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伦理问题

作者&投稿:经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

被曹操绑在白门楼的柱子上缢死. 一种说法是据传说,白门楼吕布殒命后,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还有的说法说貂禅当了尼姑以后没有死,桃园三兄弟得势后,便把貂蝉送回故里,老死后就埋在故乡. 关于貂蝉的结局,有评话这样叙述:吕布死后,貂蝉被曹操带回许昌,作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暂时降曹之后,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之心,特赐美女十人,貂蝉便是其中一位,当关羽听到貂蝉报出姓名之后,感其胆识,撩髯称了一声“好”之后,闭目不言挥手令去,貂蝉听后,明白关羽全其名节之意,回房后遂自尽而亡。

刘备:《三国演义》之故事,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所谓天下英雄属曹刘,然刘备“乱世之枭雄”之称,却多遭诽议。其皆言刘备“妇人之仁”,一介懦夫,唯倚孔明方得称霸西蜀;更有甚者,言刘备之事业出自眼泪而非兵马,只“哭”出一片天下。余甚不平,愿为玄德讨一公道。 曹操青梅煮酒之时,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何为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天下动荡,群雄并起之时,能率虎狼之师,席卷天下,统一中原,成就霸业者,方为英雄。至于为人将相,虽屡建奇功,封狼居胥,亦皆为卖命之徒,看家之犬耳。怎可与英雄共论? 由此观之,刘备实属人中龙凤,世之枭雄也。 若刘备无英雄之志,黄巾之乱时也应只是一介走卒,扛着矛戈追随诸侯马蹄;若刘备无英雄之气,初涉沙场,不会受孟德慧眼相识,后更不应被吴国太一眼相中:“真吾婿也!” 若刘备无英雄之胆,便没有襄阳对饮时一句“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的醉怨。 刘备一生为匡社稷而奔走,为兴汉室而征战。“若备能勾回荆州,成王霸之业,一剑挥石为两段。”手起剑落,恨石长留江南岸。视其心志,非英雄而何? 人言刘备妇人之仁,非英雄所怀,我看亦不然。须知仁者无敌,若无刘备之“妇人之仁”,怎会有子龙二易其主舍命相随?若无刘备之“妇人之仁”,哪里来伊籍筳间示意使其逃离洪门宴?若无刘备之“妇人之仁”,甘会让元直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为操设一谋?若无刘备之“妇人之仁”,何得来刘辟龚都贼党之类舍命相护?若无刘备之“妇人之仁”,怎能使人谈及刘备皆言“天下仁义”,且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又哪来鼎足天下之霸业?由此可见,“仁”已成为刘备漂泊于烽火狼烟刀光剑影中的护身符,众皆因感备之仁而舍命相助。视其胸怀,非英雄而何? 尚有狂妄之辈言刘备无能之徒,单用泪水骗取江山,更是无稽之谈。其不见刘备初用兵,即以少胜多,以计克敌。若无英雄之略,何能如此?其不见,刘备与曹操煮酒时以天雷掩饰心中惊恐。若无英雄之智,何能如此?其不见刘备不顾二弟劝阻,数九寒天,三顾茅庐,终得孔明相助,倚其横扫天下。若无英雄之见,何能如此?更兼其忠心于汉室,守义于兄弟,此等忠义仁智之士,非英雄而何? 既为英雄,又岂会久恋池中?于是,编席织履之人,扫黄巾,战赤壁,吞荆州,霸西蜀,四方之士归之,若水之归下。孤穷刘备,赫然汉中称王。五千精兵,使魏武大军无功而返,遂成鼎足之势。后为兄弟之情,怒战于猇亭,兵败于夷陵,驾鹤于白帝,终其一生如歌如梦之归宿。 “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真英雄之言也!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然而,这个形象,却是罗贯中在保持历史人物张飞忠于刘蜀、勇猛善战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加以改造而塑造出来的。对于历史上的张飞,许多人未必熟悉,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或缺乏根据的猜测。
首先,历史上的张飞相貌如何?大家可能会说:“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实,这只是通俗文艺的说法,史书《三国志》中的《蜀书·张飞传》却并无一字涉及张飞的相貌。《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关于张飞相貌的经典性描写:“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第1回)从此,张飞的相貌就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定型了。后来的戏曲为了表现张飞的刚直,又“送”给他一张黑脸。还有人说“历史上的张飞是个美男子”,这也只能是一种推测……
其次,历史上的张飞是什么出身?……尽管刘关张原本都有市井气息,张飞的家境还好于刘备、关羽,却只有张飞最能使芸芸众生感到亲切。
再次,历史上的张飞性格如何?根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的记载,历史上的张飞虽有尊贤爱士,敬慕君子的优点,却也有性格暴躁,遇下寡恩的严重缺陷。《三国演义》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将历史人物张飞“勇而暴”的性格特色,改造为“勇而莽”的性格特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张飞,其实已经不是历史人物张飞,而主要是经过《三国演义》改造和重塑的张飞形象。他既以历史上的张飞为原型,又有很大的发展变化。这个令人喜爱的艺术形象,不仅在《演义》写到的上千个人物中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开启了明清小说中以“粗犷鲁莽”为特征的英雄人物系列,并成为这个形象系列中任何人也无法取代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这一个”。
2。张飞性格缺点是脾气暴躁,“不恤小人”“暴而无恩”。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均曾记载刘备批评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果然张飞就是死在任职其“左右”的部下之手。



