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在古代叫什么﹖

作者&投稿:殳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筷子在古代叫什么﹖~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
汉代戴圣编写的《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意思就是汤的有菜的使用梜来夹菜;
汉代史游的《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意思就是箸,也叫做梜,是用来夹东西的物品;
《礼记》中郑玄注“梜,犹箸也”,意思就是梜,也就是箸;
清代吴敬梓创作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写有“走堂的拿了一双筷子两个小菜碟又是一碟腊猪头肉。”。

扩展资料:
使用方法
正确拿筷子手势和使用方法并不唯一,但是都大同小异。上面的筷子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下面的筷子要固定,只动上面的筷子,然后夹住食物,这点很关键。两根筷子头部合起来,筷子尖对准,很容易就能夹起吃的东西。
使用的礼节
1、夹起食物之后,不应该放回盘碟。
2、赴宴的时候,不应提前于主人动筷子(汤匙亦然)。
3、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在菜盘上来回的转而却又不夹菜。
4、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筷子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

引证

一、先秦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译文:汤里有菜可使用梜)。

二、西汉书法家史游《急救篇》中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译文:筷子,又名梜,是夹食物的)。

三、明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一书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译文:民间的习俗忌讳,各地都有,而吴中为严重。如行船忌讳‘住’,意思是‘翻’,所以以‘箸’为‘快儿)

原来,“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筷子乃竹木所制,久而久之,后人就把“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扩展资料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约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餐叉直到战国时仍在用,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

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

世界上最长的筷子是以百年以上的老红松木为原料,历时一年制作完成,其长度为6.295米,方头宽11厘米,圆头直径7.5厘米,重达53.7千克,现保存在沈阳的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筷子



筷子在古代叫箸。

“筷子”取代“箸”的最后一幕是其的英语翻译。筷子曾经令初来中国的西洋人大为惊叹,万历年间的传教士利玛窦对明末频繁举行的宴会上繁琐而慎重的礼仪、精致而铺张的饮食及其器具倍感新奇,尤其使其感到震撼的是中国人吃东西竟然不用刀叉。

这位与徐光启一道将数学术语引入汉语的学者却忘记了将“箸”或“筷子”的称呼介绍给他的欧洲同胞。直到两百多年后,流行于上海租界的“洋泾浜英语”始将“筷子”译作chopstick,意为“很快的棍子”。虽然翻译者未必了解当初改“箸”为“筷”的出典,却也歪打正着,不能说什么错误了。

扩展资料:

送筷子的寓意

送新人寓意着祝福别惹珠联璧合,快生贵子;送恋人寓意着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送朋友寓意着平等友爱,和睦相处;送师长寓意着耿直正直桃李回报;送老人寓意着快乐永久,福寿无疆;送孩子寓意着筷长筷长也就是谐音快长快长。

送老外寓意这国际友谊的源远流长;送商友寓意这双木成林,希望可以合作长久;送爱人寓意着双宿双飞,同甘共苦;  送乔迁的人寓意着快快发家,祝福别人乔迁快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筷子



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汉代时已称“箸”,明代开始称“筷”。

引证

一、先秦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译文:汤里有菜可使用梜)。

二、西汉书法家史游《急救篇》中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译文:筷子,又名梜,是夹食物的)。

三、明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一书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译文:民间的习俗忌讳,各地都有,而吴中为严重。如行船忌讳‘住’,意思是‘翻’,所以以‘箸’为‘快儿)

原来,“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筷子乃竹木所制,久而久之,后人就把“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筷子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最长的筷子是以百年以上的老红松木为原料,历时一年制作完成,其长度为6.295米,方头宽11厘米,圆头直径7.5厘米,重达53.7千克,现保存在沈阳的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扩展资料

使用筷子的礼节:

1、夹起食物之后,不应该放回盘碟。

2、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或用餐时拿筷子指手画脚。

3、不能将筷子插入一碗米或饭。这是祖先奉献物安置方法,有不祥的征兆,参见脚尾饭。

4、不与他人的筷子相争。

5、赴宴的时候,不应提前于主人动筷子(汤匙亦然)。

6、在有些国家,会等客人(或者在座最年长者)动作才开始吃饭。

7、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在菜盘上来回的转而却又不夹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筷子





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

历史记载,大概3100多年以前,我们就已经有了象牙筷子,《史记》记载:“纣始为象箸而箕子怖”,殷纣王是殷代末期,纣王因为他很奢侈,他把大象打死以后 ,把象牙锯下来做筷子,以显示他的豪华的气概,这是我们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这算起来,已经有3100年,就是公元前1100 多年,已经有了象牙筷子。但作为历史来说,他并不是中国的第一双筷子,而仅仅是第一双象牙筷子。

根据研究,我国筷子的历史还要前推1000年。我们最早的筷子是竹木筷,而不是象牙筷。我们的老祖先为了方便捞煮熟了的事物,就在原始森林里取下树枝,在陶锅里而捞菜,在捞来捞去的过程中,逐步逐步产生了筷子的雏形。这个最原始的筷子应该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并不象我们现在这么有规则。等到了"纣始而象箸而萁于怖"时候,筷子已经形成了,粗细长短都相同了,这样说来,我们中国有筷子的最早的雏形一直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

