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和商鞅谁在前

作者&投稿:辟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卫鞅亡魏入秦文言文
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虽说商鞅刻薄,所谓“乱世用重典”本也无可厚非,反而说明商鞅之诚信品质。梁启超也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同列...

假如商鞅没有被车裂,而继续被秦惠王赢驷重用,结果会怎样不同?_百度知 ...
商鞅作为一个极具盛名的 历史 人物,无疑被推到了 社会 、 历史 的风口浪尖上,遭受无数人审视、探讨,这不可避免,也无可厚非。谁叫他的所作所为,造就了后来秦国的不可一世,进而统一了诸夏,影响华夏数千年。 如此人物,后辈看之,必不会等闲视之,肯定是慎之又慎,极为小心,生怕触及了某些人的逆鳞,发生一些不...

商鞅后代灭九族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为什么秦王非要杀死让秦国变得日益强大的商鞅?
商鞅本是卫国人,在年轻的时候在魏国任职,公输痤临死前向魏王推荐商鞅,但魏王却不以为然。魏国根本没有接受商鞅的建议。与此同时,秦孝公也想通过改革来富国强兵。于是商鞅与秦国一拍即合。商鞅的改革,特别是他的第一次改革,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实行联合兵役制;第二,奖励军事成就;三是重农抑商。...

同是秦国功臣,商鞅和张仪相比,谁的能力最大?
商鞅变法不仅仅使秦国最终一统天下,而且商鞅变法很多内容一直影响后世两年前多年。因此,商鞅排名第二实至名归。其次、张仪。一人怒而诸侯惧,一人安居而天下熄 这便是后世对张仪的评价,由此也可以看出张仪在战国时期的才能令诸侯各国惧。张仪原本是魏国人,师从鬼谷子,擅长游说之术。学成后的张仪回到...

与商鞅变法差不多时期出现了哪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公元前338年。

商鞅变法与秦始皇相隔几代皇帝
隔了五代,商鞅变法是秦孝公(在位时间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时期,秦孝公跟秦始皇中间隔着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1、秦惠文王(在位时间: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姓,赵氏,名驷,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战国...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
王安石: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陈启天:法学之巨子,政治家之雄也。 *** :商鞅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惩奸究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

商鞅为什么非死不可,而改革却史无前例的成功
商鞅是卫国人,辗转各地抑郁不得志,雄心勃勃的秦孝公继位之后对外发布了求贤令,商鞅在魏国受挫之后,走了秦孝公宠臣景监的门路,得以接近秦孝公。经过多次试探,在帝道、王道都不为秦孝公所喜后,商鞅开始兜售自己的霸道,最终正中秦孝公下怀,在他的鼎力支持下,职业经理人商鞅开始成为整个变法运动的掌舵人和操盘手。 不...

商鞅变法是什么时候??
在公元前356年、350年先后两次实施商鞅变法。最后变法是成功的。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薄货19761507386问: 商鞅和韩非,他们谁生活的年代更早些?有的人这样说:战国早期的法家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后期的代表人是韩非.但是还有人说:应该说... -
康保县头痛回答:[答案] 秦国得强盛缘起商鞅变法,商鞅的年代早

薄货19761507386问: 商鞅韩非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吗? -
康保县头痛回答: 商鞅早于韩非,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商鞅出生于前395年,韩非出生于约前281年,相差115年. 商鞅帮秦孝公变法,而秦始皇是秦孝公孙子的孙子的儿子.韩非的精于刑法,与商鞅的主张大同小异,韩非子一定有借鉴和吸纳商鞅变法中的优点.

薄货19761507386问: 商鞅和韩非,他们谁生活的年代更早些? -
康保县头痛回答: 秦国得强盛缘起商鞅变法,商鞅的年代早

薄货19761507386问: 商鞅?韩非子? -
康保县头痛回答: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姬姓,卫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卫鞅之“卫”即以国为姓,商鞅之“商”即以封地为姓或以官职为姓).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至死.商鞅在秦执政约二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韩非子,即韩非.战国晚期韩国人(今河南新郑,新郑是郑韩故城),哲学家,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华夏族(古汉族),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两者同为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较韩非前,商鞅为秦惠文王臣子,韩非为秦王嬴政臣子.

薄货19761507386问: 法家思想的先驱者是商鞅,集大成者是韩非,对吗 -
康保县头痛回答: 韩非确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 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 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

薄货19761507386问: 法家的创始人是谁 -
康保县头痛回答: 法家的先驱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其早期代表为战国中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和慎到,而战国末期的韩非则是先秦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薄货19761507386问: 法家学派的创立时间 -
康保县头痛回答: 答: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薄货19761507386问: 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那个靠前??两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都有谁? -
康保县头痛回答: 战国在前,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 三国在后,代表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颜良,文丑等

薄货19761507386问: 法家学派代表人是谁吖?是韩非子吗? -
康保县头痛回答: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薄货19761507386问: 有文章说'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他是先囚秦还是先写书? -
康保县头痛回答: 先写书.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韩非“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万余言.”这些书后来被秦始皇看见了,才问李斯这些书是谁写的?李斯说是他的同学韩非写的,而当时韩非在韩国.秦始皇为了得到韩非,声言韩国如不将韩非送到秦国,就派兵攻打韩国,韩国无奈,只好把韩非送到了秦国.后来秦始皇听信了李斯的谗言,把韩非投入监狱,即司马迁所说的“韩非囚秦”.也就是说,韩非著书在前,囚秦在后. 至于'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只是为了佐证自己的思想而胡扯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