关羽,河东解良人。在与刘备结拜之前一直亡命江湖,属于亡命之徒,亡命奔涿郡。勇冠三军、万人敌……这些都说明亡命之徒的特点,比如许楮、臧霸等人都属于此类。但是关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亡命之徒,最重要区别于张飞等人的是他还治《春秋》。所以不管当时的人还是后世的人,都认为他是比张飞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匹夫之勇高出一个档次的。所以刘备可以把荆州交给他打理。建安十七年,诸葛亮带张飞、赵云进川,很不放心的把荆州交给关羽。在刘备看来,关羽是隆中战略计划中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最佳人选。诸葛亮当时似乎也找不到更适合的人选。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在赤壁之战前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关羽精甲水军万人,刘崎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这支原本刘表手下精锐的荆州水军正是关羽镇守荆州的主力军。关于荆州的战事先不表。

除了“亡命”这一性格特点,关羽的另一特点是量小,不能容物。最早是刘备得孔明之后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如果说当时关羽瞧不起刚刚二十出头刚出茅庐的小子还是正常的话,那么后来要于马孟起单挑就太不识大体、自负、不能容物了。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从这里,可以看出关羽完全是一个争勇斗狠的一介武夫,不识大体,诸葛亮的一封信还要遍示宾客孔明深知吾心也——虚荣!诸葛亮的这封信虽然缓解了暂时的矛盾,但是助长了云长的骄、傲之气。建安二十四年,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果然、刘备将黄忠列为无虎上将引起了云长的愤怒大丈夫誓不与老卒为伍不肯受拜。此时关羽针对的并非是黄忠,矛头指向的已经是刘备了。此次幸亏费诗的善言,不然刘备真不知道如何下台阶了。此时云长已经如此难控制,刘禅代位之后又如何驾御世之虎臣?按照中国历史上来看,此时刘备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

量浅,胸无城府也是他的一大致命伤。比起司马懿坦然受妇人服,关羽的心理素质极差。孙权给儿子求婚,婚姻自由,不嫁也就算了,竟然还说出吾虎女安肯嫁汝犬子乎这样伤人的话。后关羽围樊城,让孙权出兵相助,孙权却使敕使莫速进。关羽极其愤怒下说出洛(反犬旁——字打不出)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这样的话,“洛子”是对江东人极大的侮辱,还露骨的表示樊城拔将移师东吴。看看当年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心中虽痛骂韩信,但是嘴上还说“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此外看关羽北伐,糜芳、傅士仁供应军粮,有时不能及时到达,关羽宣称还,当治之;再看看刘邦,在外面辛苦作战,还不停的给后方的萧何封官,两下比较,治《春秋》的关羽比起市井无赖刘邦来实在太逊。陆逊的一封信竟然让关羽心花怒放,撤去后防重兵。这充分说明了他只是一个浅碟子,实在浅的很。

