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写下了什么惹祸的歌词

作者&投稿:禾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禹锡是怎么死的?~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自然死亡 晚年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一分钟了解刘禹锡

  刘禹锡写赋诗惹祸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出身于儒学世家。贞元九年(793)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一次偶然的机遇,入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随杜佑入朝,授监察御史。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此时的太子李诵很欣赏王叔文(越州山阴人,以善围棋入侍东宫)的才干,刘禹锡亦名重一时。王叔文在太子面前常称刘禹锡有宰相器。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德宗病逝,三天后李诵即位,是为顺宗。即位后的顺宗立即起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及柳宗元等东宫集团核心人物革新力弊。时称“二王刘柳”。“二王刘柳”的治国手腕非常强硬,首先罢去宫市和五坊小儿;停止国家正式税收之外的一切苛捐杂税;放还宫女300人,教坊女乐600人;罢免皇室宗属、德宗宠臣李实的京兆尹职,将其贬为通州长史;抑制地方藩镇势力。不久,终因势不力敌,革新之举惨遭失败。七月二十八,顺宗在宦官俱文珍的要挟下逼迫同意皇太子李纯监国,八月初四日,顺宗以病为由宣布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宪宗。
  宪宗即位后,在宦官俱文珍的逼迫下,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参军,贬刘禹锡为连州(今广东连阳县)刺史,行至江陵地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贬王伾为开州司马。同时,“二王刘柳”集团里的其他人士也在劫难逃: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贬韩泰为虔州司马,贬陈谏为台州司马,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贬韩晔为饶州司马,贬凌准为连州司马,贬程异为郴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
  郎州地处西南之隅,偏僻而荒凉。刘禹锡举目无亲举目无友,深感落寞。他在郎州的十多年里,公余之外,不是吟诗作文,便是游览山水,以此陶冶性情。郎州人喜欢歌舞,刘禹锡遂作《竹枝词》十余篇让人拿去谱上曲子,自己也和百姓一起载歌载舞,欢乐不尽。
  元和十年(815),由于朝臣的建议,宪宗便将刘禹锡和柳宗元召回长安,准备安排他们在京城任职。
  刘禹锡回到长安后。看到京都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朝中的大多官员都是过去与他政见不合的人,他心里感到特别压抑。
  当时,在京都长安城朱雀街西崇业坊(今西安南门外辛家坡西村)有一座道观,名叫玄都观,里面住着一位道士,道士在观里种植了一片桃树。时值春暖季节,观中的桃花盛开,竟引来了不少的游人住足观赏。刘禹锡便应朋友之约一同前去赏花。他看过桃花,感慨良多,回来后就写了一首《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又名《元和十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由于刘禹锡久负诗名,这样一首感慨之作很快就在长安城中传开了。那些曾和刘禹锡政见不合的权贵们绞尽脑汁地在这首诗中捕捉蛛丝马迹,欲置刘禹锡于死地。不除不足以平其愤恨。其实,这首诗表面上看来是在写观中赏花情景,实际上是在讽刺当朝权贵阶层。“紫陌”之“紫”,指草木;“陌”,指田间小道;“红尘”之“红”,指灰土。“拂面来”指飞扬的尘土。以此衬托道路上人喧马叫、川流不息的景况。“无人不道”四字形容人们赏花归来的欢喜神态。诗中不写花之动人,而写赏花之人为花所动。桃花轻薄易谢,“桃千树”,指权倾朝中的新贵。这些人皆为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荣华富贵而奔走权门。后两句由物及人,联想到自己悲惨的遭遇。
