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在明清时期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毅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清传统唢呐是怎样发声的?~

明清传统唢呐管身一共有8个孔,分别由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及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以控制音高。发音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问:明清唢呐的分类有哪些?
明清唢呐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区分为小唢呐、一般高音唢呐以及大唢呐,但其中又可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明清传统唢呐常用音域为17度音,以最常用的高音唢呐而言。其音域是由低音至高音的。
在清代康乾年间,人们改良了唢呐,这种唢呐叫做加键唢呐,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其特色为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因为各地区、各制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而言,常用音域一般为18度音。

唢呐又名喇叭。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其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昀初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的音译。后来,人们在宋金时期伎乐壁画上发现有吹奏唢呐形象,这才证实了唢呐是在我国宋金时代,才传到我国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唢呐已在我国普遍应用。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其军队里掌号笛的人,吹的就是唢呐。
明代王圻编《三才图会》里有关于唢呐比较详细的记载,里面这样说,唢呐形状像喇叭,七孔,首尾用铜制成,管用木制成,是军中的乐器,民间也很普遍。明代散曲作家王磐所写的《朝天子·咏喇叭》是描述唢呐昀好的文章,里面这样描述道: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到了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它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后来,唢呐逐渐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这一时期,人们制作唢呐是在木制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由于它高音区紧张而尖锐,在乐队中应用要谨慎。

明清时期,我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流行地区不同,称呼也不相同,汉族现有“唢呐”、“大笛”、“海笛”、“喇叭”、“叽呐”、“乌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种名称。维吾尔族称“苏奈尔”、黎族称”“抹轰”、“拜来”、“宰乃”、“沙喇”等,蒙古族称“荜什库尔”、“那仁荜篥格”等。

明清传统唢呐管身一共有8个孔,分别由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及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以控制音高。发音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明清唢呐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区分为小唢呐、一般高音唢呐以及大唢呐,但其中又可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明清传统唢呐常用音域为17度音,以昀常用的高音唢呐而言。其音域是由低音至高音的。

在清代康乾年间,人们改良了唢呐,这种唢呐叫做加键唢呐,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其特色为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因为各地区、各制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昀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而言,常用音域一般为18度音。

唢呐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做出音量、音高、音色变化,以及各种技巧运用,这使得一方面唢呐音准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使得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可借由音高控制,做出很圆满滑音,这些都使得唢呐成为表现力很强的乐器。

唢呐是明清以来我国民间经常使用的乐器,其出现的场合一般多是在戏剧伴奏。我国许多戏曲伴奏中都会用到唢呐,尤其是我国北方、西南方的剧种,而在清代中叶以后昀广为流行的京剧、徽剧中也有少数的戏会用到唢呐。

唢呐演奏作为民间艺术,能够经久不衰,并逐渐由过去的地摊转入舞台,由野外转入室内,由民间艺术进入高等音乐学府,甚至走向世界,成为深受中国及至世界人民所喜爱的器乐艺术。




太阳即将"休眠"是真是假?
从Zharkova教授的发言来看,他是认可蒙德极小期的存在的,并且认为太阳将在2030-2040年再度进入蒙德极小期。3. 1645年“小冰期”又是啥玩意儿?就是我们常说的“明清小冰期”。我以前也写文章介绍过:公元1550-1770年,全球气温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个时期持续了约220年,正好是从明朝嘉靖29年-清朝乾隆...

古代学生称什么
学生的别称 学子: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现在应该读入“今”。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汉?郑玄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

民族唱法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
严格地讲,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就是从原始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到歌、舞、乐三结合的原始音乐形式的形成,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等,至到歌唱活动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从远古时期的《侯人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民歌以及形成的中国戏剧...

扇子的特点写作文怎么写
明清时期,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这一精湛的技艺从明代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 凉友,是扇子的一个别名。宋陶谷《青异录·器具》:“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是帚与扇明矣。” 5. 作文“话说扇子”怎么写 我有一把心爱的扇子,它既漂亮又实用...

“中秋节”作文 600字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怎么看待
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带有一种强烈的历史转折时期的时代特征的 “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作为一个特殊时期,对以往的传统文化及传统认识是一个转折。明清以来,中国“闭关锁国”,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响,中国开开禁禁,形成了与西方与外国的复杂关系。一时“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说。”一时又“耻于西学,有谈者皆...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是什么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1、【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他的作品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曾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意在改变国民精神。他曾在北大、北女师大任教。1927...

中国历史上象棋的盛世在神马时期???
在战国时,象棋被称之为”六博象棋”,每方各有六枚棋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棋子称为“枭”。“枭”的含义是尊贵和骁勇,在对局中必须要杀死“枭”才能取得胜利。此后象棋又随历史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据北周时人王褒的《象经序》中记载,那时的象棋内容,主要是分为天文、地理、阴阳、四时等十二大类...

白族有什么节日和服饰
每家每户把“抢”来的“头水”挑回家去后,便用它赶做汤丸、面条等食物,煮好后装在碗里或盘里,恭恭敬敬地挨家挨户送到老年人手里,祝贺老人新年快乐,幸福健康。老人收下礼物后,在还碗盘时,在碗盘中放几分钱,以示压岁。祝年轻的一代健康成长,美好幸福……“抢头水”活动充分体现了白族...

“学生”在古代称为什么?
学生的别称 学子: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现在应该读入“今”。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汉?郑玄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

浔阳区19484562020: 唢呐在每个时期是什么样的? -
滕盼双黄: 唢呐又名喇叭.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其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昀初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

浔阳区19484562020: 唢呐是什么 -
滕盼双黄: 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浔阳区19484562020: 唢呐一词源于哪个国家的语言 -
滕盼双黄:[答案] 历史起源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

浔阳区19484562020: 唢呐是乐器之王吗? -
滕盼双黄: 唢呐被誉为乐器之王并非是它的声效和功能,其他乐器都是通过演奏供人欣赏或感怀,但唢呐一旦响起,那必是把人送走了.可见其它任何乐器都只是锦上添花的过程,唢呐才是最后的终结,称其为王丝毫不为过.

浔阳区19484562020: 唢呐是哪个朝代发明的乐器? -
滕盼双黄: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

浔阳区19484562020: 唢呐是中国发明的乐器吗 -
滕盼双黄: 百度百科记载: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所以不是中国发明的.

浔阳区19484562020: 唢呐是谁发明的 -
滕盼双黄: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 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

浔阳区19484562020: 吹唢呐的祖先是谁 -
滕盼双黄: 唢呐(意大利语:suona),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由波斯人发明,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

浔阳区19484562020: 怎样吹唢呐啊 -
滕盼双黄: D调高音唢呐用高音谱表按实际音高记谱.它的总音域为a(1)-b(3),乐队中的常用音域为a(1)-d(3). 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紧张而尖锐,在乐队中应用要谨慎. 唢呐是我国历史悠久、...

浔阳区19484562020: 宋元明清的所有乐器及代表有哪些? -
滕盼双黄: 辽宋西夏金(960-1270)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存在于宫廷及高阶层社会,更通俗化的活跃在不同的地方戏曲里,音乐家也逐渐平民化,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笙,由17簧、19簧至36簧(凤笙)不断的改进. 拉弦乐器--胡琴的出现,宋时才出现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