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哪个皇帝?

作者&投稿:堂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闭关锁国是哪个皇帝?急求!~

乾隆皇帝。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朝组织力量勘察了东北边境多条河流的河源,抑制了沙俄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侵扰野心;而且在蒙古地区和西北新疆地区抑制了俄罗斯的侵略野心。
在贸易方面:雍正六年(1728年),中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自此恰克图就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市场。后来因为俄罗斯窝藏中方罪犯加上俄罗斯人在边境抢劫,乾隆曾三次下令关闭恰克图市场。清朝对俄罗斯进行了贸易制裁,外禁皮毛输入,内禁茶叶输出,使俄罗斯至少损失了五百万卢布。
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开放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对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多有限制。

扩展资料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在康熙、雍正两朝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多民族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重视社会稳定,关心受灾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农民负担;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巨大成绩,维护国家统一并拓广领土,完善对西藏的统治,统一新疆。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哪个皇帝?_百度知道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1078039.html
中国的闭关锁国从明朝开始:
明朝洪武年间,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这种政策,当时称为"海禁"。《明太祖实录》里记载的禁令包括“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可以看出海禁相当严格。
永乐之后仍旧屡次重申“严私通番国之紧”,但实际上因为海防废弛,禁令范围不断缩小。到了1567年明穆宗即位,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清朝的海禁政策是清初期实施的,主要是在康熙年间,时间大致在顺治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左右。清朝在收复台湾以前,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片板不许下海,犯禁者一律处死,货物没收入官。这种海禁政策地实施,主要是为了对付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势力,并不是针对外国的。因此,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后,逐步放宽海禁,准许对外贸易。
但是到乾隆前期,针对英国等西方国家贪得无厌的要求,清政府又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广州以外的其他通商口岸,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国商人的条例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闭关政策。

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

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大大阻碍了中外民众知识交流发展。当时国人对于“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孔孟书的程度,认为“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稳定的,积累的,可以被归纳于某种二次元等级结构之内。

真实情况是“知识”包括产生“知识”的体系是动态的,变化的,自我挑战和调整的,也是需要及时反馈和改革的。

所以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如果不能满足理性讨论和言论自由,阻碍了信息的自由流动,那么“知识”就会开始腐化,变质,堕落——也就是说,癌症化的“知识”所产生的臭气,远超过产生的营养。

扩展资料

在明朝人看来,全天下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中国,一个大漠。全天下共有两个国家,一个大明,一个蒙古。全天下只有一组国际关系,那就是明蒙关系。明朝初年,对蒙古实施的是“犁庭扫穴”。所谓犁庭扫穴,就是要把对方的势力连根拨起,彻底扫除。

传说罗马击败迦太基之后,再用海盐把迦太基城的土地全都犁了一遍,令其寸草不生。这个就是典型的犁庭了。但问题是犁庭扫穴只对定居民族有杀伤力,而蒙古以游牧为主,居无定所。所以虽然明军多次攻破、毁灭蒙古王庭的所在地,然而终究不能令其完全屈服。

永乐大帝北伐身死之后,明朝改变了策略,开始对蒙古实施贸易禁运。这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闭关锁国”。蒙古高原物产稀少,盐、铁两样尤其紧缺。可是明朝人的禁运措施十分严格。就连蒙古人想要买一口铁锅都不行,怕你拿去融化了做兵器。

不过明朝人搞制裁也讲究“人性化”。如果确实是拿去炒菜,把锅用坏了。那么只要把旧锅交还,就可以买一口新的,维持“控锅限额”不变即可。事实证明,闭关锁国的战略效果远胜于犁庭扫穴。蒙古经济被搞得奄奄一息,蒙古各部也分崩离析,内乱不止。

把明蒙关系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海禁政策也就容易理解了。在明朝人看来,海外诸国都是一个个“像素”级别的小岛。根本用不着制定任何政策来针对它们。实际上,海禁政策是用来对付海贼的。比如戚继光打击的倭寇,就属于海贼。

《明史》称这些海贼“乘风往来,瞬息千里”,跟游牧骑兵颇有相似之处。而且他们的巢穴孤悬海外,茫茫波涛,犹如大漠,因此极难剿灭。同时他们与蒙古一样,许多物资都有求于明朝。因此,犁庭扫穴既然不行,那么以闭关锁国对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闭关锁国



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

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

扩展资料

在明朝人看来,全天下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中国,一个大漠。全天下共有两个国家,一个大明,一个蒙古。全天下只有一组国际关系,那就是明蒙关系。明朝初年,对蒙古实施的是“犁庭扫穴”。所谓犁庭扫穴,就是要把对方的势力连根拨起,彻底扫除。

传说罗马击败迦太基之后,再用海盐把迦太基城的土地全都犁了一遍,令其寸草不生。这个就是典型的犁庭了。但问题是犁庭扫穴只对定居民族有杀伤力,而蒙古以游牧为主,居无定所。所以虽然明军多次攻破、毁灭蒙古王庭的所在地,然而终究不能令其完全屈服。

