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屈原的结局是什么?

作者&投稿:圣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故事指路最后1个小标题~

屈原,我老喜欢他了。

虽然他写了很多让人背的死去活来的东西,尤其是《离骚》。哇,当年背了好几个早上才能很通顺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我打赌现在没几个人能很顺利地读下来这句话)。

当时背课文真的恨得咬牙切齿,但是谁让他是美人呢?美人的特质之一不就是把人折腾的死去活来还让人生不起气来吗?

说说屈原这个人,现在网络上吵得最凶的是屈原到底是不是gay,跟楚怀王那点儿八卦绯闻是不是真的(我觉得是真的),但是最重要的的其实是这位美人生前的成就。

文学成就: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远游》《卜居》《渔父》各一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一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政治成就: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

关于屈原此次变法的内容,《史记》和《战国策》记载非常简略,后人无法窥其全貌。而从《离骚》和《九章》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

一是他的改革变法是受楚怀王之命的;

二是“奉先功”,即继承前辈革新家的遗业的;

三是以“明法之嫌疑”,即建立新的法制为中心内容的;四是以国家富强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楚史专家汤炳正经过繁琐严谨的考证,把屈原的变法总拿归结为六条:

第一,奖励耕战。

奖励农耕,是为了增加赋税,富国富民,奖励征战是为了加强军事战略装备;商鞅和吴起的变法都是这一套路子,使百姓无论是务农还是出征,都有盼头、奔头和念头,只有建立奖罚制度,臣工和百姓才会心甘情愿的为爵位的驱使去竭尽全力。

第二,举贤能。

战国时代魏文侯首开礼贤下士之风,使魏国在战国初期首霸百余年;其次田齐的齐桓公辟稷下为学宫,招贤纳士,到了齐威王时期,稷下学宫依然是超越大梁稳坐天下风华,成为天下士子趋之若鹜之地。屈原此时,这样的改革也算是正当其时。不过与当时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来年后,赵国强势的崛起为战国强国的时候,楚国以文弱之势却日渐消沉了下去。

第三,反壅蔽。

也就是要破除君臣、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障碍,要让楚王下达的命令准确即时的传达到臣工的府衙,臣工的府衙也在第一时间把王宫下达的命令传达给广大百姓;让楚王与百姓互通有无,打破君王被奸佞所包围的态势;君主能清晰明快的了解民生疾苦,不偏听偏信。而臣民的意见也可以高速地直达楚廷。

第四,禁朋党。

鉴于楚国的贵胄和老世族往往结党营私,狼狈为奸,对不同政见的臣工大肆攻讦,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约束杜绝。

第五,明赏罚。

无论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吴起,都注重严格的律条来约束将士的功过。在变法这样的问题上,屈原集合法家、兵家之精华而独成一体。

第六,移风易俗。

屈原对楚国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一个个能言善辩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损害国家的主题利益来投机取巧。此次的变法也把楚国的不良之风用法律形式来约束。

相关小故事:

《屈原投江》

战国时候,其他六个诸侯国常受秦国的攻击,于是楚国左徒屈原去另外五国游说,希望六国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公元前317年,屈原的游说起到了作用,齐、燕、赵、韩、魏五国的国君来到楚国国都郢都,以楚怀王为中心结成了六国联盟。有了联盟的力量做后盾,楚国的国力更加强盛,秦国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前来冒犯了。为此,楚王对屈原十分倚重,内政外交上的许多问题都放手给他。

楚王对屈原的重用引起了楚公子子兰等贵族的嫉恨,他们于是常到楚王身边献谗言,污蔑屈原。楚王听信了他们的话,渐渐削弱了屈原的权利,不再对他这么信任了。

楚国拉拢其他五国结盟,这件事成了秦国的心腹大患,秦国一直希望找一个突破口,毁掉六国联盟。屈原和楚王失和,给了秦国机会,秦王忙找相国张仪商议。张仪认为,六国里面,齐国和楚国最强大,只要把这两个国家的阵营拆开,那么其他几国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张仪想借楚国内讧的时机,亲自完成这场离间计。

