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晓”的古诗,这里“晓”指早晨的意思!请指教!

作者&投稿:昔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玲珑骰影埠於梗",这到底是谁的诗句?又出自哪部作品?敬请指教!谢谢!~

有的电脑输入繁体会出现乱码,“玲珑骰影埠於梗”经过还原为“玲珑骰子安红豆”,原诗为“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是温廷筠的《杨柳枝》的一句,这是一首情诗,曾被评选为是中国最美情诗一百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和"晓"相关内容的古诗有:

1、杜甫 《望岳》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3、刘复 《春雨》

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4、孙光宪 《生查子》

清晓牡丹芳,红艳凝金蕊。

5、李隆基 《早度蒲津关》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6、令狐楚 《春游曲三首》

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

7、令狐楚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8、鹿虔扆 《临江仙》

无赖晓莺惊梦断,起来残酒初醒。

9、武则天 《腊日宣诏幸上苑》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10、岑参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11、许棠 《中秋夜对月》

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

12、皇甫曾 《送人还荆州(一作李嘉佑诗)》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13、元稹 《离思五首(一本并前首作六首)》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丝丛。

14、李商隐 《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5、张建封 《竞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16、张仲素 《燕子楼诗三首(一作关盻盻诗)》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17、韩翃 《宿石邑山中》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18、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

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19、李商隐 《碧城三首》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20、郑谷 《中秋》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21、姚合 《中秋夜洞庭圆月》

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

22、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二首》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23、李商隐 《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24、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千帆美满风,晓日殷鲜血。

25、李峤 《清明日龙门游泛》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

26、李正封 《洛阳清明日雨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27、白居易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

28、李峤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29、戴叔伦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一作方干诗)》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30、李群玉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

练彩连河晓,冰晖压树干。

31、孙光宪 《浣溪沙》

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却疑身是梦云间。

32、杜牧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33、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一作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34、戎昱 《桂州腊夜》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35、司空曙 《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南陌高山碧,东方晓气青。

36、唐彦谦 《中秋夜玩月》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37、李贺 《南园十三首》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38、韩浚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灼灼千门晓,辉辉万井春。

39、李商隐 《马嵬二首》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40、方干 《清明日送邓芮还乡(一作戴叔伦诗)》

晓榆新变火,轻柳暗飞霜。

41、王涣 《惆怅诗十二首》

紫台月落关山晓,肠断君恩信画工。

42、崔涂 《湘中秋怀迁客》

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

43、吴融 《中秋陪熙用学士禁中玩月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44、元稹 《莺莺诗(一作离思诗之首篇)》

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

45、刘禹锡 《百花行》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46、李贺 《天上谣》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47、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48、温庭筠 《菩萨蛮》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49、西施 《西施诗》

高花岩外晓相鲜,幽鸟雨中啼不歇。

50、李商隐 《无题四首》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51、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

坠露晓犹浓,秋花不易逢。

52、冯延巳《采桑子》

偷取笙吹,惊觉寒蛩到晓啼。

53、刘长卿 《代边将有怀》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

54、李商隐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

55、吕岩 《鄂渚悟道歌》

晓来日早才看毕,不觉自醉如恍惚。

56、鱼玄机 《情书(一作书情寄李子安)》

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

57、冯延巳 《醉花间》

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

58、苏颋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时字》

晓光云外洗,晴色雨馀滋。

59、郑谷 《侯家鹧鸪》

春宵思极兰灯暗,晓月啼多锦幕垂。

60、杜牧 《杜秋娘诗》

已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

61、赵嘏 《寒塘》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62、李适 《重阳日即事》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63、来鹄 《蚕妇》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64、薛逢 《观竞渡(一作刘禹锡诗,一作张建封诗)》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65、崔橹 《重阳日次荆南路经武宁驿》

风健早鸿高晓景,露清圆碧照秋光。

66、张仲素 《宫中乐五首》

妆成只畏晓,更漏促春宵。

67、王建 《杂歌谣辞·鸡鸣曲》

宝钗命妇灯下起,环佩玲珑晓光里。

68、麹瞻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雕戈秋日丽,宝剑晓霜霏。

69、张仲素 《秋思二首》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70、令狐楚 《塞下曲二首》

雪满衣裳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

71、温庭筠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

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72、贺敱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晓霜惊断雁,晨吹结栖乌。

73、张锡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九秋霜景净,千门晓望通。

74、张籍 《相和歌辞·乌栖曲》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75、吕岩 《西江月》

参同大易事分明,不晓醉眠难醒。

76、卢仝 《示添丁》

宿舂连晓不成米,日高始进一碗茶。

77、刘昚虚 《积雪为小山》

飞雪伴春还,春庭晓自闲。

78、司空曙 《送夔州班使君》

晓樯争市隘,夜鼓祭神多。

79、李贺 《美人梳头歌》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80、周贺 《冬日山居思乡》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81、温庭筠 《相和歌辞·阳春曲》

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凝辉阁。

82、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一作王劭诗,非)》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83、杜牧 《郡斋独酌(黄州作)》

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

84、颜仁郁 《农家》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85、姚合 《九日忆砚山旧居》

晓角惊眠起,秋风引病来。

86、苏颋 《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

87、令狐楚 《游春词》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88、裴夷直 《和邢郎中病中重阳强游乐游原》

晓日整冠兰室静,秋原骑马菊花高。

89、贾岛 《宿悬泉驿》

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

90、岑参 《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

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

91、李世民 《入潼关》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

92、温庭筠 《菩萨蛮》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93、卢纶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并戏简前历阳李明府》

