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一下郑愁予的<错误>的写作背景吗?

作者&投稿:愈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郑愁予的《错误》写作背景及中心思想是什么?~

1、背景
郑愁予自述该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经历,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
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
2、中心思想
《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

扩展资料
诗开头,抒写了三月的江南,也还是初暖乍寒的季节,描写了初春大地上的一切都是静静的,都在期盼着一个春天的到来。暗喻了当时在战火过后的江南,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一句,人们的美好愿望,在战火纷飞时刻,从对和平的一次次渴望中,到一次次的开落之后,显示出人们在当时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显现的无奈。这里不排除一些人对等候归人的一种期盼,但我更愿意理解为诗人是通过写景来阐述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之所以用了《错误》一题,也有他的内心的要求和渴望,这里暂且不说。接下来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里的“东风”应该有暗指,或者是人,或者是一种局势,而其中的“柳絮”则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关系出现的。在写景中,也巧妙地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动与静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错误》

  《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
  作者背景:
  郑愁予自述该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经历,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
  诗人介绍: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在北平长大,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郑愁予在1949年与家人迁往台湾,初到时正赶上现代派诗社和诗刊开始创办,成为了现代派诗人中的重要一员。在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
  原文: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作品鉴赏:
  《错误》这首诗,以一连串具有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将豪放旷达的气质和欲语还休的情韵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虽然诗中写了思妇和浪子,但与传统的闺怨诗相比,表现出了较强的历史感和时空感。
  《错误》最大的特点是叙事、画面的象征化以及对照手法的结合运用。从第一节开始,在一个叙事的语境中, 季节、容颜、莲花就共同型塑出这些词语的象征意味。第一节两句,以第一人称“我”写游子走过江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中,“熔岩”显然借指某个人,至于这个人的性别,在语言文化的规约下很自然会将其认同为“女性”。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后半句是对“容颜如花”这个套板化譬喻的推进和激活,诗人不再甘于用静止的喻体去比附静止的本体,喻体被转化为两种动作状态——开、落。所以,这个句子就是诗人对一个具有情节性、动作性和时间性的故事的切片和象征。一个通常用叙事的方式予以展开的情景被象征化地表达,于是在想象中补齐了这句诗所涉及故事的三个层面: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在守候着她的归人(容颜、等待);她等了一年复一年,时间在等待中悄然逝去(季节里);她也曾欣喜期待,以为她的归人即将到来(莲花开),却终于还是寂寞失落,因为她的归人终究没有归来(莲花落)。

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或许,有些人会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而这种理解是未尝不可的。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不过,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深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 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全篇幅不长,但所表现的艺术技巧不仅被人称道,更被人在口头上传诵。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

这种写法与柳宗元《江雪》中从”千山鸟飞绝”的大景,最后落墨在渔翁独钓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间处理,颇有相似之处,将诗情层层推向高潮。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若与此诗的中国性联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所表现的意境。同时,郑愁予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帏”,特别是”东风”这一意象取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意,再再表现了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杨牧在《郑愁予传奇》的长篇文章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强调了郑愁予诗歌语言的中国化,从而体现了中国的思想与情感。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这是一首真实、真情的诗。《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感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水风光。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郑愁予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总评:

  鲜明的韵律感,具有古典美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含蓄动人的故事情境,是这首《错误》风靡一时并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原因。

  首先,《错误》是一首韵律感极强的诗。开头两句中“走过”、“开落”在韵脚上呼应,“东风不来”、“跫音不响”在音节、字数和结构上也有对应的效果。“达达的马蹄”运用了拟声的技巧,使诗歌读上去朗朗上口。

  在意象和比喻的选择上,《错误》体现出一种古典美。“容颜”、“莲花”、“柳絮”、“青石”、“跫音”、“春帷”,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积淀甚久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则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江南文化气息,具有一种唯美主义的风格。

  在结构上,《错误》开头与结尾互相照应,形成了一个寓于故事性的动人情境。我们不妨设想:一个江南女子倦守春闺,苦苦等候出远门的意中人,一颗心像江南小城一般寂寞,又像紧掩的春帷和窗扉那样深锁。这时候,一个游子打江南小城走过,他可能恰巧邂逅了这个女子,也可能暗暗倾慕上了她,抑或两个人还发生了爱恋的故事。但这一切身只是“美丽的错误”,最终“我”只是一个江南匆匆的过客,在“达达”前行的马蹄声中,一个哀婉而有几分感伤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这就是诗歌营造的情境,它有故事性,但毕竟不是小说和故事,因此《错误》所暗示的故事情境就有一种多义性,可以触发读的无穷联想,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已的人生经验在诗中投射不同的想象,从中体味到一种无奈的命运感。

郑愁予被称为是"浪子诗人"
我记得以前我们当代文学老师给我们讲这首诗的时候,问了我们一个问题,说 "你觉得这首诗作者是很感伤的心情吗?" 几乎全班都说 是.只有一个同学说"不是". 而少数人对了.很多人解读这首诗,都会说是一首感伤的诗.其实不然.作者开头"打"字就表现出不是一种很郁郁得感情,他的整首诗只是在给自己的一个定位.是一个过客. 到处游历,流浪,就是我的生活,我不会因为你,而停止我哒哒的马蹄,要你记着,我是一个过客,不是归人.


