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叶梦得翻译及赏析分别是?

作者&投稿:武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调歌头》和《叶梦得》的原文翻译是什么?~

《水调歌头》和《叶梦得》的原文翻译是;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 (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水调歌头》和《叶梦得》具体原文如下: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水调歌头
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
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
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
寥落关河千里,
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
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
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
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
挥手弦声响处,
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
回首望云中。

这首词的小题,曾慥《乐府雅词》作:“九月望
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
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
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以此参验
词意,知为九月十五日西园习射,有感于“当筵虎
士”之勇而自叹流年,衰病,感慨无力报国之作。其
具体写作年代不可确考,大约作于织兴八年(1138)
作者再次知建康府时期。当时,北方大片国土为金兵
所据,南宋王朝只拥有半壁河山,建康已成为扼江守
险、支援北伐年需的重镇。词中所写秋事,习射等均
与宋金战事有关。
上片写夜饮,在一片萧瑟凄凉的气氛中,出现了
一个“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的词人形象。
起首一句,写深秋时节,寒霜遍地,碧天清肃。
第二句,“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着此二字,
表达了词人在西风相催、寒冬将至之际对前方将士的
深切关注之情。“寒声”二句,生动地描绘出寒声
不是一响而过,而是直入梧桐的枝叶深处,鸣响不
止。此二句熔情于景,寄寓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沉
忧。“起瞰”三句,为排遣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沉
痛之感,只好借酒销愁,与客同醉。歇拍两句词意顿
时扬起,写清晓习射的情景:正当词人与客酣饮之
际,军中响起密集的鼓声,一片喧闹声中,报道东方
欲晓,演武场上走马驰射,场面紧张而热烈。
下片写西园习射的情景。“岁将晚”句至“双雁”
句,写座中客客正当盛年,武场较胜,欢谈笑语,争
相夸美,不禁引起迟暮之年的词人对往事的回忆,使
他以自诘的语气喟叹英雄已老、虎士威猛,叹惜自己
壮志未酬身先老,羡慕“当筵虎士”英武骁勇报国有
期,抒发了词人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结拍两
句,以慷慨悲凉的笔触,既抒写出词人因年事已高无
力报国而惭愧不己的心情,又表达出“烈士暮年、壮
心不己”的豪迈情怀。此二句笔力雄健,词情沉郁而
又苍劲。
此词为叶梦得的代表作之一。全词笔力雄健,词
情沉郁而又苍健,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词中
上片言“回望”,结句说“回首”,前后贯通,反复言
说,系念国事,北伐中原之意至为深切,深深反映了
词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整首词于衰病
之叹中,在“与客习射的雄健背景上,透着高远与豪
迈,读来令人为作者赤诚的爱国心所鼓舞和振奋。

【原文】: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叶梦得 〔宋代〕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译文】: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 (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

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注释】: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暮秋景物渐呈苍老深暗之色,菊花开时报来了将要降霜的信息。黄花,指菊花。

小窗低户:指简陋的房屋。

微路,小路。

敧(qī)斜:倾斜,歪斜。

山翁:《晋书·山简传》载山简好酒易醉。作者借以自称。

何事:为什么。

坐看:空看、徒欢。

流年:指流逝的岁月。

拚(pàn判) 却:甘愿。

华:同花,指在闲居中空白了鬓发。

徙(xǐ)倚:徘徊,流连不去。

沧海:此指临近湖州的太湖。作者时居汴山,在太湖南岸。

平昔:往日。

遍:这里是“走遍”的意思。

天涯,天边,喻平生飘荡之远。


【赏析】: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弁山后写的作品。梦得随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兴初,被起为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府治在今南京市),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诸将得悉力以战,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抗金名将岳飞、张宪被冤杀,主战派受到迫害,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眼看强敌压境,边马悲鸣,痛感流年轻度,白发徒增,很想东山再起,歼灭敌军,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思欲效法前贤谢安而不可得了。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上片起首四句先写晚年生活的环境和乐趣。秋色已深,菊花开放,霜降来临,词人所住的房子掩映在花木深处,小路盘山蜿蜒而上。这是一幅山居图景,清丽而幽静。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自己生活的乐趣:若问我为什么就白白地看着那风月流逝,毫不顾及双鬓已经斑白?我会回答是因为留恋如沧海般辽阔美丽的太湖,它映出了青天云霞,明媚绚烂。