晓月朣朦映水关,水边因到历阳山。

94、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95、岑参 《送李翥游江外》

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96、柳宗元 《早梅》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97、杜甫 《北征》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98、柳宗元 《杂曲歌辞·杨白花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99、冯延巳 《相见欢》

晓窗梦到昭华,向琼家。

100、司空曙 《雨夜见投之作》

因知谢文学,晓望比尘埃。

101、韩愈 《同冠峡(贞元十九年贬阳山后作)》

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晓。

102、李贺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103、刘禹锡 《杂曲歌辞·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104、李隆基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

105、李隆基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106、骆宾王 《西京守岁》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107、韩愈 《祖席前字(送王涯徙袁州刺史作)》

野晴山簇簇,霜晓菊鲜鲜。

108、李白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109、皮日休 《奉和鲁望晓起回文》

孤烟晓起初原曲,碎树微分半浪中。

110、宋之问 《扈从登封途中作》

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

111、王昌龄 《东溪玩月(一作王维诗)》

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112、李贺 《舞曲歌辞·拂舞辞》

全胜汉武锦楼上,晓望晴寒饮花露。

113、司空图 《赠圆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坚免紫衣)》

晓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114、李治 《过温汤》

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

115、方干 《除夜》

晓韵侵春角,寒光隔岁灯。

116、李白 《别内赴征三首》

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117、顾况 《相和歌辞·乌夜啼二首》

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118、王缙 《别辋川别业》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

119、陈陶 《蒲门戍观海作》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

120、李白 《塞下曲六首》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此处的晓便是早晨)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你好,一首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还有一首是: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中。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22605.html 26669希望对你有帮助!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此处的晓便是早晨)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夜雨诗

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
------------一句武则天的诗中的。

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晓看红湿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清晨〖morning〗
晓光浮野,朝烟承日回。——梁·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 这里的晓就是指清晨的意思


含有"晓"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1.《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卜算子·凉挂晓云轻》宋代:吴文英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3.《晓过鸳湖》清代: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含“晓”字的诗句有哪些?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苏轼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韩愈 辞严义密读难晓...

晓字的古诗
1、晓色初开映露光,绿烟轻袅绕池塘。风轻云淡日升东,独坐闲庭看月明。2、晓梦迷离入幽谷,鸟语花香添新绿。层峦叠嶂远山青,万木葱茏展春意。3、晓风轻拂柳丝长,江水潺潺映日光。渔舟唱晚归帆影,古桥低垂草色青。4、晓行古道映朝霞,山寺钟声入晚霞。高僧入定参禅意,松风竹影伴清茶。5、晓寒...

求含有“晓”字的古诗词若干句
晓来看雨露,小草亦精神。-王冕 长堤捍海几经年,万柳青青含晓烟-赵瑜 懿此含晓芳, 翛然忘簿领。石楼含晓色,茅屋静春晖-王冕 风入春松正凌乱,莺含晓舌怜娇妙.-白居易 峰含晓日树含烟, 野水微茫接远天。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李隆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李贺 洞房昨夜停红烛,...

含有晓"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唐 · 杜甫《春夜喜雨》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 唐 · 李商隐《嫦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唐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唐 · 杜甫《望岳》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宋 ·...

求关于“晓”的古诗,这里“晓”指早晨的意思!请指教!
和"晓"相关内容的古诗有:1、杜甫 《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3、刘复 《春雨》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4、孙光宪 《生查子》清晓牡丹芳,红艳凝金蕊。5、李隆基 《早度蒲津关》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6、令狐楚 《春游曲三首》晓游临碧殿,...

含有"晓"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晓日 春晓 春江晓景 听晓角

古诗《春晓》全文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孟浩然(698年—740年),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

古诗《春晓》的含义及意思是什么?
原文: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译文: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

<<春晓>>这首诗怎么写
一、《春晓》这首诗的写法: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注释译文 1、注释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

台江区13720275454: 春晓诗中的晓写的是早晨还是晚上 -
赫枝通心: 题目中的晓是早晨的意思,是名词. 诗句中的晓是天亮了的意思,是动词. 《春晓》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古诗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前言】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

台江区13720275454: 含有晓的诗句 -
赫枝通心: 含有“晓”字的诗句有: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熹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 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陆游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陆游 夜雨长深三尺水,晓寒留得一分花. ——...

台江区13720275454: 春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早上的景色 -
赫枝通心: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作品名称

台江区13720275454: 有关晓的古诗 -
赫枝通心: 春眠不觉晓 早上

台江区13720275454: 那首诗里面有晓晓俩字? -
赫枝通心: 晓晓二字的特别少,仅找到一篇. 占得虚空呈俊俏.玄中玄,妙中绝绝妙.自然五彩通灵照.一颗明珠,万道霞光罩.净净清清,冷冷晓晓.昏昏默默,冥冥窈窈.森罗万象辉辉濯.月里蟾鸣,日里金鸡叫.带有晓字的比较多,你可以选一下....

台江区13720275454: 关于春的诗(要有题目,短一点) -
赫枝通心: 春晓 原文孟浩然《春晓》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台江区13720275454: 谁知道关于晓的诗
赫枝通心: 春眠不觉晓

台江区13720275454: 咏鹅 咏柳 春晓 这三首诗的意思谁知道 -
赫枝通心: 【原文】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四十岁时曾赴京城长安考进士,结果没考上,便回到家乡襄阳,隐居在鹿门山.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