永乐大帝北伐身死之后,明朝改变了策略,开始对蒙古实施贸易禁运。这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闭关锁国”。蒙古高原物产稀少,盐、铁两样尤其紧缺。可是明朝人的禁运措施十分严格。就连蒙古人想要买一口铁锅都不行,怕你拿去融化了做兵器。

不过明朝人搞制裁也讲究“人性化”。如果确实是拿去炒菜,把锅用坏了。那么只要把旧锅交还,就可以买一口新的,维持“控锅限额”不变即可。事实证明,闭关锁国的战略效果远胜于犁庭扫穴。蒙古经济被搞得奄奄一息,蒙古各部也分崩离析,内乱不止。

把明蒙关系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海禁政策也就容易理解了。在明朝人看来,海外诸国都是一个个“像素”级别的小岛。根本用不着制定任何政策来针对它们。实际上,海禁政策是用来对付海贼的。比如戚继光打击的倭寇,就属于海贼。

《明史》称这些海贼“乘风往来,瞬息千里”,跟游牧骑兵颇有相似之处。而且他们的巢穴孤悬海外,茫茫波涛,犹如大漠,因此极难剿灭。同时他们与蒙古一样,许多物资都有求于明朝。因此,犁庭扫穴既然不行,那么以闭关锁国对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闭关锁国



明朝的“海禁”主要在明朝初年和明朝中后期。因为明太祖期望海禁政策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倭寇横行。

明朝初年,朱元璋就立下了“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后来“海禁”一度松弛(郑和下西洋就发生在明朝)。再后,为了防御倭寇的侵扰,又曾厉行“海禁”。

海禁政策的实施与失败
“寸板不许下海”(《明史》卷205,《朱纨传》),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

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1397),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大明律》)。明政府对参与买卖外国商品的居民也不放过,“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在这一错误政策的指引下,明政府于洪武十九年(1386)废昌国县,二十年将舟山岛城区和镇外鼓吹两里以外的居民和其他46山(岛)的居民徙迁内陆。本来,明太祖期望海禁政策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臣民而不是海上反明势力,他不仅不能成为海防的有效手段,甚至在沿海地区激化了一些矛盾。沿海地区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明太祖“严交通外藩之禁”,堵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如“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明太祖实录》卷159)。他们除起来进行斗争之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诚如顾炎武所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天下郡国利病书》,册26)。此外,滨海地区的居民还采取了另外一种斗争的手段,逃亡、潜往海外。“国初......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张煊:《西园见闻录》卷56.《防倭》)。所以,海禁一开始就得不到切实的贯彻,反复发布的海禁令,也说明了这一点。还有一些人干脆参加了民间的对外贸易活动。“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明大祖实录》卷231)。“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谈迁:《国榷》卷12)。昌国县“民常从倭为寇”(《明太祖实录》卷183)。

嘉靖二年五月,日本藩侯的两个朝贡使团在宁波为入贡资格问题爆发了“争贡之役”,使很多无辜的中国军民被杀或被掳,“浙中大震倭自是有轻中国心矣”(《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

此后,明朝统治者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并对日本“闭绝贡路”,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

随着明王朝于1644年覆亡,满族人建立了清王朝。也就在同一时代,欧洲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于中华帝国而言,这同样是一次历史机遇。不过随着清王朝的建立,中国历史的车轮再次减速。

自清初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沿海的安定,基本上都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特别是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连下三道迁界令,将东南沿海的村庄居民全部内迁50里,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不准沿海居民出海。乾隆即位后,在海禁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先祖的政策。18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开始工业革命,其海外贸易日益扩张。特别是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西方商人,一直强烈渴望寻找机会打开中国市场。当时,在中国沿海的4个通商港口,前来进行贸易与投机的洋商日益增多。据说当乾隆第二次南巡到苏州时,在当地了解到,每年仅苏州一个港口就有1000多条船出海贸易,其中竟有几百条船的货物卖给了外国人。于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乾隆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并规定洋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而只能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交涉事宜,这就是著名的“一口通商”政策。这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

  闭关锁国从明朝开始
明朝洪武年间,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这种政策,当时称为"海禁".洪武以后,海禁渐渐松弛.嘉靖时,因为倭寇之患,明朝廷始开海禁,允许人民从事海外贸易.
清初实施严厉的海禁,以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并将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内迁.至台湾统一,始设四海关通商贸易。1757年,清廷传谕外国商人,以广州为唯一的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早在明朝是明成祖为了防止远逃海外的允文回国讨回他的皇位就实行了海禁 清朝是有康熙皇帝开始的 雍正 乾隆时期都 积极仿效 因为如此中国在短短的一、二百年间就与世界拉开了距离


周恩来的事迹,详细!!!
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是,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

曾姓氏的由来
春秋时期,国为莒国所灭,太子巫逃往鲁国。为表示不忘先祖,太子巫将“”字去掉耳旁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曾姓的始祖。曾姓在汉代之前一直未出山东,西汉时才开始向四周迁移。明末以后,曾姓又开始向台湾及海外迁移。曾姓族人如今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曾姓的来源 据统计,按人口多少,曾姓为中国第38大姓,约占全国汉族...

