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和魏国是邻居,为什么一方崛起便要攻打另一方?

作者&投稿:斗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秦国和魏国为何互相打击?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秦国和魏国相邻,为何素来便是仇敌;魏国强大首打秦国,秦国崛起又拿魏国开刀,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从互为邻国和巴蜀地区入手,分析秦魏两国积怨甚深的原因,利益决定一切

《大秦帝国之裂变》影视剧中,首先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秦献公率领秦军与魏国决战,最后中箭负伤,而魏国的相国公叔痤被秦国俘虏;但这场战争只是秦魏诸多战争中的一次战争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战国时代就是战争的代名字。

在天下大乱的战国时代,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没有固定的友好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面临着利益方面的抉择的时候,你的盟友也可能变成是敌人;因此,在战国时代,七大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时好时坏的,这些都是寻常的事情,不会有两个国家永远都是盟友,也不会有两个国家永远都是敌人。

魏国是战国时期最先强大的国家,也是战国第一霸主,但魏国强大后却死咬秦国不放,原因就是秦魏两国是世仇,从三家分晋之后,魏国成立开始与秦国的关系就不是非常的缓和;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这两个国家也是争斗不断,甚至都将彼此看作是自己实力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首要吞并的目标。

那么魏国与秦国这两个国家到底为什么有着如此紧张的关系呢?为什么在一直以来的发展竞争当中它们几乎都是以仇敌的关系出现的呢?我们今天就了重点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秦国和魏国为什么积怨甚深?

魏国为维持霸主地位,需要开疆拓土和争夺人口

其实两个国家之间的仇怨还需要从魏国说起,魏国在战国初期诸侯争霸中成为霸主,在那个时候,它迫切地需要开疆拓土,需要巩固自己的国家实力,同时又进行了李悝变法,国内的经济突然强盛起来,它需要有足够的常住人口来进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所以,吞并其它国家的土地,容纳其它国家的人口,就成为了它首要选择的道路。

魏国刚刚强盛,自然需要选择一个有把握对付的国家,而刚好那个时候的秦国是战国七雄当中最为弱小的,秦国实力跟魏国相比差距巨大,自然也就成为在魏国强盛的道路上首当其冲的目标;毕竟那个时候魏国只有攻打秦国是最有把握的。

齐国经济富庶,楚国地大物博,韩赵两国与魏国同源(魏国都不敢动)

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国家实力都非常强劲,例如,齐国是东海之滨的大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齐国又是一个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家,春秋三小霸,春秋五霸都有齐国的身影,其国家实力强大,攻打这样的一个大国,魏国没有必胜的把握。

南方的楚国也是地大物博的诸侯大国,楚国领土广阔,拥有战略纵深,人口众多,并素来被人们当成诸侯强国,魏国没有十成的把握能够与楚国为敌;而燕国地方偏僻,与魏国又是相距遥远,并不适合作为魏国的攻打的对象。

赵国与韩国虽然是三家分晋后的国家,但也正因为刚刚成立风头正盛,不仅如此,还有一层原因,赵国和韩国与魏国都是同出晋国的,它们在本源上其实同属一家,魏国在刚刚成立的阶段就与自己同宗同源的赵国和韩国开战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秦国贫弱又邻近魏国,成为首个被攻打的目标

所以,秦国便成为了魏国首要攻打的目标,从魏武侯之时魏国崛起,到实行李悝变法之后魏武卒大出天下,在这个过程当中,秦国可以说是深受其害的;不仅在土地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又因为国家无能为力而损失众多的人口,让这个本来就贫弱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经济发展更是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如此一来,魏国在对战秦国的时候便更加具有了优势。

所以说,秦国的国家实力弱小和魏国的发展必然需求,都是魏国首要选择秦国作为进攻目标的一个原因,也是秦国和魏国之间结下深仇大恨的第一个因素;事实上,秦孝公之所以忍辱负重,拿着土地换和平来为后来的变法做准备,也是为了秦国能有大出天下的一天,将曾经压迫它的魏国打倒,以慰秦国历代先祖的在天之灵。

