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不同时期的不同词 个人觉得纳兰的词也可如易安居士一样分为前期和后期 有没有大佬来详细给解释一下

作者&投稿:励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纳兰性德的词风~

纳兰性德的词风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爱情阻隔、发妻早亡的哀怨。
2、陪皇随驾,出塞行役时的感慨。
3、赠友抒怀的情真意切。
贯穿其间的主线,是他热切追求人性的纯美,爱情的缠绵,友情的珍贵。其作品的主旨情调是伤感哀怨之音。其中尤以爱情、悼亡和乡思的题材最为凄婉动人。


扩展资料:

词风赏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这首《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词的起句奇特,说情人之间,本来两情相悦,但愿天长地久,然而如若知道后来的坎坷和悲剧,倒不如总是保持“初见”时那种美好时光。
接下来,批判一些变心的人却反而指责对方首先变心的行为。下阕引用长生殿的典故,谴责曾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的薄情郎。

1、人生何如不相逢,君老江南我雁北。 何如相逢不相识,更无别恨横胸臆。 芙蓉江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纳兰容若《送荪友》
2、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纳兰容若《雨霖铃》
3、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
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长相思》
5、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
6、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7、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
8、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9、闷自剔残灯,暗雨空庭。潇潇已是不堪听。那更西风偏著意,做尽秋声。
10、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扩展资料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的儿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他的诗词在清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纳兰词”光采夺目。满汉融合时期,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个人超逸才华,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其祖于清初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善骑射,好读书。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死.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纳兰词

图片来自:算无遗策的贾诩的百度相册

纳兰性德词——从我对纳兰词之体认的三个不同阶段
作者:叶嘉莹
我之赏爱纳兰容若的《饮水词》,盖始于1935年我方始以同等学力考入初中之际。当时我母亲曾给我买了一套《词学小丛书》作为奖励。这套书中所收录的作者与作品甚多,但其中影响我最大的两种著作,则一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是纳兰容若的《饮水词》。前者使我对词之评赏有了初步的领悟;后者则使我对词之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出生于一个古老的家庭,伯父和父亲很早就教我诵读唐诗,早在我考入初中前就已学习着试写短小的绝句。但伯父和父亲却一向不曾教过我读词和作词。我自己虽也曾读过一些五代和两宋的词人之作,可是却也从来未曾兴起过自己也要写词的念头。直到我读到了《饮水词》,从开篇第一首《忆江南》词的“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开始,我立刻就被这位词人的作品吸引住了。我当时还没有能力对词之优劣做出任何品评,我只是觉得这位词人的作品似乎比我所读过的那些五代两宋之作更为清新自然,更使我感到易于接近。于是,我一口气就把“小丛书”中的一卷《饮水词》读完了。我少年时颇为强记,对《饮水词》中的一些小令,几乎可以过目成诵,于是那天然的口吻和流利的声调,就引起了我跃跃欲试的一种心情。大约一年以后我遂在并无人教导之下开始了填词的尝试。后来我把自己的习作拿给伯父看,并且谈到了我近来所读的《饮水词》。伯父认为我这个孺子尚属可教,对我的习作颇加奖勉,这当然更增加了我填词的一份兴趣;同时伯父还告诉我说,我家原与纳兰同里籍,祖居也在叶赫地,这正是我家何以取“叶”为姓氏的缘故。这当然使我对纳兰容若这位作者,也更增加了一份特殊的亲切感。虽然我平日写作从来不喜欢专意模仿任何一家的风格,但毫无疑问我早年所写的一些小令,是确实曾受过《饮水词》之影响的。此种影响大概一直延续到我进入大学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我读词的兴趣和范围虽不断加深加广,但对纳兰词的赏爱则始终未变。这可以说是对纳兰词之体认的第一个阶段。其后,我大学毕业就开始了教书的生涯,又因为战争的原因由大陆流寓到台湾,并且经历了不少切身的忧患,当若干年后我在台湾几所大学开始教“词选”一门课时,我对纳兰词却摹然失去了当初的一份兴趣。这还不仅只是因为课时的限制使我只能讲授五代两宋的名家之作,因而无暇论及清词的缘故,也因为我对纳兰词的赏爱确实已经减低了。我不知道当年听过我词选课的同学,是否还记得我在讲南唐后主词时所说的一段话。我曾经断章取义地引过《诗经·邶风·谷风》中的“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几句诗,来说明对不同意境与不同风格的诗歌,应采取不同的欣赏角度。有些作品是宜深不宜浅的,如南宋后期的吴文英和王沂孙诸家,他们的作品是要读者细心吟味咀嚼以后,才能品味出其好处所在,但却不能予人以当下直接的感动,这是一类作品;又有些作品是宜浅不宜深的,我当时举的例证就是纳兰的《饮水词》。我认为纳兰词之佳处乃在其情感之真切自然,表现之清新流利,所以读起来油然易入,可以当下于人一种直接的感动,然而却并不耐咀嚼,缺少深远之余味,这是又一类作品;而更有一类作品则是既宜浅又宜深的,即如李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等作品,都是在初读时就可以予人一种直接的感动,而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又可以在这些表面浅白的词句中,不断发现更深沉更广大的意境,这是又一类作品。因此如果将纳兰词与李后主的这一类词作对比,则后主乃是既宜浅又宜深,而纳兰则是只宜浅不宜深的。这一段话可以代表我对纳兰词之体认的第二个阶段。而近数年来我曾与四川大学的缪铖教授合作撰写了《灵溪词说》,对于晚唐五代和两宋的词人做过一番由微观到宏观的整理,因而对词之特质及其流变也有了更为周至和更为深刻的一点认识。更且因为要继续撰写《词说》之续编的缘故,我既先后写了《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光照中的反思》和《迦陵随笔》等理论性的文字,对词之特质与词学之理论,做了一番反省的思考,继而又写了《论王国维词》与《论陈子龙词》两篇文稿,先后对清末与明末两位以令词擅长的作者做了一番结合理论与欣赏的探讨。而在论陈词的一篇文稿中,我既曾引用了清代谭献在其《复堂词话》中所提出的“重光后身惟卧子(陈子龙字)足以当之”之说,又曾引用了沈惟贤在其《片玉山庄词存词略序》中所提出的“明末乃有陈卧子《湘真词》,上追六一,下开纳兰”之说。因此在该文篇末我遂提到将写一篇论纳兰词的文稿。并试图在此文中能对这些以令词名家的作者,做一番综合性的讨论。于是近日我遂取纳兰词又以温故知新的心情重新阅读了一遍。因而遂发现对词之评赏,除了我前面所曾提到的“宜深不宜浅”、“宜浅不宜深”和“既宜浅又宜深”的几种意境与风格以外,原来还应列入一种“即浅为深”且“即浅为美”的意境与风格,而纳兰词之佳者则恰好具有此一类之特美。