秦王很高兴,给了他一批钱财和珠宝用来疏通门路。张仪假装辞去秦国相位,交出相印,来到楚国。他先去游说屈原,劝他放弃和另外五国的联盟,同秦国结盟,屈原不为所动。张仪接着去拜访一直对屈原心存妒意的公子子兰,说:“楚王之所以宠信屈原,就是因为有六国联盟,只要六国联盟不存在了,那么,区区一个屈原又能怎么样呢?”这些话正中子兰的下怀,两个人一拍即合。有了子兰的首肯,张仪很快就得到了楚国其他贵族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子兰的引荐,张仪见到了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张仪投其所好,献上一对价值连城的白璧,郑袖心花怒放,爽快地答应了张仪的要求,促成楚国和秦国结盟。他们认为,只要楚怀王不再相信六国联盟的牵线人屈原,那么联盟就不攻自破了,只要六国联盟破裂,那么楚国就有了和秦国结盟的可能

。但是怎样才能让楚王不再信任屈原呢?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子兰带张仪去见楚怀王,张仪劝怀王说,和齐国等弱小国家结盟,不如和强大的秦国结盟,只要楚国愿意联盟,秦国可以把六百里土地送给楚国。楚王信以为真,大喜,郑袖借机说:“听说张仪前段时间找过屈原,屈原想要他的一对白璧,张仪没给,不知道屈原会不会反对呢?”

第二天,楚王设宴,商讨秦楚结盟的事,屈原不知有计,果然大力阻止。楚怀王想起郑袖的话,愤怒地斥责他:“难道在你眼里,六百里土地比不上一对白璧吗?”从此再也没有召见过他。屈原眼看着自己心血散尽:失去了联盟做依靠,楚国无异于羊入虎口,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屈原满腔的忧愤无处发泄,于是写了一首长诗《离骚》,想不到这首诗成了子兰他们污蔑他的口实,说他称楚王是个昏君。楚怀王大怒,撤了他的官。屈原从此离开郢都,到了汉北。

楚怀王听信谗言,断了和齐国的联盟,让人跟着张仪到秦国,接收他允诺的六百里土地。张仪使计,快到秦都咸阳的时候,假装喝醉酒跌了跤,以腿伤的名义先进了城,对楚国使节避而不见。直到三个月后,张仪得到消息,六国联盟确实解散了,才肯出来和楚使见面,推卸说:“我当时说的,是要把自己的六里封地送给楚国,国家的土地怎么能说送就送出去呢?”使节无奈,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去了。

楚怀王一听,气坏了,立刻派兵攻打秦国。秦国联合齐国,对楚国前后夹击。楚国难以抵挡,汉中地区很快成了秦国的国土。楚怀王这时想起了汉北的屈原,立刻召他回来,出使齐国,修复两国的关系。

齐王对楚国的背信弃义格外恼怒,但出于对屈原的敬重,还是答应了撤兵。屈原和齐王的谈判刚结束,秦楚议和的消息就传来,屈原怕其中又有诈,忙赶回国。屈原要回国的消息惊动了公子子兰,他忙让郑袖向楚王进言,说:“屈原对百姓说,士兵阵亡全怪我向大王进言。他们死得太冤,他回来是要替他们报仇的。”怀王第二天就下了指令,让屈原不必进宫,马上赴任三闾大夫。

屈原一走,楚国朝廷立刻成了公子子兰的天下。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国开始接连不断地进攻楚国,楚国一连被秦国占领了八座城池。公元前299年,楚王收到秦王来信,约他到武关会面,商讨秦楚永世友好的方法。怀王不顾屈原劝阻,执意前往,一到武关,立刻被秦军扣押,送往秦国。

消息传到郢都,郑袖立太子熊横为顷襄王,子兰为令尹,把持国政。屈原进言,劝顷襄王修复与其他五国的联盟,壮大实力,救回怀王,但子兰等人坐视不理。怀王当时执意去武关是受他们的蛊惑,他们害怕怀王回来向他们兴师问罪,更何况他们也不敢和强大的秦国对抗。