魏国是四战之地,地缘环境恶劣,无处可逃

当时的魏国地处中原的核心地区,这样的一个地理位置是非常具有战略优势,魏国具有地理地缘政治的优势,但同时它位居中原的核心地段,被誉为是天下腹地;也就意味着它是被各大诸侯国所包裹的国家,是典型的四战之地,从另一方面说,魏国地缘环境又是最恶劣的,时常被卷入战争中。

如果魏国一旦强起来,那么必定引发周边各大诸侯国的忌惮,如果各大诸侯国联合起来攻打它,或者魏国贫弱被强国欺负,那么它将连逃跑的后路都没有。

所以,那个时候的魏国实际上迫切地需要在各大诸侯国的包围当中,打出一条生路来;而这四方的敌人当中,秦国的国家实力又是最为弱小的,所以秦国必然是首当其冲的;这事实上也是秦国与魏国结下仇怨的一个原因,魏国想要打破在地理上的禁锢,想要改善地理位置的缺陷,就必然要选择秦国这个最弱小的国家进行攻打。

如此一来,两个国家必然就会产生在利益上的冲突,仇怨也就是如此产生的;事实上,那个时候秦国已经几乎要被魏国给打通了,秦国的国都也是一迁再迁,几乎就要迁移到当时西部的少数民族地段了,连易守难攻的函谷关都被魏国人给抢走,如此的结果,秦国人必然是怨恨的。

魏国想夺取巴蜀农业区,越过秦国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秦国背后有巴蜀地区,巴蜀地区是一个农业经济发展非常富足的地区,虽然那个时候巴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还没有被打通,但中原各大诸侯国却没有一刻停止对巴蜀地区的觊觎。

每个诸侯国都十分的清楚,在那样的一个时间段里,农业经济就意味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农业经济如果能够发展起来,那么国家的经济收入就有了保障,百姓们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不仅是能够为军事实力的提升作支撑,也有助于百姓的安居乐业,从而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所以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天然优势的巴蜀地区,曾被中原的各大诸侯国视为囊中之物,尤其是与其相邻的楚国、秦国和赵国,可是因为地理上面的因素,这几个国家都与巴蜀地区有着不可逾越的地理障碍,所以到了战国时期,巴蜀地区依旧能够安然无恙。

可是这样一个天然的粮仓,自然不会被魏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所放弃,可是魏国与巴蜀地区却没有相邻的地方,想要攻占巴蜀地区,势必要越过其它的诸侯国;如此一来,必定是难上加难,说不定还会遇到其它诸侯国的联合讨伐,最终让自己得不偿失。

所以必须需要首先消灭一个横在自己巴蜀地区之间的国家,而赵国与自己同出一源,自然不好动手;楚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底蕴的地大物博的国家;魏国也没有十足十的把握能够与楚国一战,因此自然就把矛头瞄向了当时比较弱小的秦国,并且秦国与巴蜀地区的联系最为密切,占领了秦国也就能够更好地向巴蜀地区发兵,所以魏国因为这一目的与秦国之间爆发了无数场战争,秦国也因此备受打击,两个国家之间的仇怨便更加深重了。

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秦国强大后开始报复魏国

秦孝公之前,秦国一直受魏国打压,秦穆公孤注一掷与魏国一战,结果中箭身亡;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就会有强盛起来之后的反压迫;秦孝公之后,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迅速的强了起来,与从前的魏国一样,秦国也将矛头指向了魏国。

商鞅带兵的阶段更是不择手段地去打压魏国的实力,在其中的一场战争当中,商鞅就运用诡计欺骗了当时的公子卬,让魏国军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一次秦国人民自然是喜不自胜,可是魏国人民却没有那么好的心情了,自然是将秦国人视为自己的仇敌,两个国家之间的仇怨进一步加深。

争夺天险,也是秦魏两国爆发战争和结怨的原因

此外还有这两个国家在争夺天险方面的一些争斗,其实这两个国家之所以会爆发如此多的战争,就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最多的,无论是函谷关也好,还是崤山也好,都是横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天险,也都是这两个国家用来制约对方的利器,所以不管是谁,都不想放弃这样的工具。

