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礼上》12

作者&投稿:允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已驾,仆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取贰绥,跪乘,执策分辔,驱之五步而立。君出就车,则仆幷辔授绥,左右攘辟。车驱而驺,至于大门,君抚仆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门闾、沟渠,必步。

如果是要驾驶国君的马车,那么仆人应手持马鞭站立在马前。套好马车后,仆人要让车轮转动起来,以检查马车的效果,然后,振落衣服上的灰尘从右侧登车,拉起副绥,以跪姿乘车,两手分握缰绳,让马车驱前五步立定。国君出来登车时,仆人要一手握住缰绳,另一手把正绥递给国君,国君登车后,左右护从都要退让开。马车驱动后要小步快跑,到了大门时,国君按住仆人的手,示意停车,并回头命令车右登车。在经过城门、里门和沟渠时,车右必须下车,护车步行。

凡仆人之礼,必授人绥。若仆者降等,则受;不然则否。若仆者降等,则抚仆之手;不然,则自下拘之。

做为驾车的仆人,必须把登车的绳子交给登车的人。若是仆人的身份较低,乘车者就接受登车绳,否则,就不能接受。若是驾车者身份较低,登车人在接受登车绳时,应抚按仆人的手,示意客气;否则,就应从驾车者的下方直接把登车绳抓过来。

客车不入大门。妇人不立乘。犬马不上于堂。故君子式黄发,下卿位,入国不驰,入里必式。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之。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cuò)拜。祥车旷左。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左必式。仆御妇人,则进左手,后右手。御国君,则进右手,后左手而俯。国君不乘奇车。

做为客人的车驾不能驶入主人家的大门,妇人不要站立着乘车,犬马不能牵到堂上。君子乘车遇到老年人时,要凭轼表示敬意;遇到比自己地位高的卿,要下车示敬;进入国门时,不可让车马驰骋;进入里门时,必须凭轼示敬。国君派人来传唤,即使来的人地位卑贱,大夫和士也必须亲自去迎接。身披盔甲的人不要拜,若是拜了会有损军容。祥车要空出左边的车位,但若是乘坐国君的车驾,就一定不能空出左边的车位(否则是大不敬,表示国君死亡);这时,在左边位置上乘车的人必须始终凭轼(表示心里的不安)。若是仆人给妇人驾车,应伸出左手执缰绳,右手后缩(避嫌)。给国君驾车,就要伸出右手执缰绳,左手后缩,同时向着国君的方向略微俯身,以示尊敬。国君不能乘坐装饰奇特的车。

车上不广欬,不妄指。立视五巂(guī),式视马尾,顾不过毂。国中以策彗恤勿驱,尘不出轨。

在车上不能肆意的大声咳嗽,不能任意的指指点点。站立在车上时,视线大约有车轮滚动五圈的距离;凭轼时,视线只到马尾;回头看时,视线不超过车毂。进入国都时,就要用竹叶做的马鞭轻轻的搔抚驾车的马,不能驱赶马车,不能在车辙外扬起尘土。

国君下宗庙,式齐牛。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载鞭策,不敢授绥,左必式。步路马,必中道。以足蹙路马刍,有诛。齿路马,有诛。

国君乘车在经过宗庙时要下车,遇到祭祀的牛时要凭轼行礼。大夫、士经过国君的门时要下车步行,道上遇见路马要凭轼示意。乘坐路马,必须穿上朝服,带上鞭策,不能把车绳交给他人,必须站在车左,凭轼行礼。若是牵着路马步行,必须走在道路的中间。凡是用脚践踏了路马的草料的人,要受到谴责;查看路马齿龄的,也要受到谴责。

(所谓礼制,不仅是礼法的制度,对于不守礼者还要受到法的制裁啊。孔子要驾车行道,践踏草植等行为不端者都要做出应有的惩罚。对比如今的酒驾、任意践踏及损坏公物等不良行为的惩处,如出一辙。只是时代不同,相应的礼制也有所变化,但总的的原则没变,就是不守礼者必受罚。)


谁知道“临”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例如:《宋史·赵普传》:今陛下君临四方。白话文:现在陛下从上监视着四方。3) 面对(上对下,尊对卑)。例如:三国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白话文:面对着这篇表章,我眼泪不停地流。4) 碰上,逢着。例如:《礼记·曲礼上》:临财无苟得,临难毋苟免。白话文:...

期颐是是什么意思
期颐是是什么意思 期颐,词意指百岁之寿的老人。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 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百岁期颐是什么意思。古代年岁的别称。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

古代男子有及屏之说么?及冠是多大年龄?于弱冠是否相同?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

拾级而上是什么意思
表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拾”读作shè,其中“拾级”为汉语中的一个词语。“拾级”意为“逐级登阶”。原句“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出自《礼记·曲礼》。段落节选: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

龙钟,耄耋各是多少岁
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期颐之年:指百岁。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中国古代年龄的称呼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我七八岁时用古文怎么说?
10.束发:男子15岁。古代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12.弱冠:男子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时汉族男子成年礼20岁行...

筷子在古代叫什么﹖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引证 一、先秦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译文:汤里有菜可使用梜)。二、西汉书法家史游《急救篇》中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译文:筷子,又名梜,是夹食物的)。三、明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

关于礼仪的诗句全诗
《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文明礼貌 学习争先虽重要, 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 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 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 树立新风我做到。 文明乘车歌 同学们,要记牢, 上下车时队排...

古代文言文表示年龄的称谓
12、弱冠:男子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13、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耳顺:60岁。 来源于《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用而立指30...

平和县17265594555: 古代未成年女性的总称 -
缑趴柏力: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 , “龆 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

平和县17265594555: 20岁是什么称谓 -
缑趴柏力: 弱冠 附上古代年龄代称如下: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 孩提:又作“孩抱”,泛指儿童. 垂髫:(tiáo):古时童年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指童年、幼年. 总角:指童年时代. 始龀(chèn):儿童开始脱去乳牙.长出恒牙.因此...

平和县17265594555: 安鸿渐文言文翻译 -
缑趴柏力:[答案] 水出高原 【原文】 安鸿渐有滑稽清才,而复惧内.妇翁死,苦于路,其孺人性素严,呼入繐幕中诟之曰:“路哭何因无泪... 11、路哭:见注释6. 12、严戒:严厉地告诫. 13、来日:明日,次日.《礼记·曲礼上》:“生与来日,死与往日.”郑...

平和县17265594555: 古代关于年龄的叫法有哪些?比如二十岁:弱冠 -
缑趴柏力:[答案] 1.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

平和县17265594555: 一旬是几天? -
缑趴柏力: “旬”作为时间概念,是一个多用的不定词,如果按日计算,一旬=10天.如果按年计算一旬应该是12年,既:一个完整的属相年.如此计算旬的时间单位应该是一旬=12年,年过五旬应当是60岁而非50岁. 旬的基本字义: 1. 十日为一旬...

平和县17265594555: 谁有儒家经典的10句名言 -
缑趴柏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孟子·离娄下》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自满会招致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平和县17265594555: 谁知道中国年龄称谓? -
缑趴柏力: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平和县17265594555: 中国古代年龄的称呼 -
缑趴柏力: 1.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

平和县17265594555: 文言文一个字形容人老了是什么字? -
缑趴柏力: 耳顺、古稀、耄耋(mào dié)、期颐(100岁)、人瑞(100岁以上)1. 襁褓:不满周岁.2. 孩提:两至三岁.3. 髫年:女孩七岁.4.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

平和县17265594555: 诸子百家中有关道德的名言 -
缑趴柏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