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百家争鸣都有哪几家?

作者&投稿:滕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的百家有哪几家?他们各家的思想和主旨各是什么?~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1、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2、道家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家
墨家创始人墨翟,战国初期宋国人。
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墨子主张“兼爱”(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正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贵族的任人唯亲)。
墨子创立严密的组织,墨者团体的领导者成为巨子,墨者行动必须遵守巨子的指挥。墨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用,战国后期逐步不受重视。
4、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
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德约束)。
主张君主要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法术势)。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5、兵家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当时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一部军事名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名言就出自这本书。今天此书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很多西方的军事学校都把它列为教材。
战国时期,孙武的后代孙膑继承发扬了他的军事思想。他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这与的形势相适应。他主张:“事备而后动”,写成了《孙膑兵法》。他们当时被称为兵家。
6、名家
该派萌芽于春秋末期,郑国大夫邓析为先驱。作为一个学派,名家并没有共同的主张,仅限于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各说差异很大。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
所谓“合同异”,即认为万物之“同”与“异”都是相对的,皆可“合”其“同”、“异”而一体视之。该派以宋国人惠施为代表。惠施提出著名的“历物十事”,即“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十个命题。
所谓“离坚白”,即认为一块石头,用眼只能感觉其“白”而不觉其“坚”,用手只能感觉其“坚”而不觉其“白”。因此“坚”和“白”是分离的、彼此孤立的。该派以赵国人公孙龙为代表,“白马非马”、“坚白石二”等命题由其提出。
合同异强调事物的统一性,离坚白强调事物的差异性。战国末期,后期墨家对二者的片面性有所纠正,提出了“坚白相盈”的观点,荀子亦强调“制名以指实”。
7、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 ,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 《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 《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8、纵横家
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主要人物是:鬼谷子。《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最后苏秦失败了,张仪胜利了。在张仪、苏秦之后,齐国又出了一位著名的纵横家鲁仲连,人称布衣丞相,布衣之士!在后期最后一次操纵和六国抗秦,不过还是以失败告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百是虚指,并不是真有一百个学派。 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本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 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方技家等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之间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1、儒家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

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受到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2、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李约瑟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

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道家哲学)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

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的道家哲学思想,还通过儒学以及中国化之后的佛学而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

3、墨家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被古代大家认为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影响。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墨家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

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灭绝;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

4、法家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

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

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

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5、兵家

兵家是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诸子百家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视。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的代表作品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等。

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



百是个约数,直白点说就是很多的意思。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

儒家(孟子),墨家(墨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膑)

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名,纵横,建议看《秦时明月》


"百家争鸣",主要指哪几家?都什么思想来着?
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儒家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同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

中国在百家争鸣得到了什么?百家争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虽然农家衰落了,但从农家继承下来的农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4.得到了五彩缤纷的文化,春秋战国时代百家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等等各自宣传自己的思想,他们相互竞争,同时又五彩缤纷,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在中国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百家争鸣实际上是出现在谁在世的时代
所以说,春秋战国,也就是东周之前,还不具备大思想家争鸣的必要基础。  不过,这并不是说那时候的中国在思想上毫无建树,像伏羲八卦,文王八卦的出现,阴阳学说的萌芽,据说易经也是在那个时代诞生的,这些都为东周的思想繁荣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并为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定下了基调。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在中国文化史上居什么样的地位?
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在那个时代是人才倍出的时代巨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学术流派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后世各个行业,开创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动力。

百家争鸣促进了什么的繁荣
秋战国出现“百bai家争鸣”的根du本原因 中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东周zhi以后,学逐步走向dao民间。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奴隶制度解体,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诸侯争霸,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五大家
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白家争鸣代表人物有那些
代表人物:儒家:孔丘、孟轲、荀子;道家:老子、庄周;墨家:墨翟;法家: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韩非子;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孙武、吴起

百家争鸣对当时以及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百家争鸣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对当时的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这一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儒、道、墨、法、兵等家争鸣不已,他们提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治国理念、道德伦理等,为当时的社会提供了多元化的思想资源。百家争鸣为当时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推动了...

春秋时期名事
家争鸣;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学说;商鞅变法;田忌赛马;廉颇负荆请罪;三家分晋天师代齐;齐桓公称霸;宋楚之争;秦穆公称霸西戎;楚国问鼎中原;弭兵会盟;吴越雄霸东南;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科技为啥没能同步发展呢?
这其实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一在那个时代中不需要太多的科技发展,其二那个时代是非常纷乱的一个时代。一、顺应时代潮流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的出现都要顺应一定的历史潮流,而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这其中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天下都非常的纷乱,所以每一个诸侯国都在竭力的为自己争取一方...

瑶海区17333374138: 百家争鸣意思 -
兀有桦麦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在这个历史大变革时期,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了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瑶海区17333374138: 什么叫 百家争鸣? -
兀有桦麦安: 简单回答吧.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瑶海区17333374138: 百家争鸣是什么时期的事情?
兀有桦麦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瑶海区17333374138: “百家争鸣”指的是什么?
兀有桦麦安: 百家争鸣指的是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春秋战国,知识分子为适应变革的需要,产生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以及各流派之间著书论战、争芳斗艳的局 面.东汉班固在《汉书•...

瑶海区17333374138: “百家争鸣”是在哪一时期形成的? -
兀有桦麦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

瑶海区17333374138: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
兀有桦麦安: 你好.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

瑶海区17333374138: 百家争鸣是什么? -
兀有桦麦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瑶海区17333374138: 百家争鸣指的是什么?
兀有桦麦安: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的繁荣局面.春秋战国时代,封建经济 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由于封建文化专制尚未形 成,兴办私学之风大盛,造就了一大批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知识分子.他 们亲身经历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巨变过程.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来自 不同阶级和阶层的知识分子,对宇宙万物和社会巨变纷纷提出各自不同的 见解,表明自己的主张.他们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培养生徒、各立门 户,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儒、墨、道、法、名、兵、阴阳、纵横、 农、杂等观点各异的诸子百家,其中以儒、道、墨、法四家最为著名.为 追求真理,诸家之间相互争辩,思想领域空前活跃,学术上因此出现空前 繁荣的景象.史称“百家争鸣”.

瑶海区17333374138: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哪“百家” -
兀有桦麦安: 解 释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瑶海区17333374138: 古代百家争鸣是哪百家 -
兀有桦麦安: “百家争鸣”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百家”并不是“一百家”的意思,而是指多家,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