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阶级的敬天保民思想

作者&投稿:禾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形成原因~

周统治阶级的敬天保民思想
相传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这就是说夏文化不及商,商文化不及周。周文化高于商文化的原因,在于周经济制度不同于商,周统治阶级对民的看法改变了,因之政治与文化都比商朝有进步性。
商时民完全为国王所有,是国王直接所有的一种财产。所以民的生命为国王所给予,国王有权任意殄灭民命。
西周却有显著的不同。《尚书》里保存不少西周初年的政治文诰,每篇都说到如何治民。其中《无逸篇》说治民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怀保小民,惠(加惠于)鲜(穷人)鳏寡”;《立政篇》说“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重农与慎狱尤为封建政治的重要纲领。西周时期的诗篇,也有很多篇说到民事。照《书》《诗》所说,烝(音征zhēng众)民是天生下来的,皇天上帝是烝民的宗主。
天选择敬天有德的国君做天的元子,付给他中国人民和疆土,代天保民。元子如果不能称职,皇天上帝就会改选别人。文王受天命称王,因为他实行裕民政治,所以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周初统治阶级鉴于夏商二朝的灭亡,知道“惟命(天命)不于常”(《尚书·康诰》),要永命必须保民。武王在《泰誓》里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把民心看作天心所自出,所以民心是政治好坏的镜子,也是天子坠厥(天)命或受厥命的权衡。这种天子代天保民的思想,反映出封建主对农奴不完全的所有制,与商朝比较,西周显然是封建制度正起着进步作用的时期。
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七年,他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些陕西长安出土的西周铜编钟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所称颂的周公制礼作乐。
周本小国,重农节俭,行施裕民政治,变成强盛的大国。克商以后,周国旧制多被保存,例如商朝大祭祀用牲多至数百头,甚至杀人充祭品,西周大祭祀用牲不过一牛一羊一豕或二牛,奢俭相差极远。又如商朝杀人殉葬,周国世代重农,需要人力,贵族或国君死后,不用人殉(当然也有例外)而用草人、土车殉葬,后来也就成为周朝的殉葬制度。祭礼葬礼是大礼,商周有显著不同,足见周初礼制主要出于周国旧制,经周公沿用,因而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商周在戎事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商时战争频繁,周禁止诸侯间争夺。成王临终,嘱咐康王,要他和远又能和近,劝大小众诸侯相安,不要争夺(《尚书·顾命篇》“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据经史所记,成康时候战争确是少见。
从西周传下来的文篇里看来,封建领主阶级在开始时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存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它的剥削欲的专利思想也逐步增强了。不过在西周,它到底还是进步的阶级。它所创立的制度和文化,是中国封建制度和文化的最初基石。西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应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朝代。

周公制礼,着眼点不限于诸侯,他较多关注下层庶民。在平三监之乱后,周公封胞弟康叔于商都朝歌。
为了巩固周的统治,周公先后发布了各种文告,从这里可以窥见周公总结夏殷的统治经验,制定下来的各种政策。周公曾先后给卫康叔《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
他告诫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纣王酗于酒,淫于妇,以至于朝纲混乱,诸侯举义。他嘱咐说:“你到殷墟后,首先要求访那里的贤人长者,向他们讨教商朝前兴后亡的原因;其次务必要爱民。”
周公旦又把上述嘱言,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作为法则送给康叔。周公写作三篇文告给予康叔的原因,一则是康叔统治的为殷人腹心地带,问题最尖锐最复杂;二则是周公首先征服的,也是三监反周所据的殷人集中的地方,而战争胜利之后,康叔受封也比较早。
《康诰》《酒诰》《梓材》可以看作是周公对新征服地区的施政纲领。三篇的主旨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的是使殷民在连续两次大动荡之后安定下来,使殷民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
但又不是一味迁就,对饮酒成风,不孝不友是毫不客气的。康叔到殷墟后,牢记周公旦的叮嘱,生活俭朴,爱护百姓,使当地吏民安居乐业。
意义:
三篇贯穿一个基本思想是安定殷民,不给殷民一个虐杀的形象,处罚要慎重,要依法从事。至于改造陋习——酗酒,一是限制,二是引导,三是区别对待。做为统治者,要勤勉从事。

扩展资料:
一、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又称禽父)去管理鲁地(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而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伯禽,姬旦没有去封国做国君)。
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二、主要成就
周公的成就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来看,主要为军事上,周公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中心;政治上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嫡长制以及分封制;文化上制礼作乐集周礼之大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公

