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四库全书》的总目录

作者&投稿:澄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库全书全部书目是那些~

  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而古书亡矣!”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文字狱如此。
  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
  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倍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贵。
  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如运输、转卖、转抄、争执等)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
  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补,加以已意而写成的书。
  续书: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做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
  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传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识断精审,思想邃密,是乾隆朝最著名的思想家,汉学代表人物。因博闻广识而破例允许他以举人身份供职于四库馆,担任《四库全书》的辑校工作。《四库全书》的主要纂修官。
  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耳山,上海人。《四库全书》总纂官,卓有成效,受恩赏尤多。乾隆52年,清廷发现《四库全书》中有诋毁朝廷字句的书籍,乾隆帝大怒,令陆锡熊和纪昀负责重新修正,并由他两人分摊费用。时值隆冬,陆锡熊患病,终因心力交瘁,死于重校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任上。可见朝野对《四库全书》之重视与严谨。
  永瑢(1743-1790),乾隆帝第六子,号九思主人。乾隆末年被封为质亲王。喜作诗文书画,著有《九思斋诗钞》。《四库全书》馆正式成立后,乾隆帝为了表示对该项文化工程的重视,同时也为了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监控,命永瑢与永璇、永瑆,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于敏中为最高执行官即总裁,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宜。 《四库全书》智慧宝语荟要录。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周礼之属仪礼之属仪礼之属三礼总仪之属通礼之属杂礼书之属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型训诂之学字书之属韵书之属史部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奏议之属传记类圣贤之属名人之属总录之属杂录之属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目录类经籍之属金石之属史评类地理类宫殿簿之属总志之属都会郡县之属河渠之属边防之属山水之属古迹之属杂记之属游记之属外记之属职官类官制之属官箴之属政书类通制之属仪制之属邦计之属军政之属法令之属考工之属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算书之属术数类数学之属占候之属相宅相墓之属占卜之属命书相书之属阴阳五行之属释家类道家类艺术类书画之属琴谱之属篆刻之属杂技之属谱录类器物之属饮馔之属草木禽鱼之属杂家类杂学之属杂考之属杂说之属杂品之属杂篡之属杂编之属类书类小说家类杂事之属异闻之属琐记之属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汉至五代北宋建隆至靖康南宋建炎至德佑金至元明洪武至崇祯清代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词集之属词选之属词话之属词谱词韵之属南北曲之属