在用人方面,关羽竟然把江陵、南郡、公安这些后方重镇以及供应军需的重任交给素来有隙的糜芳和傅士仁,又不知安人心——失败!大军解围撤退,反击江陵之日,情势和当初彭城落入刘邦之手,项羽敌前撤退反击彭城一样,项羽一举击溃刘邦的部队,关羽复仇之师却边走边散,这是怎么样的统帅?当年孙权给吴下阿蒙开出的看书单子中也有《春秋》,治《春秋》著称的关羽应该感到脸红(有可能是脸红了)。

关羽的自负,不仅断送了自己,还断送了诸葛亮的整个战略计划。由于他个人的冲动无谋,使全盘战略计划成为虚话。

  从伦理道德谈《三国演义》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中有着明显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这一倾向贯穿全书,成为描写刻画人物的侧重点以及抒发感情的根据。这一思想倾向的形成关系着罗贯中的道德标准和伦理意识——拥护明君反对暴君。刘与曹的对抗演变成忠与奸的斗争,故事情节由此展开。在这里,老罗以其自身的标准企图塑造完美的君主,模糊了道德的标准和人物的道德状况,模糊了封建统治的本质。因此,书中不免陷入文学道德化和历史道德化。作者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过失的评价也是有失偏颇的。以下试从此方面入手讨论伦理道德问题。

  三国的故事,从说书人口中英雄辈出的三国,到一些面谱化简单化的京剧选段,到二十四史中不可小觑的三国百年历史,到罗贯中笔下的“都付笑谈中”的理想化三国,到陈寿的接近历史但并非完全历史的“历史”……便一度感到迷乱以至于迷失,仁厚的刘皇叔、奸绝的曹操,早已被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原来竟是错的?!——
  现在多看多学习历史了,再看《三国演义》,终于看出一些端倪,开始检讨自己看待三国历史时过于明显的感情趋向。而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老罗写三国故事具有明显的思想倾向,即拥刘反曹。这个思想倾向贯穿始终,对人物的塑造有着根本的影响。

  翻开资料傅隆基的《古老大地上的英雄史诗——三国演义》,原来三国以后历代学者文人对谁是正统的问题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陈寿写《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宋代大学者朱熹则是以蜀汉为正统,到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对于三国那段历史仍旧是尊曹抑刘。但是到了民间,三国故事在长期流传中沉淀的文化早已铸成了《三国演义》的审美情感,提倡仁义道德,圣君贤相,于是尊蜀汉;刘备仁德,欲复汉室,自当正统。尤其在说书人嘴里,拥刘反曹的倾向更为明显,以致京剧中曹操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丑角。罗贯中收集资料,结合其个人信仰和一生的经历,方写出《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巨著。

  在相当一部分的争论里,封建正统观念是问题的核心。究竟中山靖王的玄孙刘备是汉室正统,还是使汉献帝禅让的汉相曹操是正统,便是拥护谁反对谁的根据。上至官僚,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自觉主动地尊重正统,没有人提出什么异议。

  但是《三国演义》倒是一个例外。据乔山的《文艺伦理学初探》之说,作者之所以把热情倾注于失败的刘备集团一边,主要不在正统思想的观念,而是作者在创作的心理活动中融汇着道德标准,因此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渗透着道德伦理意识。这对整部作品有根本的影响。我们知道,文学的道德化不仅表现在作家以自己的道德伦理尺度去评价他所反映的生活,而且决定作品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情节的构成。作家的道德观也不仅拘囿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且制约创作的过程,影响到作品的结构形式。
  从作者的道德观念来看,刘备忠厚仁慈,是仁义之师,曹操狡猾奸诈,则是恶德的渊蔽。因此,双方的矛盾,已经不等于历史上两个封建军事集团的矛盾,而变成了仁君与暴君,正义与邪恶的矛盾。小说情节便在忠与奸的伦理冲突基础上展开。

