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败走垓下,并没有安葬虞姬,她尸体最后如何安放?

作者&投稿:子车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虞姬是怎么死的~

按相传的故事来讲,虞姬是拔剑自刎的。
文学杜撰: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刘邦手下有不少人会唱楚歌,项羽几番突围失败,兵孤粮尽,夜晚听到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楚营里的将士们听见家乡的歌声,军心涣散,都纷纷逃跑了。楚霸王看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着美人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的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历史(待考证)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唱完《和垓下歌》,拔剑自刎。

扩展资料:
影视文学创作:
电影《霸王别姬》
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此外这部电影还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并且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1994年张国荣凭借此片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2005年《霸王别姬》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京剧《霸王别姬》
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此剧,又名《九里山》《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总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虞姬

项羽是位战神,喜欢喋血,如果帮他找个理念的话,就只能归结为武力至上,是我战,故我在。在他那里,天下就是弱肉强食,谁能打,谁就可以独步天下。他的这种理念源于现实和家族的双重影响。
从现实看,他少年时,强秦正在横击6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肯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秦始皇东巡时,他还啥也不是,作为围观群众,竟放出“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话。他凭什么取而代之,当然要靠武力。
从家族影响看,项氏系楚国贵族,世代为将,到了他这一辈,虽说国破家亡,但尚武的家风犹在,他要接过先辈手中枪,继续这种传统。他学文不成,学剑也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为此,他叔父项梁改教他兵法。在项氏的字典里,万人敌就是兵法。
项羽,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

扩展资料:
关于项羽的事迹:
1、霸王别姬:项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项羽左右,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与项羽泪别。霸王别姬后又被改编为戏曲、影视、小说、歌曲等文艺作品。
2、破釜沉舟:巨鹿之战时,项羽率军渡过漳水后,下令把船全部凿沉,把做饭的器具全部毁坏,只带着三日粮草与秦军作战,项羽士卒因此以必死之心奋勇向前,项羽军因此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个个以一挡十,杀的诸侯军人人胆寒,最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3、四面楚歌: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项羽 (西楚霸王)
人民网-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

虞姬不一定死掉了,或许原本就没死,最后被汉军俘虏,成为某个汉军将领的「美人」也说不定呢。

毕竟那是秦末的楚汉相交之际,那时的「美人」,几乎等同于财宝,今天在这个胜利者手里,明天在那个胜利者手里,太常见了。

项羽到咸阳后,不也掠夺了珠宝和美人,装上车,运回彭城了吗?

当时的「美人」们,应该对于自己浮萍一般的命运,习以为常了。

今天为魏王姬,明日为汉王织室奴,后天为汉王姬;昨日为赵王姬,今天被汉王幸,明日进囚牢,后天怨而自杀。——这就是那时「美人」的命运。从一而终,白头偕老什么的,都是颠鸾倒凤时骗人骗己的鬼话罢了。

太史公并没有明文记载虞姬的下落,或许是自杀了,或许是被项羽杀了,又或许根本就没死,最终成为某个将军的姬妾,甚至成为汉王刘邦的姬妾也说不定,毕竟虞姬也只是个普通的「美人」,屁股决定脑袋,虞姬凭啥就要有超越时代的认识意识?那个时代的「美人」,只要是貌美,只要是乖顺,总是会有归宿的,虞姬若是不死,当然也会有归宿。

当然,虞姬更有可能的结局是被项羽当场杀掉或自杀了。

虽然太史公司马迁并没有明确写虞姬死掉了,但从《项羽本纪》中「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的记载来看,项羽跑路的时候应当是没有带上虞姬的,作为「常幸从」的「美人」,没有被项羽带着走,本身就不正常。

项羽在《垓下歌》中特意提到虞姬,而且提了两遍,明确表明,自己虽是曾霸有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但却无力保护虞姬的周全,只能一遍遍徒叹奈何。