四库全书总目录
1经部
【易类】
101子夏易传、周易郑康成注、增补郑氏周易、 陆氏易解、周易注、周易注疏、周易集解、周易口诀义、周易举正、易数钩隐图、周易口义、温公易说、横渠易说、东坡易传、伊川易传、易学辨惑、了斋易说、吴园周易解、 周易新讲义、紫岩易传、读易详说、易小传、汉上易传、周易窥馀、易璇玑、易变体义、周易经传集解、易原、周易古占法、原本周易本义、别本周易本义、郭氏传家易说、 周易义海撮要、南轩易说、复斋易说、杨氏易传、周易玩辞、赵氏易说、诚斋易传、大易粹言、易图说、古周易、易传灯、易裨传、厚斋易学、童溪易传
102周易总义、西溪易说、 丙子学易编、易通、周易卦爻经传训解、易象意言、周易要义、易翼传、文公易说、易学启蒙小传、周易辑闻、用易详解、淙山读周易、周易传义附录、易学启蒙通释、三易备遗、 周易集说、读易举要、易象义、易图通变、读易私言、易附录纂注、周易启蒙翼传、易纂言、易纂言外翼、易源奥义、周易程朱传义折衷、周易衍义、易学滥觞、大易缉说、 周易本义通释、周易本义集成、大易象数钩深图、学易记、周易集传、读易考原、易精蕴大义、易学变通、周易会通、周易图说
103周易爻变易縕、周易参义、周易文诠、 周易传义大全、易经蒙引、读易馀言、启蒙意见、易经存疑、周易辩录、易像钞、周易象旨决录、易象钩解、周易集注、读易纪闻、叶八白易传、读易述、像象管见、周易札记、 周易易简说、易义古象通、周易像象述、易用、易象正、儿易内仪以、卦变考略、古周易订诂、周易玩辞困学记、易经通注、日讲易经解义
104日讲易经解义、御纂周易折中、 御纂周易述义、读易大旨、周易稗疏、易酌、田间易学、易学象数论、周易象辞、图学辩惑、周易筮述、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易俟、读易日钞、周易通论、 周易观彖、周易浅述、易原就正、大易通解、易经衷论、易图明辨、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周易传注、周易札记、周易传义合订、周易玩辞集解、惠氏易说、周易函书约存、 周易函书约注、周易函书别集
105周易函书约存、周易函书约注、周易函书别集、易笺、学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说、周易孔义集说、易翼述信、周易浅释、周易洗心、丰川易说、 周易述、易汉学、易例、易象大意存解、大易择言、周易辨画、周易图书质疑、周易章句证异、附录、乾坤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周易乾凿度、易纬通卦验、 易纬乾元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
【书类】
尚书注疏、洪范口义、书传、尚书全解、禹贡指南、禹贡论、尚书讲义、夏氏尚书详解、禹贡说断、增修东莱书说、尚书说、
106五诰解、絜斋家塾书钞、书经集传、尚书精义、陈氏尚书详解、融堂书解、洪范统一、尚书要义、书集传或问、胡氏尚书详解、尚书表注、书纂言、书集传纂疏、读书丛说、 书传辑录纂注、尚书通考、书蔡氏传旁通、读书管见、书义断法、尚书纂传、尚书句解、书传会选、书经大全、图说、尚书考异、尚书疑义、尚书日记、尚书砭蔡编、尚书注考、 尚书疏衍、洪范明义、日讲书经解义、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尚书稗疏、尚书古文疏证、古文尚书冤词、尚书广听录、尚书埤传、禹贡长笺
107禹贡长笺、禹贡锥指、洪范正论、 尚书七篇解义、书经衷论、尚书地理今释、禹贡会笺、附录、尚书大传、书义矜式
【诗类】
诗序、毛诗注疏、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陆氏诗疏广要、毛诗指说、诗本义、苏氏诗集传、 毛诗名物解、毛诗李黄集解、诗补传、诗总闻、诗经集传、慈湖诗传、吕氏家塾读诗记、续吕氏家塾读诗记、毛诗讲义、诗童子问、段氏毛诗集解、诗缉、诗传遗说、诗考、诗地理考、 诗集传名物钞、诗传通释
108诗传通释、诗传旁通、诗经疏义会通、诗经疑问、诗缵绪、诗演义、诗解颐、诗传大全、诗说解颐、读诗私记、诗故、六家诗名物疏、重订诗经疑问、 诗经世本古义、待轩诗记、读诗略记、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御纂诗义折中、田间诗学、诗经稗疏、诗经通义、毛诗稽古编、诗所
