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关于北京的历史

作者&投稿:董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京发展历史~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1949年1月,在原国民党时期20个区的基础上临时划定32个区,4月将32个区合并为26个区,6月接管任务完成后调整为20个区。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952年,北京市由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7月,将河北省宛平县全部及房山、良乡2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间,将河北省昌平、良乡、房山、大兴、通县、顺义、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县划归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区域。
1956年3月9日,撤销昌平县,将昌平县所属行政区域(高丽营镇除外)划归北京市,并命名为昌平区。将河北省通县所属的金盏、长店、北皋、孙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苇沟等7个乡归北京市。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销怀柔、平谷两县,设立北京市怀柔区、平谷区。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销原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原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销密云、延庆两县,设立北京市密云区、延庆区。至此,北京告别县治时代。

扩展资料: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下辖16个市辖区。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3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万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史学界通常是把北京历史分成四个大时期,十五个阶段:

1,第一个时期(50多万年前——公元前222年),是北京地区出现古代人类活动,到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又可分成四个阶段:
一、北京地区的古代人类活动阶段,时间自50多万年前至四千多年前,即通常所说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算是属于原始社会时期。这一阶段,北京地区活跃着著名的“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东胡林人”等北京先民,并留下了一系列的文化遗存。
二、夏商时期北京地区的方国阶段,时间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余年。时属青铜时代,人类社会也已进入奴隶社会时期。这时北京地区已出现臣属于殷商的小国及其都邑——蓟和燕。
三、西周、春秋时期的燕、蓟古城阶段,时间自公元前1000余年至公元前475年。这一阶段,北京地区出现了两个西周的分封国——蓟和燕。于是,北京成为西周王朝北方封国的统治中心,诸侯领地的中心。
四、战国时期的燕都蓟城阶段,时间自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2年。这一阶段,北京地区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统治中心。,
2,第二个时期(公元前221——公元937年),是北京地区从封建统一国家的东北军事重镇,交通贸易枢纽到北部地区的多民族大城市时期。这个时期内,又可分成四个阶段:
一、秦汉时期的燕地蓟城阶段,时间是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20年。这一阶段秦、汉(西汉、东汉)两朝政府在北京地区设置郡(国)、州、县等行政机构,北京成为中原封建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贸易枢纽。
二、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幽州蓟城阶段,时间是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这一阶段北京地区往往是北方封建割据势力的盘踞中心,又常常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军事前哨基地。
三、隋及唐前期的幽州阶段,时间是从公元581年至755年,这一阶段隋唐两代政府大力营建这一地区,使幽州成为统一中原王朝控制下的北部地区的多民族大城市。
四、唐后期及五代时期的幽州阶段,时间是从公元755年至937年。这一阶段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封建王朝丧失了对幽州的控制,使这里成为了藩镇割据的中心。
3,第三个时期(公元938——公元1949年),是北京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逐渐上升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期。这个时期内,可分为七个阶段:
一、辽代的南京(又称燕京),时间是从公元938至公元1122年。这一阶段燕京是辽代的陪都,是契丹人与汉人融合、凝聚的中心。
二、北宋的燕山府,时间是从公元1123年至公元1125年,这一阶段燕山府是北京政府的北方边郡,但中维持了不到三年就又归于金人之手。
三、金代的中都,时间是从公元1126年至公元1215年。这一阶段中都是金朝的皇都,是中国北半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元代的大都,时间是从公元1215年至公元1368年,这一阶段大都是元朝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五、明代的北平、北京,时间是从公元1318年至公元1644年,这一阶段北京是明代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六、清代的京师,时间是从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这一阶段的京师是清朝的首都,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过程中的全国统治中心。
七、民国时期的北京、北平,时间是从公元1912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北京先为民国首都,
1928年6月以后,设北平特别市,直隶南京“国民政府”。,
4,第四个时期(公元1949年至今),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以上四个时期十五个阶段基本囊括了北京从古至今的历史概貌。这其中第四个时期由于以后开设的“当代北京”要讲到,所以本课就不再涉及。前三个时期中,以第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原因很显然,因为自辽以来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地位,职能作用都远非前两个时期所能比。因此,也是重点部分。
北京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初始接触,甚至给人以纷繁驳杂之感。但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总结起来,北京历史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总体上讲,北京的历史特点,离不开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总体规律。但由于它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使得它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非常连贯,地位不断递升。由此又造成了北京历史文化的丰富,厚重和区域特点非常鲜明。如我前面介绍的,北京从50多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开始,到距今20万年~10万年的“新洞人”,再到距今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新石器时期,又有东胡林人,上宅遗址和雪山文化。这些不同阶段文化的连绵不断,反映了人类在北京地区发源、成长、演进的连续过程。进入阶段社会,北京又由方国中心,到北京重镇,最后逐渐上升为陪都,北半个中国的都城,一直到全国的政治中心,这种既久远又连贯,而且持续递升的历史特点,在我国其他古都的历史上是少有的。