所以,自魏国成立以来,与秦国在函谷关等河西地区发生的战争是不计其数的,有战争就会有伤亡,自然也就会让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僵硬。

魏国强大想拿秦国开刀,秦国崛起将魏国看成进军中原的跳板

事实上,这两个国家在一直以来发展进程当中,都是比较敌对的,因为在战国前期,魏国自恃自己的强大,不将秦国放在眼里,并且将它当作自己首要进攻的目标;而到了战国中后期的时候,秦国强盛了起来,为了一雪自己之前被魏国欺凌的耻辱,更是与魏国水火不容。

同时,秦国强盛起来之后,也将魏国当成是它东进道路上的一块跳板,只有拔除了魏国这只插在心脏上的匕首,秦国才能肆无忌惮的东出天下,才能更好地打压山东六国。所以无论是秦国也好还是魏国也好,都将对方看成了是自己发展道路上必须要吞并的对象。因此,无论是到什么时候,这两个国家都不可能变成盟友的关系。

讨论

秦魏两国唯一一次联合是乐毅伐齐时期,顾及燕国颜面

而真实的历史上也是如此,这两个国家唯一的一次联合,是在燕昭王乐毅伐齐的时候,但那一次也只不过是顾及燕国的颜面,与燕国结成联盟而已,这两个国家都是象征性的出兵,彼此却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也并不能够说成是真正的联合。

看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魏国失利于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的时候,秦国人甚至比齐国人还高兴,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后来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了。

利益决定一切,没有永远的朋友

事实上,无论是秦国人表现出的过度兴奋也好,还是信陵君后来为了抵抗秦军的窃符救赵也好,都能够表现出这两个国家水火不容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并非是偶然的,毕竟战国时代就是一个为自己的国家谋取利益的时代,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着更好的发展机会,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着更加强势的实力,那么哪一个国家便可以在一段时期国家关系当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

战国前期的时候,魏国实力强盛,对秦国是打还是和它说了算,可是到了战国后期的时候,秦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当中最为强盛的诸侯国,到底对魏国是攻打还是和平相处,则秦国说了算。这也能够看得出国家的实力对于国家的动向的影响。

综述

笔者认为,魏国与秦国之间紧张的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这两个国家一直以来选择的行走路线所必然决定的;毕竟中原地区的能提供发展的资源就是那么多,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起来,仅靠它自己国内的那些土地和人口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要去压榨其它诸侯国的发展资源才能够达到它强盛的目的,才能够成为最终横扫六国一统中原的对象。

所以不管是秦国发展壮大也好,还是魏国发展壮大也好,这两个国家都不可能寻找永远的盟友;就如同秦国与齐国那样,秦国在战国时代对齐国的态度一直都是比较友好的,基本上没有与齐国进行过正面战争,就是因为齐国与秦国没有直接相连的土地,它也不能够在齐国那里获得什么直接的利益,所以对齐国的态度一直都比较友好。

可是魏国牵扯到的是秦国的切身利益,同时它又是秦国东出天下的一道屏障,秦国自然不会与魏国打成什么友好关系,毕竟魏国是能够影响秦国实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魏国来讲,战国前期时候被自己压迫的不能反抗的国家,突然成了能够一举将自己击溃的国家,自然是心有不甘的。

同时,魏国也十分清楚,如果秦国一旦强盛起来,那它自己国家发展和宗庙社稷便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它也不可能与秦国达成友好关系,任由秦国发展壮大。总之,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国家关系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这与我们当下的一些国际关系也是一样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两个国家都没有永久性固定的关系,而决定两个国家关系的往往不是领导者的态度,而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切身利益。

所以,谁能够把控利益这个命脉,谁就能够在一段关系当中掌握主导权;这其实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一个思考,如何把控利益,如何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如何去主导一段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将是我们能够在历史当中所寻找的答案,也是必须去历史当中才能够得到的回答。




秦国和魏国是邻居,为什么一方崛起便要攻打另一方?
当时的魏国地处中原的核心地区,这样的一个地理位置是非常具有战略优势,魏国具有地理地缘政治的优势,但同时它位居中原的核心地段,被誉为是天下腹地;也就意味着它是被各大诸侯国所包裹的国家,是典型的四战之地,从另一方面说,魏国地缘环境又是最恶劣的,时常被卷入战争中。 如果魏国一旦强起来,那么必定引发周边各大诸...

