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和诸葛亮的私怨

作者&投稿:爰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梅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志》的哪个章回?
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诸葛亮一生最忌惮的三个人是谁?
诸葛亮第一个害怕的人是同事法正。法正为陕西名士,本是成都守将刘璋部下。刘备进攻成都时,法正劝刘璋投降,得到刘备信任。而后,法正随刘备进取天水,献计将曹军大将夏侯渊斩首,成为刘备的宠臣。蜀汉建立后,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身居高位的法正恃宠而骄,在朝中拉帮结派。凡是和他有私怨的人,都...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但是最后还是败给了司马懿,是为什么呢?_百度...
”不久,诸葛亮便病逝于五丈原。从古至今,诸葛亮始终被人们认为是正人君子,而司马懿却被人们一直称为奸滑小人,诸葛亮的正人君子的风范却成了他六伐中原、无功而返的主要原因,而司马懿的小人行径反倒成了他克敌制胜、功成名就的法宝。可见,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它不可逆转和难以预料的自然规律。

如果诸葛亮更有智慧,他为什么还是败给了司马懿
诸葛亮败给司马懿最要有三点原因:1、诸葛亮受到汉族正统思想的影响,他是一个儒雅的人。谋略都被用于战场,很少用于自身安全。他在《出师表》中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不是一个偶然的陈述,司马懿受曹操的影响是“宁愿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安危和成功与否。2、诸葛...

三国志的作品评价
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其他评价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

据说让诸葛亮最恨的人并不是曹操,那是谁呢?
可以这么说,整个荆州其实就是整个蜀汉集团的关键所在,荆州如果丢失,那蜀汉集团便摇摇欲坠。荆州的丢失关羽需要负责,但是孟达也是逃不了关系的,在关羽战败之后,如果孟达能够及时救援,那么关羽和荆州就还有一线生机,可是孟达却为了一己私怨不去救援关羽,间接的导致了荆州的丢失,所以诸葛亮恨他也是情理...

是否后人高估了诸葛亮?
后来法正成为刘备手下第一大红人,“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他爱报私怨,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进言,管管法正,诸葛亮却不敢,回答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

李严的官位不在诸葛亮之下,诸葛亮为何排挤李严?
从以上的表述中,对于诸葛亮和李严之间的关系,用''一山不容二虎''似乎在刘备去世之后蜀汉格局变化的基础上已经不太贴切了,诸葛亮逐渐掌握了实权,而李严渐渐的只是拥有一方军权的将领。 虽然最后确实是诸葛亮将李严革职,贬为平民,不能够确定诸葛亮没有丝毫的个人私怨,但他确实是站在维护蜀汉朝廷稳定和北伐遗愿早日实现...

诸葛亮和周瑜的为什么有恩怨
演义中说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华,才结下了恩怨。事实上,周瑜英雄气概,时年34岁,官拜江东都督,诸葛亮27,名不见经传,在赤壁之战中,基本上是周瑜的智谋才大获全胜,有必要去嫉妒诸葛亮吗?看看三国志中的记载,就会知道了

诸葛亮一直偏袒魏延,为何会成为害死他的主谋?
但是如果没有杨仪,费祎、姜维、樊建、王平、马岱等人应该只是遵从诸葛亮的遗命,改为姜维殿后,大军快速撤退,但杨仪为了私怨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他会在魏延逃往汉中时派马岱将其追杀,还把魏延的人头踩在脚下恶狠狠地咒骂,并诛夷魏延三族,这一切行为,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在公报私仇。魏延的死可以...