周统治阶级的敬天保民思想
相传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这就是说夏文化不及商,商文化不及周。周文化高于商文化的原因,在于周经济制度不同于商,周统治阶级对民的看法改变了,因之政治与文化都比商朝有进步性。
商时民完全为国王所有,是国王直接所有的一种财产。所以民的生命为国王所给予,国王有权任意殄灭民命。
西周却有显著的不同。《尚书》里保存不少西周初年的政治文诰,每篇都说到如何治民。其中《无逸篇》说治民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怀保小民,惠(加惠于)鲜(穷人)鳏寡”;《立政篇》说“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重农与慎狱尤为封建政治的重要纲领。西周时期的诗篇,也有很多篇说到民事。照《书》《诗》所说,烝(音征zhēng众)民是天生下来的,皇天上帝是烝民的宗主。
天选择敬天有德的国君做天的元子,付给他中国人民和疆土,代天保民。元子如果不能称职,皇天上帝就会改选别人。文王受天命称王,因为他实行裕民政治,所以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周初统治阶级鉴于夏商二朝的灭亡,知道“惟命(天命)不于常”(《尚书·康诰》),要永命必须保民。武王在《泰誓》里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把民心看作天心所自出,所以民心是政治好坏的镜子,也是天子坠厥(天)命或受厥命的权衡。这种天子代天保民的思想,反映出封建主对农奴不完全的所有制,与商朝比较,西周显然是封建制度正起着进步作用的时期。
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七年,他是一个大政治家,依据周国原有制度,参酌殷礼,有所损益,定出一些陕西长安出土的西周铜编钟巩固封建统治的制度来,这就是后世儒家所称颂的周公制礼作乐。
周本小国,重农节俭,行施裕民政治,变成强盛的大国。克商以后,周国旧制多被保存,例如商朝大祭祀用牲多至数百头,甚至杀人充祭品,西周大祭祀用牲不过一牛一羊一豕或二牛,奢俭相差极远。又如商朝杀人殉葬,周国世代重农,需要人力,贵族或国君死后,不用人殉(当然也有例外)而用草人、土车殉葬,后来也就成为周朝的殉葬制度。祭礼葬礼是大礼,商周有显著不同,足见周初礼制主要出于周国旧制,经周公沿用,因而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商周在戎事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商时战争频繁,周禁止诸侯间争夺。成王临终,嘱咐康王,要他和远又能和近,劝大小众诸侯相安,不要争夺(《尚书·顾命篇》“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据经史所记,成康时候战争确是少见。
从西周传下来的文篇里看来,封建领主阶级在开始时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存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它的剥削欲的专利思想也逐步增强了。不过在西周,它到底还是进步的阶级。它所创立的制度和文化,是中国封建制度和文化的最初基石。西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应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朝代。


什么是“敬天保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表现的剥削欲的专利思想也逐步增强。但总的来 说,“敬天保民”是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基本的治国方针,为以“礼法结合”为 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统治阶级的敬天保民思想
从西周传下来的文篇里看来,封建领主阶级在开始时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存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它的剥削欲的专利思想也逐步增强了。不过在西周,它到底还是进步的阶级。它所创立的制度和文化,是中国封建制度和文化的最初基石。西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应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朝代。

敬天保民意思是什么?
统治者要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天下人民臣服;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宽缓、谨慎,而不应一味用严刑峻罚来迫使臣民服从。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礼”的秩序去生活,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安定...

敬天、明德、保民思想的提出者是( )。
敬天、明德、保民思想是一种敬天命的观点,已有了伦理道德的内涵。系统阐述此思想的是周公。“敬天”就是崇拜、顺从以上帝为中心的鬼神世界;“保民”是为安邦治国,使民乐其业;“明德”是指在政治中要注意弃恶向善,从人事方面作努力。故正确答案为B。

敬德保民什么意思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意思是崇尚道德,保卫社稷国家,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敬德保民”是周王朝政治路线的理论概括,“德"是"天"的至善性,"敬德”就是"敬天",这是周五朝政治路线的理论依据“保民"是周王朝政治路线的实践表征。失德也就会失去...

简述西周时期敬天保民思想基本内容和意义
“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周公用“民情可见”的观点解释天命,把天命理解为可以认识的客体。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虽主张要敬从天命,但又不盲目地依赖天命,周公甚至明确指出:“天不可信,我道惟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路向。另外,...

