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底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的翻译~

行己有耻:自己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能够约束自己;
使于四方:一生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使命;
不辱君命:不做一个君子不该做的事;
可谓上矣:这样的人才是真君子。
扩展资料
行己有耻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很讲究“耻”,耻即行己有耻,做人做事有所不为。
《论语》中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是道德自律的基础,有耻才能有所不为。人而无耻,就会无所不为。人不可以无耻。
孔子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行己有耻”。把这种精神概括为“为己、有耻”。孟子又进一步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说明了性和道,人道和天命的关系。道的基础在性,循性而行就是道。
性通天人;性是人之所有,属人;而又是天所赋,亦属天。所以道本于天而存乎人,此道是人道,同时亦是天道,天道和人道合一。行己有耻,道德自律,不只是出于道德良心的要求,同时也是事天立命,天命的要求。中国人的道德自律,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道德传统。
知耻,是中国人道德的基础,也是道德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我认为,人们之所以有道德沦丧,世风浇薄的忧虑,重要的原因在于知耻的缺失。弘扬知耻精神,就是重建中国人的道德自觉,是社会治理的根本,也是提高中国人整体的人文水平文化自觉的根本。
参考资料:谈“行己有耻”——人民网

这句 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写了一篇题为《儒效》的文章,其中对于儒者的形象和社会作用是这样来描写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美俗”就要不断修身,提高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美政”则要“善调一天下”,为社会制订各种礼仪规范、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会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个人行事上能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不辜负君主的任命,这可以称之为“士”了。这句话出自春秋《论语 子路篇》,原文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白话文意思是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作‘士’呢?”孔子道:“做事能知道荣耻,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作‘士’了。”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一个人有了内心的良好修养以后,不可以每天只陶醉在自我世界,一定要出去为这个社会做事,你要忠于自己的使命,要做到“不辱君命”,所以这是孔子说的“士”的标准 。

扩展资料

这句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

前者是对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士的实际办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

孔子本人是贵族的后裔,可以说是出身于士,又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孔子培养的士,大都是文士,他是希望弟子们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论语的这一章孔子将士又进行了划分为三等,本句说是说的第一等。

孔子教育弟子在社会上要成为士,学习了知识,去做官,去报效社会,在精神修养上要成长为仁人,而孝悌是仁人做人的根本。比一等之士差一些的二等士,当然比不了一等士的内外兼秀,但二等之士懂得为人(仁)之根本所在,其本已立,而才或不足,故次于一等士。

而第三等则是言必信,言语一定信实,有啥说啥,襟怀坦荡;行必果,行为一定坚决,说了就去做。他是不问是非黑白而只管自己贯彻言行,也有他们的价值标准,无法评判对错,但不一定是有益的,这样的人称为第三等士。



行己有耻:自己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能够约束自己;
使于四方:一生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使命;
不辱君命:不做一个君子不该做的事;
可谓上矣:这样的人才是真君子。

这次路途已经耽搁了,但是我行走于四方,还好没有辜负了君王的使命,可谓幸运, 大概意思就是介样。

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做到完美,但答应别人的事都能做到,已经很不错了!


行己有耻造句用行己有耻造句
5、 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6、 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应“行己有耻”,即要有羞耻心。7、 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8、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昨天,广州珠岛宾馆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9、 孔子...

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就是慎独。“行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都有耻,有底线,知道有些事不能做,不能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出使到各个地方,能够办成事。子贡问:“以上标准有点难,如果做不到的话,比这个低一点的标准是什么?”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宗族...

子路篇第十三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2]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3],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道:“怎么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一个人讲人格,更通过人讲国格。保持国格的做法,首先应爱自己的国家,尊敬自己的国家,才能遇到对国家违害的事,全力反对,义正辞严地驳斥,因此,不辱君命保住自己的国格,也正是体现爱国主义精神。齐鲁微讯出品

《论语》子路篇原文及翻译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贡问道:“怎样才可称得上‘士’呢?”孔子说:“能用羞耻之心约束...

言必信,行必果的下一句
成语解释 信:守信用。果:有结果。指说出的话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动一定要有结果。出处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原句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

孔子写的诗句有哪些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

行己有耻解释和意思
(6) 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7) 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应“行己有耻”,即要有羞耻心。(8) 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9)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昨天,广州珠岛宾馆回荡着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10) ...

孔子的名言警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

孔子有关道德的名言有哪些,要快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

灵武市18630663503: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的含义 -
水欢更宝:[答案] 这句 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国君所交给的任务....

灵武市18630663503: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的含义 -
水欢更宝: 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这个人要对社会有用,就是你要为社会做事.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内心的良好修养以后,不可以每天只陶醉在自我世界,一定要出去为这个社会做事,你要忠于自己的使命,要做到“不辱君命”.这可不容易,因为你不知道你所要承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使命啊.所以这是孔子说的“士”的最高标准

灵武市18630663503: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
水欢更宝:[答案] 行己有耻:自己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能够约束自己; 使于四方:一生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使命; 不辱君命:不做一个君子不该做的事; 可谓上矣:这样的人才是真君子.

灵武市18630663503: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 -
水欢更宝:[答案] 1、(1)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2)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 2、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

灵武市18630663503: 论语中'士'的含义怎么没看清题目呢,是《论语》中士的含义分析 -
水欢更宝:[答案] 《论语》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句话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一名“士”的最基本条件和责任:一是要“行己有耻”,即要以道德上的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灵武市18630663503: 翻译下面文言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 -
水欢更宝:[答案]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道:“自己行为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外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使命,可以叫做'士'了.”子贡道:“请问次一等的.”孔子道:“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称赞他恭敬尊长.”子贡又道:“请问再次...

灵武市18630663503: 言必行,行必过.下一句是什么 -
水欢更宝:[答案] 此句是《论语·学而》中“言必信,行必果”的现代误读或演绎,《论语·学而》中相似的原句为:“言必信,行必果.”此句全段是《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

灵武市18630663503: 在《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
水欢更宝:[答案]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这就是孔子心中君子的...

灵武市18630663503: 概括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理想的士?请分析孔子怎样看待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
水欢更宝:[答案]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而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所以说言必行、行必...

灵武市18630663503: 硁硁然小人哉---什么意思? -
水欢更宝:[答案] 士的标准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