  历史上的“刘皇叔”确是一个以仁德闻名的人。于是在《演义》中这一特点得到极力的渲染,他成了一个好皇帝,他不但有着争王图霸的胸怀和胆略,忠于友谊,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还“仁慈爱民”,每到一地都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作者甚至借他的口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也。”事实上,这是作者对曹操与刘备行事处世差别的一种概括,同时也是创作中判断好坏,决定轻重取舍的准则之一。

  在此,作者掩盖了封建社会下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关系,设计出了这个“一代明君”这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曹操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现实存在,那么,刘备就是那个社会的理想的象征。——参见陈其欣编《名家解读<三国演义>》

  道德的最大悲剧,便是它和政治的矛盾,以及它在很大程度上的虚伪性。首先从传统的好皇帝“仁慈宽厚,豪爽正直,英勇顽强,平等相待,聪明机智,舍已为人”的标准看。且不说这样的标准本身有什么问题,单从其要求上对照,这样的“仁君”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人民的愿望,是农民阶级与反动腐朽的地主阶级斗争中虚拟的美好形象。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很多优秀的政治家、有所作为的君主都不是道德上的圣人,都不可能严守儒家经典学说里的那样,以百姓为根本,以仁义为本。而所谓“理想君主”、道德家都郁郁不得志,比如孔子。春秋时宋镶公的所谓仁义不是被后人证明为愚蠢吗?即使是被作者推崇的作为“道德典范”的刘备,在一些问题上也不过是一个盗世欺名的伪君子而已。比如说他把赵云千辛万苦救回来的阿斗往地上摔,一早便已经被后人定性为:笼络人心。又比如他开始时一再宣称他要诓扶汉室,后来却自立为王,还堂而皇之地称“四海不可以无主”,其虚伪的本色可见一斑。再如历史有名的“刘备借荆州”(我始终认为是“借”),刘备的江山有一半是借回来的,这更说明刘备是个厉害的角色,决不是什么忠厚长者。因此,从道德的层面看,刘备的道德人格是分裂的。一方面他从低下层劳动人民出身,有着中国老百姓的忠厚和善良。另一方面他借着中山靖王后裔之名成为统治阶级,又有着明显的政治野心,有着统治阶级的奸诈和虚伪。在他的观念当中,“仁”是手段,用以达到为“君”的目的;如果“仁”对于“君”没有帮助甚至阻碍了“君”天下,那么“仁”可以马上推开。但是作者在作品中把他简单化完美化了。所以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很不成功。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之失时所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退一步来说,即使这样的仁君真的存在,仍然不能改变问题的悲剧本质,这就涉及仁君标准自身的问题了。正如斯大林在谈到俄国古代农民领袖时说过的:“决不应该忘记他们都是皇权主义者:他们反对地主,可是拥护‘好皇帝’。要知道这就是他们的口号。”换句话来说,无论是普通的老百姓,或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还是罗贯中本人,都毫无异议地服从于统治者的统治之下,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遇到一个好皇帝。他们反对昏君,支持明君。以致在《三国演义》中,百姓对于圣明的刘备,“焚香遮道”“欢喜称颂”“叩谢”,徐州百姓居然对刘备哭拜:“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人民(包括罗贯中本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形式之隐蔽,实在让人震惊。而看书人如我在潜移默化中对这种标准的认同,不知是否属于封建思想的残余呢?

