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何”的句子

作者&投稿:塞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文言文所有带“而”的句子及翻译~

我给你部分: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 .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既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 间不久。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
——欧阳修《醉翁亭记》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世说新语》•《咏雪》
6、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辞》
7、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8、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刘钧《与朱元思书》
9、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出师表》
10、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陶渊明《五柳先生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1、何作代词。
(1) 什么。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
(2)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其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愚公移山》
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3)哪里,什么地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4)谁。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5) 哪样,哪点。
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
2、何作副词。
多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
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


有“何则”为虚词的文言句子
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唐书·沉既济传》:“所以黎人重困,杼轴空虚。何则?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宋 曾巩 ...

文言文虚词何
1. 文言文中虚词何可以做谓语吗 可以。[何:通“呵”,喝问。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 ⑴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

文言虚词何的用法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文言虚词何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文言虚词何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言虚词何作为复音虚词词的用法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

何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何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方式,用于询问或探问某事物的具体情况或位置。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此表达方式来询问某个物品的所在之处,如“何在?”或“何处有此物?”此表达方式简练明了,清晰明了,尤其适合用于口语和书信等场合。何在文言文中常用于疑问句,以表示询问某物的所在情况。古代人们...

文言虚词中"何"可以作定语吗
“何”是可以做定语的~1、“何”字和现代汉语的“什么”相当,是指物的疑问代词,在句子里作宾语时是要前置的,比如“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就是“忧何惧何”。这是比较熟悉的用法。“阁中帝子今何在”中“何”是作宾语的,就是“今在何”,“在哪里”的意思。2、...

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什么;怎么样;哪里,什么地方;谁;哪样,哪点等。1、什么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翻译:您凭借着什么去呢?2、怎么样 唐·白居易《卖炭翁》:得钱何所营。翻译: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3、哪里,什么地方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

古文中“何”字的解释
1.古文句法,疑问代词要放在动词前面,即为何,为何这样呢?何,什么。2.应该是何可胜道也哉?即怎么能说得尽呢?何就是怎么的意思。3.和2相同,反问句中作怎么讲。4.何其的意思。可解释为“多么”。5.何如,怎么样的意思。古文习惯用法,如果硬要单解释何的话,也可以解释为怎么。6.同4,何其...

在文言文中 何...为 是什么意思 什么句式
何…为? …干什么呢? ①何辞为?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ps:文言文固定短语、固定结构的翻译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4.然则:可译为“既...

能不能帮忙找一下这个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在《李勣煮粥侍姊》中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有:在“其姊病”句中,“病”是名词用作动词,“生病”的意思。在“何为自苦如此”句中,“何为”的“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意思是“为何”,“为什么”。“自苦”的“自”是代词,代词“自”在文言文中常作前置宾语。“苦”是形容词用作...

如…何文言文例句
如…何文言文例句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文言文介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

句容市17179373340: 初中文言文“何”的句子 -
塔呢艾普: 1、何作代词. (1) 什么.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 (2)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其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

句容市17179373340: “何“这个字在高中和初中的所有课本中哪些古文中出现过? -
塔呢艾普: 1,凭什么、什么(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怎么样(其如土石何?) 3,哪里.(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4,多么.(水何澹澹) 5,为什么.(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 6,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

句容市17179373340: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
塔呢艾普:[答案]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列出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

句容市17179373340: 初中文言文句式整理 -
塔呢艾普: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

句容市17179373340: 初中文言文带“若”的句子 -
塔呢艾普: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句容市17179373340: 文言文句式类型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孔子云:何陋之有3.帝感其诚4.是知也 -
塔呢艾普:[答案]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句容市17179373340: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塔呢艾普: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

句容市17179373340: 初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
塔呢艾普: 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

句容市17179373340: 急求有关初中必背文言名句,经典例句(最好是全面的) -
塔呢艾普: 001介子推不言禄 002烛之武退秦师 003召公谏厉王(弓尔) 谤 004叔向贺贫 005赵威后问齐使 006苏秦刺股 007晏子辞千金 008劝君无私 009齐桓晋文之事 010骄其妻妾 011交友之道 012兄弟葬父 013列子不受禄 014宋氏学盗 015和式献璧 016...

句容市17179373340: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为"表示做的句子 -
塔呢艾普: 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⑤李 李忠义 其城为坎以先登.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⑦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⑧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⑨故为之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