《错误》原文 郑愁予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的《雨说》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本诗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Ⅰ》,作者郑愁予;本诗写于1979年,刊于1980年4月28日的台北《联合报》,它清新而活泼,明朗而耐读,是老少皆宜的童歌,是郑愁予的优秀作品之一。它极写雨后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极力赞颂"及时雨",是诗人借春雨之口,为中国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被选入人民...

为什么说郑愁予<<错误>>是个美丽的错误?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 传统。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

郑愁予现代诗《赋别》原文及赏析
《赋别》——郑愁予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念此际你已回到滨河的家居,想你在梳理长发或是整理湿了的外衣,而我风雨的归程还正长;山退得很远,平芜拓得更大,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你说,你真傻,多像那放风筝的...

郑愁予 雨说 赏析
《雨说》是诗人郑愁予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全诗以雨为中心意象,开阖发展,形成从展示(第一节)到发展(第二至第七节)到概括(第八节)的充满快乐气氛的“春雨交响曲”。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

错误郑愁是什么意思
问题六:郑愁予的《错误》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是说一个女子为了丈夫或说是情人而等候,心已经封闭了,听见我马蹄的声矗,以为是情人回来了,出来一看,发现只是个过客,心又封闭了,但这给了她以希望,所以说是美丽的错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

郑愁予的《错误》赏析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 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 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 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这是一首真实、真情...

郑愁予《雨说》课文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

迟子建为什么说白先勇和郑愁予是风雅的人?
迟子建说白先勇和郑愁予是风雅的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品味都具有一定的文人气质和文化内涵。1、白先勇是一位台湾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多以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为主题,风格优美、清新自然,被誉为“新儒家”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古典诗词、音乐、绘画等文化元素,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

郑愁予的《错误》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 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 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 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这是一首真实、真情...

南海区19697477072: 郑愁予的《错误》有什么寓意? -
闾瞿硫酸:[答案] 第一,从作者自身角度来讲,作者的错误在于他的马蹄声打破了江南女子的憧憬,让江南女子的那种期盼的心情从而变得绝望和失落. 第二,这个错误也可以从江南女子的角度来讲,她误以为这个马蹄声是自己丈夫,而事实上却是一个过客的马蹄声...

南海区19697477072: 郑愁予的<<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这错误为什么是美丽的呢错误 作者: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
闾瞿硫酸:[答案] 从“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可以看出,有一个女子正在等待她心爱的人. 后面“柳絮不飞”“春帷不揭”“紧闭的心扉”都可以体现出该女子的思念. 因为我的路过,马蹄发出声响.女子以为是她心爱的人归来,这是美丽...

南海区19697477072: 郑愁予《错误》赏析请问诗中的错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美丽的错误呢? -
闾瞿硫酸:[答案] 诗中的错误指的是深闺中的女子错误的把我当成了她等待的那个人,之所以说是美丽的错误,是因为这个错误的想法让女子至少那一刹那开心了,以为等到了她要等的人

南海区19697477072: 郑愁予的《错误》的全文谁知道啊?我只知道一点: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闾瞿硫酸:[答案]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南海区19697477072: 简单概括 郑愁予的《错误》赏析 -
闾瞿硫酸: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项,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

南海区19697477072: 鉴赏《错误》郑愁予的错误帮忙鉴赏一下<br/>不要成段复制的b
闾瞿硫酸: 《错误》赏析 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

南海区19697477072: 郑愁予的<<错误>>解读 -
闾瞿硫酸: 郑愁予《错误》解读及其它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南海区19697477072: 郑愁予的《错误》到底是什么样的错误 -
闾瞿硫酸: 那名江南女子原以为爱人可以归来,可归来的却不是爱人,是个过客,另女子感到失望了,所以是个错误,错误的企盼对象,以及错误的等待.恩恩,咱是这么理解滴,不知另有何高见啊?!呵呵.

南海区19697477072: 诗歌《错误》,其作者是郑愁予,其中心思想与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
闾瞿硫酸:[答案] 貌似说的是爱情.关于游子与爱情. 自己要联想,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你要凭一个字乱说出无数句话

南海区19697477072: 郑愁予的?错误?一诗~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中心和情感? -
闾瞿硫酸:[答案] 郑愁予只是描写一位女子苦苦等待情人,可以把情人理解为郑愁予本人,也可以认为郑愁予是过客,不忍引起那女子的思情.赞颂爱情的,表现女子思愁的忧伤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