  当宪宗获知刘禹锡的这首诗后,极为恼火。一气之下又贬刘禹锡为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当诏书刚刚下达后,御史中丞裴度连忙向宪宗上奏:“刘禹锡家中有八十岁老母,如果陛下将他贬到人迹罕至的播州去,这就等于是其老母亲和儿子生死离别了。陛下这样做,恐怕有违孝道,臣请陛下以慈悲为怀,在法律之外,适当怜念一下刘家这个特殊情况。”宪宗气愤地说:“既然家中还有老母亲,他行事更应该谨慎,免得让家人替他担忧。今天刘禹锡犯的是滔天罪行,爱卿怎么能够这么说呢?”裴度一时无以言对。过了一会儿,情绪有所缓和宪宗对裴度说:“朕刚才所言,是真对刘禹锡作为人子来说的,但无论如何,朕还是不愿看到年高八十的老人家为此而伤心。”于是,又改刘禹锡为连州(今广东连阳县)刺史。继而又改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刘禹锡在离京十余年的时间里,又先后担任了几个地方的刺史。
  文宗大和二年(828)暮春,时任和州刺史刘禹锡奉命回京,准备出任主客郎中。刘禹锡回到长安后,又自然想起了当年玄都观里的桃花和道士,于是便又故地重游。到了玄都观后,方知当年那位种植桃树的道士已经去世,道士去世后,观里的桃树无人管理,被人砍的砍,伐的伐,荡然竟无一树复活。桃园之地现已长满了兔葵和燕麦,令人心碎意悲。
  面对一片荒凉之景,刘禹锡又想到了当年那些曾经迫害自己的权贵们,他们现在一个一个都被赶下了台,心中颇为感慨,于是,又写下了一首《游玄都观诗序》: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的大意是:
  玄都观庭院几乎长满了青苔,如今桃树尽被砍伐,只见菜花开放。想当年哪位种桃的道士已经魂归天界,十四年前曾经来观里赏花的刘郎今又重新归来!
  确切地说,这首诗是《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的续篇,诗前并有小序 十四年来,皇帝已由宪宗而穆宗、而敬宗、而文宗。此诗亦有寓意:昔日著名的玄都观,可惜今天大都长满了青苔;从前那些轻薄得意的桃花全都不见了,只有顽强的菜花在那里自由的开放。栽培秾桃艳李的老道如今那里去了?可知十四年前的刘郎今天又回来了!诗人以“玄都观”喻朝廷,以“桃花”喻新贵,以“种桃道士”喻顽固官僚,以“菜花”自喻,“桃花净尽”,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必然结果。表现出了对小人得志的轻蔑和对守旧不化的官僚的辛辣嘲讽。句中诗人那种从不屈服的意志力和充满自信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此诗又为朝中保守派所不容,文宗看后更加恼火,遂贬刘禹锡为苏州刺史,期满入朝,再贬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刺史。不久改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刺史。期满后,再授检校礼部尚书。开成元年(836),刘禹锡奉命入东都洛阳担任太子宾客。会昌二年(842)七月病逝,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云:“终以恃才褊心,不得久处朝列。”正是对他写诗致祸的高度总结。
  刘禹锡和柳宗元的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柳宗元曾为刘禹锡的诗集作序,序中赞道:“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干当者……”晚年,刘禹锡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时称“刘白”。 刘禹锡为诗清新通俗,属辞比事,诚一代之宏才。江南文士称其《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为佳作。为文长于说理。又通医学。有《刘梦得文集》。


