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轼而望之”的“而”意思是什么?

作者&投稿:姜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什么意思?~

意思: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出自左丘明《曹刿论战》。
一、全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 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译文及注释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释1.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4.伐:攻打。
5.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8.谋:谋议。
9.间(jiàn):参与。
10.鄙:鄙陋,目光短浅。
11.乃:于是,就。
12.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1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15.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16.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17.加:虚报夸大。
18.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
19.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0.狱:(诉讼)案件。
21.察:明察。
22.情:实情。
23.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
24.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
25.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
26.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7.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
28.败绩:军队溃败。
29.驰:驱车追赶。
30.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
31.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
32.遂:于是,就。
33.逐:追赶,这里指追击。
3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35.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f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
36.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
37.再:第二次。
38.三:第三次。
39.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40.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
41.伏:埋伏。
42.靡(mǐ):倒下。
4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
三、相关成语
(一)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二)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起来。
(三)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四)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消失,而我们的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轼,汉字,读作“shì”,意思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登轼而望之”翻译为:曹刿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

“登轼而望之”的“而”表修饰,没有实际意义。

出自:春秋 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之《曹刿论战》

原文选段: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释义: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扩展资料

这一段中,曹刿“取信于民”的见解,得到了庄公的赞同,“公与之乘”,说明了庄公对曹刿的信任与器重。文中先交代了利于鲁国反攻的阵地,长勺在鲁国境内,对鲁国来说,地形地物熟悉,便于得到人力支援和物资供给,在士气上也利于鲁国向有利方面转化。

接着是对这次战役经过的具体记叙,重点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写曹刿指挥鲁军在“齐人三鼓”之后才开始反攻,写曹刿在观察了齐军败逃的情况之后才决定追击,都记叙得非常简略。

这样写,一则符合实情(酣战中鲁庄公无暇问及,曹刿了不可能多发议论),一则此中道理正是曹刿论战的中心,留待后文集中阐述,更见突出。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曹刿的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沉着思断,善于捕捉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

作者成就:

左丘明认为在军事上也同样要重视德和义的作用:主张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就不要出师。

这些准备包括:度德,即考虑自己的德能否争取到民众的拥护;量力,即正确估价敌我力量的对比;亲亲,即努力团结自己的亲人,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征辞,即要有开战的充足理由;察有罪,即考察有罪过的征伐目标。除了第二条“量力”之外,其余四条都与德义有关。

左丘明的《左传》还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它在编年记事总的格局中,富于变化,有时着意写一件史事的本末原委,有时集中写一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活动。

这不仅拓展了编年体史书在写人、记事方面的容量,而且有助于弥补一件史事被相关年代中其他史事割裂的缺点。另外,在编纂学上,《左传》首创“君子曰”一栏。“君子曰”以议论形式升华史事,为史书作者发表一家之言提供了园地,成为一种优良的史学传统。



无实意,表修饰




登轼而望之的而的意思
而:表顺承,不译。出自《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解释是“曹刿走下战车,到地上看看齐军撤退时留下的车印,再登上车前的横木去远眺齐军撤退的情形”。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为了防止中敌人的埋伏,看一下敌人逃跑时的车轮印,是杂乱无章,还是有条不紊发的,...

登轼而望之的而的意思
“登轼而望之”中的“而”表顺承关系,无实际意义,表示“登”与“望”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并说明“登”是为了“望”。这一句意思是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出自先秦左丘明《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节选原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

登轼而望之的而是什么意思
“登轼而望之”出自《左传》。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

登轼而望之中的而表什么?
而,表顺承。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翻译: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

先天下之忧而忧中“而”的意思 登轼而望之中“而”的意思 请尽快给我答...
1,表示条件,时间副词。别人还没有忧时,先忧。2,时间副词。表示“登”与“望”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并说明“登”是为了“望”。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而,之的意思
而表示的是一种顺承的关系,之是代词,代指齐军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举报| 评论(1) 15 2 66uy 采纳率:10% 擅长: 暂未定制 为您推荐: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登轼而望之的之 下视其辙翻译 下视其辙的辙 下视其辙的下 辙开头的成语 登轼而望之的而 轼与辙 作文 凭轼旁观 轼和辙...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而,之的意思
而表示的是一种顺承的关系,之是代词,代指齐军

曹刿论战拼音版
下视其辙(xiàshìqízhé),登轼而望之(dēngshìérwàngzhī),曰(yuē):“可矣(kěyǐ)。”遂逐齐师(suìzhúqíshī)。既克(jìkè),公问其故(gōngwènqígù)。对曰(duìyuē):”夫战(fūzhàn),勇气也(yǒngqìyě)。一鼓作气(yìgǔzuòqì),再而衰(zàiérshuāi),三而竭(sānér...

登轼而望之 “而”的意义
无实意,表修饰

曹刿到底有没有下车?
老先生在讲先秦文明时,讲到《左传》中的一个例子,是《曹刿论战》中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他说,“下视其辙”中的“下”字,很多人理解为动词“下车”,其实应该是状语“向下看”;“登轼而望之”中的“而”字,很多人认为“登轼”和“望之”有先后顺序,表“承接”,其实“而”在...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登轼而望之的而是什么意思 -
羊柿清热:[答案] 表顺承关系 无实意,表修饰.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先天下之忧而忧中“而”的意思 登轼而望之中“而”的意思 请尽快给我答案,答完给分 -
羊柿清热: 1,表示条件,时间副词.别人还没有忧时,先忧. 2,时间副词.表示“登”与“望”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并说明“登”是为了“望”.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先天下之忧而忧中“而”的意思 登轼而望之中“而”的意思 请尽快给我答案,1.先天下之忧而忧中“而”的意思 2.登轼而望之中“而”的意思请尽快给我答... -
羊柿清热:[答案] 1,表示条件,时间副词.别人还没有忧时,先忧. 2,时间副词.表示“登”与“望”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并说明“登”是为了“望”.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登轼而望之中的而表什么? -
羊柿清热: 而,表顺承.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翻译: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登轼而望之的而是什么意思 -
羊柿清热: 表顺承关系 无实意,表修饰.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登轼而望之 “而”的意义 -
羊柿清热: 无实意,表修饰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曹刿论战中所有"而"字的用法及意义 -
羊柿清热:[答案] 1、登轼而望之.而,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2、再而衰,三而竭.两个而,连词,表结果关系,意思是就.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登轼而望之 中的 而是什么意思 -
羊柿清热: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而的意思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登轼而望之暮寝而思之时时而间进面山而居而山不加增 -
羊柿清热:[答案] 却,表转折;表修饰;表修饰;表并列,而且;表修饰;表转折,但是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3586912545: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而,之的意思 -
羊柿清热: 而表示的是一种顺承的关系,之是代词,代指齐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