】 悬壶济世为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之说。“悬壶”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典出《后汉书》及《神仙传》,与道医壶公有关。“壶”疑由“葫”、“瓠”因同音通假而来。后世药房有以葫芦为幌子者,药厂亦有以葫芦为商标图案者,又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说。 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其典概源于此。
  《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列传》云:“费长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子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惟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其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复乃就耧上侯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遂欲求道,随从入深山,翁抚之曰:子可教也,遂可医疗众疾”。
  这段颇为神奇的记述也见于《神仙传》卷九《壶公传》中,声称“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余卷,皆出于壶公……”传说世有壶翁(约公元2世纪),不知其姓名,一称壶公。“一说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一《小园赋》谓:“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谓"壶公姓王"。《三洞珠囊》称"壶公谢元,卖仙药"。
  壶公乃是东汉时一位卖药的老翁,有道术,善用符治病。因常悬一壶于市头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故后世称行医为“悬壶”。以此观之,壶翁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人称壶翁,民间传说多有其神话故事。壶翁曾传医术于费长房。记载虽语涉传奇,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壶公、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壶公的事迹传之甚广,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几乎无不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或于诊室悬葫芦为医之标志,今仍有不少药店、制药厂等沿以为用。这一典故流传甚广,至今人们日常语言中还有“你胡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的口语。
  另有“壶天”一词,与壶中同义,也指道家仙境。壶中天地,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唐·李中《赠重安寂道者》:“壶中日月存心近,岛外烟霞入梦清。” 无论人们如何去追究壶公的身世,他都不失其神仙特征。壶公所住的壶中、壶天,上有日月经天,下有楼台拔地,这个模拟现实的神仙世界,全是在壶中化育的。神仙信仰在其萌芽之际就开始虚构一个神仙居住的乐园,这个乐园,可使人类摆脱在世上无法摆脱的生老病死之桎梏,得到永生不死的保证和一应俱全的享受。神仙信仰在先秦时就遍及华夏、楚、越各文化圈,所以各地的方士虚构了很多神仙乐园,其中影响很大的当数西部的昆仑山和东部的三神山的传说。
  【古代名医论“医德”】
  ⑴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之膏肓也。(孙思貌论大医精诚)
  ⑵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⑶屡用屡验而心有所得,不篡集以补报天地,公于人人者,亦欺也,欺则天良日以蔽塞,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愈昌。(李挺医学入门)
  ⑷吾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惟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设使前医用药尽是,何复他求;盖为一时或有所偏,未能奏效,岂可概将前药为庸耶。(龚廷贤万病回春)
  ⑸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拨之。(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
  ⑹故为医无才、无学、无识不可也,为医而恃才、恃学、恃识亦不可也。必也平心以察之,虚心以应之,庶乎其也夫。(回春录序)
  ⑺医家误、强识病,病不识时莫识病,谦恭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医家误,不克己,见人开口便不喜,岂刍荛有一能,何况同人说道理。(程锺龄医学心悟)
  【古代名医的医德医术】 据《中国医学史》载,我国历代名医辈出,他们不仅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其一言一行,均可供我们借鉴与效法。兹举例简介如下。
  1、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明代名医徐春圃说:“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不浅)。”纵观我国历代卓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一不是在“精”字上下了一番苦功的。他们毕生勤勤恳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终于取得了学术上的辉煌成就,羸得了后世的无限景仰。例如东汉张仲景,年轻时曾从张伯祖学医,由于他勤奋好学,医术“精于伯祖”。他生当战乱频繁、疾疫流行的东汉末年,生灵涂炭,死亡载道,他的家族两百多人,不到10年,就患病死去三分之二。他目睹这种惨状,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心研究古典医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提高,撰成《伤寒杂病论》16卷,创立“辨证论治”的纲领,成为中国医籍的经典,他被后人尊之为“医圣”。又如唐代孙思邈,幼时多病,从少年时便酷爱医学,直到白发苍苍垂暮之年,仍然手不释卷。他活了一百多岁,多次拒绝隋唐两代朝庭的聘请,长期在民间行医,一生“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在古稀之年,撰成《千金要方》30卷。过了30年之后,年已百岁,不顾年迈,犹恐沧海遗珠,又继续旁搜博采,精益求精,撰成《千金翼方》30卷,以与《千金要方》相辅相成,二书合称《千金方》,是传世不朽的医学巨著,他被后人尊之为“药王”。又如明代李时珍,三代业医,家学渊源,博学多材,热爱医学,他曾自我介绍说:“幼多羸疾,……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他以学习为乐,读书犹如吃甘蔗饴糖一样甜,他鉴于历代本草书讹误和缺漏不少,因此下决心编写一部新的本草著作。从34岁开始,“岁历30稔,书参800余家,稿凡3易”,终于在60岁时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举世闻名的药学巨著,郭沫若称其为“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