109毛诗写官记、诗札、诗传诗说驳义、 续诗传鸟名卷、诗识名解、诗传名物集览、诗说、诗经札记、读诗质疑、毛诗类释、诗疑辨证、三家诗拾遗、诗沈、诗序补义、虞东学诗、附录、 韩诗外传
【礼类一、周礼之属】
周礼注疏、周官新义、周礼详解、周礼复古编、礼经会元、太平经国书、周官总义、周礼订义、鬳斋考工记解、周礼句解、周礼集说、周官集传、 周礼传、周礼图说、周礼翼传
110周礼传、周礼图说、周礼翼传、周礼全经释原、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周官义疏、周礼述注、周礼纂训、周官集注、礼说、周官禄田考、 周礼疑义举要
【礼类二、仪礼之属】
仪礼注疏、仪礼识误、仪礼集释、仪礼释宫、仪礼图、仪礼要义、仪礼逸经、仪礼集说、经礼补逸、钦定仪礼义疏
111钦定仪礼义疏、 仪礼郑注句读、仪礼商、仪礼述注、仪礼析疑、仪礼章句、补飨礼、礼经本义、宫室考、天子肆献裸馈食礼、仪礼释宫增注、仪礼小疏、仪礼集编、附录、内外服制通释、 读礼通考
【礼类三、礼记之属】
礼记注疏、月令解、礼记集说
112礼记集说、礼记纂言、陈氏礼记集说、礼记大全、月令明义、表记集传、坊记集传、缁衣集传、儒行集传、 日讲礼记解义、钦定礼记义疏
113钦定礼记义疏、深衣考、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礼记述注、礼记析疑、檀弓疑问、礼记训义择言、深衣考误、附录、大戴礼记、 夏小正戴氏传
【礼类四、三礼总义之属】
三礼图集注、三礼图、学礼质疑、读礼志疑、郊社禘祫问、参读礼志疑
【礼类五、通礼之属】
礼书、仪礼经传通解、仪礼经传通解续、 礼书纲目、五礼通考
114五礼通考
【礼类六、杂礼书之属】
书仪、家礼、泰泉乡礼、朱子礼纂、辨定祭礼通俗谱
【春秋类】
春秋左传注疏、春秋三解传述人、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115春秋谷梁传注疏、箴膏肓、春秋释例、春秋集传纂例、春秋集传微旨、春秋集传辨疑、春秋名号归一图、春秋年表、春秋尊王发微、春秋皇纲论、春秋通义、 春秋权衡、刘氏春秋传、刘氏春秋意林、春秋传说例、孙氏春秋经解、苏氏春秋集解、春秋辨疑、崔氏春秋经解、春秋本例、春秋五礼例宗、春秋通训、叶氏春秋传、春秋考、 春秋三传谳、吕氏春秋集解、胡氏春秋传、高氏春秋集注、春秋后传、左氏传说、左氏传续说、左氏博议、春秋比事、春秋左传要义、春秋分记、春秋讲义、春秋集义、张氏春秋集注、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春秋通说、洪氏春秋说、春秋经筌
116春秋经筌、吕氏春秋或问、春秋集传详说、读春秋编、春秋集传释义大成、春秋纂言、春秋提纲、春秋诸国统纪、 春秋本义、程氏春秋或问、三传辨疑、春秋谳义、春秋会通、春秋阙疑、春秋集传、春秋师说、春秋左氏传补注、春秋金锁匙、春秋属辞、春秋胡传附录纂疏、春秋春王正月考、 春秋书法钩元、春秋大全、春秋经传辨疑、春秋正传、左传附注、春秋胡氏传辨疑、春秋明志录
117春秋明志录、春秋正旨、春秋辑传、春秋亿、春秋事义全考、春秋左传属事、 春秋胡传考误、左氏释、春秋质疑、春秋孔义、春秋辩义、读春秋略记、春秋四传质、左传杜林合注、春秋提要、日讲春秋解义、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御纂春秋直解、左传杜解补正、 春秋稗疏、春秋四传纠正、春秋平义、读左日钞、左传事纬、春秋毛氏传、春秋简书刊误、春秋属辞比事记、春秋地名考略、春秋管窥、三传折诸
118三传折诸、左传折诸、 公羊折诸、谷梁折诸、春秋阙如编、春秋宗朱辨义、春秋通论、春秋世族谱、春秋长历、惠氏春秋说、春秋大事表、春秋识小录、惠氏春秋左传补注、春秋左传小疏、春秋地理考实、 三正考、春秋究遗、春秋随笔、附录、春秋繁露
【孝经类】
古文孝经孔氏传、孝经注疏、孝经指解、孝经刊误、孝经大义、孝经定本、孝经述注、孝经集传、御定孝经注、 御纂孝经集注、孝经问、经部五经总义类、驳五经异义、郑志、经典释文、公是七经小传、程氏经说、六经图、六经正误、九经三传沿革例、融堂四书管见、四如讲稿、六经奥论、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五经说、十一经问对、五经蠡测、简端录、五经稽疑、经典稽疑