店程19272898104问: 陈寿与诸葛亮有什么私怨 -
邻水县玻璃回答: 这个事情在《晋书·陈寿传》中约略有所记载.大意是说,陈寿的父亲当初是蜀汉大将马谡手下的一员将领.街亭之战时,马谡受到诸葛亮的处罚,陈寿的父亲也受到牵连,受到了处罚,不过并没有被斩首.《晋书》之所以要写这件事,目的是说陈寿父亲虽然受到了诸葛亮的制裁,但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写诸葛亮的时候,并没有因私废公,而是秉笔直书,把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写出来了.这说明陈寿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历史学家,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店程19272898104问: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否含有私人恩怨? -
邻水县玻璃回答: 虽然传说中他爹陈式是被诸葛杀掉的,但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史学家,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算是比较客观的. 其实,从陈寿对孙吴除了孙权称“主”以外,对其余的都直接称名,而对刘蜀却是称“先主、后主”来看,其实他是对蜀国的感情很深的,毕竟《三国志》是一部以曹魏为正统的史学著作.

店程19272898104问: 诸葛亮和陈寿有何世仇?
邻水县玻璃回答: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

店程19272898104问: 陈寿和诸葛亮有什么矛盾啊? -
邻水县玻璃回答: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评曰:...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引发诸葛亮才能高低之争的始作俑者,其言一出,立刻就引起了争论.与陈寿几乎同时代的郭冲就曾驳斥了与陈寿类似的说法.

店程19272898104问: 为什么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有失公允 -
邻水县玻璃回答: 首先他在蜀为官,晋灭三家后,他开始著书《三国志》,因为要承认当时的晋王朝的正统,就必须先承认魏的正统,所以极力的褒魏贬蜀.光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了,刘备称帝时并未自称为“蜀皇帝”,而是自称为汉家正统的皇帝,“蜀”只是魏、吴在嘲笑刘备时才称的巴蜀小国. 其次陈寿的父亲,早年曾经是马谡的部下,在马谡失街亭之后,也被追究了责任,被判了髡刑,也就是被处剃光了头发,以示惩罚.髡刑在古代是一个很重的刑罚,远比鲁迅笔下的七斤丢了辫子严重.陈寿对这件事心怀不满,在给诸葛亮作传时,有意贬抑诸葛亮. 最后,陈寿在蜀国为官时,一直得不到重用,有不满情绪,故意在传记中埋下了曲笔.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

店程19272898104问: 诸葛亮和陈寿有何世仇? -
邻水县玻璃回答: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失街亭以后,陈寿的父亲和马谡一样受到处罚,马谡被诸葛亮投进大狱,死在狱中,陈寿的父亲受到髡刑的处罚,就是削发,剃去头发,是种污辱性的处罚,然后逐出军营,这个时候陈寿的父亲才回到家乡,几年之后结婚生子,得了陈寿,陈寿的父亲把他在失街亭当中满腔的义愤和不得志寄予他儿子陈寿的身上,从小对陈寿要求非常严格.

店程19272898104问: 陈寿的三国志为什么对诸葛亮评价不高? -
邻水县玻璃回答: 许多人都说陈寿对诸葛亮颇多诋毁,但我看了《三国志》后,却感觉这种指责似乎有欠公允,难免“道听途说”之嫌.首先,诸葛亮获得了《三国志》中人臣中最高的传记规格.《三国志》惜墨如金、失之简略,全书中只有八个人单独成传,...

店程19272898104问: 关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与诸葛亮
邻水县玻璃回答: 《三国志》的成就虽没有《史记》高,但陈寿可比司马迁,陈寿与诸葛亮有杀父之仇,司马迁与汉武帝刘彻有宫刑之仇,但他们的著作基本符合史实,陈寿评诸葛亮,司马迁论汉武帝仍是褒多于贬,比较客观公正,并未因私废公. 陈寿堪称良史之材.

店程19272898104问: 陈寿的三国志中有没有贬低诸葛亮 -
邻水县玻璃回答: 三国志是正史、其他事外传的野史、不可信、本来曹操一带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历史的地位很高、而诸葛亮只不过是刘备的宾客、官为军师将军.属五品.地位不高,只不过蜀...

店程19272898104问: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哪个是真正存在于历史的呢? -
邻水县玻璃回答: 三国志是正史,史评家大多认可其中大部分的公正性,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蜀国人,所以有点偏帮蜀国人,而且正因为陈寿是蜀国人,所以也可能因为私人恩怨对某些人有些诋毁,后来的史评家大都觉得,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过低,三国志中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