  2、对待病人,认真负责。
  医为仁术,济世为怀,病家延请,有求必应,治病救人,认真负责,这是我国历代名医的优良传统。医生对任何病人都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和爱护,视他们如亲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医生还要急病人所急,有请必往。元代朱丹溪医名甚噪,“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先生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仆人告痛,先生喻之曰: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遇危重病人,要积极抢救,例如战国时名医扁鹊(秦越人),是一位民间医生,周游列国,一日,路过虢国,遇虢太子突然发病,昏迷半日不醒,众医束手无策,虢君请扁鹊入视,扁鹊通过详细认真的检查,对虢君说:“若太子者,所谓‘尸蹶’者也,太子未死也。”乃使他的学生外施针灸、砭石,内服汤药,经过抢救,终于转危为安。中医治病,重视整体,强调辨证,医生临床,望、闻、问、切四诊必须兼施,清代喻嘉言主张“先议病,后用药”,立“与门人定议病式”,充分体现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某些粗心大意,敷衍塞责的庸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他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3、心存济世,不图酬报。
  扶贫济困,施医赠药,也是我国历代名医的优良传统。例如三国时名医董奉,籍福建,侨居庐山,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民间医生,他为人治病,不收诊金,凡重病患者,治愈后,在其房前屋后种植杏树5株,轻病者种1株,作为酬谢。数年之后,种杏10余万株,郁然成林。杏熟易谷,用以救济贫苦病人。后世“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传为医林佳话。又如唐代名医沈应善,江西新建人,精医术,有仁心,遇有疫疾流行时,则购储药物,在其宅旁构筑一舍,收留病人,医药费和伙食费一概不收。对待病人,来者不拒,“既来之,则安之”,因命其舍为“来安堂”。又如清代名医张明征,江西婺源人,曾供职太医院,后回籍开业,曾在途中遇一贫苦无告者患痢甚剧,视之恻然,令仆负至其家,服药调治,月余痊愈,仍给资遣其回家,临走时亦不问他的姓名和住址,时人称颂其“视天下犹一家,救路人若骨肉”。医术是仁术,学医的目的是为治病救人,而不是为发财致富。李东垣晚年收罗天益为徒,第一次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他:“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即问你来学医,目的是为赚钱图利,还是为传道济世?天益答道“亦传道耳”,是为了传道济世。当即收他为徒,后来罗亦为名医。可见我国古代名医对学生的学医动机,道德品质,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4、尊敬老师,虚心求教。
  我国历代名医,多数人出身于“师传”,如扁鹊拜长桑君为师,仓公(淳于意)拜公乘阳庆为师,张仲景拜张伯祖为师等等,他们尊敬老师,虚心向老师学习,终于“尽得其传”,甚至成就超过了他们的老师。金代李东垣,家赀富有,热爱医药,闻张元素有医名,乃捐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得其传,后来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元代朱丹溪,慕武林(杭州)罗知悌擅长医学,往返十余次,“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使罗氏深受感动,遂将全部医术传授给他,后来他也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清代叶天士,虚心好学,闻某人擅长治某病,即前往拜访求教,先后共拜访名师17位,他能汲取各家之长,后来成为名家,尤其对温病学贡献最大,是清代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以上事例很多很多,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古代名医医德拾零】 我国古代名医的高尚医德被人们传为佳话,千秋流传,成为医界之楷模。
  三国时,吴国名医董奉治病不收费,只要求被治愈者在他住所周围种植几株杏树。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收获之后,又将所得用以救治贫民或流亡路过者。后人便以“杏林”作为医界或诊所的代名词,现在还常见以“杏林春暖”的匾额或锦旗来赞颂有成就的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因医术精湛,到他诊所求治者很多,常要排队就诊。为了减少病人排队之苦,他将一些常见病药方,刻在石碑上,立在住所路旁,让病者自己照方治疗,不取分文。对于危重病人求治,不管路途远近,也不管自己饥饿疲惫,总是一叫便到。一天,他看完了病正待用晚餐,有人求他出诊。他正要前往时其妻说:“饭已端上桌了,吃了去吧!”孙医生正色对妻道:“一顿饭不吃饿不死人,可误了诊治时间就要出人命。”说后,提着药箱就走。
  明代名医陈安功严格为病人守密,遇有不便之患,虽对妻子亦不谈。一次,一妓女患性病,陈大夫诊断后,正在处方时,他妻子有事来找他。他怕妻看出药方是治性病的,忙用手捂住处方,说:“此方不可看矣!”妻知道丈夫为病家守密,也就止步不前,待此女拿走处方后方敢上前。陈医生为病者守密这一医德一直流传下来,至今医界还有为病者守密的规矩。
  清代江南名医叶天士行医从不苟且,哪怕是微小的希望也要尽心尽力。一次,他路过一农家,听屋内一片哭声,便走了进去,一问才知是有人“暴病身亡”,他在“尸体”旁观察良久,取出银针在“死者”身上扎了几针,这人果然起死回生。叶天士名声大震,说他连死人也医得活,他却说:“我哪有这等本事,只不过我诊病比较细心罢了!”