  下片写自己的生活和老来的怀抱。飘泊了一生,足迹遍于天涯,现在回到家里,扫净已荒芜的道路,那松竹茂盛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园。词人回到家中感到喜悦和安慰,所以笔下的家园也显得十分静谧、优美。但在那个国土沦丧,河山破碎的时代,一个胸怀抱国之心的抗金志士,又怎能终老于隐居的山林呢?“却恨”三句,笔锋一转,在隐居之后,词人却时常听到“悲风时起”,这悲风是自然界之风,更是人间悲风,南宋朝廷苟安求和,不愿力战敌人,前线频传战败消息,对他来说,也就是“悲风”。再看到归雁南飞,金兵南下,愤怒之火又在胸中烧起,所以句首着一“恨”字,力敌千钧,倾注了词人的满腔忧愤。这种爱国激情,使他对自己不能像谢安那样从容破敌感到有愧于国家,也对南宋将无良才感到深深的忧虑。虽然退居且愿一享隐居之乐,但他又挂念抗金大计,时刻关注前线,所以一首抒写晚年怀抱之词就表现得感情激越、悲凉、慷慨,充满了爱国忧民之情。




赏析二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退居卞山所作。它是一首自叙平生、抒写情怀的词。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悲愤之情和对国事担忧。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以写景为主,兼寓流年虚度的慨叹。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词的第一个字“秋”,点明时序,是泛指。然后再具体写秋色。“晚”字是形象的说法,它既不是“来得晚”的意思,也不是确指“晚上”,而是由“老”引伸出来的含意。意思是说,暮秋的景物渐渐地呈现出苍老深暗的颜色了。伴随深秋而来的,自然是凛冽的冰霜,以及那“颜色只从霜后好,不知人世有春风”性本高洁的菊花,即词里所说的黄花。黄花开,霜降至。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小窗低户”形容房屋简陋,敧斜即倾斜的意思。这两句是说,简陋的小屋掩映于秋色黄花之中,屋前是曲折倾斜的小路。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幽清孤寂,也由门前的曲折小路折射出作者的九曲愁肠。


  “为间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为”在这里作助词用,没有实在意义。山翁指晋代山简,”这里作者以山简自比。拚却是甘愿的意思。这里有反洁意,是说“难道甘愿”。双鬓华:指年事已高,两鬓生霜。它与上边的“霜信报黄花”有着巧妙的内在联系。前者写秋色将晚,后者写人近晚年。作者以山翁自比。前加“问”字,说明他不甘寂寞,时时在反躬自省。言外之意是我每天干些什么呢?白白地看着年华轻易逝去,这是何等痛心的事情!国难当头,我能甘心服老吗?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这一句真实地记录了他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此刻的开阔心境。徙倚是留连徘徊的意思。沧海即大海,作者以谢安自比,明显地表达了他对谢安不甘示芜的小路,观赏观赏自家的青松翠竹,看似悠弱、泛海东还的退隐之志的仰慕与追求。“天净水明霞”则是眼前美景的写照,以此衬托出他一旦有了明确的人生追求之后的开阔心胸:如秋天长空那样纯净,如霞映水中那样明丽。这短短的几个字,看似平平淡淡,内容却实实在在。既写了体现诗词形象的人,又写了水天明净的景;既写了流连徘徊的貌,又写了泛滥于内心深处的情。情中见景,景中含情,可谓浑然一体了。


  下片直抒胸怀。写虽然在家闲居,却对国事深怀忡忡忧心,自恨不能为国建功立业。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三字一句,短促有力,如响板敲来,铿然有声,抒发了作者回想往事,空在四方飘游而无所成就的自责自罪、自怨自艾的怅惘心情。“空飘荡,遍天涯”既显示了他的谦谨胸怀,又委婉地传达出他企望重操旧业、再立新功的心声。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写的是闲居生活的无聊小事。作者写自己:每天在庭院中扫扫荒芜的小路,观赏观赏自家的青松翠竹,看似悠闲自在,实则这绝不是他心甘情愿的。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茄。”悲风指凄厉的寒风。却恨是更恨的意思。“悲风”之前加上“却恨”,强化了词人的情感波澜,即由怅惘不安进而愤愤不平了。为什么?因为冉冉飞翔于白云之间的新雁带来了敌人侵扰的消息,边境很不安宁啊!胡茄是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的管乐器,其音悲凉。作者用眼前悲风、新雁、战地边马、胡茄组接的凄清图景,烘托边地悲凉的战争景象。而作者身在深山、心存国事,为敌人的入侵骚扰而忧心忡忡的心绪便于这“眼前景、身外事”的看似平淡的记叙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展示。