西瓜换来的和平
      战国时期,楚国和魏国是邻居。两国交界处相邻的两个县都种西瓜。      魏国的县令治理有方,所以本县的百姓民风淳朴,勤劳上进,因而种的西瓜又大又圆。楚国的县令却治下不严,所以本县的百姓懒惰成性,好逸恶劳,因而瓜田里面杂草纵生,西瓜就是不...

何为损人利己始,害人害己终?
战国时期,魏国与楚国为邻国,纠纷不断,为了防止对方有不轨之举,就分别在国界边境设立界亭。多数时候两国倒也相安无事,于是亭卒们就各自在自己这边的土地里种上蔬菜瓜果,供平时食用。 魏国亭卒非常勤劳,每天都用心管理田里的蔬菜瓜果,锄草、浇水、施肥、除虫,整日里忙个不停,地里的瓜果蔬菜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勤劳,...

在战国时期,魏国是怎么在其他国家的夹缝中崛起的?
魏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与其统治者摒弃贵族政治,启用那些寒门人才有着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魏国刚开始是从晋国分离出来的,刚刚分离的魏国并不强大,甚至算得上弱小,但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魏国不仅在夹缝中生存下来,而且还迅速崛起,这就得益于魏国君主的领导了。在战国时期,不仅存在着像齐楚等老...

解读鬼谷子:谋不和,则事不成
一国大乱,用鬼谷子的道术来分析,这就是巇隙,有机可乘,运用抵巇术即可从缺口打入,借此谋划我方的最大利益。魏国的邻居,韩国与赵国当然看到了机会,于是这两国合谋干了一件事。公孙颀跟韩懿侯说:“魏国内乱,正打的不可开交,这是我们韩国的机会,大王可以出兵了。”韩侯说善。韩国为了保证...

历史上魏国为何总留不住人才?
因为魏国的地理位置和换交环境要比秦国好上太多,这主要是因为当初他继承了晋国的家业。同时也是最早实行变法的国家,再加上地处中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所以在当时魏国人才济济。但历史也告诉我们,最后一统六国的正是他的邻居秦国而不是魏国。因为一个国家想要强盛,除了离不开贤明的君主之外,也需要人才...

历史上秦魏两国之间有什么恩怨?
但是如果你真的熟悉战国历史的话你就会发现魏国才是真正秦国恨不能食之肉,喝之血的敌国。原因非常简单,魏国的魏文侯想奋发图强想改变自己天然弱势的地理位置,这个时候魏文侯想到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先敲打一下旁边的邻居秦国于是乎魏秦河西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经过两年的战争,结果就是秦军...

秦国攻占魏国河西之地时,韩国和楚国在干什么?
作为秦、魏两国邻居的韩国,此时在干什么呢?韩国很受伤 韩国不但受伤了,而且伤得很重。韩国在此战中虽未登场,却是引发飓风的那只“蝴蝶”。公元前344年,魏国国君要自立为王,向天下发出了请帖。准备搞一个庆典,庆典当天他发现这些邻居都没来,尤其是亲弟弟韩国没来,也没随份子,魏惠王面子有...

三个历史故事
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

周武王分封时并无秦国,那秦国是怎么来的?
看秦国的来历,你会发现精通一项技能的重要性。秦人能够让周天子封为诸侯国,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早先,秦人首领仅仅一位为周王室养马的奴隶,但由于精通养马受到周王室褒奖,被周孝王提拔,成为了周王的附庸,当时的封地为秦地。再后来西周灭亡,秦人护送周王室东迁,才被封为诸侯,是为秦国的开始。其...

