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漫谈5

作者&投稿:祁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yào)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ǐ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术:是“遂”(suì)字之误。据《周礼》,五百家为一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一遂。

②离经辨志:离,指断句;经,指儒家经书;辨,明察;志,志向。

③蛾(yǐ蚁)子时术之:古时候“蛾”与“蚁”是同一个字,都念yǐ。“蛾子时术之”意思是,蚂蚁虽然个头很小,但是时时练习衔泥,也能堆成大土堆。这是一句古话,所以说“记曰”。“术”是练习的意思。

解读:

家,党,术(suì遂)是上古时期的社会结构,跟现在村镇县是一个道理。塾、庠、序,学都是学校的别称。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意思是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

一年视离经辨志。第一年考察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也就是看学生的根性和志向,将来往哪个方向发展比较好。现代社会教育的选择已经很多了,只是在很多家长眼里,上大学仍然是正统。

三年视敬业乐(yào)群。第三年考察学生是否认真做事,是否有团队精神。

“敬”这个字在中国文化里很有讲头。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敬是一种态度,恭是一种行为。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孝顺”这件事儿,要发自内心,态度要好,不是给点儿生活费,请个保姆就算孝顺了。

敬业就是认真做事,乐群就是有团队精神。

道家谈到修身的时候讲“致虚极,守静笃”。佛家谈到修身的时候讲“戒定慧”。宋明理学家也想弄出一个心法口诀来,于是创造了“主敬存诚”,从而把“敬”的内涵进一步抬升了,

具体到修身实践,朱熹说,“敬是戒慎恐惧之义”。“戒慎恐惧”是《中庸》的提法,《中庸》里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领导没领导一个样,有人看见没人看见一个样,做事纯粹出乎我的本心,没有丝毫厉害考量,这才叫做”敬“。

五年视博习亲师。第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

这是《学记》里第一次出现”习“字。汉字“习”也是会意字,描画了鸟儿振翅练习飞行的样子。

“习”就是强调实践,就是从知到行。《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走完了整个流程才是完整的学习。

亲师,到底谁是老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与不善都是我的老师。

老子也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

可见,永远做一个小学生,是学习者应有的态度。

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第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两方面做好了可以称之为小成。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看看你都和什么人交往就知道了。网络上有句话,你的身价,是你经常交往的朋友的平均值。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 矣。” 直是正直;谅是诚信;便辟是善于迎合他人;便佞是花言巧语。

顺便说一下朋与友的区别。看一下文字的演变就知道了。

友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样子,暗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朋是两串钱连在一起,《诗经》里有一句,“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朋友交往总是要用到钱的,后来引申为朋友。

《说文解字》说,“”同门曰朋,同志为友“,立场一致为朋(背后是有共同利益),志向相同为友。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认知的过程就是分别归类的过程。知道此物不同于彼物,此类不同于彼类,背后其实是非常复杂的运算。知道了区别也就知道了关联,定义了名字概念,然后才可以运算推理。知类且通达,那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

“强立而不反”就是“择善固执”的意思,这个时候脚跟站得很稳了,即便遇到困难也不会困惑,不会退转,不会违背原则。反兼有两义,一是退转(返),二是违反。

大成是古代音乐术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以钟(金)声起音,以磬(玉)声收尾。所以孟子赞叹孔子时说,“ 孔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

但是这里的大成显然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

达到大成以后才能够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附近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是“大学之道”了。

古人把教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学其小者谓之小学,学其大者谓之大学。按照朱熹的说法,小学的教学重心是“学其事”,内容包括"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的教学重心是“明其理”,大学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目的是教育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化民易俗”显然是大学的教育范畴。

蛾子时术之。“学其事”与“明其理”是无法分作两截的。理中有事,事中有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学习其实并无小大之分,就好比小蚂蚁时时学习衔泥,然后才能成大土堆。

《学记》里所提到的教育方法与次第,也可以用到企业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上面。

新员工入职,也要有个”离经辩志“的过程。离经就是考察专业知识,了解他对业务的熟悉程度。辩志一方面是观察他是否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是观察他的兴趣所在,人只有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离经辩志“以后再正式安排相应的岗位。管培生就是这样的实践。

敬业乐群,就是看他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以及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

”博习“提醒我们轮岗的重要性。人老是呆在同一个岗位会腻烦的,腻烦了就会变成老油条。为了开发员工的积极性,就需要让他轮岗。轮岗也有利于培养大局观,促进跨部门合作。

”亲师取友“提醒我们工作场合师友的重要性。盖勒普员工敬业度调查里有12个问题,其中第6个问题是,“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这一条体现了导师的作用。第10个问题是,“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要好的朋友”,这一条体现了朋友的作用。

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那就是领导者了,这样的领导者才能够化民成俗,也就是做好我们前面说过的两件事:支持员工成长和企业文化建设。


学记·《礼记》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学记《礼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什么是礼记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2、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

礼记二则原文翻译
礼记二则原文如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是谁写的?
《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

礼记讲述了什么?
《礼记》 - 内容介绍它主要是对礼制、礼意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涉及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情况,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这些都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

《礼记》原文和译文
原文: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礼记 译文:傲慢丕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达到极点s对于贤能的人要...

礼记是谁的书啊?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

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
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原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礼记》学记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

《礼记》礼运篇全文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下面是我整理的《礼记》礼运篇全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

烟台市15286382567: 语文问题 (古诗 词翻译/解释)11~20 -
淳柿血尿: 1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1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文章没有文...

烟台市15286382567: 阅读《病毒的话》,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们家庭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义,就是能致病的毒物.因此,人们谈毒色变.可是,这不能赖我们呀!... -
淳柿血尿:[答案]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取,阅读全文,根据第一段可知介绍的是病毒的名字,接着介绍了名称的来由,然后介绍了病毒的类型,据此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了对语句的表达作用的分析,阅读语句,根据“改造...

烟台市15286382567: 谈谈你对儒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
淳柿血尿: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流派,为历代儒客信众推崇.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烟台市15286382567: 怎么辨析“漫与谩”不同?
淳柿血尿: “漫”与“谩”的辨析如下: “漫”指水满后溢出来,还有淹没、到处、广阔、随便的意思,如漫游、漫谈等;“谩”指轻慢、没礼貌,多与言语有关,如谩骂.

烟台市1528638256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黄仁宇的《孔孟》一文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B.古人说:... -
淳柿血尿:[答案] B A句号应放在括号注释之后.C“力量”后可改为句号;也可改为冒号,改冒号时,“意义”后的句号应改为分号.D后四个书名号应为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标签】

烟台市15286382567: 将文章《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改为一则200字左右的作文素材,并标明适用角度, -
淳柿血尿: 知其不可而为之努力者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者没有一个不经过努力.――――题记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论语》中说孔子的一句话.这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他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后辈用一生去领悟.孔子用执著阐释他以...

烟台市15286382567: 根据课文散文家谈散文 六、《白鹭》第6段描写立于清水田里的白鹭,是如何留给读者丰富的想 像空间的?                                 ... -
淳柿血尿:[答案] 六、第6段描写白鹭立于清水田里的一幅画面.这是一幅清淡素雅的水墨画. 白鹭在清水里“钓鱼”,而“田”却成了画面的“镜匣”. 在这幅画里,白鹭带给清水田以美丽,清水田又使白鹭更美. 究竟是白鹭装饰了田,还是田包容了白鹭,留给...

烟台市1528638256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分论点是什么? -
淳柿血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分论点 1、提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2、格物致知的方法 3、格物致知的应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报告中的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