城外看风满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的意思...
旧时的说法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大和六年至八年(832~834年)在苏州时所作。但是根据诗意来看,都是说长安、洛阳风物,所以写作地点不在苏州。这组诗的风格已不似在湘沅、巴渝时期所作《踏歌词》、《竹枝词》那样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了。综合看来,应该是刘禹锡晚年的作品。【赠送】诗歌不是为谁而写,而是...

禹锡终易连州的易解释是什么?
禹锡终易连州的易是在交换,改授的意思,是刘禹锡最终更换到连州上任。出自《旧唐书·柳宗元》里面的“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意思是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古文中易字的应用:甲骨文中,“易”字像双手捧一杯向另一杯中倾注水的形状,后简省双手,只写作...

刘禹锡《子刘子自传》的翻译是什么?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七代祖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迁都洛阳,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其后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之檀山原。由大王父已还,一昭一穆如平生。曾祖凯,官至博州刺史。祖[金皇],由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

王禹偁字元之文言文翻译
禹锡流泪哭泣而已。 咸平年间,调任贝州知州。当年,契丹军队突然来到城下,柴禹锡在城内严密守备防御,敌军不久退去。 第二年,移任陕州知州(,景德初年,儿子柴宗庆为驸马,召柴禹锡返回朝廷,让公主到住宅去拜见,行公婆之礼,坚持推辞不被允许。稍后,返回军镇n浚过多久,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赠官太尉。 儿子柴宗亮,太子...

新唐书・刘禹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刘禹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

舒王性嗜书文言文翻译
5. 赵伯圭文言文翻译 嗣秀王赵伯圭字禹锡,是孝宗的同母哥哥。最初,因祖恩补任将仕郎,调任秀州华亭县尉,不断升迁官至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授任明州添差通判。孝宗即位,皇上下诏授任集英殿修撰、台州知州。赵伯圭在郡里,政绩非常显著,授任敷文阁待制,改任明州知州,充任沿海制置使。外商死...

刘禹锡作文
县令都快气的吐血了,又把他安排到了最小最破的房子里,房前什么都没有,看你怎么办?可恰恰是这个小县令让他写下了万古流传的《陋室铭》,这县令一看《陋室铭》,差点气死了。《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的是这陋室里有我刘禹锡这么厉害的人,就像山中有仙,...

高分求助!有谁知道中国第一大奇联?
为抒泄胸中愤懑,钟氏在狱中写下了此联和《六十自寿联》两幅长联。现此联已由当代书法家周浩然书写,红木制版雕刻,现陈列于长联阁,其阁古色古香,庄重典雅。)上联: 地当扼泸渝、控涪合之冲,接滇黔、通藏卫之隘,四顾葱葱郁郁,俱转入画江城。看南倚艾村,北褰莲盖,西撑鹤岭,东敝牛栏,爓纵横草木烟云,尽...

课外文言文读柳宗元转答案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

刘禹锡其名的原因?
刘禹锡,字梦得。禹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一种虫名,《说文》中说“虫也”,传说是龋虫。远古夏部落领袖姒文命,即鲧之子叫禹,又称夏禹或大禹。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

广安市13390072319: 白居易称刘禹锡为什么 -
岳枝鼻渊:[答案]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是曹丕《典论论文》开篇之句,细究起来,也不尽然,当刘禹锡遇到了白居易,却留下了千古佳话. 中唐时期,宦官弄权,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社会动乱,可能是乱世出才子吧,这个年代,却造就了一批诗坛圣手,...

广安市13390072319: - -----边日出------边雨,道是-------晴却-------晴. -
岳枝鼻渊: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广安市13390072319: 竹枝词是“闻郎江上唱歌声”还是“闻郎江上踏歌声”? -
岳枝鼻渊: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这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着名诗作.《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以本篇最为著名. 首句“杨柳青...

广安市13390072319: 白居易称刘禹锡为什么? -
岳枝鼻渊: 白居易称刘禹锡为“刘二十八”,因为刘禹锡在家族的同辈人中以长幼排序是第二十八位,因此白居易称呼他为“刘二十八”.

广安市1339007231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出自哪个朝代?作者当时的意境? -
岳枝鼻渊: 竹 枝 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间歌谣,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依照这种歌谣的曲调写了十来首歌词,以本篇最为著名.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歌...

广安市13390072319: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画中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谜底是什么? -
岳枝鼻渊: 杨柳枝 作者:刘禹锡 体载: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注释】: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

广安市13390072319: 竹枝词 唐 刘禹锡中第二句到底是“闻郎江上踏歌声”还是“闻郎岸上踏歌声”? 急急急!o(╯□╰)o!唐老鸭 -
岳枝鼻渊: 闻郎江上踏歌声

广安市13390072319: 竹枝词是谁写的 什么意思 内容是什么 -
岳枝鼻渊: 竹枝词--刘禹锡写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

广安市13390072319: 竹枝词 刘禹锡秋夕 -
岳枝鼻渊: 竹枝词 作者: 刘禹锡 城西门前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白帝城头春草...

广安市13390072319: 谁知道刘禹锡的《竹枝》? -
岳枝鼻渊: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