119钦定翻译五经四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九经误字、经问、十三经义疑、九经古义、经稗、 十三经注疏正字、朱子五经语类、群经补义、经咫、九经辨字渎蒙、古经解钩沉、附录、古微书
【四书类】
孟子注疏、论语集解义疏、论语注疏、论语笔解、孟子音义、论语拾遗、 孟子解、论语全解、孟子传、尊孟辨、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论孟精义、中庸辑略、石鼓论语答问、论语意原、癸巳论语解、癸巳孟子说、蒙斋中庸讲义、四书集编、
120孟子集疏、论语集说、中庸指归、四书纂疏、大学疏义、论孟集注考证、四书集义精要、四书辨疑、读四书丛说、四书通、四书通证、四书疑节、四书经疑贯通、四书纂笺、 四书通旨、四书管窥、大学中庸集说启蒙、四书大全、四书蒙引、四书因问、问辨录、论语类考、孟子杂记、学庸正说、论语商、论语学案、四书留书、日讲四书解义、四书近指、 孟子师说、大学翼真、四书讲义困勉录
121四书讲义困勉录、松阳讲义、榕村四书说、论语稽求篇、四书剩言、大学证文、四书释地、四书札记、此木轩四书说、四书逸笺、 乡党图考、经部乐类、皇佑新乐图记、乐书、律吕新书、瑟谱、韶舞九成乐补、律吕成书、苑洛志乐、钟律通考、乐律全书、御制律吕正义、御制律吕正义后编、钦定诗经乐谱全书、 古乐经传、古乐书、圣谕乐本解说、皇言定声录、竟山乐录、李氏学乐录、乐律表微、律吕新论、律吕阐微、琴旨
【小学类一、训诂之属】
122尔雅注疏、附考证、尔雅注、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释名、广雅、匡谬正俗、群经音辨、埤雅、尔雅翼、骈雅、字诂、续方言、别雅
【小学类二、字书之属】
急就篇、说文解字、说文系传、说文系传考异、 说文解字篆韵谱、重修玉篇、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汗简、佩觿、古文四声韵、类篇、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复古编、班马字类、汉隶字源、六书故、字通、龙龛手鉴、 六书统、周秦刻石释音、字鉴、说文字原、六书正讹、汉隶分韵、六书本义、奇字韵、古音骈字、俗书刊误、字孪、御定康熙字典、御制增订清文鉴
123御制增订清文鉴、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钦定西域同文志、隶辨、篆隶考异
【小学类三、韵书之属】
原本广韵、重修广韵、集韵、切韵指掌图、韵补、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九经补韵、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四声全形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洪武正韵、古音丛目、古音略例、转注古音略、毛诗古音考、 屈宋古音义、御定音韵阐微、钦定同文韵统、钦定叶韵汇辑、钦定音韵述微、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韵补正、古今通韵、易韵、孙氏唐韵考、古韵标准、附录、 六艺纲目、
2史部、
【正史类】
201史记、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读史记十表、史记疑问、前汉书、班马异同、后汉书
202后汉书、补后汉书年表、 两汉刊误补遗、三国志、三国史辨误、三国志补注、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
203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
204旧唐书、新唐书、 唐书释音、新唐书纠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史纂误、宋史
205宋史、辽史、辽史拾遗
206辽史拾遗、金史、元史、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明史
207明史、
【编年类】
竹书纪年、竹书统笺、前汉纪、后汉纪、元经、唐创业起居注、资治通鉴
208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释例、资治通鉴目录、通鉴地理通释、通鉴释文辨误、 通鉴胡注举正、稽古录、资治通鉴外纪、皇王大纪、中兴小纪、续资治通鉴长编