  “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这一句大笔淋漓,一语见雄杰。东山在浙江上虞县西南,谢安早年隐居在这里。又临安、金陵均有东山,也是谢安游憩之地。所以后人称谢安为东山老。胡沙即胡人。因胡人多居风沙时起的塞外。静胡沙是使边塞安宁的意思,这里指的是消灭敌人。这里借用李白《永王东巡歌》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的诗意抒写自己的报国情怀。“谁似东山老”两句,既是说,在当今时代,没有人能像谢安那样,指挥若定地歼灭敌人,也是说自己不能像谢安那样,“谈笑净胡沙”作者运用反洁语气,长声仰叹,既是精忠报国的宣言,也是对腐朽朝廷的愤怒控告!读来气势磅礴,声情并壮,足可泣鬼神、撼日月、振山河。


【创作背景】: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卞山后写的作品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作者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翻译: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 (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

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退居卞山,自叙平生、抒写情怀的词,虽然退居且愿一享隐居之乐,但他又挂念抗金大计,时刻关注前线,所以一首抒写晚年怀抱之词就表现得感情激越、悲凉、慷慨,充满了爱国忧民之情。

作者简介

叶梦得,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介绍两首叶梦得的水调歌头诗歌。第一首是《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第二首是《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第一首《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全文: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译文: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 (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

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赏析: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弁山后写的作品。梦得随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兴初,被起为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府治在今南京市),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诸将得悉力以战,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

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抗金名将岳飞、张宪被冤杀,主战派受到迫害,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眼看强敌压境,边马悲鸣,痛感流年轻度,白发徒增,很想东山再起,歼灭敌军,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思欲效法前贤谢安而不可得了。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上片起首四句先写晚年生活的环境和乐趣。秋色已深,菊花开放,霜降来临,词人所住的房子掩映在花木深处,小路盘山蜿蜒而上。这是一幅山居图景,清丽而幽静。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自己生活的乐趣:若问我为什么就白白地看着那风月流逝,毫不顾及双鬓已经斑白?我会回答是因为留恋如沧海般辽阔美丽的太湖,它映出了青天云霞,明媚绚烂。

下片写自己的生活和老来的怀抱。漂泊了一生,足迹遍于天涯,现在回到家里,扫净已荒芜的道路,那松竹茂盛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园。词人回到家中感到喜悦和安慰,所以笔下的家园也显得十分静谧、优美。

但在那个国土沦丧,河山破碎的时代,一个胸怀抱国之心的抗金志士,又怎能终老于隐居的山林呢?“却恨”三句,笔锋一转,在隐居之后,词人却时常听到“悲风时起”,这悲风是自然界之风,更是人间悲风,南宋朝廷苟安求和,不愿力战敌人,前线频传战败消息,对他来说,也就是“悲风”。

再看到归雁南飞,金兵南下,愤怒之火又在胸中烧起,所以句首着一“恨”字,力敌千钧,倾注了词人的满腔忧愤。这种爱国激情,使他对自己不能像谢安那样从容破敌感到有愧于国家,也对南宋将无良才感到深深的忧虑。虽然退居且愿一享隐居之乐,但他又挂念抗金大计,时刻关注前线,所以一首抒写晚年怀抱之词就表现得感情激越、悲凉、慷慨,充满了爱国忧民之情。


注释: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暮秋景物渐呈苍老深暗之色,菊花开时报来了将要降霜的信息。黄花,指菊花。

小窗低户:指简陋的房屋。

微路,小路。

敧(qī)斜:倾斜,歪斜。

山翁:《晋书·山简传》载山简好酒易醉。作者借以自称。

何事:为什么。


第二首《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全文: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译文:

九月十五日,宾客们在西园练习射箭,我却因病不能练习,客人明显可以取胜。岳德将领,弓的力量比二石五斗还要多,仍能三发连中,观看的宾客都很吃惊。因此写下此词展示给宾客,前一天晚上还是大风,第二天就开始寒冷了。

九月霜降,碧天澄静,秋气回旋催促西风括动。半夜初听隐隐轻寒的风声,摇撼着潇潇落叶梧桐。强支病体登上高高的城墙上俯视顾望,唯见萧瑟的关山河水无边无际,拚上一醉与君辈豪饮乐同。阵阵战鼓闹醒了清晓,练兵场上骏马飞奔驰突,矫健的骑士个个拉满雕弓。

时光易逝,诸位缘何都笑问老翁;平生的豪气如今在哪?纵横驰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我怎比席间如龙似虎的猛士,挥手处,弦声响,箭贯双雁坠落在遥远的蓝空。年华老大真感惭愧,但身衰心未老,回头望,心在北方的云中。


赏析:

