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制度始发该发扬

作者&投稿:幸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礼乐制度是由谁制定的~

周的礼乐制度就是等级制度


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俏”(“ 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所说“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是比较多的,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等。籍礼是用来监督平民在“籍田 ”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以维护称为“籍”的办法的。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大搜礼具有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性质,起着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的作用。乡饮酒礼在于维护一乡之内贵族的宗法制度和统治秩序。乡射礼具有以乡为单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习的性质。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农田制度的变革,“籍”的方法废除不用,这时籍礼只是统治者用来表示关心农业生产的礼仪。由于军队成分和战斗方式的改变,原来的大搜礼就失去作用。由于地方组织的改变,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的性质也不同了。这时由于中央集权政体的建立,执政者统治的需要,重视的是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荀子》的《礼论篇》着重讲究祭礼和丧礼,对丧礼讲得特别详细,就是为当时的礼乐制度制造理论根据的。

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今人应该怎么样去评价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呢?纵观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其是利弊相兼的,其弊端明显大于利益所在!因为,后来的许多折腾和压抑中国人的不良社会制度文化现象,都是因袭于这个礼乐制度所产生出来的。所以,中国古代礼乐制度,又可以被称之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和三纲制度文化。

  原创,加分~~~~~~~~~`多加点分:

  古代礼乐文明,实际上也就是古代的礼乐制度,其实礼乐制度,就相当于现在的道德准则,而孔子是最推崇这个的。所以我们现在就继承着礼乐文明,不过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使这些传统的东西不断流失,让人感就不到它的存在。
  看看奥运会开幕式的击缶而歌震惊世界,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的具体体现。说明古代礼乐对现在的重要性,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长,让世界各国感到惊奇,这是我们的骄傲。
  近二十年中,学术界至少有过两次关于中西文化的大讨论,其成绩是为大家所公认。不无遗憾的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讨论,绝少有人系统地论述到古代的礼乐文明。作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这种现象令人多少感到不解。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而庞大的体系。它的核心是什么?1983年,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钱先生的见解十分精辟,我完全赞同。事实上从古代中国的家庭到家族、国家,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从国家典制到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看不到这一点,就无法从本质上把握古代中国的文化,也就不能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礼乐文明在中国出现,是历史的进步。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是中国社会从神权时代走向人本主义时代的重大转折时期。在殷墟考古遗址中,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与成千上万的卜用甲骨共存,可见在高度发达的殷代物质文明之上,耸立着一个事事占卜、迷信鬼神的精神世界。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衡。人,尤其是社会下层的人,似乎是为着鬼神而活着,或者以毕生的精力和智慧为鬼神打造祭器,或者随时把生命和鲜血变做祭坛上的供品。人祭(用活人做祭品)、人殉(用活人殉葬)的盛行,表明人没有自身的价值可言。牧野之战,使偏处一隅的小邦周国竟然在朝夕之间推翻了强盛显赫的商王朝,事态的发展如此迅速,连周人自己也感到惊讶。“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如何避免重蹈殷商的覆辙,成为周初政治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周公总结商亡的历史教训,认为根本原因是商王失德滥罚。为了周的长治久安,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也就是实行“德政”的政治纲领,要求统治者“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把人民的反应作为为政得失的标志;又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敏,天明畏(威)自我民明威”,将人民的意志看作是上天的意志的体现,所以,为政治国,要以人为本。从《尚书》可知,周公所说的“民”,包括社会下层的“小民”在内。在中国历史上,人的价值第一次被从理论上得到论证,政治思想出现了关键性的转折,人祭、人殉逐步被废止,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飞跃。

  “德”是潜存于人心,是理想的美好品性,但它的内涵很抽象,没有明确的重心。孔子赞美周公的德政思想并加以发展,他每每用“仁”字来置换“德”字,并解释说“仁者,爱人”,有德之人就是爱人之人,从而使“德政”的指向更加鲜明。在孔子看来,所谓德政就是对社会、家庭、人民的关爱之政。有国有家者的“德”,应该体现在国政、家政和自己的言语举止中。人非圣贤,德性不会与生俱来,需要经过砥砺和涵养才会逐步形成。为了便于人们修养德性,孔子把周代相传的冠、婚、丧、祭、飨、射、朝、聘等礼仪,改造成为一套道德行为的规范,统称为“礼”。使人们在揖让进退之际,增益其德。如能久习而成性,则庶几乎近于德。因此,礼的功能,从大处而言,是要推行仁政;从小处而言,是要造就德性充盈的君子。

