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王实甫主旨

作者&投稿:壤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实甫《长亭送别》赏析
《长亭送别》这折戏充分表现了一对恋人被迫分离时内心的痛苦和怨恨。在凄凉的气氛和痛苦的内心独白中表现了两种不同思想的对立,戏剧冲突在一种独特的形式中巧妙地得到发展。 莺莺的唱词,体现了她大胆反抗而又温顺柔弱的性格特征,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反映出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和命运。作为一个相国小姐...

王实甫的《长亭送别》全篇译文
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

《长亭送别》王实甫——大学语文专升本精讲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一部五本二十一个折子的杰作,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浪漫爱情故事。王实甫,这位元代剧坛的璀璨明珠,正是通过这部作品,让《长亭送别》成为戏曲史上的经典。第四本第三折,以崔莺莺的旦角唱词,细腻地描绘了离别的不舍与悲凉,堪称情感表达的巅峰之作。故事发生...

长亭送别背诵句子
1. 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2. 长亭送别这首古诗是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

长亭送别具体表现莺莺反封建曲词
一、长亭送别体现莺莺反封建曲词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是莺莺对张生赴考所持的态度。历经多少辛酸痛苦才获取的爱情,刚刚得到承认,马上又要分开。“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莺莺的内心愈是痛苦,愈是说明封建家长的...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出自哪里﹖
出自元代王实甫的戏曲《西厢记·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译文:【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猛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高二语文第四册《长亭送别》教案
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1)旦:女角。 (2)末:男角。 (3)洁:和尚的别称。这里指长老。 (4)回避:避忌,顾忌。 (5)做亲:举行婚礼。 (6)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

洒泪亭简介
秦汉时期,十里之遥便设有亭子,作为亲友送别远行者的场所。据宋朝苏轼的《送孔郎中赴陕郊》所描绘:“十里长亭,鼓角声声,一川秀色映衬着盛开的花柳。”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更是生动刻画了张生赴京应试的场景。莺莺在郊外的十里长亭设宴送行,她深情吟唱:“黎明时分,霜林为何如此醉人...

2011年天津卷语文文言文
2011年天津市语文中考复习范围 一、课内文言文(22篇)考查阅读和背诵(22篇中要求背诵的都背)七上:童趣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七下:伤仲永 短文两篇八上:三峡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八下:与朱元思书 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九上: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九下:公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很...
他这一走不知要到何年何月,身影越来越模糊,就要走出亭子了,这熟悉的亭子怎么会变得这么短,我的视野延伸到长亭的尽头,君瑞的影子都没了,只看到长亭尽头蓝蓝的天空,这怎么也望不到边际,天空中一朵云彩都没有,蓝天也像我一样寂寞吧,蓝天下面相对着的黄花地倒是一片金灿灿的,难道这象征这他大...

犁邢15330089133问: 结合作品分析《西厢记 长亭送别》的主题 -
带岭区多糖回答: 主题: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

犁邢15330089133问: 《西厢记 - 长亭送别》的主旨
带岭区多糖回答: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是剧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由莺莺主唱,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之一.这折戏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它以赴长亭途中、长亭别宴、长亭话别为序,展现了一卷情景交融的暮秋别离图,主要通过19支曲子,集中刻画了莺莺送别时深细而复杂的心绪,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感情细腻、纯真而又充满内心矛盾的少女形象.莺莺的离愁别绪,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的严重束缚和压制.这折戏景物描写与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烘托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和微妙的心理.曲词雅俗相济,自然而华美,修辞手法多样,显示了王实甫深厚的语言功力.

犁邢15330089133问: 王实甫 长亭送别什么意思 -
带岭区多糖回答: 《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老夫人执意在“拷红”后第二日即打发张生上京赴考,“驳落呵休来见我”,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顽固立场.张生原来就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子,由于邂逅莺莺才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可以说,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只有莺莺是反对张生上京赴考的,但她无力留住张生,内心十分痛苦.这一场三个主人公对科举功名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礼教和爱情的对立以及礼教对妇女的压迫.

犁邢15330089133问: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有哪几种? -
带岭区多糖回答: 古人在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写景、状物、言情、述志,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从而形成了古诗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

犁邢15330089133问: 关于王实甫的《长亭送别》的问题. -
带岭区多糖回答: 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离愁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碧云天”,碧色乃青绿色,这里的“碧云”应该是黑云,再加上是...

犁邢15330089133问: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
带岭区多糖回答: 离别之苦 无奈 思念

犁邢15330089133问: 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有什么? -
带岭区多糖回答: 1.借景抒情 古代诗歌中的“景语皆情语”,可以说景物中都包含着诗人的感情,都是诗人情感的委婉流露.景物的色调尤其值得注意,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客舍青青...

犁邢15330089133问: 长亭送别 赏析 -
带岭区多糖回答: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

犁邢15330089133问: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什么意思 -
带岭区多糖回答: 意思是:相思的泪水使九曲黄河都泛滥起来,怨恨能将华岳三峰都压低. 出自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原文节选: 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

犁邢15330089133问: 使用共用修辞的诗句 -
带岭区多糖回答: 共用修辞是指不同的句子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这样的句子很多,比如《七律 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做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