(二)、北京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大融合、大交汇之地,尤其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交接地带。这造成北京文化的丰富多彩,又造成北京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北京处在我国南北两大文化区——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交接地带。各民族长期在这里交融、汇合,所以这里民族矛盾、民族斗争表现的十分突出。由此,一方面造成这一地区战争特点多,而且大多是民族战争,另一方面在战或和之日,也正是各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之时。当然在南北文化的撞击过程中,尤其是辽、金以后,由于北方少数族军事力量强大,南进的政治目的明确,但其经济方式相对落后,使得北京在政治、军事地位上不断上升,而经济发展却常常出现短期倒退,社会发展也呈现复杂性。
(三)、由于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和北方民族较之后期中原政权封闭性小,使北京文化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内容丰富、斑斓多彩、吸收力强、开放性大。但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原来的文化层次较低,使北京文化又有一个突出的缺点:在中后期趋向肤浅。北京整个历史文化的丰富、厚重,与中后期的粗放、肤浅;文化上的开放、宽容与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特色,形成明显的反差。这一特点与中原其地方古都(如西安、洛阳)也有很大区别。
(四)北京中后期政治、军事地位的急剧上升,与它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极不相称。北京在历史上从来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但它军事、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又造成极大的经济需要。这使得它对全国的经济依赖性极大。这种突出的矛盾,也使得北京无论在经济生活、城市建设、交通水利、人口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形成不同一般中原古都的特殊需要和布局。如:
北京与周围城镇关系非常密切,这些城镇担负着军事防御、经济补给等不同任务,于是在北京周围形成一个“首都圈”,与北京形成一个相辅相成,共存共长的整体。这一特点在中原其他古都周围并不明显。
城市空间特征是城市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北京发展历史的分析,可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空间位置上的过渡性及政治地位的重要性,是北京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北京作为多民族政治与文化交融的边缘与门户的区位特征,将有助于北京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作为国都的北京,其空间区位与其它都城相比,既不位于大河流域的平原地区,也不是位置适中或靠近经济发达的地区,粮食的供给一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但北京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多方位的衔接性而成为首都的首选区位。同时,还应注意到,对北京空间格局的认识应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北京与中原文化间的关系和作用,分析北京的边缘和门户的含义及其对北京城市的发展的意义。
首先,北京处于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点,亦或是北京地处汉族文化的边缘而承担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南下的门户作用。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河宽厚的包容性,是任何一个民族所不能抗拒;而游牧民族的粗狂和质朴。也为兼收并容的汉族文化所赏识。因此,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性在北京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城市所不具备的。
其次,民族矛盾始终是影响多民族国家的主要矛盾。中国的少数民族虽然众多,自古就有北狄、南蛮、西戎、东夷之称。
再者,中国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不仅是政治矛盾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矛盾,最主要的是反映了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间的差异。
最后,北京的边缘与门户作用,在当代北京城市向国际化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依然重要。中国东部地区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处于世界核心区的边缘,同时又处于中国的核心区,而北京作为首都,依据其城市发展的空间区位优势,仍将处于城市发展的前沿。
从空间演变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城市体系。个人认为,自秦汉开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地狱开发强度的提高,频海地区社会经济逐渐发达,因此,区域城市体系的格局呈现由山前向频海延伸的过程。区域的空间布局的发展,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体系。城市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城市区域体系的发展过程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因此,2005年1月被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提出建立郊区新城为核心的内容,以快速轨道交通为导向,实现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协调发展,‘‘构建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再谈谈北京的建筑的发展:北京建筑的特点
历史悠久 千年古都
北京先70人万年前穴居在西南郊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近年王府井南口东方广场工地发掘出#万余年前古人类遗迹,在门头沟东胡林村清水河畔的台地上发掘出距今2万年左右的墓葬,证明此时北京先人已从山洞穴居进入河谷和平原地带生活。
北京迄今考古发掘出最早的建筑遗址为距今6000余年的平谷北埝头村10座残存房址,平面呈椭圆形,周边有木柱穴,内有夯土痕迹和朽木灰,为半地穴房屋。
北京最早建城于西周初年燕国,距今已)3000余年,位于房山琉璃河董家林村,现仍保存古城墙、殉葬墓、车马坑等,今建为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200多年中北京一直为北方军事重镇。公元)年,辽太宗将当时的幽州(今北京)定为陪都,称南京,又称燕京;)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改称中都。位于右安门西玉林小区的金中都南城垣下水关遗址,今建为辽金城垣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大都基本建成,今存北城垣和西城垣北端的土城已建为遗址公园。明清北京城建成后,紫禁城作为故宫博物院保存至今。
北京从辽代作为陪都建成燕京已有千年,从金代建成中都作为帝都已有很多年。建筑遗产丰富技术进步显著北京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宝贵的文化遗存和文物建筑,其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属罕见。北京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有:长城、明清故宫、北京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明清皇家陵寝。北京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保存至今最早的为大葆台西汉墓的地下墓室,地上建筑最早为建于西晋的潭柘寺。构造多采用抬梁式,昆明湖西北大船坞跨 (。重要建筑外檐采用斗拱,兼有结构和装饰功能。北京古代砖石结构主要用于地下陵墓(如明十三陵)、塔(如辽天宁寺塔)、城墙、古崖居和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皇史宬、钟楼、斋宫)等。