  以《文艺伦理学初探》之说:纵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关系和道德伦理关系基础上的,一切思想文化理论都以是否符合政治功利和宗法伦理为准绳。《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正是从人性善或恶方面着力挖掘,著名的“三绝”说: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和诸葛亮的智绝便是其中的典型。其他的美丑好坏便是在这些基本的判断准绳下展开。由此说来,作者暴露了一个另一个倾向:历史道德化的倾向。历史道德化倾向的出现是因为不适当地推崇“善”在历史上地地位和作用。这是不利于历史的完善与发展的。对“善”要进行客观的具体的分析。善是历史范畴,是流动的,而不是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中国古典的传统美德尽管还有摇人心旌的魅力,但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推进,这些道德风范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有的受命于时代的新需要保持着自身发展的历史延续性的同时萌发出新的质态。因此,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情感、道德责任、道德义务、道德的形式和内容等都会因历史的前进而不断改变着。从这个角度讲,曹操的所为对于历史的发展的意义并不是消极的。在人类历史上恶者往往以一种新的事物和新的进步的态势出现,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却为习惯所崇奉的神圣事物,是一种冒犯、挑战乃至反叛,因而被贬斥为“恶”。所以人们都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曹操作为一个历史有名的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做的,归根究底仍然是统一中国。这个出发点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而且,曹操的军事实力最强,最容易承担统一中国的任务。结果也正是如此。三国前后经历一百多年,最后仍是由原来的曹魏一方取得胜利。正如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他曾经焚书坑儒,他也杀人无数,但也正是这个人,第一次成功地统一了中国。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马克思曾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封建的生产也有两个对抗的因素,人们称为封建主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可是,却没有想到,结果总是坏的方面压倒好的方面,正是坏的方面引起斗争,产生形成历史的运动。”因此,如果不从历史意义的高度而仅仅以“明君”“暴君”标准和封建的义气来判断是非,便不免失之偏颇了。这是一个深刻的悲剧。而且这个悲剧不仅是刘关张的悲剧,不仅是蜀国灭亡的悲剧,更是作者罗贯中本身的悲剧,是几千年封建道德观念和儒家思想的悲剧,也许也是我们这样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现代人的悲剧。旧的道德观念根深蒂固,致使在离开封建社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仍然对那种封建道德评判标准念念不忘,津津乐道。这是令人遗憾的。

  由此引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作品主人公的历史责任和道德过失问题。文艺论理学认为,小说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实际客观效果这样或那样地伤害了合理的社会人际关系,往往产生道德上的过失。在这部巨著中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曹操的性格而不是战争策略,使其性格异常复杂。但是,正因为如此,曹操成了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曹操“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他“借”仓官之头平息众怒的残暴和奸诈,他梦中杀人的卑鄙毒辣,作者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读者过目不忘。当然这些精彩描写都是为了刘备的仁义作铺垫。我们对于道德过失应作历史分析;从有利于历史进步的角度,对人物形象的道德过失进行批判和疏导,对性质不同的道德过失给予不同的道德评价。

  应该说,罗贯中的思想倾向是他作为一个下层人民的美好愿望,也寄托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记得书中作者也借诸葛亮之口一再宣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这是应该得到肯定的。所以作品中的思想倾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他的爱憎、他对是非的判断对我们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无论如何,《三国演义》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所展现的丰富的道德含义,对我们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和参考意义,里面的真理与谬误,需要我们理性地辨别,批判地继承。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就像今天人们拍古装剧一样,都是用艺术的手段,讲述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常有这种感觉:怎么古人的思维、言行和现在人一样呢?这是因为导演不管怎么拍,也逃不出现代的文化氛围。罗大师也是一样。三国中对婚姻的描写不多,但还是反映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三国,两种婚俗。
  曹丕趁乱纳甄氏,说的是曹公子趁袁家战败,娶了袁熙的老婆甄氏,曹操不仅不反对,而且还说:真吾儿媳也!这种描写是符合当时的生活文化的,史实中曹丕也确实是娶了甄氏,生了曹睿。但那是汉朝伦理,在宋明理学之后,中国人的婚姻伦理变得非常严格起来。
  三国演义写赵云取桂阳时写道,桂阳太守赵范降,并与赵云结为兄弟。后来赵范想把自己兄长的遗孀介绍给赵云,被赵云严词拒绝。赵云后来与诸葛亮谈起这个事的时候列举了三条理由,其中有一条就是赵范的嫂子死了丈夫就不应再嫁人,应该守寡以表贞节。这明显是罗贯中那个时候的伦理。赵云还说了一条,说
  他既然和赵范成为兄弟,就不能娶自己的嫂子。叔嫂方面的伦理,孔子那个时代就提到过,但到了如此严格的程度,也是朱熹等人以后。事实上,刘备就娶了刘璋的嫂子(刘备刘璋也算是兄弟啊),只是演义中没有提到而已。
  由此可见,罗贯中写三国也难逃开当时的文化影响,而千古流传的三国故事也由此改头换面,成为了中华文化刚刚回归正统后,儒家说教的通俗读本。