聪明的虞姬听到项羽的垓下歌,当是知道,唯有自杀,放能打消项羽的担心,让项羽心无牵挂地回到江东,东山再起。

后人也根据《项羽本纪》中的记载,顶着虞姬的名,附会了一首虞姬和(hè)项羽《垓下歌》的五言诗,诗中明确传达了虞姬将自杀的信息——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说明,在多数读者的意识里,虞姬若是识趣,应当自杀。

但是,面对死亡,并非每个人都有自杀的勇气,虞姬也可能不自杀的,虞姬清楚,项羽对她,跟其他诸侯对她,未必有太大的两样,只要自己的相貌在,就很有可能继续被宠被幸,甚至会生下王子,让自己的家族平步青云,因此,对于虞姬来说,死亡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虞姬果然存有这种心思,虞姬很可能是被项羽或项羽的侍从杀掉了。

那时是战争年代嘛,项羽又急着跑路,根本不可能有充足时间来料理虞姬的后事。

因此,我推断,若是虞姬识趣,自杀,项羽有可能会厚待虞姬一点,对虞姬进行简单的掩埋;若是虞姬不识趣,不肯赴死,项羽有可能不对虞姬的尸首做任何处理。

有人说刘邦在逃跑的路上推坠孩子无耻、心狠,那项羽逼杀虞姬,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战争残酷的一面啊,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的较少,在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仅记载道:“有美人名虞。”因此后来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有人推测“虞”是美人的名;二则“虞”是美人的姓,《辞源》备有此说。而“虞姬”则是后人对其的称呼,关于“姬”这个字,也有一定的说法,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则是“姬”是古代妇女的美称。虞姬的姬可以归为第二义,即美称。总而言之,人们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与“虞”字有关,而她的真实姓名,却成为了一个谜团。

虞姬画像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

此时,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史称《复垓下歌》或《和垓下歌》。此诗《史记》、《汉书》都未见收载。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加以引录,始流传至今。《楚汉春秋》为汉初陆贾所撰,至唐犹异。刘知风、司马贞、张守节都曾亲见,篇数与《汉书艺文志》所载无异。本诗既从此书辑出,从材料来源上说,并无问题。有人认为汉初不可能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颇疑其伪,但从见载于《汉书外戚传》的《戚夫人歌》及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的《长城歌》来看,可知秦汉时期的民间歌谣,不乏五言,且已比较成熟。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二《考史》认为此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首五言诗,可见其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之重要,但仍待更多证据证实。

哥哥张国荣不仅歌唱得好,演戏也很棒。他出演的《霸王别姬》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影片中张国荣扮演的就是京剧角色里的虞姬。此片导演张凯歌靠此片一举成名,之后就没出过什么好作品,最近他拍的《猫妖传》也是没什么票房。

历史上虞姬却有此人,他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人长得很漂亮,又好武,一场剑舞惊为天人。就像一切完美恋爱的开始一样,项羽第一眼看到她,就爱上了她。她还是虞子期的妹妹,虞子期也是一名英勇的武将,后来成为项羽手下大将之一。

虞姬爱慕项羽的英雄气概,愿意嫁给项羽为妾,长期不辞辛劳跟随项羽南征北战。绝对是真爱,那种伴随是跟着军营一起走的伴随。

秦末战争,最终打出两大草头王——项羽、刘邦。谁打到另一方,谁就能主宰天下!

项羽在长久的争斗中,逐渐趋于劣势,刘邦的汉军则是不给他一口喘气的机会,一定要让他永不翻身。公元前202年,项羽的楚军被汉军围困于垓下,成语“四面楚歌”出自于此。

项羽面对困境,唱出豪气万丈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长年相伴左右的虞姬懂得项羽的难处,也知道自己已经成为项羽成功突围的一个包袱。

她决定要赴死以帮助项羽突围,怆然拔剑起舞给项羽跳了最后一次剑舞,合歌项羽:“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唱罢含泪自刎,项羽悲痛欲绝,“霸王别姬”便来源于此。

汉兵逼迫甚紧,项羽连安葬虞姬的时间都没有,于是带着虞姬尸体向南突围。这样毕竟不是长久之策,面对强大的追兵,为了手下将士们的安全,项羽不得不抛下虞姬的尸体而去。

虞姬尸体被遗弃的地方,因此得以地名——霸离铺。项羽离去,到了乌江边,不愿意独自一人过江,终于身死。那么,虞姬的尸体怎么办了?