悬壶救济
因常悬一壶于市头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故后世称行医为“悬壶”。以此观之,壶翁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人称壶翁,民间传说多有其神话故事。壶翁曾传医术于费长房。记载虽语涉传奇,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壶公、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壶公的事迹传...

悬壶济世的解释
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首先来看“悬壶”。壶,大家都知道可以当做盛器来装水装酒或其他东西。在古代,“壶”指的就是“葫芦”,葫芦也可以装水装酒的。“悬壶”就是悬挂葫芦。再来看“济世”,指的是救济或救助世人。所以,简单的直接理解“悬壶济世”的意思就是悬挂葫芦救济世人。...

悬壶济世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悬壶济世这个成语的由来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与壶公传说
是“药葫芦”与悬壶济世。“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寓意是赞颂医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中国把医生开门坐堂,为病人解除病痛称为“悬壶济世”,这是人们对医生的一种赞誉,是古代称赞医者治病救人如同救济世界。

杏林指什么
据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东吴有位叫董奉的名医医术精湛长年隐居深山,为人治病却不收报酬。凡患重病被他治愈者只需在其宅边、园内栽下5棵杏树 光阴荏苒,栽下的杏树愈来愈多,收获时节便以谷子与前来买杏的人作交换董奉用杏换来的谷子年年堆满仓。他用谷子救济贫困百姓和路过缺盘缠的...

为智力残疾者的公共设施有哪些;为视力、肢体、智力和听力残疾者的关怀行...
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2、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救济、补助;3、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兴办福利院和其他安置收养机构,按照规定安置收养残疾人,并逐步改善其生活。

王羲之为救济灾民为想出了什么主意让财主交出了粮食
乡亲们一听,都夸牛财主乐善好施,忙叫唐兴叩谢牛鲁,然后帮助唐兴安葬了父亲,又一起凑钱买了一壶好酒,让唐兴送到牛鲁的府上。这件事本来就算完了,谁知道五年之后却又起了风波。这五年间,唐兴靠卖苦力赚了一些钱,买了几亩山地,盖了几间草房,还娶了妻生了子,过上了好日子。牛鲁见其有...

2008年南方雪灾的救济的英雄事迹
1月26日下午1时,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的送电线路工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三位同志在望城县桥驿镇力田村沙坪变电站实施高压电线除冰作业时,因铁塔坍塌而壮烈牺牲。1月28日湖南省政府正式追认为他们为革命烈士,共青团湖南省委追授他们为“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标兵”。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与壶公传说相关
是“药葫芦”与悬壶济世。“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寓意是赞颂医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中国把医生开门坐堂,为病人解除病痛称为“悬壶济世”,这是人们对医生的一种赞誉,是古代称赞医者治病救人如同救济世界。

武汉市13489585382: 悬浮救济是什么意思 -
大狐伏小儿: 是“悬壶救世”吧,没听说“悬浮救济”的.“悬壶救世”:以前有一称壶公的,在集市上卖药,药到病除,不二价,而卖药所收的钱却用来救济穷人,故悬壶救世就是买药治病救人的意思.

武汉市13489585382: 悬壶济世是什么意思? -
大狐伏小儿: 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汉代的某年夏天,河南一带闹瘟疫,死了许多人,无法医治.有一天,一个神奇的老人来到这里,他在一条巷子里开了一个小小中药店,...

武汉市13489585382: 成语悬壶济世什么意思!! -
大狐伏小儿: 古代的医生行医往往在自己的医馆门口挂一个葫芦,这个葫芦就成为药壶,是医生出诊时带的乘药容器.后来就把悬壶来代称医生挂牌行医. 济世:救济世人, 合起来就是医生挂牌行医,救济世人,解除世人的病痛

武汉市13489585382: 悬壶济世的解释是什么? -
大狐伏小儿: 从字面上看,“悬”就是“提着”的意思,“济”:救济,接济.连起来就是提着壶接济世人.经常被指为做善事,一般形容医生类得人..

武汉市13489585382: 悬壶济世的意思 -
大狐伏小儿: 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武汉市13489585382: 古人治病救人为何叫“悬壶济世” -
大狐伏小儿: 元代诗人钱昱有诗传世:“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悬壶济世”便成为治病救人的代名词,也是古代医家追求的人生境界. 这里的壶,即壶卢,是葫芦的别称,又名蒲芦、瓠瓜、匏瓜等.葫芦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夏秋开花,秋冬结果...

武汉市13489585382: 什么叫悬壶济世?这个故事怎么来的 -
大狐伏小儿: 很高兴为你解答,此为答案结果: 悬壶济世: 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曰: “费长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

武汉市13489585382: 悬壶济世是什么意思,救死扶伤是什么意思,两者有关系吗? -
大狐伏小儿: 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救死扶伤,扶:扶助,照料.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两个成语都是歌赞医护人员一心为民,去除病痛的,赞杨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

武汉市13489585382: 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成语解释 -
大狐伏小儿:[答案] 0 0 “妙手”意思是医术高明,意同“妙手回春”,“仁心”是指心地仁慈.心好,手艺高!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寓意:赞颂医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 出处:后汉书-...

武汉市13489585382: 请问:“悬壶济世”一词中“悬壶”的意思和出处是什么? -
大狐伏小儿: 悬壶济世: 悬壶济世为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之说. 《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曰: “费长房者,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子楼上睹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