209续资治通鉴长编、纲目续麟、纲目分注拾遗、纲目订误、大事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10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九朝编年备要、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西汉年纪、靖康要录、两朝纲目备要、宋季三朝政要、宋史全文、资治通鉴前编、通鉴续编、大事记续编、元史续编、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211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皇清开国方略、资治通鉴后编
【纪事本末类】
通鉴纪事本末
212通鉴纪事本末、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三朝北盟会编、蜀鉴、炎徼纪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平定三逆方略、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
213平定准噶尔方略、 平定两金川方略、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钦定兰州纪略、钦定石峰堡纪略、钦定台湾纪略、绥寇纪略、滇考、明史纪事本末、绎史
214绎史、左传纪事本末、 平台纪略
【别史类】
逸周书、东观汉记、建康实录、隆平集、古史、通志
215通志、东都事略、路史、钦定重订契丹国志、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古今纪要、萧氏续后汉书、 郝氏续后汉书
216郝氏续后汉书、春秋别典、御定历代纪事年表、三元甲子编年、钦定续通志
217钦定续通志、补历代史表、后汉书补逸、春秋战国异辞、 尚史
【杂史类】
国语、国语补音、战国策、鲍氏战国策注、战国策校注
218战国策校注、贞观政要、渚宫旧事、东观奏记、五代史阙文、五代史补、北狩见闻录、松漠纪闻、 燕翼诒谋录、太平治迹统类、咸淳遗事、大金吊伐录、汝南遗事、钱塘遗事、平宋录、弇山堂别集、革除逸史、钦定蒙古源流、
【诏令奏议类、一诏令之属】
太祖高皇帝圣训、 太宗文皇帝圣训、世祖章皇帝圣训、圣祖仁皇帝圣训、世宗宪皇帝圣训、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219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唐大诏令集、 两汉诏令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
范文正奏议、包孝肃奏议集、尽言集、谠论集、左史谏草、商文毅疏稿、王端毅奏议
220王端毅奏议、马端肃奏议、关中奏议、胡端敏奏议、 杨文忠三录、何文简疏议、垂光集、孙毅庵奏议、玉坡奏议、南宫奏稿、讷溪奏疏、谭襄敏奏议、潘司空奏疏、两河经略、两垣奏议、周忠愍奏疏、张襄壮奏疏、靳文襄奏疏、 华野疏稿、宋名臣奏议、历代名臣奏议
221历代名臣奏议、名臣经济录、名臣经济录
222御选明臣奏议、
【传记类一、圣贤之属】
孔子编年、 东家杂记
【传记类二、名人之属】
晏子春秋、魏郑公谏录、李相国论事集、杜工部年谱、杜工部诗年谱、绍陶录、金佗?编、象台首末、魏郑公谏续录、忠贞录、诸葛忠武书、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朱子年谱
【传记类三、总录之属】
古列女传、高士传、卓异记、春秋臣传、廉吏传、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伊洛渊源录、宋名臣言行录前集、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钱塘先贤传赞、庆元党禁、宋宝佑四年登科录、京口耆旧传、昭忠录、敬乡录、唐才子传、元朝名臣事略、浦阳人物记、古今列女传、殿阁词林记、 嘉靖以来首辅传、明名臣琬琰录、今献备遗、百越先贤志、元儒考略、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223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明儒学案、中州人物考、东林列传、儒林宗派、明儒言行录、史传三编、闽中理学渊源考
