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的中心思想

作者&投稿:柏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赏析《端午》这首诗中心思想和背景~

作者: 文秀 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
节分端午自谁言①,万古传闻为屈原②。 堪笑楚江空浩浩③,不能洗得直臣冤④。

【注释】 ①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②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

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③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④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简释】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1、主要内容:“五四”大潮退落以后,知识分子发生了分化的情形。
2、中心思想:痛心于一些知识分子的颓唐,揭露了“差不多”之说其实就是无是非观,将其危害性示之于众,告诫人们要摆脱这种糊涂意识,醒悟过来,正视现实。
3、艺术特点:此文以犀利的笔锋解剖了“方玄绰”这类人的灵魂,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发出了辛辣的讽刺。
此文确是成功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弦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另外,此文从语言上看,其采用的是轻松、幽默的讽刺笔调。通过描写方玄绰的行为、语言和心理,让主人公自己的小丑表演来使读者发笑,沉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2年,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新旧势力的交锋出现了此消彼涨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单一些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开始大行其道,就是一些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人也回到了旧的轨迹上来了。
还有一些貌似进步,实则落后的人物趁机转向。此文即是反映了“五四”大潮退落以后,知识分子发生了分化的情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端午节的中心思想是: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赶鸭竞赛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端午日一文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端午日》中,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赛和追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字里行间饱含着由衷的赞美之情。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作家沈从文的《端午日》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

端午日 中心思想
第3段,简述划船竞赛和追鸭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表明端午日全民同乐时间很长。在人们的恋恋不舍之中,欢乐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但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端午节这一天留给人们的快乐却是永远韵味无穷、难以忘怀的。本文语言朴实自然、简练明快、不事雕饰,读来清新自然、明白晓畅。

文秀的巜端午》中表达了诗人对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怀念,对昏君奸臣的鞭挞。正是由于我国历代人民对屈原的无限热爱和怀念,千百年来,端午节才得以在民间相沿不衰。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

义务教育语文七年级上册重点知识
13、文章中心:写了“我”十一二岁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 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饿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4、文章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你能适当举例分析...

端午古诗中哪一句最能反映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自然是最后一联:“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你们要一直尽忠,让这种美德在后世子孙中传扬。而文秀的《端午》就相对有意思一些: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是江南诗僧,对端午纪念屈原之事有一些自身的空渺看法,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写出对端午节的思想情感,写出自己的观点
”古人有在端午浴兰的雅致,今人有端午赛龙舟的习俗,但我们如今还记得的恐怕只有不尽东流的汨罗江水和万古悲风的屈原了。古人留下的东西,经过数千年的变迁,到了我们手里,或许早已面目全非,但每逢佳节或纪念之日,几千年民族的情感还是依然涌上心头不曾变迁的。节日对于我们来说,亦是难得的休憩...

求一份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苏教版复习资料 急急急急
13、《端午日》作者是沈从文,现代作家,湖南凤凰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14、《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水调歌头》作者是北宋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是现代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成名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二、名句。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端午节祝福诗句
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6、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端午节是用于祭祖的节日,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自然观。端午节起源涵盖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清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弘扬非物质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屈原就是忧国忧民的...

23年端午节调休补哪一天
端午节,亦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起源于对自然天象的崇拜,由古时的祭龙仪式演变而来。端午节时值仲夏,苍龙七宿正处于正南中天,象征着全年最为“正中”的位置,正如《易经·乾卦》中所描述的“飞龙在天”。关于补课流程,以下是详细的步骤:1. 首先查看考勤记录,确认学生所缺的课程和...

闽侯县19640761099: 《端午日》的中心思想 -
郜咏雪町: 端午节的中心思想是: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闽侯县19640761099: 《端午日》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快!快!快! -
郜咏雪町:[答案] 端午节的中心思想是: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闽侯县19640761099: 端午日 中心思想 -
郜咏雪町: 沈从文的这篇短文,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端午日这天,人们赛龙舟和赶鸭子的场面.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作者将写作的重点放在对赛龙舟的场面描写上,至于赶鸭子的情况,则在此以后一笔带过、点到为止. 课文的主...

闽侯县19640761099: 《端午节》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
郜咏雪町:[答案] 表达了 对家乡的怀恋 和 对亲人的思恋

闽侯县19640761099: 鲁迅《端午节》内容梗概以及主要人物 -
郜咏雪町:[答案] 1、社会背景: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九号.当时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 还有一些貌似进步,实则落后的人物趁机转向. 2、中心思想:《端午节》就是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

闽侯县19640761099: 鲁迅小说端午节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
郜咏雪町: 1、社会背景: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九号.当时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新旧...

闽侯县19640761099: 端午节这篇课文表现了茶峒人 ,的民族精神 -
郜咏雪町:[答案] 《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民俗风情”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山西茶峒人端午日的习俗,着重描写了赛龙舟和追鸭子的场景,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闽侯县19640761099: 鲁迅的小说《端午节》的内容主旨是什么?鲁迅为何要用这样一个名字作为这篇小说的题目,它的目的是什么? -
郜咏雪町: 《端午节》通过方玄绰形象的描写,批评一些知识分子自私狭隘,软弱妥协,随遇而安等弱点.小说集揶喻讽刺于一身

闽侯县19640761099: 《端午日》 主要内容《端午日》的主要内容到底是什么?快!快!快! -
郜咏雪町:[答案] 这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船场面的短文.

闽侯县19640761099: 端午日 沈从文的主要内容 -
郜咏雪町: 沈从文:端午日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