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还称什么

作者&投稿:衅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清官”还称什么?你能举出古代的两个“清白吏”吗?~

清官史书多称之循吏、良吏、廉吏。
唐代的清官要数戴叔伦。明代最著名清官是海瑞。于成龙在清代号称清官,老百姓都叫于成龙为“于青菜”。雍正年间知府程如丝被蔡珽誉为“四川第一清官”之美名。

康熙朝: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满门清廉的张英父子
雍正朝:田文镜
晚清:清正精干的王茂荫,清正刚廉的彭玉麟

古代“清官”还称:循吏、良吏、廉吏。

自封建社会迄今,民间对好官的称呼,皆为清官。

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对好官一般不称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

拓展资料:

我国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敢于为民请命,刚正不阿,不惜丢官罢职的直臣廉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被百姓誉之为“阎罗包老”的包拯和敢于责备皇帝的海瑞,以及抗旨斩杀弄臣的袁可立。这些出于公心不惜触怒当朝天子和权贵的行为,是有直接丢官杀头危险的,这远比清代异族统治下一些汉人官员靠吃糠咽菜和穿破旧官服的“豆腐汤”、“南瓜胡”等表面作秀的俭约拘谨更为难能可贵,历来少之又少。

参考资料:清官_百度百科



中国古代十大清官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对好官一般不称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好官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司马迁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战国、秦及汉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标准。到了"独尊儒术"时期,推行教化又成为好官的标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难考核,从三国未年开始,根据司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为正式的为官标准化,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 封建社会的清官,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代表,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只是,比之于贪官而言,他们毕竟对人民有益,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也更为人民所称道;他们廉洁奉公、公正执法的一面,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与廉政建设,仍不乏学习、借鉴意义。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对好官一般不称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好官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司马迁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战国、秦及汉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标准。到了"独尊儒术"时期,推行教化又成为好官的标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难考核,从三国未年开始,根据司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为正式的为官标准化,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  封建社会的清官,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代表,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只是,比之于贪官而言,他们毕竟对人民有益,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也更为人民所称道;他们廉洁奉公、公正执法的一面,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与廉政建设,仍不乏学习、借鉴意义。
因此,我们从中国古代的清官中,以下十人最具代表意义。  1.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豹2. 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赵广汉 3. 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人黄霸4. 唐朝长安人徐有功5. 唐朝并州太原人狄仁杰6. 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人陈希亮7. 庐州合肥人包拯,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8 . 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况钟 9.明朝海南琼山县人海瑞10.清朝保南睢州人汤斌。




古代“清官”还称什么
古代“清官”还称:循吏、良吏、廉吏。自封建社会迄今,民间对好官的称呼,皆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对好官一般不称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

清官的别称
正式称谓应该叫“循吏”就是守法的不做坏事的官,俗语中往往叫“青天”

古代清官有哪些“雅号”
最通常的清官雅号是“青天”。如宋代包拯因其办案精干、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又能体恤民情,为民请命,而被世人称为“包青天”,青史留名。实际上,各朝各代都有被誉为“青天”的能臣廉吏,如明代的海瑞被誉为“海青天”,清代四川的刘清被誉为“刘青天”等。还有送廉明官员以“照天蜡烛”雅号的。

历史上的清官有哪些
关键词:中国 古代 清官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对好官一般不称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好官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司马迁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

在古代的各个朝代里,都有哪一些出名的清官?
清官的定义是:清廉:生活清苦朴素,不贪图享受,不贪污、不受贿、不损公肥私。清介:为人耿直、有骨气、不阿谀奉承、不随波逐流,对恶不敷衍,不屈服。清明:居官勤于政务,办事有法度、有条理、爱民如子,奉公守法,不草菅人命,不枉屈是非。清正:为人处世,气度宽宏,严于律已,宽于待人,不以...