远古的时侯,筷子多是就地取材的树或木棍、天然的动物骨角,原始社会末期是修削后的木筷或竹筷。夏商出现牙筷、玉筷。春秋战国,庄重古朴的铜筷铁筷,汉魏六朝,光亮秀丽的漆筷、精致名贵的银筷和金筷出现。近来,质料各异的筷子名目繁多,有象牙筷、犀角筷、乌木镶金筷和各种玉筷。

在我国的唐代,银制的筷子是最出名的,因为金筷被皇家所垄断,别人不能再用,但是银筷却可以,一般大户人家都用银筷。自唐代产生了银筷之后,到现如今银筷仍然很流行,有流传说,银筷子能够验毒,那有毒的东西用银筷子插进去以后,原来的银白色发黑。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古代叫女儿叫千金叫儿子叫什么
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

先秦大家都叫“子”,为何会这么叫呢?有什么典故?
先秦时期一般是指在秦朝以前的时代,一般我们都会把这个范畴限定在夏商周及春秋和战国这几个历史时期,那么在这段时期里,我们会注意到几乎人人都叫“子”,关于这样的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子”并非直接姓名,而只是一个代称。孔子原名孔丘,老子原名李耳,除此之外还有韩非子...

为何先秦诸家都叫“什么子”?例如孔子,孟子,墨子
子 #zǐ 【释义】①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父子|孝子|独生子。②人的通称:男子|女子。③古时指有学问的男人,也指老师:孔子|夫子|诸子百家。④植物的种子:瓜子|结子儿。⑤动物的卵或幼崽:鱼子|鸡子。⑥幼小的;小的;嫩的:子鸡|子猪|子姜。⑦派生的;从属的:子公司|子系统。

古代的子是什么意思?
1、子弟 读音zǐ dì,意思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泛指年轻的后辈。 又指从军者,兵丁。2、子女 子女:指的是父母的儿子和女儿,还有别的说法是年轻的少男少女。古代有用“子女”指男女奴隶。3、子孙 子孙,汉语词汇。拼音:zǐ sūn 基本解释: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指儿子 。4、子规 子规,又...

儿子、孙子在古代时的尊称是什么?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平时多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如新环境中的安全通道、运动安全、交通安全等等,凡事一定要以...

为什么古代教肓家都叫什么子,如孔子
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先秦诸~

为什么古时候的那些思想家,要叫什么什么子比如,老子,庄子等等??_百度知...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literate and officialdom (in feudal China)]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赵彦卫《云麓漫钞》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man]子年少。——晋·干宝《搜神记》而独不足子所乎。——明·刘基《卖柑者言》子之说。

子是古代对什么的尊称
子是古代对有德行的人的尊称,例如老子、孔子、墨子、鬼谷子、韩非子等。

古代为什么有些人叫什么什么子,例如孔子,孟子,男性加子,那女性呢?
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

为什么古代的文人好多的名字都叫子某某,如子贡,子瞻,子美,有什么特殊的...
中国古代文人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

集美区17257586654: 筷子古时被称做什么? -
木治硫酸: 说到筷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国有历史记载的已经有3100年了.筷子的筷字是怎么发展演变过来的呢?它为什么叫做筷子呢,筷子这个词,在汉语里有关的读音就有三个,要说字最少有六个,常见的是箸,一个竹子头一个或者的者,...

集美区17257586654: 古代布菜的筷子叫什么 -
木治硫酸: 筷子,古代叫“箸”

集美区17257586654:      1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礼记》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梜,犹箸也”.《史记》谓“纣始为象箸.”这些都说明“箸”... -
木治硫酸:[答案] 16.历史 17.古代使用筷子的情况 筷子沿用至今的原因 逻辑顺序 18.C 19.(1)取材方便、制作容易 (2)分量轻、使用灵活 (3)取物准确 20.C

集美区17257586654: 筷子古代叫什么 -
木治硫酸: 筷子在古代叫作箸,最初都是用竹子做的,竹字头表示材质.

集美区17257586654: 古人如何称呼筷子 -
木治硫酸: 箸[zhù]1.筷子.2.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3.古同“著”,明显.

集美区17257586654: 古代时候的筷子叫什么? -
木治硫酸: 箸.古代的筷子

集美区17257586654: 古时候的筷子被人们称做什么?
木治硫酸: 称其为“箸”

集美区17257586654: 筷子是起源我国的餐具,他在古代叫什么 -
木治硫酸: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集美区17257586654: 筷子最早叫“箸”后为什么叫“筷子”? -
木治硫酸: 古代叫“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帮助吃饭的工具,也叫“筯”,还叫“棶”,因为“箸”和“住”是谐音字,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后来就用停住的反义字”快“加个竹字头,就成了现在筷子名称的由来.清朝赵翼曾引用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说:起於吴中.凡舟行讳“住”讳“翻”,故呼“箸”为“快子”.

集美区17257586654: 古代的筷子是什么样子的 -
木治硫酸: 古代“筷子”蕴含的“箸文化”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相当久远,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古人便开始使用筷子了.几千年来,有关筷子的说法、用法和忌讳等等,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箸文化”—— 筷子的最早记载 始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