  礼之所以合理,正如《礼记》所说“礼缘人情而作”,它是基于人情而制定的。儒家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治理人民的前提是尊重人性。郭店楚简中的《性自命出》篇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与《中庸》“天命之谓性”之说如出一辙,人性是天赋予的自然属性,理应得到尊重。另一篇《尊德义》说:“圣人之治民,民之道也。禹之行水,水之道也。造父之御马,马之道也。后稷之艺地,地之道也。莫不有道,人道为近。”即使是禹、造父、后稷那样的人杰,也必须顺从其治理的对象的天性,才能获得成功,何况是治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人性的流露,表现为喜、怒、哀、乐之情。只有充分注意到人民的好恶之情,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性可以不受制约,可以纵情放任,那样无异于将人类等同于动物。人的好恶之情的缺乏或者过度,同样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有思维能力,能够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只有健康的情感,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保证。人的情感应该与天道(大自然)一样,处在阴阳和谐的“至中”境界。但是人性不能自发企及于至中之地,因此需要礼(各种仪式节文)来引导人性,使之合于天道,这是儒家礼治主义的根本要旨之所在。儒家所提倡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伦,无一不根于人性。清人凌廷堪在他的《复礼》篇中论述圣人之道说,“圣人舍礼无以为教也,贤人舍礼无以为学也”,认为贯穿三代之治的,无非是一个“礼”字,可谓深得儒家思想之大要。

  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东方文化的特色大多渊源于此,已经略如上述。但是学术界对礼文化的发掘却是相当的薄弱。令人感到振奋的是,邹昌林先生的博士论文《中国礼文化》的出版,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邹昌林先生长年从事中国古代礼学研究,成果丰硕。此书是“文革”后少数几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礼文化的专著之一。作者从宏观上对中国古礼的起源与整合,古礼的类别、结构、功能、价值形成过程及其特色,作了系统的论述,书中新见迭出,读之令人欣喜。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引起学术界研究中国礼文化的进一步升温。

  平心而论,邹书如能将礼文化扩展为礼乐文化,则更能揭示传统文化的特色。《乐记》将礼、乐、刑、政作为实现王道的要素相提并论,认为“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有其深意。儒家的礼文化与乐文化相辅相成。儒家理论中的乐,有丰富的内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音乐,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乐是人性的体现。人类喜爱的是乐音,是与噪声相对而言的。知声而不知音,就与禽兽无别。乐为心声,《乐记》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三者是性情递升的必然表现。人不能无乐,乐不能无形。有形而无道,就不能不乱。所以,君子应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情感的节制,礼偏重于行为,乐则偏重于内心,两者不可分割。

  其次,乐是教化之具。中国上古有采风的传统,君王在巡察境内四方时,地方官要展示当地流行的乐歌。考察民歌,可以知道地方官的志向,以及民风的正邪。郑卫之声、桑间之音,一定是乱国之君所好。所以《吕氏春秋·音初》篇说,“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随行的官员记录下好的民歌(即所谓“采风”),带回去推广,这是“乐教”的萌芽。《诗经》的国风,就是十五国的民歌。

  纯正无邪的乐章,其声快乐而不放任,节奏感人至深,可以化民成俗,使人心向善,邪气便无从接近。乐教是使人民接受良好影响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礼记》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以圣人寓教于乐。儒家用乐体现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道,所以许多礼仪都配有寓意深长的乐曲。《乐记》说:“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孔子倡导乐教,把它作为“六艺”之一,列入教育科目,要求学生“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可谓意味深长。