虞姬的尸体最终没有被爱人项羽所下葬,而由被冲散的项羽部下移葬到“霸离铺”东2.5公里处,这个地方后来出现的村庄就被叫做“虞姬村”。那里现在还有祭祀虞姬的庙,有空大家可以去看看,北宋的苏轼就去过,并留诗一首“佳人帐下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的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历史(待考证)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唱完《和垓下歌》,拔剑自刎。

项羽悲恸万分,在仓促间只好于垓下草草掩埋了虞姬,随即项羽带着八百骑兵连夜突围而出,被汉军追至乌江边,乌江亭长说江东还是霸王的地方,汉军没有船,让霸王渡江东山再起。项王说,自己当年与江东8000子弟出征,已全部战死,自己不愿苟且偷生,并无颜面再见江东父老,谢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将乌骓马送给乌江亭长引渡,然后率领28个子弟兵执短兵器和杀来的汉军再次拼杀,最后项王见到自己的旧部下吕马童,说:不是我项羽不能打,今天天要亡我,我又奈何,既然老朋友都来了,那就让老朋友得万户侯(刘邦当时用重金购项羽首级),于是慷慨地自刎在乌江边,将头送给了吕马童。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垓下之围最后一段翻译和注释
垓下之围的最后一段内容是,太史公日:吾闻之周生日:“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吃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

项羽有没有真正的墓葬?在哪?
在山东!史记有记载:项羽死后,西楚其余地方皆向汉投降,因项羽封鲁公,故鲁地迟不肯降,直到汉军出示了项羽首级之后。之后,汉王刘邦在谷城(在今山东省内)以鲁公礼安葬项羽,并亲为发哀,哭之而去。

历史上项羽的军事才能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也即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从而...

项羽有多高?他的枪多长长重?
垓下之战鸿沟和议后,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却趁这个时候突然撕毁盟约,追击项羽,想要把项羽一举消灭。但和刘邦约定一起出兵的韩信和彭越却没有来。项羽引兵反击刘邦,大破汉军,刘邦于是深沟高壑,坚守不出。[36] 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条件,说动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

楚汉之争爆发的原因有什么
谋士随何自荐往说九江王英布,刘邦来到荥阳,与曹参、灌婴、靳歙平定雍丘王武的叛乱,程处在燕县反叛,楚柱天侯在衍氏反叛,羽婴在昆阳反叛,都被曹参平定,樊哙重新取得鲁地与梁地。 楚汉之争韩信没有称帝的原因 易中天在评 历史 人物时曾讲过韩信,说他为什么不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是因“妇人之仁”。也还有...

垓下之围的译文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

历史上的龙且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科上说他和项羽从小是竹马竹马的兄弟,是没有提供任何史实依据的。说实话,在众多楚汉题材的文中,龙且什么身份都有,少羽的发小、情敌、黄忠式的老将、樊哙式的壮士,几乎是应有尽有,充分显示了广大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题外话:以在历史的夹缝中寻找JQ为己任的本人当然是觉得竹马竹马这个设定更有爱啦,于是就在...

项羽在彭城之战中放过刘邦,是中了他的奸计了吗?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爆发,项羽率3万精锐骑兵,从齐地南下直袭彭城,击败了号称56万的诸侯联军,刘邦败走,历史记载汉军死伤数十万,可是刘邦西逃后,在荥阳站稳了脚跟,没有被项羽一波带走,这就给后世留下了一个疑问,是不是项羽又犯浑了,没有乘胜追击,放过刘邦这个大敌呢? 我个人的观点是,项羽派遣部队追击...