兰花有什么意义?急!
兰、卡特兰、兜兰、石斛兰、万带兰等观赏兰花。兰花是兰科植物的通称。在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对“兰花”有不同的概念。如:在印度,人们认为万带兰(Vanda)是兰花;在美洲印第安人中认为兰花是指香果兰(Vanilla);古欧洲人则认为红门兰(Orchis)是真正的兰花;在马来西亚当地人眼里,兰花是指蜘蛛兰...

关于兰花有名的诗句(兰花诗句最出名诗句)
在《离骚》、《九歌》、《九章》中,留下无数咏兰佳作。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也都有许多咏兰佳作。唐、宋是我国古诗、词文化最发达的时期,更不乏咏兰诗作。大诗人李白就作有几首著名的咏兰诗。宋代苏氏兄弟、陆游、朱熹、杨万里更作有多首咏兰诗。明代咏兰诗作更层出不穷,著名的作家有徐渭、徐同麓、...

在伊斯兰教伊马木应具备那些条件?
因此,不论肤色、民.族、地域、家庭背景,伊玛目即使是被解.放的奴.隶,也要受到尊敬。领拜人的身份,从古至今虽无太大变化。但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穆.斯.林团体中,伊玛目的身份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而且区别巨大。1、在伊.斯.兰昌盛时代的早期,多数派(逊尼派)和少数派(什叶派)都曾用伊玛目一词尊称伊.斯...

形容兰花的诗词?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关于兰姓的诗句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明·李梦阳《湘妃怨》 2.关于兰姓的历史与现代 渊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

郑板桥为何喜欢用'兰'作绘画的表现对象,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艺术态度是什么...
品析郑板桥不同时期所画的兰竹图上的题画诗,我们可以透过有限画幅的形象联想到郑板桥的人生经历,联想到清代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使单幅画面犹如文学作品、影视片一样,叙说着许多许多…… 当他任山东潍县知县,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唐五代词的起源发展研究
中唐时期写词较多的诗人是白居易和刘禹锡,他们作品的民歌风味更为明显,如他们两人唱和的《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刘禹锡)写出了江南风景的绚丽和迷人。他们...