  第三,“音乐通乎政”,乐与治道密切相关。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所以,治世之音安而乐,其政和谐;乱世之音怨而怒,其政乖戾;亡国之音哀而思,其民困弊。儒家认为,只有盛德之帝才有盛乐,如黄帝有《咸池》,颛顼有《承云》,帝喾有《唐歌》,帝尧有《大章》,舜有《九招》、《六列》、《六英》之乐,即所谓“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惟其如此,古天子用乐章奖赏有功德于民者,大禹治水,勤劳天下,于是舜命皋陶作《夏迭》九章;汤商伐桀,黔首安宁,汤命伊尹作《大护》之舞、《晨露》之歌;武王克商,乃命周公作《大武》。所以子夏说:“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儒家认为,与民同乐,才是真正的乐。而无道昏君不然,夏桀、殷纣作侈乐、造大鼓,不中律吕,糜费国力,闻之令人心气惊骇,意念摇荡,致使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失宜,人民呻吟,还有何乐可言?所以,只有君子能懂得乐。君子审声而知音,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治国之道尽在其中。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所以古人说:“乐者德之华也。”

  儒家关于乐的理论,是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学界作深入的发掘和研究,离开乐来谈论礼文化,则礼文化就是不完整的,不知邹君以为然否?当然,乐文化的体系也相当庞大,非一日之功可成。礼乐文化的深入研究,也绝非一篇博士论文所能包容,这是我们不能苛求于邹君的。

  近些年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传统文化的流失日甚一日,长此以往,五千年中华文明何在?不能不令人心忧。有感于此,有识之士为保护传统文化多有举措。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些举措大多处于自发的、无序的状态,而且主要集中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如民间工艺、古建筑、饮食文化、戏曲等等,仅仅如此,不足以有效地捍卫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在笔者看来,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文化战略,包括从整体上深入论证传统文化,研究如何保护其合理的内核,如何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如何回应西方文化的冲击等等,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未来走向,而且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其重要性不亚于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而如何保有中华礼乐文明的精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准,则是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当然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啦
对于维护封建等级的里约制度当然不必传承,但是对于有利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礼仪之邦的和谐社会有帮助的礼仪当然要继承和发扬

其实礼乐制度,就相当于现在的道德准则,而孔子是最推崇这个的。所以我们现在就继承着礼乐文明,不过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使这些传统的东西不断流失,让人感就不到它的存在.

没有任何意义。
礼乐制度是周时期维持社会稳定的制度
礼乐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等级制度。比如我是臣你是君。臣必须遵照君的指示做。如此一层一层的管束,而最大的奴隶主就是周天子。诸侯(奴隶主)都要进贡他们的头 周天子。
如果现在还维持等级制度也就是礼乐制度,那么怎么和谐呢?本来就两级分化,这样一来岂不是阶级对立更严重了么?如果你说那还有奏乐什么的呀不是也很好么?那我来告诉你,不同的人奏的音乐是不一样的,难道你就是天子么?不是,那么你听到比你等级高的音乐,看到比你等级高的礼不生气么?
礼乐制度中对于孝也很重要,比如男的死了他的儿子要守孝三年,期间要披破破烂烂的麻布还不能缝补,而且三年之内什么都不能做。这些都是什么呢?都是封建时期统治阶级为了控制人心创造出来的“吃人”制度,而这些制度也都是唯心主义,比如程朱理学。天理,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等 这些都是过去的东西了,现在我们应该积极要求民主,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礼教时期,有些时候说话会自相矛盾,比如执政党说和谐社会,但是他们又提倡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是什么?等级制度。这些都是需要改的。
不知道对你有帮助没有。。


廉洁名言
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吴兢.大吏廉洁,小吏则自然效法。——《清实录》。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门如市,心如水,一尘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为——谈迁。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宝贵不能淫也——王永彬。人必其自爱也,而...

汉武帝建立慰安妇制度真实内情
宫妓和营妓的职能与前朝的女乐一样,“以艺为本、声色娱人”,承担雅乐和俗乐的演奏。宫妓和营妓均属官妓,都有乐籍,由国家供养。宫廷教坊、梨园的宫妓和地方乐营的营妓以及乐籍,应该是历代女乐制度的延续和发展。从唐代开始不再沿用女乐的称谓,女乐就这样演变成为营妓。 由此可见,营妓一词始自唐代。具有乐籍身份和...