清官什么意思
问题五:请问一下?清官:是什么意思呢?谢谢了。 就是清正廉明的官员 问题六:古代“清官”还称什么 中国古代十大清官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对好官一般不称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

清廉的一代清官包拯,死后为什么会让专家敬佩不已?
说到清官,很多人一下就能想到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包拯。不管是民间传言还是电视戏曲,包拯都是以头带月亮,一脸黑的形象出现。他为人清廉、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因此也被称为“包青天”。民间一直对包拯是哪里人士有着分歧,传言说包拯是开封人,还有人说包拯是安徽合肥人。那么包拯到底...

纪晓岚和和珅的经典对白有哪些?
纪晓岚:宋有包公,明有海瑞,康熙朝有施公,代代清官,愧煞大人(手指和珅)也。和珅:对对对……清官的确令人敬佩,可清官也令人畏呀。纪晓岚:和大人,您就是无敬无畏,所以才无法无天了。和珅:那我问你,古往今来,多少清官,多少贪官?纪晓岚: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砂。和珅:对啊,...

在古代的各个朝代里,都有哪一些出名的清官?
1. 汉朝的清官包括刘宠、杨震、苏章、赵广汉和黄霸。2. 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清官有苏琼、顾协、陈孔奂、姚察、袁聿修和裴侠。3. 唐朝出了名的清官有徐有功和狄仁杰。4. 宋朝的清官代表是包公、陈希亮和刘温叟。5. 明朝著名的清官有况钟、海瑞、周新和王溥。6. 清朝的清官包括于成龙、吕璜、汤斌银...

古代的清官,为什么叫“青天大老爷”,而不叫“蓝天大老爷”?最好要有...
“青天大老爷在上,为小民做主!”于是青天大老爷升堂理案,戏剧化的曲曲折折之后,最终冤情得以昭雪,民愤得以平复。。。又一解:中国传统的衙门壁画(大概叫正大光明吧),一般画面为日出东海,光芒四射,有一种明察秋毫、浩然正气的意思,这也是古代官员被称为青天大老爷的来源。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古代的“清官”还有什么称呼
施振双歧: 还有青天,比如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清官还有什么称谓,能说出两个古代清官吗 -
施振双歧: 清官称谓还有“廉吏”等.清官例子:北宋--包拯; 明朝---海瑞.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清官又称什么? -
施振双歧: 清流 青天 父母官 很多清官 如唐之狄仁杰;汉之宋之包拯;明之海瑞;清之于成龙等等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古代的“清官”还称什么?你能举出古代的两个“清白吏”吗? -
施振双歧: 清官史书多称之循吏、良吏、廉吏.唐代的清官要数戴叔伦.明代最著名清官是海瑞.于成龙在清代号称清官,老百姓都叫于成龙为“于青菜”.雍正年间知府程如丝被蔡珽誉为“四川第一清官”之美名.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史”吗? -
施振双歧: 清官史书多称之循吏、良吏、廉吏.宋朝的是包拯,明朝的是海瑞.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为什么清官被称作青天老爷? -
施振双歧: 清官被称作青天老爷,原因有以下几点:1. 因为他们能够公正无私地执法,就像青天白云一样,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所以被称作青天.2. 因为他们能够秉公执法,不偏不倚,不畏强权,所以被称作青天老爷.以上就是清官被称作青天老爷的原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清官还称什么?列举古代清官吏
施振双歧: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包拯仕途的起点是...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古代官职由小到大排名?? -
施振双歧: 清朝入关后,清朝官职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从.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 由小到大排名为: 1、从九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古代天下清官第一是谁
施振双歧: 张伯行虽然不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官吏,但他为官以民为重,不辞辛劳,勤政廉洁,刚正不阿,受到皇帝的器重、百姓的爱戴,康熙皇帝御笔赐书 “廉惠献猷”四字赐之,并誉其为“天下第一清官”.

墨竹工卡县19668691260: "青天高三尺"是什么意思? -
施振双歧: 馆陶自汉平帝二年置县以来,涌现出很多清正廉明、图治有为的县官,但也不乏平庸无能和贪赃枉法之辈.相传唐朝大历年间,就曾有一任县官鱼肉百姓,想方设法搜刮民脂民膏,落下了千古骂名. 话说这天县官正端坐县衙,忽听大门外锣鼓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