敬天保民的伟大意义
“敬天保民”背后,蕴含的是对道德的坚持和对人性的尊重。那些先贤们坚信,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有资格引导和统治。他们倡导的天意尊重和以人为本,正是普世价值的生动体现。实现这一理念,意味着统治的稳固与社会的和谐,尽管历史上的统治者鲜有完全实践,但正是这种理念,使中国社会历经风雨,总能...

对于西周“敬天保民”的思想,你又有哪些看法?
1、“敬天保民”中周王朝的治国之道:德治“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是周公对商王朝覆灭的经验总结,一方面也是周公审时度势,对周王朝建立之初政权巩固、稳定时局的考虑。“敬天保民”思想的一大特色,大抵在于对君主之“德”的强调。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让商周政权变换看起来更加“顺理成章”...

周公在制礼作乐中反映了什么思想?
1、“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2、周公用“民情可见”的观点解释天命,把天命理解为可以认识的客体。在对待天命的态度上,虽主张要敬从天命,但又不盲目地依赖天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路向。3、周公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也表明他...

春秋时期人们对民的地位的观点及其成因
春秋时期的敬天保民,敬天,只是乞灵于祖先的思想残余和经验习惯,并不具有实际的含义,保民的意识才是其核心和重点。它反映的是在礼坏乐崩的情势下,对社稷存亡的忧患意识,是封建社会阶层的贤达明哲之士面对现实政治压力的思想选择。在这些贤人看来,保民进而保社翟已是别无选择的治国方案,敬天保民...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春秋时期人们对民的地位的观点及其成因 -
窦石益心: 春秋时期的敬天保民,敬天,只是乞灵于祖先的思想残余和经验习惯,并不具有实际的含义,保民的意识才是其核心和重点. 它反映的是在礼坏乐崩的情势下,对社稷存亡的忧患意识,是封建社会阶层的贤达明哲之士面对现实政治压力的思想选...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窦石益心: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诸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夏代的天命天罚思想
窦石益心:一、夏、商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 (一)夏代的神权法思想 在我国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阶级既控制着物质生产资料,又支配着社会精神文化.他们不仅依靠物质手段去统治和压榨奴隶,还采用精神手段来欺骗和奴役奴隶,以达到...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有关《治国之道》 -
窦石益心: 就单纯的字义上来理解的话,应该是一样的.两者都是阐述了统治阶级应该以百姓的安居乐业为基础.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既,治理国家最好的方法就是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按我们的理解,在当时来说,能让百姓吃得上饭,能有房子睡,有衣服穿.但是,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思想也在随之改变.以通常所说的以人为本来解释,已经不恰当了.你自己也体会的到的就是,你现在总不至于只安于吃饱穿暖吧.因为有那么多的物质在诱惑着你.而今天所提的以人为本,则更多的是在说明,统治阶级要更多的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当然了,这种以人为本,只是宣传性的东西.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必修3历史) -
窦石益心: 儒家提倡以民为本本质上是提倡君权,即赞同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的“君轻民贵”“君舟民水”,是要求统治者重视中下层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分权; 另外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赋,缓和阶级矛盾.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孟子的主要思想 -
窦石益心: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仁政学说...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唐朝初期,统治阶级运用儒家思想之力国家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
窦石益心: 1 提出百姓的思想 轻徭薄赋 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2 知人善任 善于纳谏 政治比较清明 3 完善科举制度 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发展 4 推行开明政策 民族关系融洽 5 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国力昌盛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孟子,主张如何治理国家? -
窦石益心: 孟子,儒家学派,被称为亚圣. 他以人性本善为基础,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提出仁政思想,主张以仁政治理国家. 孟子看到了人民力量不可忽视,认为统治者只有得民心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孟子“民贵君轻”的提出,继承了西周以来的“重民轻天”思想.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虽然在主观上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为统治者着想,但它也是当时的客观情况在孟子思想上的反映.孟子是剥削阶级中看到人民的力量并引起很大重视的 思想家.使得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注意民生,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夏商时期天命,天罚思想与西周以德配天说有何区别 -
窦石益心: 夏、商奴隶主贵族极力宣扬"天命"、"天罚"等神权罚思想,把反映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所谓"天命",即认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是由上天所安排的,人们应该无条件的服从.其实质是利用神权对奴隶进行欺骗,给统治阶级的统...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262317761: 论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
窦石益心: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 《水浒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