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论语》中君子的人格特征。

作者&投稿:人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中所论述的君子特征有哪些(用原文回答,至少十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不器”
“君子不忧不惧”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自省 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 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 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 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 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 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 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 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学而》)。曾参每日三省是 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 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 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总之,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 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2、克己 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 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 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作到“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 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 多次批评感情用事,不能克制冲动的卤莽行为。他对学生说:“一朝之忿,忘其 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 颜渊》)指出不能克制一时冲动往往会干出 伤害自己和亲人的蠢事,这是很不明智的。他还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论语 阳货》)意思是说,只好武勇,不爱学习就不能以礼驭情,容易感情 用事,难免闯祸。在自我修养的六个环节中,孔子对“克己”看得比较重,认为 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 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论语 颜渊》) 3、忠恕 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 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 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 关于“忠”,则和曾子说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有关。这里的“忠”是指 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据此,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提出[3]:“尽己之 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 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 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作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两千多年来 ,“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 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4、慎独 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 养方式。它是孔门后学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为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 界而提出的一种修养方式[1]。它最早出现于《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对于“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动 ,人虽不知而己独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谨言慎行,追 求道德规范”[4]。换句话说,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没有别人看见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警惕内心深处尚处于萌芽状态、尚未引起旁人注意的错误意识、不正当的私欲或不正常的情绪,并自觉地用礼(社会道德规范)加以约束,使之回复到正常状态,作到防微杜渐,防患与未然。可见,这是一种比“克己”的自觉性要求更高的道德修养方式。

推荐你去看一看《于丹论语心得》这个系列讲座,里面专门有一节是将君子的在线观看 http://you.video.sina.com.cn/b/19871701-1595593510.html    下面是《于丹君子之道》的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    于丹《论语》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孔子一上来很谦虚,说“不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自己做不到。 什么叫“仁者不忧”? 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区区半个世纪之前,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婚姻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人们的烦恼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选择性太小。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什么叫“勇者不惧”?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孔子说这三条我做不到。子贡说“夫子自道也”,您说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http://bk.baidu.com/view/49247.htm这里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他所说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_百度...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他所说的“君子”的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规范,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数次。大家把孟子针对君子每一个语言、定义、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觉,大约做一个君子要靠几个层级里的规定,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论语》中有哪些关于君子的名句?十句君子名言解析
《论语》里面有很多和君子有关的名言,在当时君子指的就是君王,要求君王能够达到如此品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要求也被民间所接纳,所以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君子。这次为大家整理了一个有关君子的小合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一词便出现了一百多次,可见孔子对于君子行事是...

在《论语》十二章里朋和君子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朋】志同道合的人【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

《论语》中阐述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备的风度的句子
《论语》中阐述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备的风度的句子和意思: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

孔子说的“君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的君子是指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

《论语》中含有“君子”的原文和翻译
《论语》中含有“君子”的原文和翻译:《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

《论语十二章》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ii]而在现实生活中,“圣人”是难得见到的,“君子”则是可以见到的;或者说,“君子”存在于现实之中,而“圣人”存在于理想之中,“君子”是孔儒人格的名号,“圣人”是孔儒人格的理想。 孔子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对理想人格(圣人)并没有发表多少见解,而对现实人格(君子)却说了许许多多的话,如果将《论语》中...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
意思是:“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论语学而篇》第8章。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孔子说:“君子...

儒学中的君子之道
摘要:《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语录结集,《论语》中说到的仁爱之道、孝悌之道、中庸之道、君子之道等等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君子”这个词在《论语》一书中提到了一百零七次,可见君子的重要性。关键词:孔子;儒学;君子; 一、引言 《论语》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它当中提到的“君子之...

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 300字的简述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君子:像这种君子与小人截然二分并且完全对立的说法,在《论语》多次见到。事实上,我们所见的几乎都是二者之间的人。因此,在理解时,要有“动态人生”的观点,就是把“君子”视...

静宁县13599207816: 论语中说的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当君子? -
叔委复锐:[答案] 于丹《论语》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

静宁县13599207816: 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
叔委复锐:[答案]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

静宁县13599207816: 《论语》中展示了怎样的人格典范 -
叔委复锐: 在《论语》当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这样由内心品质与外在表现形成的战胜了所有的人格弱点之后完人形象成为了中国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完美品质.《论语》中所论君子文质彬...

静宁县13599207816: 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 300字的简述 -
叔委复锐: 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这个词就出...

静宁县13599207816: ...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论语》中,... -
叔委复锐:[答案] (1)B 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段为“《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 (2)B “从不追求物质和名利”过于绝对化,原文第三段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不是说“从不追求物质和名利”; ...

静宁县13599207816: 什么是君子?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君子内涵有什么? -
叔委复锐:[答案] 李世高:孔子之君子品格和内涵\x0d君子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称谓.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中,君子是具有完善的人格的人.讲礼貌、讲义气、行仁道、有修养有正气的人被我们称为君子.而反之,则是被称为小人.君子也就是没有人格污点...

静宁县13599207816: 《论语》中的几种道德理想人格探 -
叔委复锐: 《论语》的核心就是阐述君子和小人问题,但是《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和小人基本上不是指他们的出身,小人出身,甚至君子和小人出身以外的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如果他们通过一定方式混入了上流社会,成为社会管理者,他们也就跻身君子之列了.从出身和身份上划分,君子和小人是不关乎道德问题的.但作为社会管理者,其人品是十分重要的,让人品有缺陷的人来管理社会,社会是要出问题的.所以《论语》中不断强调君子的人品,要求君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而对于小人,他们更多地是充当执行者而不是决策和管理者,不能够也不必要像要求君子那样要求他们.

静宁县13599207816: 君子?什么叫君子?... -
叔委复锐: 1.理想的修身人格——君子 “仁”是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落实到个人的具体修养上,“君子”则是其理想的人格典范.曾参强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试图以君子的成立来辅助仁的修养的实现或者...

静宁县13599207816: 何谓君子之道? -
叔委复锐: 君子指:有才能的人,有才干的人,有志气的人,有修养的人,有修函的人,有品德的人,胸有大志的人. 君子是古代君对臣一种爱称,也是好朋友之间的一种称呼,对有志气,有品德,有函养的人的一种称呼. 君子是对有突然发生的事,自己想付责任,不逃闭责任,承担责任. 我材疏浅薄,我只有这么多了.

静宁县13599207816: 关于君子人格 绅士风度 淑女风范.的论语语句 -
叔委复锐: 关于君子人格,《论语》中的内容太多了,比如开篇第一段中的“人之不知而不愠”,这里不一一例举了.至于绅士风度和饭女风范,《论语》中没有明确说明,但有一段话可以说是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这就是“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