他们把屈原驱逐出郢都,不准他再回来。三年以后,顷襄王忽然接到秦国的通知,称怀王已死。原来怀王到咸阳后,秦王要他割让黔中给秦国,怀王拒绝了,于是被软禁起来。一年以后,趁看守松懈的时候,怀王借机逃走,来到赵国边界。但他屡次破坏六国联盟,引起赵国人的忿恨,不准他进城。怀王只好转而向南,投奔魏国,还没走到,就被追赶的秦兵追上,押回咸阳。怀王一怒之下吐了血,病了一年多,抑郁而死。现在秦国是要把他的尸骨送回楚国。

在怀王的灵柩前,屈原嚎啕大哭。他又一次进言顷襄王,联络各国,共同出兵秦国。顷襄王不理睬,他就跪在宫门前,日夜痛哭。郑袖不耐烦了,命令子兰去呵斥他。屈原疾言厉色地责骂他:“是你让大王去秦国的!你还是个楚国人吗?你根本就是个秦国奸细!楚国百姓恨不得吃了你的肉!”

子兰回去以后,添油加醋地把这些话讲给郑袖听。郑袖一怒之下,让顷襄王革了屈原的职,流放到江南,永远不许过江。屈原在流放地陵阳住了九年,终日抑郁。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占领郢都的消息传来,屈原明白,楚国要亡了。他来到汨罗江,注视着江水中自己的倒影,感叹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万念俱灰之下,他抱起一块石头,沉入水里,投江而死。



在奸臣的谗言下,楚王撤掉屈原官职,先后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楚怀王客死他乡,悲愤交加的屈原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杀身亡。


历史上屈原的结局是什么?
说说屈原这个人,现在网络上吵得最凶的是屈原到底是不是gay,跟楚怀王那点儿八卦绯闻是不是真的(我觉得是真的),但是最重要的的其实是这位美人生前的成就。 文学成就: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

假如当年屈原没有跳江,那么他的结局又该如何呢?
如果屈原没有跳江,估计日子也不会好过,因为当时的楚国已经被秦国打败,没有反胜的能力,活着也只会成为亡国者。

思美人屈原和莫愁的结局是什么 莫愁和屈原最后在一起
屈原投江惨死了,而红颜知己莫愁女也因此驾舟远去,从此荡舟江湖孤独终老。据了解莫愁女是楚国的一名奇女子,拥有美貌和音律天赋吸引了屈原的眼球,在历史史记上也有过她的身影,只是由于太低调而被世人忽视。最后屈原和莫愁女还是没有在一起,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传说 端午节关于屈原的故事
经常同楚怀王一起研究政事,拟定法令,接待各国的使臣,深得楚怀王的信任。按照常理来说,他的出身本就决定了他应该官运亨通,一世无忧才对,可惜屈原偏偏是个浩然正气的硬骨头,最终落得个凄惨自尽的结局。屈原所在的年代正是战国中后期,各国之间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战国七雄中属秦国最为强大,楚、齐...

屈原之死原因
最终选择了以死明志,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坚守。综上所述,屈原之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上的挫败与失望、外交政策的分歧、个人情感的冲击以及楚国局势的恶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位伟大诗人的悲剧结局。屈原之死,既是对个人理想的绝望,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体现。

屈原的结局 作文
屈原,千百年来,人们用包粽子,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纪念他。可是,我却并不觉得他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完美,可以说,我对他很不满意。人们,正是因为他的才学,他的许多对国家有益的意见而纪念他,可我,却不能忘记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当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欢,才去跳江,使得他...

伟大诗人屈原的资料介绍
无奈屈原他算的准未来却看不清现在,受到其他各方势力的排挤,最终与楚怀王之间产生嫌隙。即使这样,在楚怀王死后,他仍对楚国王室抱有期许,不想自己满身本事被白白浪费。随着他再一次被流放,他的政治生命走到了终点。不管屈原的结局如何,在他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他是正义和忠烈的化身,他身上所带有...