北京近代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砖(石)墙、柱和木屋架、木楼板、木楼梯承重,外墙用磨砖对缝、砖雕、砖拱等;如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交民民巷使馆建筑群、北京大学红楼、清华学堂等。钢筋混凝土技术于,"世纪初传入北京,形成砖混结构和内框架、框架;其代表为未名湖燕园建筑、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和北京饭店中楼等。

2000年以来,北京当代建筑迅猛发展。,学习苏联和东欧建筑科学技术,走上了建筑工业化道路,自力更生,完成国庆十周年十大建筑和一大批工业、民用建筑;一些领域已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十年动乱扩大了差距,从1977年代中期开始,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完成较大规模住房、教科文卫建筑、旅游饭店、办公商业服务建筑以及亚运会场馆等建设;近年来,建筑向高大精深和多功能、综合性方向发展;
代住宅四合院是北京古代遗存庭院式住宅的代表,采用传统木构架双坡瓦屋面,典型
布局是在南北向主轴线上建坐北朝南的正房,前面建东西厢房和与正房相对的南房(倒座),以房屋后墙及院墙围成封闭的宅院。较大的宅院沿主轴线布置成“一正两厢”多进院;更大的宅院则有几个多进院并列,并附有花园。现存的传统四合院多为清代所建。
北京典型四合院住宅和胡同示意图。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四六条崇礼住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四合院建筑群有三条中轴线分成三路三进院落,北为花园。西城区郭沫若故居、东城区府学胡同等一批有保存价值的四合院,分别列为全国和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在景山东街、什刹海沿岸等处,拆除旧房,建成一些新四合院,布局和外观基本不变,但功能提高,材料设备更新。20世纪初,北京建成一批以!层砖木结构为主的西式住宅。例如位于东单东北的北极阁三条协和医学院南院住宅区为地下层、地上为单元式住宅,屋顶设有通风窗;清华园内照澜院等联排平房住宅,每户各有小院。
当然,在北京也能看到高楼耸立。这也是当代建筑的一个显著标志。

2008年的奥运会上鸟巢的这个建筑可谓是让国人骄傲,让外国人赞美。这也代表着中国与时俱进的发展现状。

关于北京历史,最好还是上学时从历史老师那里学,北京城区的学生在初中都会必修一门历史课《三千年北京史》。

我把我能记住的和你讲讲。

好像是最早有历史记录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燕国,那时北京这片叫做蓟。后来一直改朝换代,北京又是华北平原北边的边关,一直打仗,民族融合的很厉害。一直扮演的是边关重镇的角色。由于经常打仗,人口稀少,更谈不上经济政治文化。

好像五代十国期间当过一个小朝代的首都。忘了是哪朝了。

总之记载最清楚的,就是金朝,金朝在北京建了中都,位置大约在现在北京6环的东北方向。金朝是少数民族,所以中都的百姓大多是胡人,因为以前大辽的契丹人也占领过北京这块土地。

记载太少,反正没多少年,蒙古的忽必烈把金朝和宋朝给灭了,灭中都时屠城了,把金朝人给赶走了。中都就废了,忽必烈在现在北京的北三环到北四环之间建立元大都宫殿,开始统治。迁来了一批蒙古人,其他少数民族,色目人。