为何韩信没领过军队打过仗一出手却连项羽都不是对手?
天才并不是一日之功,后世看到的只是韩信没有打过仗,却没有看到韩信在未领兵之前究竟做了什么,韩信之所以一出兵就致胜的原因跟他的早期的经历和刘邦军队的配合有很大的关系。韩信早期是跟过项羽的,只是当时并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他却也在项羽这里学到了许多军事和战略上的经验和...

《史记》中描写战争的片段史记中有哪些描写古人战争
四、小说倾向,实中有虚 明清评点家开始将《史记》与小说相提并论,其实也就是看出了《史记》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化倾向。《史记》战争场面描写,也具有小说化倾向的特征。如毛宗岗就拿《史记》中的“垓下之围”与《三国演义》第41回“长坂坡”一段作了比较,他说: 凡叙事之难,不难在聚处,而难在散处。如当...

武隆县13651059109: 项羽与虞姬是否合葬在一起. -
书变知柏: 应该是没有的,项羽自刎于乌江,而虞姬自刎于垓下!虽然有生不同床,死同穴的话,但他们是没有埋葬在一起的!虽然这样的说法很凄凉,但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我也希望自己是错的,他们能够久生久世的埋葬在一起!祝愿他们!

武隆县13651059109: 绝世美人虞姬之谜:死后身首异处? -
书变知柏: 汉军的士气越来越旺盛,此时,张良又叫汉军唱楚地的歌曲,项羽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楚地人,在听到楚歌之后,思乡之情顿时弥漫全军,士气更为低落.在这种形势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项羽同大将虞子期和桓楚商量,决定天亮前突围.美...

武隆县13651059109: 揭秘虞姬自刎之谜 虞姬为什么宁死不入汉宫 -
书变知柏: 一种观点认为,虞姬自杀后被埋在灵璧当属无疑,因为当时项羽被困的垓下(就在今灵璧县城东南9公里处),虞姬自杀身亡后,在当时汉军猛烈地追击之下,如果项羽想突围,是不可能带着虞姬的尸体一起逃亡的,他很有可能是将虞姬的尸体...

武隆县13651059109: 历史中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夫人虞姬她是怎样一个人?最后有是怎样的下场? -
书变知柏: 按 霸王别姬图(9张)《史记》、《资治通鉴》载,项梁杀人避祸携项羽由下相奔吴中,即今日苏州地.虞氏为会稽郡(秦末置春秋吴、越地域为会稽郡,以吴(今苏州)为郡治)吴中望族.项梁叔侄在此结交江东子弟.虞姬,慕项羽英名,嫁...

武隆县13651059109: 霸王别姬 虞姬是怎麽死的? -
书变知柏: 《史记》、《资治通鉴》载,项梁杀人避祸携项羽由下相奔吴中,即今日苏州地.虞氏为会稽郡(秦末置春秋吴、越地域为会稽郡,以吴(今苏州)为郡治)吴中望族.项梁叔侄在此结交江东子弟.虞姬,慕项羽英名,嫁与项羽为妻,陪伴左右...

武隆县13651059109: 项羽与虞姬的故事 -
书变知柏:[答案] 虞姬什么品格让现今人依然传诵-----坚守妇道的虞美人 在古代,弄权的女人都美丽,而一些美丽的女人却不都弄权.她们默默无闻,坚守妇道,无私奉献,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属后一种. 虞美人即虞姬,是项羽毕生钟爱的一个女人.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

武隆县13651059109: 请问:项羽的虞美人死了吗?是怎么死的 -
书变知柏: 虞美人是自杀而死的.因为爱而自杀! 以下关于虞美人的生平介绍以及死亡的前因后果: 虞姬生于秦朝虞地(今江苏吴县),天生美艳,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在吴中揭竿而起时,虞姬慕其英武,自甘为妾,后常侍奉左右.如果计算一下他...

武隆县13651059109: 项羽的老婆虞姬是怎么死的? -
书变知柏: 虞姬 项羽的宠姬,名虞.项羽困于垓下,曾作诗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

武隆县13651059109: 虞姬是被项羽杀死的吗? -
书变知柏: 不是.虞姬是在项王四面楚歌时,不想拖累项王,无奈自杀而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