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自心本性无不具足一切清净法性指什么?

作者&投稿:胡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每个人的自心本性无不具足一切清静法性,故说学佛应该反求自心,切莫心外求法,是什么~

  这些话义理很深,想要靠别人三言两语就搞清楚很难,最多了解一点表面的浅显意思。

  用大白话来说吧,虽然解释的不准确,但是你能明白。意思是每一个人本来都是佛,你的真心具有佛的智慧和神通,但是现在自己的真心被贪嗔痴等烦恼给障碍住了,真心没办法显现出来,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修炼自己的心,熄灭贪嗔痴,不要去外面的世界追求,等到你的真心显出来了,你就明白了外面的一切世界都是你的真心变出来的。

清净自性就是佛教中常说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阿弥陀佛!

通俗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质,每个人的自性本心,就是佛性,也称“清净法性“,具备佛的一切智慧和神通,每个人都具备,所以说“无不具足”。正如金矿中的金子,还需要冶炼才能成为真金,我们每一个人也需要修行,才能成为真佛。

本性 真性 本体 自性 佛性 法性 清净法身 都是一个意思,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形容同一个境界。

阿弥陀佛

个人见解,应该是已灵魂最小的单位说得,主观讲叫自心本性,可观看就是阴阳爻,灵魂的一个单位。

每个人都有佛性


每个人的自心本性无不具足一切清净法性指什么?
通俗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质,每个人的自性本心,就是佛性,也称“清净法性“,具备佛的一切智慧和神通,每个人都具备,所以说“无不具足”。正如金矿中的金子,还需要冶炼才能成为真金,我们每一个人也需要修行,才能成为真佛。

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每个人的自心本性无不具足一切清静法性,故说学佛应该...
意思是每一个人本来都是佛,你的真心具有佛的智慧和神通,但是现在自己的真心被贪嗔痴等烦恼给障碍住了,真心没办法显现出来,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修炼自己的心,熄灭贪嗔痴,不要去外面的世界追求,等到你的真心显出来了,你就明白了外面的一切世界都是你的真心变出来的。

关于自性(一)
自性,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指向,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自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不变的本性; 其二,自性,在心灵层面,特指自心本性; 对于事物来说,我们通常以事物的差别性来定义事物的本性,但这种差别性其实是一种表面现象,在事物更深的层面,并不存在恒常不变的本性。 所有的事物,都是各种条件下的产物,...

佛法里《不动道场、无所不至》的意思
不动道场。是指吾人「现前一念自心本性」,本自清净、本不动摇、本不生灭。此一「如如不动」的「自心本性 」,是名「不动道场」。无所不至。是指吾人「现前一念自心本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宇宙一切万法,无一不是此一「不动道场」所变现,是名「无所不至」。不动道场,无所不至。即...

佛教: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请问这话深刻的涵义(特别是:是...
认识自己的心要依靠自己的智慧,智慧要依靠禅定及清静的心。我们认识自己的心需要自心观察自心,自心自明的功夫上,明心观察心的本性,才能令自心见到本性及自悟,这个叫明心见性,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地修炼成熟,明心如如不动地安住在本性上,自心求无上的觉悟及圆满佛果。

龙称法王开示:什么叫修行
一切诸法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动不变”,当体即空。但亦不可落入偏空,若执着于不住,又落于空寂,故说“而生其心”,以般若智生其心,其心不散不乱,一味一体,就是妙明真心,是佛心,也是我们众有情无需外求的自心本性,即“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 但是由于我们的...

不失本尊 什么意思
本尊:指自心本性。常住不灭。智慧清净圆满。不失本尊:无论外相怎么变化生灭,自心本性识不灭,不会失去。众生都有此心识,只因无明烦恼所覆,不知不了。名没有,真实是有,只是目前不见不知。而本无失。通过修习佛法,即见本尊。成为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的意思是什么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自己的本性原来清净,自己的本性本身就是圆满的。《六祖坛经行由》第八节原文: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释义:慧能对五祖说:没想到自己的本性原来清净,没想到自己的...