1.曹操和张绣的叔嫂邹氏;
2.貂禅的故事;
3.刘备抢了别人的老婆(吴懿的妹妹);
4.曹丕抢了袁熙的老婆甄宓;
5.曹操抢了关羽心爱的女人杜月;
6.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和他的后娘;
................................很多,不一一说了!
祝你找到更多!

讲曹操父子跟甄氏的关系的就涉及伦理学,关于洛神赋的论文基本上都涉及

说伦理问题还是红楼梦比较好

我认为说伦理问题还是红楼梦比较好


三国演义
周知道诸葛为人多谋,希望诸葛加入东吴,结果不成,周考虑东吴为了,就想要害诸葛,约诸葛前来商议造箭,诸葛来了个将计就计答应了,后诸葛约鲁肃前来商议,鲁肃中计答应了诸葛的要求,最后天晚上起雾,诸葛约鲁肃前往,在船中鲁肃不明问诸葛,诸葛不语,待草船到了曹水营前大喊,使曹疑为是大军前来,...

曹操、曹丕与汉献帝刘协是怎样的亲属关系?
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嫁给普通人这对曹家没有任何好处,曹操得不到任何政治上的优势。同样的道理,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张飞的两个女儿都是刘禅的皇后,这些都是政治婚姻。在他们看来,只有婚姻上的结盟,才能使得政治上的结盟更加稳固。参考资料:《后汉书》《晋书》《三国志》《三国演义》...

关于<三国演义>...求助...
4、薄情寡义:姑且不说他和那2个结义兄弟之间的事情---其实说不好听的关、张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自家人,毕竟结义的兄弟比不上亲的,至少正常的伦理关系上不算。现在单单说说他对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几位---妻子和孩子。书上都有的说,并不是我在这里要挑老刘的毛病,这家伙对自己的家人真是不地道...

为什么三国表现"拥刘反曹"的思想
作者之所以“拥刘反曹”是因为民间正统的思想倾向。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寄托了渴望天下安定统一的政治思想;也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在思想上还较为突出地赞美了封建时代忠义等伦理道德规范。这几方面都使得作者必须以“拥刘反曹”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摘抄型 读书笔记
它从桑地亚哥的孤独与失败开始写起,依次书写他在出海之前与小男孩的交往、他的扬帆出海、他与大马林鱼及鲨鱼的搏斗、他的失败的返航,最后复归于他庄严的梦境。他的语言丰富多彩,不仅雅致冷峻、简洁有力,而且色彩鲜明,具有庄严伟岸的艺术风格。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辩论技巧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三国演义》的原文出发,来分析、归纳和探讨一下诸葛亮舌战群儒时的辩论技巧。 (一)张昭 “舌战群儒”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是张昭。就我个人看来,张昭是其中比较聪明的,他的话很有辩论技巧。 他一开始便问“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这句话看似是引起谈话的由头,但...

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2、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概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

三国演义
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孙权表现仗义江湖的本色,三国的人物故事显出浓厚的义的色彩,是真正的在演「义」了。满清入主中国,自命为大义之举,开国的几个皇帝都很欣赏「三国演义」这部奇书,目的是要牢笼汉人,基于大义而效忠清朝皇室。于是风行草偃,三国演义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其...

三国演义论文
《三国演义》是一个世代累积型的历史小说,其中蕴藏着自三国故事出现以来的民间叙事特征,这一点已被诸多学者认可。苏轼《志林》载:“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说书艺术,而且已显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再加上宋元以来异族乱华,战乱频仍,“人心思汉”,...