【传记类四、杂录之属】
征南录、骖鸾录、吴船录、入蜀记、西使记、 保越录、粤闽巡视纪略、松亭行纪、扈从西巡日录
【史钞类】
两汉博闻、通鉴总类、南史识小录、北史识小录
【载记类】
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邺中记、十六国春秋、
224十六国春秋、别本十六国春秋、蛮书、钓矶立谈、江南野史、江南别录、江表志、江南馀载、三楚新录、锦里耆旧传、五国故事、蜀梼杌、马氏南唐书、陆氏南唐书、吴越备史、 安南志略、十国春秋、附录、朝鲜史略、越史略
【时令类】
岁时广记、御定月令辑要
【地理类一、宫殿簿之属】
三辅黄图、禁扁、
【地理类二、总志之属】
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览、明一统志
225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226大清一统志
【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
吴郡图经续记、乾道临安志、淳熙三山志、吴郡志、 新安志、剡录、会稽志、赤城志、宝庆四明志、海盐澉水志、景定严州续志、景定建康志、咸淳临安志、至元嘉禾志、昌国州图志、延佑四明志、齐乘、至大金陵新志、无锡县志、 姑苏志、武功县志、朝邑县志、岭海舆图、滇略、吴兴备志
227吴兴备志、钦定热河志、钦定日下旧闻考、钦定满洲源流考、钦定皇舆西域图志、钦定盛京通志、畿辅通志、
228畿辅通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
229江西通志、浙江通志
230浙江通志、福建通志、湖广通志、河南通志
231河南通志、山东通志、山西通志
232山西通志、 陕西通志
233陕西通志、甘肃通志、四川通志、广东通志、广西通志
234广西通志、云南通志、贵州通志、历代帝王宅京记、
【地理类四、河渠之属】
水经注、 水经注集释订讹、水经注释、吴中水利书、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河防通议、治河图略、浙西水利书、河防一览、三吴水利录、北河纪、敬止集、三吴水考
235三吴水考、 吴中水利全书、钦定河源纪略、仑昆河源考、两河清汇、居济一得、治河奏续书、直隶河渠志、行水金鉴、水道提纲、海塘录
【地理类五、边防之属】
筹海图编、 郑开阳杂著
【地理类六、山水之属】
南岳小录、庐山记、赤松山志、西湖游览志、桂胜、钦定盘山志、西湖志纂
【地理类七、古迹之属】
洛阳伽蓝记、吴地记、长安志、洛阳名园记、 雍录、洞霄图志、长安志图、汴京遗迹志、汴京遗迹志、武林梵志、江城名迹、营平二州地名记、金鳌退食笔记、石柱记笺释、关中胜迹图志
【地理类八、杂记之属】
南方草木状、 荆楚岁时记、北户录、桂林风土记、岭表录异、益部方物略记、岳阳风土记、东京梦华录、六朝事迹编类、会稽三赋、中吴纪闻、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都城纪胜、梦粱录、 武林旧事、增补武林旧事、岁华纪丽谱、吴中旧事、平江记事、江汉丛谈、闽中海错疏、蜀中广记、益部谈资、颜山杂记、岭南风物记、龙沙纪略、台海使槎录、 东城杂记
【地理类九、游记之属】
游城南记、河朔访古记、徐霞客游记
【地理类十、外纪之属】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诸蕃志、溪蛮丛笑、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 朝鲜赋、海语、东西洋考、职方外纪、赤雅、朝鲜志、皇清职贡图、坤舆图说、异域录、海国闻见录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
唐六典、翰林志、麟台故事、翰苑群书、南宋馆阁录、 玉堂杂记、宋宰辅编年录、秘书监志、翰林记、礼部志稿
237礼部志稿、太常续考、土官底簿、词林典故、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历代职官表