战国时魏齐秦赵韩楚分别是今天的哪里
1、秦国:今陕西大部、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河南西部一带,都城咸阳。2、齐国:今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一小部分。都城临淄。3、楚国:今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都城郢,在今天荆州。4、燕国:今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内蒙...

筷子最早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
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远在商纣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这是中国的,在饮食上是中国的国粹。在我们的《周礼》上就记着:“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就是说孩子到能吃饭的时候,你一定教他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筷子,从文献记载来讲,应该是在商代最早发明。但是...

刘邦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刘邦做皇帝的时候,汉朝廷直接控制的领土仅十五个郡,其余领土都分封给诸侯王,几乎恢复了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分封在当时是政治的需要,不这样做,就不能取得这些人的协力相助,共同打败项籍,也不能换得这些人对皇帝名义的承认,自然也就不能取得和平和统一。 刘邦成帝业后,在位七年间,为巩固其地...

中国古代史,想中日双方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 ...
传说日本是秦朝是秦始皇派人到海上寻找不死药的人所留下的后裔,之后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来往我也不记得。至于频繁来往是在唐朝,那时日本有在唐朝京都的使节,也有专人学习中国的文化,唐刀就是那时候流入了日本,也就是后来日本的武士刀。两者来往的原因是文化上的交流,当然是以唐朝文化为主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

唐朝的新罗国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朝鲜半岛 新罗(公元503年~935年),朝鲜半岛国家之一,从传说时代起,立国达992年。公元503年开始定国号为“新罗”。新罗最初由辰韩朴氏家族的朴赫居世居西干创建。660年和668年,新罗联合唐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670年-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称为统一新罗。9...

史书记载当时的南粤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南粤国与汉朝的关系是国家与国家...
[27]南越国第二次臣属于汉朝是从前179年汉文帝派陆贾第二次出使南越国,赵佗再次去帝号归复汉朝开始,一直到西元前112年为止。这段臣属期维持时间非常长,共经历了四任南越王,总共67年。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开国君主赵佗外,其余君主都比较平庸,没什么建树,对汉朝的依附也越来越深。第二任南越王赵...

中国人从哪个朝代开始吃螃蟹的
其卷三有:“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洞冥记》记怪异之事,内容多半无稽,但其字句妍华,且有些材料,亦有一定学术价值,后代文人乐于采摭征引。善苑国是西域诸国之一,据《太平御览》引用的《岭南异物志》云:“尝...

古代的浅璃国是现代的哪里
历史沿革 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至10万年前。约1.2万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全岛进入下个绳文时代。约1.2万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这个时候的人们...

丰城市17231305516: 古代中国是在神马时候把大门关上的 -
韶庭红霉: 明朝中期开始闭关锁国,其实在明朝以前,我国一直和外国开放贸易,在明朝中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日本开始图谋中国,派出大量武士,骚扰我国,我国称其倭寇.由于倭寇骚扰,为了保证百姓安全,明朝政府关闭国门.清初曾经开放宁波、上海等地贸易,由于和洋人在贸易中发生冲突,因此清政府关闭其他港口,只留广州一处,与洋人贸易,负责贸易管理的是广州十三行.

丰城市17231305516: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说明并阐述 -
韶庭红霉: 答:闭关锁国是从明朝开始的 在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的明朝,中国在一个短时间内转向西方.他们建造了船队,于1431年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并踏上去欧洲的旅程.直到十八世纪,中国始终感觉自己优于世界其他地方.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企图在中国站稳脚跟,甚至传播基督教的尝试,均遭失败.

丰城市17231305516: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
韶庭红霉: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元朝开始的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 明永...

丰城市17231305516: 闭关锁国最早在什么时候 -
韶庭红霉: 最早在明朝,真正的锁国是在清朝1723年 ( 雍正 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 中国礼仪之争 的白热化, 清朝 政府开始禁教,不许外国 传教士 进入中国国内传教,被视为锁国的一部分.到 1757年 ( 乾隆 二十二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 广州 一地外,停止 厦门 、 宁波 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 一口通商 ”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 清政府 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丰城市17231305516: 闭关锁国时间 -
韶庭红霉: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

丰城市17231305516: 关于闭关锁国是哪个朝代 -
韶庭红霉: 明成祖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就开始闭关锁国,一直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丰城市17231305516: 清朝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 -
韶庭红霉: 早在明朝是明成祖为了防止远逃海外的允文回国讨回他的皇位就实行了海禁 清朝是有康熙皇帝开始的 雍正 乾隆时期都 积极仿效 因为如此中国在短短的一、二百年间就与世界拉开了距离

丰城市17231305516: 我国历史上什么时候开始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韶庭红霉: 清朝的乾隆年间才正式发布法令

丰城市17231305516: 闭关锁国政策在什么时候停止实施的 -
韶庭红霉: 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束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