上片,首四句写与客习射西园的时间,深秋霜降,望天清澄,西风暂起,寒意阵阵,夜半时分,直入梧桐。西风凄紧,冬之将至,词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前方将士,该是为他们准备过冬的粮饷,赶制棉衣御寒的时候了。他曾兼总四路漕计补给馈响,军用不乏,全力支持抗战,冬季来临,自然使他因关切前方而心绪不宁。

“起瞰高城”三句,心事重重的词人起身离座,登上城楼,向中原望去,却见千里关河、寂寥冷落,他虽致力于抗战,无奈宋廷坚持苟和,抗金事业沉寂无着。面对冷落的关河,山河破碎、国土沦亡之悲涌上心头,沉痛难耐,只能借酒浇愁,故曰与客同醉。在宴饮之后,天之将晓,军中鼓声响起,习武场上,武士们手持雕弓,走马飞驰,好一派习武驰射的豪壮场面,令人振奋不已。

下片写西园习射。面对众人驰驱习射,六十开外的词人深感自己年老力衰,当年的豪气现在已经消失,哪能像虎士岳德那样,挥手弦响,双箭落地。这里有对虎士的赞许,更有对自己衰老的感叹。敌虏未灭而己身已老,不能驰骋疆场,使他深感遗憾,最后以“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作结,直抒胸臆。词人虽因无力报国而惭愧,但他身老志不衰,心系“云中”,情结边防,在垂暮之年,还以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为己任,表现了一个老年抗金志士的壮伟胸怀。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双调,上片九句,押四平韵,48字,下片十句,押四平韵,47字,共95字。上下片中的两个六言句,宋人常兼押仄声韵,也可平仄互韵或句句押韵。

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

衰翁:作者自称。

虎士:勇士,指岳德。


创作背景:

绍兴八年(1138),叶梦得再帅建康(今江苏南京)。九月望日,与幕下诸将操练弓箭,他因病而未能上场“习射”,为自己年老力衰无力报国十分伤怀,因此以此为主题写下该词。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叶梦得 〔宋代〕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译文
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 (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
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注释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暮秋景物渐呈苍老深暗之色,菊花开时报来了将要降霜的信息。黄花,指菊花。
小窗低户:指简陋的房屋。
微路,小路。
敧(qī)斜:倾斜,歪斜。
山翁:《晋书·山简传》载山简好酒易醉。作者借以自称。
何事:为什么。
坐看:空看、徒欢。
流年:指流逝的岁月。
拚(pàn判) 却:甘愿。
华:同花,指在闲居中空白了鬓发。
徙(xǐ)倚:徘徊,流连不去。
沧海:此指临近湖州的太湖。作者时居汴山,在太湖南岸。
平昔:往日。
遍:这里是“走遍”的意思。
天涯,天边,喻平生飘荡之远。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写辞官归隐家园。化用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庭院间的小路。据晋代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记载,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归里,院中辟有三径,只与求仲、羊仲往来。后来遂以“三径”作为隐士居所之称。松竹,代指山林隐居处,含有贞节自持之意。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宫回家,于园中辟三径,惟与求仲、羊仲往来。后常用三径喻隐居生活。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这里化用三国时魏国蔡琰《悲愤诗》。“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悲风,悲凉的秋风。冉冉,指大雁缓缓飞行的样子。新雁,指最初南归之雁。边马,指边地的军马。胡笳,古代塞外民族的一种乐器。此处指军中的号角。
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化用李白《永王东巡歌》中的“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胡沙。指代胡人发动的战争。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

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翻译

寒霜降后,碧空如洗,清静寥廓。西风渐紧,寒冬马上就要来临。寒风初起,声音隐约可听。午夜时分,强劲的西风钻入到枝叶的深处,长时间鸣响。登上高城,俯瞰四周,关河千里一片寂寥凄凉景,只好与客人以酒消愁。破晓之时,鼓声紧密,将士们在武场上纵马飞奔,搭弓射箭。

人入暮年,客人笑谈武艺,问这个病弱的老人(指词人):“你一生的豪情壮志都哪里去了?曾经策马奔驰为谁争雄?如今哪能比得上酒筵上的武士(指岳德)。他搭弓射箭,弦声响处,便见有双雁堕落。”老了真让人羞愧,回望沦陷敌人手中的云中郡感慨万分!