是啊,这么多【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

http://www.applelei.com/files/article/html/21/21860/
正是你所要的

你留个邮箱吧,我发给你。我这里有pdf的、word的目录。
“ 珂可111”的回答,那是纪晓岚的目录提要,这个电子书我也可以发给你。

一 经部一 卷二 经部二 卷三 经部三 卷四 经部四
卷五 经部五 卷六 经部六 卷七 经部七 卷八 经部八
卷九 经部九 卷十 经部十 卷十一 经部十一 卷十二 经部十二
卷十三 经部十三 卷十四 经部十四 卷十五 经部十五 卷十六 经部十六
卷十七 经部十七 卷十八 经部十八 卷十九 经部十九 卷二十 经部二十
卷二十一 经部二十一 卷二十二 经部二十二 卷二十三 经部二十三 卷二十四 经部二十四
卷二十五 经部二十五 卷二十六 经部二十六 卷二十七 经部二十七 卷二十八 经部二十八
卷二十九 经部二十九 卷三十 经部三十 卷三十一 经部三十一 卷三十二 经部三十二
卷三十三 经部三十三 卷三十四 经部三十四 卷三十五 经部三十五 卷三十六 经部三十六
卷三十七 经部三十七 卷三十八 经部三十八 卷三十九 经部三十九 卷四十 经部四十
卷四十一 经部四十一 卷四十二 经部四十二 卷四十三 经部四十三 卷四十四 经部四十四
卷四十五 史部一 卷四十六 史部二 卷四十七 史部三 卷四十八 史部四
卷四十九 史部五 卷五十 史部六 卷五十一 史部七 卷五十二 史部八
卷五十三 史部九 卷五十四 史部十 卷五十五 史部十一 卷五十六 史部十二
卷五十七 史部十三 卷五十八 史部十四 卷五十九 史部十五 卷六十 史部十六
卷六十一 史部十七 卷六十二 史部十八 卷六十三 史部十九 卷六十四 史部二十
卷六十五 史部二十一 卷六十六 史部二十二 卷六十七 史部二十三 卷六十八 史部二十四
卷六十九 史部二十五 卷七十 史部二十六 卷七十一 史部二十七 卷七十二 史部二十八
卷七十三 史部二十九 卷七十四 史部三十 卷七十五 史部三十一 卷七十六 史部三十二
卷七十七 史部三十三 卷七十八 史部三十四 卷七十九 史部三十五 卷八十 史部三十六
卷八十一 史部三十七 卷八十二 史部三十八 卷八十三 史部三十九 卷八十四 史部四十
卷八十五 史部四十一 卷八十六 史部四十二 卷八十七 史部四十三 卷八十八 史部四十四
卷八十九 史部四十五 卷九十 史部四十六 卷九十一 子部一 卷九十二 子部二
卷九十三 子部三 卷九十四 子部四 卷九十五 子部五 卷九十六 子部六
卷九十七 子部七 卷九十八 子部八 卷九十九 子部九 卷一百 子部十
卷一百一 子部十一 卷一百二 子部十二 卷一百三 子部十三 卷一百四 子部十四
卷一百五 子部十五 卷一百六 子部十六 卷一百七 子部十七 卷一百八 子部十八
卷一百九 子部十九 卷一百十 子部二十 卷一百十一 子部二十一 卷一百十二 子部二十二
卷一百十三 子部二十三 卷一百十四 子部二十四 卷一百十五 子部二十五 卷一百十六 子部二十六
卷一百十七 子部二十七 卷一百十八 子部二十八 卷一百十九 子部二十九 卷一百二十 子部三十
卷一百二十一 子部三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子部三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子部三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子部三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子部三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子部三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子部三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子部三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子部三十九 卷一百三十 子部四十 卷一百三十一 子部四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子部四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子部四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子部四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子部四十五 卷一百三十六 子部四十六
卷一百三十七 子部四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子部四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子部四十九 卷一百四十 子部五十
卷一百四十一 子部五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子部五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子部五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子部五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子部五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子部五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子部五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集部一
卷一百四十九 集部二 卷一百五十 集部三 卷一百五十一 集部四 卷一百五十二 集部五
卷一百五十三 集部六 卷一百五十四 集部七 卷一百五十五 集部八 卷一百五十六 集部九
卷一百五十七 集部十 卷一百五十八 集部十一 卷一百五十九 集部十二 卷一百六十 集部十三
卷一百六十一 集部十四 卷一百六十二 集部十五 卷一百六十三 集部十六 卷一百六十四 集部十七
卷一百六十五 集部十八 卷一百六十六 集部十九 卷一百六十七 集部二十 卷一百六十八 集部二十一
卷一百六十九 集部二十二 卷一百七十 集部二十三 卷一百七十一 集部二十四 卷一百七十二 集部二十五
卷一百七十三 集部二十六 卷一百七十四 集部二十七 卷一百七十五 集部二十八 卷一百七十六 集部二十九
卷一百七十七 集部三十 卷一百七十八 集部三十一 卷一百七十九 集部三十二 卷一百八十 集部三十三
卷一百八十一 集部三十四 卷一百八十二 集部三十五 卷一百八十三 集部三十六 卷一百八十四 集部三十七
卷一百八十五 集部三十八 卷一百八十六 集部三十九 卷一百八十七 集部四十 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
卷一百八十九 集部四十二 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 卷一百九十一 集部四十四 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
卷一百九十三 集部四十六 卷一百九十四 集部四十七 卷一百九十五 集部四十八 卷一百九十六 集部四十九
卷一百九十七 集部五十 卷一百九十八 集部五十一 卷一百九十九 集部五十二 卷二百 集部五十三


四库全书又叫什么啊?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经部总叙 原文字
又如王柏删《国风》三十二篇,许谦疑之,吴师道反以为非之类)。主持太过,势有所偏,才辨聪明,激而横决,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禅解经之类)。空谈臆断,考证必疏,於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抵其隙,国初诸家,其学徵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如一...