元朝衰落,明朝朱元璋把蒙古人赶出了元大都,也是烧杀抢掠,元大都成为一片废墟。蒙古人都逃回了蒙古。

明朝的燕王朱棣篡位,朱棣是皇帝的叔叔,在河北当王爷镇守,但篡位叛反当了皇上,当时明朝首都是南京,朱棣因为篡位夺权,心里害怕南方不服他这个皇上,总是担心被造反起义。于是朱棣想到迁都北方,于是回大本营,在现在故宫这个位置建宫殿,建立了京师。京师的面积大约就是现在北京四环内的面积,反正没多大。但是京师的百姓几乎没有,因为元大都废弃不久,这里烧杀抢掠过后没什么人口,于是朱棣命令南京的大小官员和家属随圣驾迁都京师,又调了江浙20多万富户来北京当百姓。于是北京的故宫修建完成,江南的百姓在故宫附近建起了居民区。

大明朝衰落,大顺李自成农民起义,进北京,屠杀官员,抢劫富户,淫掠女性,把陈圆圆抢走了,杀了吴三桂全家。吴三桂听说后暴怒,投降了满人。满清三万铁骑进入山海关,入主了中原。定都也是京师,在明朝的基础上扩充了北京的故宫达到了现在的规模,也就是增加了很多其他的宫殿。将北京的汉人百姓赶到了南城居住,北城留给了满蒙藏回的王公贵族和八旗居住。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京师,霸占京城一年多,杀了十几万京城人,焚毁房屋十之六七。北京人大量逃难外地,很多没能活着再回北京。

1901年,慈禧派李鸿章议和,结束了京城的战乱,重新入主京城,发现帝国首都已经快废墟了,连故宫的镶金铜器都被联军把金子刮掉了。于是密令不许声张,从周围省份(现在的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调了10几万百姓进入北京当北京人。

清朝覆灭,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成了名义上的政治中心,因为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各地兵痞子你来我往,人口成分复杂。直到1927年北洋政府解体,国民党在南京建都,北京改名为北平市。北京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光,人口也开始增加,经济社会也开始复苏。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占领了北平,改名北京,由于日本想长期占领中国,所以未对北京进行烧杀抢掠,而是和平管理,所以北京相对全国免受了战乱之灾,在经济文化上得到了一定发展,由于北京相对和平,到1945年北京人口增加了55%的外来逃难人口,大量外地的富商和难民逃到北京躲避战乱,总人口达到200万。

1949年,毛主席定都北京,为建设首都,调来200多万全国的精英人才,军人工人教职人员及家属,北京人口扩充到400多万。

1951年,北京市扩容,将原河北省的宛平县大兴县部分土地并入北京,与原先的北京8个郊区合并成海淀区,丰台区,朝阳区,并单设了石景山区,城内十几个区也合并成宣武,崇文,东单区等等。也就是说北京市多了一大片河北土地和人口。

1952年,河北省宛平县和良乡部分划归北京市,设立北京门头沟区。

1958年,河北省的昌平、顺义、大兴、房山、延庆、平谷、怀柔、密云、通州,以及很多乡村都被划入北京市,自此北京完成了最大扩容,形成了现在的行政区划。人口也增加到了770万。北京建设了很多重点大学。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蓬勃,高考恢复以及外地人进城打工,北京的经济文化城市建设有了飞速发展。尽管计划生育40多年,但户籍人口达到了今日的1300多万,城市移民占了多数。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中都、南京、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等等。


有关于北京的资料
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

北京有多少年历史
北京有多少年历史 北京有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7余年的建都史。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北京这个词有...

北京历史的四大时期及15个阶段
4,第四个时期(公元1949年至今),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以上四个时期十五个阶段基本囊括了北京从古至今的历史概貌。这其中第四个时期由于以后开设的“当代北京”要讲到,所以本课就不再涉及。前三个时期中,以第三个时期最为重要。原因很显然,因为自辽以来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地位,职...

北京历史的变迁
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北洋 *** 。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国军北伐至人民 *** 进驻北平(1928年-1949年)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

北京地理历史
古人云:“北倚山险,南控江淮”,“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描述的就是古代北京的地理形势。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就有地球上最早的人类祖先之一——“北京人”在今北京地区生活。根据历史传说,北京在颛顼时代称幽陵,尧时称幽都,舜时称幽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秦置蓟县。战国时燕国以蓟为都城。唐属...