咩叫做入定?
善知识!外离诸相就是禅,内心不乱就是定,外禅内定,就叫做禅定。《菩萨戒经》说︰『我人的自心本性原本清净。』善知识!在念念之中,得见自己的本性清净,精进修持实践,自然能够成就佛道。」 愿阁下与一切众生修持佛法无碍。^_^ 南无阿弥陀佛...嗡吗呢叭美吽... 2010-04-22 16:41:50 补充: 请再参考:blog...

佛教中的“自性”是什么?他只说众生都有,清净不变。到底是道家的道,还...
如果有一个处,那不就是有相、无常的东西了吗?你看世界无常变换,总能一直变幻,日升月落、花开花谢,水流鸟鸣,这一切存在和变化的本元是什么?你说道也对。所谓自性,其实就是仏性。你说思维上的清净,可能你也感觉到了,自性其实也是妙明真心,那当然是清净、不动不摇、能现一切的。

临猗县18988361015: 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
司慧正必: 现如今,佛教信徒不少,可是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教.望星空告诉你...5、教育的佛教:以讲经说法为主,让人了解佛法的道理、内容.那么到底佛教是...

临猗县18988361015: 清净法身是什么意思? -
司慧正必: 通俗地说,就是永不死亡的永恒之身.这个清净法身,每个人都有,但只有佛菩萨才证得.我们凡夫的清净法身虽然与佛菩萨完全一样,但被我们自己的贪、嗔、痴覆盖了,只有通过修行戒定慧,才能证得清净法身.

临猗县18988361015: 一切有为法的具体含义 -
司慧正必: 有为法,就是世间法,一切世间相法.离有为法就是无为法,就是出世间法、是佛法、是心法.佛经就是在讲心法,让修行人认识到诸法空相,唯有众生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是真实的.知道一切法相无常幻有,就会体悟到自性的不生不灭的不动...

临猗县18988361015: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
司慧正必: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临猗县18988361015: 佛学论坛 - 佛学最高境界是空吗?最近看到一些佛学论坛,佛学中的无我与空,是否
司慧正必: 佛学的最高境界肯定不是空,因为空是和“有”相对,没有“有”也就没有空,空“有”是不可分的,空落在了二边,而佛法是不落二边的.所以心经里说,空不异色,色...

临猗县18988361015: 为什么说一切万法皆是自性真心所幻现 -
司慧正必: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本性原来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人生本来就没有来去,没有生死;众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没有动摇;本性就是本体,能生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从这个本体涌现出来的.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要靠自己.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高我们的人格,提高我们自悟的能力,以开显我们的清净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紧.学佛不只是吃素而已.明白说,真正的学佛,吃不是重要的问题,净心,心意清净,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佛的人是要净化身心,要改心、净心,而不是在形式上那么的计较.

临猗县18988361015: 念诵佛号,咒语为什么可以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 -
司慧正必: 1、自性本自清净,具足一切功德妙用.只因无明烦恼所覆,颠倒梦想.念佛号,咒语,诵经即是除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尽,即明见佛性成佛,普利一切众生. 2、念佛,咒语有无上功德福慧果报,念一分就得一分善果.有愿望,就专心念,此功德果报,自会满众生一切愿望. 3、十方三世一切皆自心中物.一念心起,同时就出现相应的相.心相同时而有,但相要依心而有.众生有愿即是想,依此想即有相应的相出现.念佛,咒语即是加速圆满愿望,使善愿速成就,恶愿不成就. 4、依佛愿力.诸佛因地所发大愿.依咒力.法性如此. 5、众生共业,因缘相如此. ········· 个人一时见解,有很多说法,还是自看佛经书,看,听法师讲解,自己细细参悟吧.

临猗县18988361015: 如何修净土法门 -
司慧正必: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之人,千人中...

临猗县18988361015: 佛菩萨有没有说过正法在人世间 -
司慧正必: 1.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云【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

临猗县18988361015: 六祖慧能的一句佛偈 -
司慧正必: 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禅悟之言.最初,神秀吟出了一句偈语:“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的这首偈语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但是,六祖觉得还是悟得不彻底,于是针对这首偈语吟出了另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吟出这句偈语后,大家就都知道六祖是已经得道的圣人,此后就广为流传.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