赏析

此词约作于织兴八年(1138)词人第二次知建康府时。当时金兵占领了北方的大片国土,南宋王朝只剩下半壁河山。词人虽心系北伐,但无奈年老体衰、再难担当重任。此词即词人有感于“当筵虎士”的勇武而自叹身体衰老、难以杀敌报国的作品。

上片写景。“霜降”四句分别从视觉、感觉、听觉入手写景。“静”字点出霜降后天空一碧如洗、辽阔静谧的特点;“促”字,写西风渐紧,寒冬马上就要来临,秋事紧急;“入”字传神地再现了随风而起的寒声,它钻到枝叶深处,长久地鸣响,这既突出了西风的凌厉,又写活了寒声。“起瞰”三句写回望所感。“寥落”一句寓情于景,隐含词人对朝廷的不满。“叠鼓”二句写演武场上将士们纵马驰射的激烈场景,动人心魄。

下片写西园学习射箭的情景。“岁将晚”三句慨叹自己身体老迈,满含悲戚。“平生”两个问句是词人因身体衰老不能建功立业而引发的叹惋。“何似”三句体现出词人对岳德的羡慕之情。结尾两句慷慨雄壮,一方面写出词人因老迈不能杀敌报国的惭愧心理,另一方面又体现出词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

这首词笔力遒劲,格调刚健、沉郁,是一首难得的豪放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读之令人热血沸腾。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什么意思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意思是:九月霜降,碧天澄静,秋气回旋催促西风括动。出处:宋代叶梦得《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全文: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叶梦得)译文赏析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叶梦得 系列:宋词三百首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

水调歌头叶梦得赏析
水调歌头叶梦得赏析,是一首心系国家安危的词,词中表现出作者强烈的忧国之心。本文水调歌头叶梦得赏析由大学高考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内忧外患,而他正罢官而闲坐在家,即想真正退隐不管世事,心中却始终放不下国家的安慰,时刻关注着抗金...

水调歌头叶梦得翻译及赏析分别是?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粽子妈妈爱教育 高...

《水调歌头·叶梦得》原文与赏析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公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此词为词人晚年居吴兴乌程时所作,与上...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作者简介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这首词出自宋代文学家叶梦得之手。叶梦得,字少蕴,别号石林居士,籍贯是今天的江苏苏州吴县。他出生于公元1077年,于绍圣四年(1097)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在徽宗时期,叶梦得官运亨通,曾担任龙图阁直学士的要职。叶梦得在为官期间,深得百姓爱戴,然而他的正直性格让他与当权者...

水调歌头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格律
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有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江南好、...

《水调歌头》的格式是什么?
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

关于叶广芩的座右铭
---叶梦得《会想真声调歌头》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叶梦得的《水调歌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和炉板蓝:[答案]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鬂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水调歌头.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 的翻译.只需要翻译.谢谢!! -
和炉板蓝: 翻译如下:秋色渐渐深了,黄色的菊花开放,给我报信说霜降要来了.低低的房子,小小的窗户被树木掩映,旁边小路盘山蜿蜒斜上.若问我(山翁是自称)想什么心事,那是闲坐无事,呆看那岁岁流水般虚度,不甘心两鬓天天变白,总想拼命做点什么.徘徊远望大湖,天空澄净、湖水倒映彩霞.想当年,白白走遍天涯,空自飘荡(暗指一事无成).现在回到家乡,一天扫三遍小路,守着自家的松柏清竹.但却恼恨秋天的悲风常常吹起,缓缓飞行在云间的鸿雁,牵着边疆战马的悲鸣和胡笳的哀怨.谁能像东山谢安石一样,谈笑间就让胡人安静无声呢(指扑灭胡人引起的战火).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叶梦得《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 -
和炉板蓝: 这是百度上粘贴的仅供参考: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叶梦得《水调歌头》的评析 -
和炉板蓝: 水调歌头 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 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 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 寥落关河千里, 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 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 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 走马为...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水调歌头·癸酉虎丘中秋 -
和炉板蓝:张元干 水调歌头癸酉虎丘中秋 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广寒宫殿,西望湖海冷光流.扫尽长空纤翳,散乱疏林清影,风露迫人愁.徐步行歌去,危坐莫眠休.问孤蓬,缘底事,苦淹留.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此夜此生长好,明月明年...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水调歌头叶梦德诗中诗人是怎样的形象 -
和炉板蓝: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宋代: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水调歌头》简单意思? -
和炉板蓝: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的白话文解释是: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水调歌头的赏析 -
和炉板蓝: 这首词表达作者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对现实不满,幻想出世,但却又留恋人间.他写这首词时正处于政治失意的时候,反映了他心中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高然飘举的奇想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水调歌头》翻译和赏析 -
和炉板蓝: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7888091223: 《水调歌头》古诗意思 -
和炉板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