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资料
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资料如下:1、历史背景 北京本来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故宫...

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古代,相传黄帝曾率本部落和炎帝部落在现在北京附近的涿鹿打败九黎部落,杀死了他们的酋长蚩尤,并建立部邑。到了黄帝的第三代,额项曾到幽陵祭枢,幽陵或幽州即北京地区的总称,到帝尧时代才建立幽都,幽都即古代北京。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后代于蓟,封周宗室召公于北燕;后来燕候...

北京什么 探究北京的历史、文化、美食等方面?
北京的美食 北京的美食也是闻名遐迩的。最著名的就是北京烤鸭,它是北京的代表性菜肴之一,被誉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除了烤鸭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豆汁、炸酱面、羊蝎子火锅等。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最古老、最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时期,是中国的...

北京的历史
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北京在历史上地位的变迁一 中国与世界各国定都的差别金主亮贞元元年(...

讲讲关于北京的历史
关于北京历史,最好还是上学时从历史老师那里学,北京城区的学生在初中都会必修一门历史课《三千年北京史》。我把我能记住的和你讲讲。好像是最早有历史记录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燕国,那时北京这片叫做蓟。后来一直改朝换代,北京又是华北平原北边的边关,一直打仗,民族融合的很厉害。一直扮演的是边关重镇的...

剑川县14761803929: 谁知道北京名字的来历?从何时改名叫北京?我想知道北京从何时叫北京
宗圣魏息喘: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北京城的来历. 60万年前的北京,有了它的第一批居民,就是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北京人.尽管当时他们的生存条...

剑川县14761803929: 关于北京的知识 - 收集一些关于北京城的历史资料请大家帮忙,谢谢
宗圣魏息喘: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知识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地理知识》(1953年1月号)刊有侯仁之先生的署名文章《迎接北京建都八百年》,文章认为:北京建都始于公元1153年4月21...

剑川县14761803929: 有谁可以提供一些北京的历史方面的东西么? -
宗圣魏息喘: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这里荟萃了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最早...

剑川县14761803929: 北京有多少年的建都史? -
宗圣魏息喘: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 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以此为起点计算北京建都史,至2009年,则为856年),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此后元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明朝在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便于防守蒙古军,将都城迁至北京.从那之后,北京成为了明朝的新都城.

剑川县14761803929: 收集一些关于北京城历史的资料请大家帮忙,谢谢
宗圣魏息喘: 帝京拾趣------北京城历史文化图片展(1) -------------------------------------------------------------------------------- 2006年12月10日 由北京东方文化集团和北京皇城艺术馆联合主办的“...

剑川县14761803929: 有哪些关于北京的作文?(400字) -
宗圣魏息喘:[答案] ①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

剑川县14761803929: 中国历来首都中国历史首都设在北京的朝代有多少?首都北京到现在有多
宗圣魏息喘: 1.战国的燕国的都城在今北京附近. 2.金朝时北京为中都.定都北京. 3.元朝忽必烈也在北京定都叫大都.1368年改大都为北平府; 4.1403年明朝明成祖朱棣将他...

剑川县14761803929: 北京是什么时候命名的 -
宗圣魏息喘: 1949年历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称早已有之.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到1403...

剑川县14761803929: 老北京到底给后人遗留了什么?历史?文化?饮食?服饰?小吃?
宗圣魏息喘: 先说说北京小吃给后人的延续任务 小吃,俗称茶食、吃食.它与正餐最重要的不同之处,最早在于它有不定时性和少量食用的特点.旧时的北京,那些上市做买卖的人,或...

剑川县14761803929: 明太祖营建北京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宗圣魏息喘: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蒙古的侵扰,以藩王守边,给北方诸王以很大的军事权力,终于在他死后引发了“靖难之变”.燕王朱棣以武力夺权,自不敢把边防重任再委托给藩王,遂决定以天子守边,把首都迁到自己的龙兴之地北京,北京大规模的营建工程随之开始.新营建的北京城基本沿袭元大都规模,只有南城垣稍向外扩张,城内结构也基本保持元大都设计.内城是营建的主要工程之一.元代皇城已在洪武时拆毁,朱棣在原址上重建宫殿,规模仿南京宫殿样式,更为壮丽辉煌.为方便漕运,又重新疏通大运河通惠河一段,至永乐十八年( 1420年)营建工作基本完成.北京的营建奠定了其现代的规模,后虽经清代修整,原貌基本保持下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