我国古代四库全书是指什么?
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

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PDF百度网盘地址。谢谢
说起来,这部书不过是从《四库全书》中抽取二百三十一种,约十一万一千叶,印成二千册而已。从一九三三年签订出版合同到一九三五年全书出齐为止,用时不过二年,其实算不得一回事。三、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 《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书名。是《四库全书》的选本和姊妹篇。同样因为供御览,在校对、考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由谁负责编纂的?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由清代纪昀负责编纂的,简称《四库总目》或《四库提要》,共二百卷,是一部大型解题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名《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代纪昀总纂。以经、史、子、集提纲,部下分类,全书共分四部、四十四类、六十七个子目,录收《四库全书》的著作3461种(79307...

“四库全书”“经子史集”分别是什么意思?
经子史集是《四库全书》下的四部分内容分类,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册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全书共4部...

四库全书的四库指的是什么
《四库全书》的“四库”指的是经、史、子、集四部。《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

四库全书有多少啊
《四库全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编撰于清代乾隆年间,历时十年,收书3462种,79300余卷,约八亿汉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xd31314 2006-09-09 · TA获得超过264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1万 我也去...

《四库总目》属于经史子集中哪一类
第三大类。《四库总目》属于经史子集中第三大类,《四库全书总目》总体上沿袭了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由哪些人负责编纂的?
成书于干隆四十六年(公元一七八一年),为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一部官修图书目录。干隆任命皇六子永瑢等十六人为总裁,纪昀、陆锡熊任总纂,陆费墀负责总校而总以下官员共三百六十人,抄写人员三千八百二十六人。主要编撰人纪昀(公元一七二四年~一八○五年),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

通化市19487097402: 四库全书总目 -
兴苇瑞欣: 《四库全书总目》为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四库全书的馆臣们,对誊录入库的3400余种图书(称“著录书”)和抄存卷目的6700余种图书(称“存目书”)全部写出提要,这就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简称《四库总目》. 中文...

通化市1948709740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作品目录 -
兴苇瑞欣: 总序凡例前言正史类史记一百三十卷史记志疑三十六卷史记考证七卷史记疏证六十卷史记探源八卷汉书考正不分卷后汉书考正不分卷汉书疏证二十七卷汉书疏证三十六卷汉书辨疑二十二卷汉书注校补五十六卷汉书补注一百卷首一...

通化市19487097402: 四库全书的书籍目录 -
兴苇瑞欣: 经部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周礼之属 仪礼之属 仪礼之属 三礼总仪之属 通礼之属 杂礼书之属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型训诂之学 字书之属 韵书之属 史部 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别史类 杂史类 诏令奏议类 诏令之属 奏议之...

通化市19487097402: 四库全书全部书目是那些 -
兴苇瑞欣: 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

通化市19487097402: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各部总序??? -
兴苇瑞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总序 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区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轧,自董仲舒别而白之,醇驳乃分.其中或佚不传,或传而后莫为继,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大都篇帙繁...

通化市19487097402: 《四库全书》指的是哪些? -
兴苇瑞欣:[答案]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

通化市19487097402: 四库全书目录?及目录学参考文献?及四书五经全目录? -
兴苇瑞欣: “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尔雅等 “史” 二十四史和《新元史》《清史》 “子” “诸子百家”的著作,包括科学技术书籍.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 “集” 古典文学著作《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以及历代作家的专集或总集.如《杜工部集》《诗品》《东坡七集》《古文观止》《文心雕龙》等. 钦子文

通化市19487097402: 四库全书总目内容和意义 -
兴苇瑞欣: 要是想在这里完整地写下《四库全书》“总目”的内容,就要超过这里对自述的限制了.更别说楼主还要的什么“意义”了. 而且,悬赏分只有0分

通化市19487097402: 求 《四库全书总目》的注解 -
兴苇瑞欣:[答案] 《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在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在规模空前的图书文献整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目录学专著.在四部(经、史、子、集)、四十四类、六十五子目构成的框架内,包含着一万多种图书提要.“四部之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