思美人的结局屈原和谁在一起了?
思美人的结局屈原和莫愁女在一起了,但是两个人没能白头到老,身在汨罗的屈原得知了郢都被攻克的消息,悲痛欲绝,一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万念俱灰的屈原陷入无尽的绝望。最后,他带着满腔愤恨在汨罗江投江自尽。莫愁女在屈原投江而死后坐船漂泊于江上,浪迹天涯,孤独终老 ...

屈原的悲剧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为什么?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官场上是很有规矩的,换句话说是很有“学问”的,不善于为人处世,不善于左右逢源,是很难在官场上立足的,这在王海星的《从“ 三对冲突” 谈屈原悲剧结局的必然性》和杜道明的《试论屈原悲剧的必然性》文章里都有详细的论述,笔者认为甚是。屈原的高贵出身和非凡能力是他不愿意甚至...

谁知道屈原是哪个朝代的?
他的诗歌创新,如《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天问》的科学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对他的纪念,世界和平理事会也将他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总的来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诗歌创作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转折,...

天山区17073566013: 思美人屈原喜欢谁历史上爱的是谁 最后结局和谁在一起 -
隆鲍人参: 《思美人》里屈原喜欢谁这个问题是观众比较关心的.因为《思美人》这部电视剧是以楚国历史为背景拍摄的,整部剧的情节主要围绕屈原的故事展开.想要了解《思美人》里屈原喜欢谁,可以先从历史了解. 根据历史中记载可以知道屈原喜欢...

天山区17073566013: 屈原死的时候楚国灭亡了没? -
隆鲍人参: 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

天山区17073566013: 屈原的死是因为壮志未酬,还是因为屈原心胸狭窄,自己被自己所气,含恨而死,? -
隆鲍人参:我认为是壮志未酬! 因为屈原是有才的,这点没人会怀疑!尽心尽力的为国家,却被奸人所害! 壮志未酬是当然的了!屈原在被人所害时,对于流放虽然不满,但他心里还是期望有朝一日能再为国效力的!如果他高傲心胸狭窄的话早在被流...

天山区17073566013: 思美人大结局是什么,大结局,人物最终结局 -
隆鲍人参: 大结局:大结局屈原为楚怀王熊槐立墓碑,以血为书,上写“楚魂”,并带弟子宋玉跪拜.屈原悲戚地对少年宋玉说,让他第二日便离开,远走高飞.宋玉想要留下陪伴师父屈原,屈原表示自己留下是为了楚国江山与国魂;而弟子离开,是为...

天山区17073566013: 思美人屈原和莫愁的结局是什么 莫愁和屈原最后在一起 -
隆鲍人参: 屈原投江惨死了,而红颜知己莫愁女也因此驾舟远去,从此荡舟江湖孤独终老.据了解莫愁女是楚国的一名奇女子,拥有美貌和音律天赋吸引了屈原的眼球,在历史史记上也有过她的身影,只是由于太低调而被世人忽视.最后屈原和莫愁女还是没有在一起,

天山区17073566013: 古代投河而死的人有哪些? -
隆鲍人参: 屈原投江而死老舍投湖而死王勃应该也是淹死的李白是喝醉了到船边撒尿,结果掉水里淹死了陆秀夫带着小皇帝投海而死聂耳是在海边游泳溺水而亡陈天华蹈海自尽史可法沉江而死邓世昌船沉后溺水身亡抗战期间东北抗联八女投江从古至今,...

天山区17073566013: 关于屈原的故事(除了屈原投汨罗江) -
隆鲍人参: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国的宰相:令尹,只低一级.他对内和楚王讨论...

天山区17073566013: 屈原为何而死?
隆鲍人参: 比较正确的回答:为了在未来的现在吃到粽子..

天山区17073566013: 屈原的历史背景 -
隆鲍人参: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

天山区17073566013: 历史上执着的人历史上的执着之人,最好是结局惨淡的~ -
隆鲍人参:[答案] 比干 执着进言,被挖心;屈原,自沉汨罗江;孟子,率弟子游说各国长达二十余年,受到当时各国名士的耻笑.也不被各国国君所重用;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行刺赵襄子,为赵襄子所杀;荆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