求《三字经》原文与翻译,谢谢!!
如六经,始可读。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有连山,有归藏。...【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

三字经全文
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为学者,必有初。小学...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
周朝。题目出自《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答案为周朝。上海是我国最早的现代音乐文化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就从这里开始。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早期许多著名教育家、音乐家,如蔡元培、李叔同等等。

《史记.乐书》的翻译
“乐”发自内心,“礼”表现于外貌。“乐”发自内心,所以是静止的;“礼”表现于外貌,所以是活动的...簠簋俎豆、制度文章,是行礼用的器物和规范;升降、上下、周旋、裼袭,是行礼的形式,所以能了解“礼”...《大章》用以表彰德政,《咸池》用以表示德政广被,《韶》表示能继承德政,《夏》表示对德政能发扬...

论述西周雅乐的概念、内容及其流变发展。
西周也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着力对前代的乐舞加以整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以汉民族乐舞为主体,包括其他少数民族乐舞的中国乐舞传统,并制定了较系统的乐舞制度。从《周礼》、《仪礼》和《礼记》的记载来看,虽然这三书成书较晚,有把周代乐舞理想化的成分,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周代舞蹈确是舞蹈史上的一个高峰...

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周代的礼乐制度又是怎样的?
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俏”(“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

古代的反映时代的音乐
这种律制由于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这样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发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谓黄钟不能还原,给旋宫转调造成不便。 但这种充分体现单音音乐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续至今。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它继承了周代对采风制度,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业绩终了大量乐...

孔子提出的"礼乐",礼是什么意思,乐是什么意思?
“礼”包括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以及礼仪规矩等等。人的嗜欲好恶,都由礼来节制。在古人看来,人与动物的不同就是因为懂得礼。礼与法有点相似,但又不同,法是强硬的、缺少人情味的,而礼则是有温情的,是与道德、教养相联系的。“乐”是指音乐。“礼”负责规范人的行为, “乐”则...

历城区15162212713: 礼乐制度的发展 -
谭静丹参: 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宗法制度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发展起来,经夏商两代至西周时期达到完备的程度.礼乐制: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

历城区15162212713: 孔子为什么要推崇礼乐制度 -
谭静丹参: 孔子的儒家思想讲究仁爱、伦理、修己、道义、理性、中和、学习、重教育,这些都与“礼”息息相关.孔子极重视礼教,认为人应当严格遵守礼数,统治者若“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被统治者“不学礼,以无立”.他用仁爱伦理的态度来看待音乐,评价六代乐舞中的《大武》为“尽美矣,未尽善矣”,对其中充斥的暴力内容给予否定.只有尽善的音乐才能挖掘出尽美,而尽善则要靠礼来修养.孔子的“重教育”将其礼乐思想教授于人然后保留延续下来.

历城区15162212713: 孔子为什么要提出恢复礼乐制度?
谭静丹参: 在我国东周时期,周王室东迁后日益衰微,逐渐丧失了宗主地位,各个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开始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这期间,鲁国的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痛心疾首.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和规则,他决心恢复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并用“仁”对“礼”进行改造,提出并完善了“仁学”理论.

历城区15162212713: 礼乐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
谭静丹参: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

历城区15162212713: 简述周公制礼作乐的目的 -
谭静丹参: 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周公制定.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西周的礼乐,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

历城区15162212713: 什么是礼乐文明 -
谭静丹参: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特征,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对后来历代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礼乐文明是指“周公之典”.《尚书》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

历城区15162212713: 我国历史上为什么会产生礼乐制度 -
谭静丹参: 礼乐是阶级出现的产物,为了区分身份的高低贵贱而制定的维护统治者的制度.比如规定天子乘什么车,听什么音乐,穿什么衣服,娶几个老婆;诸侯乘什么车等.后来诸侯越礼,采用天子礼乐,所以圣人感叹”礼崩乐坏“. 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制定出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防止有人簪越的一种思想控制.

历城区15162212713: 孔子为何那么重视礼乐制度 -
谭静丹参: 礼乐制度是华夏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华就是“衣冠之美” 夏就是“礼乐之盛” 孔子是个伟大的民族主义者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言论和文章对国家的统一和华夏民族的团结充满的期待,对国家的分裂和异类的入侵充满了指责.他认为礼乐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华夏民族团结的最好办法.

历城区15162212713: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 -
谭静丹参:[答案]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B项“完备成熟”的原因是“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项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D项原文“其内...

历城区15162212713: 请详细解释一下礼乐制度 -
谭静丹参: 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朝飨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据说这一重大措施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开始颁行的.礼乐制度影响及于其后几千年一直到清代结束,每个时代的具体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