语言的形成及演变
在到达世界各地之后,人们根据当地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变化,产生了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语言。前不久,新西兰心理学家昆廷·阿特金森博士研究称,人类语言可能全部起源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时间大约在15万年前洞穴艺术开始阶段。这种判断的依据是非洲各地方言往往含有的音素较多,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

中国古代词风的分类是什么?
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赞美兰花的诗句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译文:我喜欢兰花,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花,不用自身的颜色讨好自然造化。萧萧的西风吹过,在寒冷的露水洒满的深林中,即使没有人欣赏,兰花也依旧开放并散发着幽幽的芬芳。5、《题杨次公春兰》——宋代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

瑞安市18059583573: 纳兰容若各个时期词风的变化
公连博抗: 其一,纳兰英年早逝,所以作品基本是清丽的.从豪放婉约的划分,属婉约一派. 其二,有人称其为“清代的晏小山”,意指其词艳而不俗,在词的精度和情感的密度上都发挥出水准. 其三,纳兰生活环境比较宽裕,词多以恋情见长,这与其个人情感经历是有很大关系.从前面的“恋而不得”,到悼亡,等等.关于抒发个人之志的,多表达其郁闷不得志. 个人感觉这个题目,最好从纳兰词的特点去发挥会比较好.比如“当时只道是寻常”,字字寻常,组合起来,却化俗为雅,颇有李后主之风. 只是个人的看法,一时能总结的就这些,网上百度也有很多资料的.

瑞安市18059583573: 纳兰性德的词有什么特点 -
公连博抗: 一、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 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

瑞安市18059583573: 纳兰性德的词及鉴赏 -
公连博抗: 纳兰性德《长相思》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1655----1685)《长相思》 背景介绍:纳兰性德是明珠的长子,1682年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

瑞安市18059583573: 纳兰词的最大特点在于何处,与婉约词及李煜词最大的区别又在何处? -
公连博抗: 纳兰词最大的特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至情至性,得一“真”字. 我比较喜欢的纳兰词都不是那种极尽修饰之美的,而是用平淡几个字就能勾勒出一种心境,比如“当时只道是寻常”,就是写我们当初不知珍惜的平常...

瑞安市18059583573: 关于纳兰的词
公连博抗: 词以听到有人唱凄凉的歌曲起笔,加上风声、雨声,营造了凄凉的境界,跟着通过“瘦尽灯花又一宵”一句,表明“我”彻夜未眠.这里,作者采用拟人手法,用“瘦尽”来描写灯花的消蚀,生动而情味悠长;“又”字表明,“我”不能成眠已...

瑞安市18059583573: 李煜词、纳兰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公连博抗: 李煜前期作品(未亡国)与纳兰相近,都有缠绵悱恻之态,眼界,心胸都略显狭隘.都以描写小儿女情爱见长.二人作品都有转折期,李煜为亡国,而纳兰是卢氏逝世.可以说亡国之痛创造了词中帝王李后主,而纳兰不足的人生阅历让他只能作为一个词中君子,浅吟着一生一代一双人,来缅怀卢氏.此作上,纳兰终不及李后主.

瑞安市18059583573: 对纳兰词的研究
公连博抗: 纳兰词属婉约派,其《饮水词》里,找不到丝亳欢乐的词句,每首词中都弥漫着无尽的感伤和愁绪,纳兰容若是孤独的,他的人生有一种不被理解的苦闷,他的词愁心漫溢,深情幽婉.正所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他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的悼亡词写的声声凝泪,字字带血,令人不忍卒读.对妻子的爱耗尽了容若一生的心血.一生一代一双人.

瑞安市18059583573: 你喜欢纳兰容若的哪首词? -
公连博抗: 喜欢纳兰容若这个名字,风光旖旎,教人惊艳:胸纳幽兰,神容略若.一吟此名,浊世才子翩翩风貌,历历眼前. 喜欢纳兰容若的词,从最初偶然读到“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回首桨向蓝桥易乞,药成...

瑞安市18059583573: 大家喜欢读纳兰容若词吗?
公连博抗: 我最喜欢“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它方”以及“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词的确太忧郁了,在满清文化末期也只有纳兰值得一提. 纳兰的风格个人觉得和李煜还有晏几道很像,不过感觉情感更压抑一点,而且纳兰相对来说比较现实.

瑞安市18059583573: 纳兰的词有什么特点?
公连博抗:纳兰词有多数作品皆以情语入词,直抒胸臆,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而善用寻常口语填词、不事雕饰的特质,这一点恰与清照遥相呼应. 王国维论清代词,谓纳兰性德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同时词学大家况周颐(蕙风)对纳兰词也有很高的评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叶嘉莹女士以新批评的理论重新审视纳兰词,得出了纳兰词具有人之“弱德之美”,“即浅为深”等艺术特点. 你要读懂纳兰的词,首先要去了解纳兰的经历,设身处地,才能体会.而有些词,其意境,你必须要经历过一些什么才能看懂.经历众相、体验百态,才是深入了解的开始,可以使书上读到的,也可以是亲身经历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