北江区13373428925: 《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是什么啊??求解... -
侨从奈康: 个人认为是名著开头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然三国中也包含了许许多多非常精彩的故事和各种智慧的较量.

北江区13373428925: 关于《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
侨从奈康: 1,罗自己写的 ,罗是施耐庵的师傅 2是一个人 在《汉书》《后汉书》里都有记载 3关公劝刘备杀督邮,弃官归乡,但刘备没有赞同杀人,只是要弃官罢了.所以不存在矛盾 4胡赤儿为了钱财杀了主人,又投奔他人,不是忠义之人,所以吕杀之.不过我觉得吕布也是一样的人!

北江区13373428925: 《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是否在站立在一个公平的立场上写的? -
侨从奈康: 中国古代的通俗文艺、对于“正”与“邪”的分辨大抵是截然分明的.《三国演义》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书中代表“正”的一方是蜀汉,以刘备最为突出;代表 “邪”的一方是曹魏,以曹操最为突出.这是三国故事很久以来就形成的倾向,只是...

北江区13373428925: 提关于三国演义的10个问题和答案 -
侨从奈康: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历史题材)小说.2.小说的思想倾向是( 拥刘反曹 ).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曹操)有所诋毁,把(刘备)...

北江区13373428925: 《三国演义》里提出5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解答) -
侨从奈康: 1、诸葛亮躬耕地在哪里? 答:南阳卧龙岗.首先,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其次,刘关张回新野后去南阳请孔明,新野显然属于南阳郡,可见南阳非南阳郡,而是南阳郡治宛.第三,诸葛亮自称南阳野人.第四,刘关张到卧龙岗时,乡民唱《南阳有隐居》.第五,关羽走麦城时提到南乡太守,说明诸葛亮做《出师表》前8年,隆中已经不属于南阳郡管辖. 2、《后出师表》是不是伪作?答:不是的. 3、诸葛亮借东风说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庞统是东吴间谍,其必死无疑.这也是刘备不“三顾于凤雏”的原因. 5、三国如何归晋? 答:263年,魏灭蜀之战.265年,晋灭魏(禅让).280年,晋灭吴之站.

北江区13373428925: 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有哪些?(急) -
侨从奈康: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演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贼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浚灭吴为止之九十 七年间史事.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心故事是魏、蜀、吴三国的纷争;所谓「演义」,是...

北江区13373428925: 关于三国演义的几个问题
侨从奈康: 实行仁政 曹操:不可一世,狂妄 刘备:小心谨慎 徐庶 草船借箭,三顾茅庐 关羽,关胜

北江区13373428925: 提五个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要有难度并要有答案!20分钟要,答得好,另加分!!!!! -
侨从奈康: 1“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和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答: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

北江区13373428925: 一道关于《三国演义》的问题 -
侨从奈康: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1)更加深入了解人生的真相.三国的形成,历经剧烈的变化.各种文武人物,虽不个个竭尽心力.结果却人人皆以不了了之收场,没有例外.赤兔名马,配勇猛异常的吕布,加上方天画戟,可谓天下无敌.却为爱才如命的...

北江区13373428925: 对于三国演义中的疑问 -
侨从奈康: 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因为我对三国也只是一知半解,但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倒可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在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眼里,应该是只有利益没有什么人情也没有什么道义的,诸葛亮杀魏延是三国演义里最不知所云的情节,仅仅摸出他有反骨就要杀了他,其实说什么反骨,还不是骗骗小孩子,魏延之所以反就是他逼出来的. 我觉得单从三国演义来说(撇开史实),我认为诸葛亮杀魏延的主要原因是在他做法求长命的时候魏延闯进来不小心扑灭了长明灯导致他祈福失败造成的.至于不杀巩志,这是很明显的政治手腕了,一则让巩志死心向蜀,二则显得自己确实宰相胸襟,对敌人也是一种利诱.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利益就是一切而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