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跟贞观之治里的贞观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关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贞观七十九年什么意思~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七十九年就是唐太宗统治的第七十九年。

  贞观(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共23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在位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期间爆发了唐与突厥的战争、唐灭薛延陀之战、唐太宗对西域诸国的战争、唐击吐谷浑之战、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等对外战争。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一、背景
唐初,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久等人的考证),而且没有大的战乱。
而隋炀帝造成天下大乱,人口锐减,隋朝“留给”唐朝200余万户,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的烂摊子。李渊李世民统一中原与南方,为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
二、主要人物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民为本,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唐太宗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奖励垦荒,“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
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扩展资料一、主要影响:
1、确立制度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常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2、政风沿袭
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
3、用人唯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和了社会矛盾。
二、唐太宗的故事
李世民是李渊与窦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在他之上有大哥建成,之下有三弟玄霸、四弟元吉。及至他长大,果真风度翩翩,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太原公子”。
公元615年,李世民十六岁,遵父命娶名门之女长孙氏为妻。长孙氏即是后来极富盛名的长孙皇后。据史料记载,当时在他身边,集聚了大量的有才华的人。
与他的兄弟相比,他的确是位早熟的政治人才。此后,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破李轨,杀薛仁杲(薛举之子),败刘武周,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了当时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
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礼仪的招待。随着他声望日盛,李世民与他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逐步微妙起来。
此时他的四弟元霸已死,大哥建成与三弟元吉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他。他们几次密谋杀害李世民,但都没有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贞观之治

贞观(guan,四声):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guan,四声),示。

《易 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guan,四声)者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宋朱熹注:“观(guan,四声),官换反。观(guan,四声),示也。”

陈梦雷浅述:“观(guan,四声),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贞观(guan,四声)。”

《广韵》:“观(guan,四声),楼观(guan,四声)。《释名》曰:‘观(guan,四声)者,于上观望也。’《说文》曰:‘谛视也。’《尔雅》曰:‘观(guan,四声)谓之阙。’亦姓。《左传》楚有观(guan,四声)起。古玩切。又音官。观(guan,一声),视也。古丸切。又音灌。”

可见在宋代“观”字于“观(guan,一声)看”、“楼观(guan,四声)”两义皆有两读。至南宋朱熹为“贞观(guan,四声)”之“观(guan,四声)”注音为“官换反”,音guan,四声。从明至清,政府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命题,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以朱熹的注释为准,贞观(guan,四声)之观(guan,四声)的读音亦随之为天下士子所接受。

今贞观(guan,四声)之观(guan,四声),《现代汉语词典》注音guan,四声,当为采用传统旧读,《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于“观”字之“示”义皆注音guan,一声,于“贞观”之“观”皆未明确注音,但按其体例,未注音则当读“贞观(guan,一声)”。

唐太宗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八月即位,翌年改年号为“贞观(guan,四声)”,即取自“天地之道,贞观(guan,四声)者也。”。唐太宗在位二十四年,期间励精图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口增加,史称“贞观(guan,四声)之治”。西夏崇宗(赵乾顺)、日本清和天皇也曾以“贞观(guan,四声)”为年号。

来自易经: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原意是正大光明的意思。楼主说的那个贞观是一个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年号,具体时间如下
“贞观”(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一共22余年,李世民的英明执政也叫贞观之治。

什么什么意思 唐太宗登基的年号撒,就像蒋介石时候的民国多少年一样的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共23年。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求贞观时期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
2、唐灭东突厥之战 唐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唐与突厥的战争中,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战。颉利可汗率万余人欲逃过碛口,遭李绩军堵截,其大酋长皆率众投降。颉利逃往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西北的沙钵罗部落,欲投奔吐谷浑,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阅读答案及翻译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白话文: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夭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不同的。但是周朝推行仁政,积累功德,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

魏征和李世民的事情
1、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任用魏征为詹事主簿。2、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李世民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3、魏征的进谏与李世民的反应: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征回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白话的意思是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就...

魏征和李世民的事情
2、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谥号文德皇后。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李世民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经魏征进谏后,李世民拆掉了层观。3、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

唐朝后宫未解之谜有什么?
唐太宗篡改国史之谜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君主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是唐代难得的治国之君。在其统治期间,唐太宗知人善任,察纳雅言;执法慎刑,重农恤民,使国家形成了历史上人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局面。他的雄才伟略、勤于政事甚为后人称道。但即使是这样一位旷世圣人,他的一生仍是有很多瑕疵的,“玄武门兵变”...

“贞观之治”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由于唐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当时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据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即“刑措”,也就是不用刑罚?唐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

求谏译文
译文: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

历史小问题
粮价的大幅度下降,被认为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标志之一。这个观点,来源于唐人吴兢的《贞观政要》和司马光《资治通鉴》里的描述。《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的最后一段,是吴兢的总结性描写,其中说到,贞观之初“一匹绢才得一斗米”.自“贞观三年,关中丰熟”之后,“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

大师对酒鬼说日后必富贵,酒鬼真的变有钱了吗?
马周的谏言可谓居安思危,切中时弊,充分体现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所以说马周在“贞观之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难以磨灭。他以自己卓越的治国之才,协助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盛世。贞观二十二年,年仅四十八岁的马周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据说李世民亲自为马周熬药,还命皇...

泉港区17625865884: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指 -
夏南升血:[答案]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

泉港区17625865884: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
夏南升血:[选项] A. 国号 B. 庙号 C. 谥号 D. 年号

泉港区17625865884: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何解?问题同上
夏南升血: 1、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

泉港区17625865884: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 -
夏南升血:[选项] A. 国号 B. 庙号 C. 谥号 D. 年号

泉港区17625865884: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从哪来的?
夏南升血: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共23年,李世民的英明执政也叫贞观之治.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大臣尉迟、敬德、段志玄、长孙无忌等人...

泉港区17625865884: 贞观什么意思 -
夏南升血: 1. 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韩康伯 注:“天地万物莫不保其贞以全其用也.” 孔颖达 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 陈梦雷 浅述:“观,示也.天地常...

泉港区17625865884: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指 -
夏南升血: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泉港区17625865884: 对“贞观”正确的解释是?
夏南升血: 年号是指皇帝用于纪年的名号.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高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也都使用过自己的年号.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所用的年号,从其即为起直沿用至贞观二十三年驾崩.史上有名的盛世“贞观之治”便是指他在位的这一段时期,民风纯朴,社会繁荣,经常用作电视剧、小说的历史背景

泉港区17625865884: 贞观之治这个年号有什么意义 -
夏南升血: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贞观之意 1. 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韩康伯注:“天地万物莫不保其贞以全其用也.” 孔颖达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 陈梦...

泉港区17625865884: 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中的“贞观和开元”是什么 -
夏南升血: A:年号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大唐的两个盛世..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