东兴区19622742523: 为什么说秦国的变法是必然的呢 -
唱储选灵: 一,秦国变法前被魏国打的够呛.而魏国的崛起正是由于变法,魏武卒横扫天下.秦国看着那叫一个恨,可又羡慕嫉妒,感情比较复杂.秦孝公是一个明君,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继位当然明白,要想改善国力,振兴秦国,势必要依靠变法,可自己又不...

东兴区19622742523: 战国时期什么因素决定魏国必将走向面王?? -
唱储选灵: 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分晋国,初步奠定了魏、赵、韩、齐、楚、秦、燕七国并立的战国局面.战国初期,魏国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强大,为三晋之首,地形险要,大有称雄天下之气势...

东兴区19622742523: 魏国为什么不灭掉秦国的最新相关信息 -
唱储选灵: 秦献公时期与魏数次大战能取胜,但是魏国的强大实力未损半分,而秦国已经耗不住战争了.魏惠王时期,庞涓力主灭秦为先,但丞相公叔痤有意与秦交好,最重要的是魏惠王基于文侯和武侯建立的强大国力基础上,他想称霸中原,北上攻赵,南下掠楚,无暇顾及西面的秦国,秦国得到商鞅变法的时间而逐渐强大起来,而魏国惨遭桂陵、马陵两战大败,国力大损,已无力消灭秦国,最后反遭秦国蚕食削弱.

东兴区19622742523: 如果没有秦国的崛起,那么统一六国的会是哪一国 -
唱储选灵: 其实早在前341年,商鞅就和秦孝公谈到这个问题.当时,魏国在马陵之战中受到重创,商鞅趁机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就像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国兼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两国不可能同存,所以应该趁魏国受到重创的时...

东兴区19622742523: 秦国,赵国,魏国,齐国,他们的兴盛与衰落原因 -
唱储选灵: 楚国一直都不是很活跃,强的话算不大上,但国土面积一直是最大的,会被人认为强.但实际上,地虽大,却人口少,兵力不足,多次被打败.魏国,前期最强,差点把秦国打灭国了.后来固步自封,盛极而衰,秦国经商鞅变法强大起来,把魏...

东兴区19622742523: 远交近攻的成语故事 -
唱储选灵: 远交近攻 yuǎn jiāo jìn gōng 典故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秦策》. 意思: 指交际远国, 而攻伐近邻之策略. 历史典故: 战国时代, 秦昭襄王有一次向宰相张禄(原名范雎) 讨教治国方略. 张禄说:“今日论起秦国的地位来, 哪个国家有...

东兴区1962274252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关系 -
唱储选灵: 战国时期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或者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 ...

东兴区19622742523: 历史上合纵连横是什么意思? -
唱储选灵: 马陵之战以后,魏国衰落下去,齐国强大起来.这时候,西方的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成功,正在迅速崛起.因此,魏国衰落以后,又出现齐、秦两强东西对峙的局面.齐秦为了争取盟国,击败对方,在不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又展开合纵、连...

东兴区19622742523: 春秋时期为什么中原之国弱于边境之国 -
唱储选灵: 边境之国常有戎狄入侵,所以奋发图强,能征善战.而中原之国居安而不思危.魏国是中原之国,如果魏国很多君主都像魏文侯一样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估计就是魏国统一全国,而不是秦国.秦国之所以能称霸,也是秦国自秦孝公以后,有了很多雄才大略的君主.“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是历史书上对郑国小霸一时却不能称霸的说法.

东兴区19622742523: 战国时秦怎样用连横的方法灭六国,先与哪国合作,再与哪国合作 -
唱储选灵: 秦国的对策是先硬后软.先攻打离自己最近同时又弱于赵魏的韩国.逼迫韩国放弃合纵,而于秦国结盟. 第二步,和楚国结盟,并相约一起攻打齐国,并平分齐国. 第三步,又与齐国结盟并告知楚国要和自己结盟,条件是一起攻打齐国.于是,齐国与秦国结盟并和楚国反目. 第四步,在完成上述目标后,兵峰直指自己的宿敌.魏国.魏国曾经强盛一时,诸国对其也很忌惮.秦国攻打魏国后,其他诸国都不救援.于是也转而和秦国结盟. 连横成功.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此消彼长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